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钢铁厂半干法产生的脱硫渣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基础理化性能,并以其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水除磷、除铅净化材料,并进一步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和处理条件对这种材料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使用条件,并对净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模拟不同浓度的含磷废水,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磷的含量;用硝酸铅溶液模拟不同浓度的含铅废水,采用的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测定溶液中铅的浓度。用XRD和SEM及X射线荧光分析表征样品除磷/铅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为脱硫渣除磷除铅机理探讨提供依据并为制备低成本、高效耐用的污水净化材料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脱硫渣粒度细,粒径分布在3.53μm到11.94μm,平均粒径为7.355μm,比表面积约1.30m2/g;主要化学成分为Ca(OH)2,CaCO3,CaSO4和CaSO3。脱硫渣粉体的除磷效果优越,单位质量的脱硫渣的除磷量为0.099g。脱硫渣粉体的除磷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小;随pH的增大而提高;属于化学除磷,反应时间短暂,产物的沉淀时间决定了磷的去除效率。XRD结果表明,脱硫渣粉体除磷后产物主要是CaHPO4.(H2O)2。以脱硫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可回收型体除磷材料的最佳配方确定为:脱硫渣84%,水泥16%(质量分数),养护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为12.15MPa,气孔率为20.5%,除磷48hrs的净化率可达到100%。与含磷废水接触,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材料的表面,磷会在材料表面的球状基体和水泥水化物上富集,形成针片状含磷化合物并不断的向外生长,能谱分析表明此种含磷化合物主要元素成分为Ca、O和P。延长除磷时间有利于提高除磷效率;中性或弱酸弱碱性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试样的除磷效果;含磷废水的初始浓度越高,试样的除磷速率也越快;温度对试样的除磷效率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该试样可以不经过养护而直接进行除磷处理。以脱硫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可回收型体除铅材料的最佳配方确定为:脱硫渣81%,水泥19%(质量分数),试样的抗折强度为15.68MPa;96hrs时除铅效率达到99.66%。pH接近中性时,除铅效果最好;除铅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由于水泥的存在,试样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泥水化物,这些水化物交织成针状、网状。Pb2+只会吸附在试样表面的水化物上,以水泥水化物为载体,产生块状含铅量高的化合物,而达到去除Pb2+的目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钢铁厂脱硫灰渣概述1.1.1 脱硫灰渣现状1.1.2 烧结炉尾气特征1.1.3 脱硫技术及灰渣的特性1.1.3.1 湿法脱硫技术及其产物特性1.1.3.2 干法脱硫技术及其产物特性1.1.3.3 半干法脱硫技术及其产物特性1.1.4 干法脱硫灰的应用1.2 污水除磷现状1.2.1 化学法1.2.2 生物法1.2.3 吸附法1.3 废水除铅现状1.3.1 化学法1.3.2 离子交换法1.3.3 液膜法1.3.4 电解法1.3.5 吸附法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章 实验方案2.1 试样的制备2.1.1 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2.1.2 配料及成型2.1.3 养护2.2 性能测试2.2.1 吸水率2.2.2 体积密度2.2.3 抗折强度2.3 废水净化试验2.3.1 除磷试验2.3.1.1 方法和原理2.3.1.2 需要配置的溶液2.3.1.3 除磷标准曲线的测定2.3.1.4 样品除磷量的测定2.3.2 除铅试验2.4 仪器与设备2.5 结构及性能表征2.5.1 X 射线衍射分析2.5.2 扫描电镜分析(SEM)2.5.3 能谱分析(EDS)2.6 其他影响因素的探讨2.6.1 处理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2.6.2 不同添加剂对脱硫渣废水处理的影响2.6.3 初始浓度对试样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2.6.4 pH 对于脱硫渣废水净化的影响2.6.5 温度对于脱硫渣废水净化的影响第3章 脱硫渣粉体理化性能的表征3.1 脱硫渣粉体的理化性质3.1.1 粒度分布3.1.2 化学组成3.2 脱硫渣粉体的除磷性能研究3.2.1 脱硫渣用量的确定3.2.2 环境温度的影响3.2.3 溶液 pH 的影响3.2.4 处理时间的影响3.2.5 原料热处理的影响3.2.6 xrd 分析3.3 本章结论第4章 可回收除磷型体材料的研制4.1 不同成型结合剂型体样品的研制及除磷功效表征4.1.1 水泥/脱硫渣除磷材料的研制及除磷效果表征4.1.2 钢渣/脱硫渣除磷材料的研制及除磷效果表征4.1.3 硅藻土/脱硫渣的除磷材料的研制及除磷效果表征4.1.4 最佳结合剂的选择4.2 水泥/脱硫渣材料的除磷实验4.2.1 试样除磷前的扫描分析4.2.2 试样除磷后的扫描分析4.3 水泥/脱硫渣免烧试样除磷影响因素4.3.1 除磷时间的影响4.3.2 pH 的影响4.3.3 初始浓度的影响4.3.4 环境温度的影响4.3.5 养护时间的影响4.4 本章小结第5章 可回收除铅型体材料的研制5.1 实验方法5.1.1 各种添加剂对试样除铅性能的影响5.1.2 试验步骤5.1.3 除铅效率计算5.1.4 影响因素分析5.2 废水除铅型体材料配方的确定5.2.1 不同结合剂对可回收型体材料的除铅效果影响5.2.1.1 水泥/脱硫渣除磷材料的研制及除铅效果表征5.2.1.2 脱硫渣/钢渣的除铅效果5.2.1.3 最佳添加剂5.2.1.4 最佳配方5.3 水泥/脱硫渣除铅材料的影响因素5.3.1 初始浓度的影响5.3.2 pH 的影响5.3.3 温度的影响5.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5.4.1 试样表面的扫描分析5.4.2 试样断面扫描分析5.5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脱硫灰渣论文; 干法脱硫论文; 废水除磷论文; 废水除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