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比修辞研究旨在避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干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第二外语写作水平。对于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英语写作水平相对不高,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不高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归类为外因及内因两种;外因包括写作环境、写作对象等等;内因包括母语迁移、文化差异、词汇与表达使用不当、连接手段(过渡手法)的滥用等等。对于母语迁移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代表理论。第一种是对比分析与对比修辞(CA&CR)。这种理论的观点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其积极影响(James,1980)。同时,Kaplan(1966)指出,文化思维和知识结构也会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写作组织能力。因此,这种理论认为在二语写作中避免母语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第二种理论是创造性建构理论,它强调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持有的观点是可以直接忽略母语的影响(Faerch & Kasper,1987)。第三种理论是“深层共享能力”假设,它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积极影响要大于它的消极影响。根据Cummins(1983)的观点,学习者的母语水平越高,他/她的第二语言水平也就越高。本文作者主要对第一种理论,即对比修辞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关于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影响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理论成果,本文作者分析了汉语思维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以及关于研究中一些重要词条的定义。第二章主要是国内外关于汉语思维模式研究发现的文献研究部分。第三章提出两个研究问题,并介绍了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及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手段。本研究者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讨论和分析调查问卷、作文文本以及访谈资料。第四章是本研究的结果及发现,同时对研究发现做出相关的讨论。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将列出汉语与英语不同的三种思维模式。它们是:螺旋思维与直线思维、统一思维与分析思维、归纳思维与推理思维。由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汉语思维模式,要写出高水平的、符合英语思维规则的作文相当不容易。然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减少/避免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培养和训练他们写作过程中的英语思维模式,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之后,研究者主要讨论了东西方思维模式的重要差异;同时还讨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针对本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和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三个建议来培养和训练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英语思维,减少/避免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干预。同时列出了本研究的局限之处。例如:有限的研究对象,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包括教学实验部分,等等。从本次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看,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写作模式的训练,写作老师还要从重视学生思维模式方面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写作意识,从而让写作变成一项积极主动而充满乐趣的活动。这不但要求写作老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英语思维的重要性,从客观上督促学生自主地在写作过程中建立英语思维模式,而且还要求学生从主观上重视写作中英语思维对于整篇文章的影响作用,让英语思维模式成为学生写作的必备考虑因素,发挥其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重要纽带作用。本研究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以及学习用英语思维模式来写英语作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本研究对英语教师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也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Abstract摘要Chapter Ⅰ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2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 Terminology1.3.1 Thought pattern1.3.2 Spiral pattern & Straight-line pattern1.3.3 Integrated pattern & Analytical pattern1.3.4 Inductive pattern & Deductive pattern1.3.5 Contrastive Rhetoric1.4 Layout of the Thesis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2.1 The role of L1 in SLA2.1.1 The Behaviorist Theory2.1.2 The Mentalist Theory2.1.3 The Cognitivist Theory2.2 Native Thought Patterns &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2.1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patterns2.2.2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2.2.2.1 Western researches2.2.2.2 Chinese researchesChapter Ⅲ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3.1 Research questions3.2 Hypothesis3.3 Participants3.4 Research Instruments3.4.1 English argumentative essay writing3.4.2 Questionnaires3.4.3 Interview3.5 Data Collection & Data Analysis3.5.1 Data Collection3.5.2 Data Analysis3.5.2.1 Analysis of writing texts3.5.2.2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3.5.2.3 Analysis of InterviewChapter Ⅳ Research Findings and Discussion4.1 Research Findings4.1.1 Spiral Pattern & Straight-line Pattern4.1.2 Integrated Pattern & Analytical Pattern4.1.3 Inductive Pattern & Deductive Pattern4.2 DiscussionChapter Ⅴ Conclusion5.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5.1.1 Training English majors' Straight-line Pattern of English5.1.2 Training English majors' Analytical Pattern of English5.1.3 Training English majors' Deductive Pattern of English5.2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y5.2.1 More participants are needed5.2.2 Empirical study has to be employed5.2.3 Larger quantity of English writings by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learners is more helpfulBibliographyAppendices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汉语思维模式论文; 英语写作论文; 对比修辞论文; 影响论文; 干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