
论文摘要
作为独立性最强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二十余年里,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审计后的会计报表,为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人们形象地将注册会计师称作“经济警察”。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审计舞弊案件,如“安然”、“琼民源”、“银广厦”的曝光,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形象遭到了公众的质疑,严重威胁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揭示审计合谋产生的动因与机理,提出相关防范措施,进而规范证券市场信用体系,重塑审计公信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根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案例分析和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合谋的特征、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合谋的净收益,与收益系数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处罚系数、监管概率及自身对未来的预期成反比;2.在变动收益下,决定审计合谋发生的条件。注册会计师的分成比例仅与自身的贴现因子成反比,与上市公司的贴现因子成正比;上市公司提高公司业绩的幅度,与收益系数、监管力度、惩罚力度、注册会计师及自身对未来预期相关;3.通过改变均衡条件,如制订合理的处罚力度、降低收益系数等措施,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合谋现象的产生。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1.4 研究内容及结构1.4.1 研究内容1.4.2 论文结构2 审计合谋理论基础2.1 审计合谋的内涵界定及基本分类2.1.1 审计合谋的定义2.1.2 审计合谋的内涵与特征2.1.3 审计合谋的基本分类2.2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合谋行为2.2.1 组织设计中如何防止合谋行为2.2.2 组织允许合谋存在的最佳程度2.3 审计合谋的委托代理模型2.3.1 审计师的相对独立性与审计合谋2.3.2 审计合谋适宜程度的确定2.3.3 囚徒困境与审计合谋控制2.4 意见购买、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合谋3 审计合谋的动因及原始驱动力3.1 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3.2 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被动审计目的与两权分离3.3 审计合谋的直接原因——利益驱动3.3.1 政治利益3.3.2 经济利益3.4 审计合谋的间接原因——监督处罚不力3.4.1 监督力量不足3.4.2 处罚力度不够3.4.3 市场竞争无序3.5 处于审计买方市场的注册会计师被迫合谋的窘境4 中国典型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案例分析)4.1 “华源制药”的历史回顾4.2 “华源制药”事件中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分析4.2.1 华源制药公司造假的原因及造假手段4.2.2 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及在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4.3 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及启示4.3.1 相关处罚4.3.2 华源制药事件对认识审计合谋的启示4.4 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其他审计合谋情况5 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5.1 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审计合谋的可行性5.2 研究假设5.3 博弈过程描述及符号定义5.4 模型建立及分析5.4.1 博弈模型及均衡求解5.4.2 结论及启示6 审计合谋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6.1 从审计合谋需求方角度进行治理6.2 从审计合谋供给方角度进行治理7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上市公司论文; 注册会计师论文; 审计合谋论文; 博弈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