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控制环境燃烧实验相结合的办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及小兴安岭凉水林场为研究区域,测定并计算了主要乔灌木46种(乔木22种、灌木24种)可燃物分不同部分(乔木皮、干、枝)燃烧过程中CO2、CO、CxHy、NO和SO2的排放因子及释放量,并从气体排放特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异同。用最低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了不同森林可燃物类型气体排放量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乔、灌木燃烧过程中气体排放以CO2为主,五种气体排放量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各气体之间差异程度不同。CO2排放量平均值灌木>乔木,二者之间差异显著:CO排放量平均值乔木>灌木,乔木和灌木差异不显著;CxHy、NO和SO2排放量平均值都是灌木>乔木,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乔、灌木可燃物燃烧气体排放特性分析表明:燃烧过程中气体排放均以CO2为主,燃烧不充分时,CO排放量明显增多;CO排放曲线呈双峰形;燃烧过程气体排放量达到最大值时间最短的是CO,最长为CO2。CO双峰型排放曲线正是可燃物燃烧反应经历预热升温、热分解、有焰燃烧、无焰燃烧阶段的一个十分有利的证明。乔、灌木CO2、CO、CxHy、NO、SO2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2.6942、0.5732、0.0262、0.0076、0.0117;2.7818、0.4134、0.0217、0.0095、0.0120。乔、灌木可燃物5g试样燃烧过程中CO2、CO、CxHy、NO、SO2释放量平均值分别为5899.37mg、1349.76mg、74.80mg、19.85mg和33.58mg(乔木);6074.89mg、1255.99mg、63.30mg、26.80mg和38.46mg(灌木)。测定了3种乔木(黄波罗、水曲柳、胡桃楸)不同部位(皮、干、枝)燃烧过程气体的排放量,并检验显著性。研究表明:3种乔木各部位(皮、干、枝)之间CO2、CO、CxHy、NO、SO2、含碳气体总量以及五种气体总量平均值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显著性不相同。黄波罗CO2、CO、SO2和含碳气体总量以及五种气体排放总量部位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CxHy和NO排放量部位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水曲柳CO2、SO2排放量、含碳气体总量和五种气体总量部位之间差异不显著,而CO、CxHy、NO排放量部位之间差异显著,但差异的显著程度不同;胡桃楸CO2、CxHy、SO2、含碳气体总量以及五种气体总量部位之间差异不显著,而CO、NO排放量部位间差异显著。3种乔木燃烧反应皮部与干部的CO、CxHy、NO和SO2排放量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CO2、含碳气体总量以及五种气体总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枝部CO与NO排放量3种乔木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森林可燃物燃烧气体排放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载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森林防火 2019(04)
- [2].内蒙古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地表可燃物特征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9(12)
- [3].辽宁省主要林区可燃物计划烧除的应用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20(05)
- [4].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对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野外降解[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8)
- [5].昆明周边主要林型地表可燃物的燃烧特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5)
- [6].直接纱双分拉产品可燃物含量偏差问题的研究[J]. 玻璃纤维 2020(04)
- [7].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森林地表可燃物的效果[J]. 林业科学 2020(08)
- [8].做平凡岗位上的“可燃物”[J]. 质量与认证 2019(10)
- [9].提升玻纤产品可燃物含量稳定性的研究[J]. 玻璃纤维 2018(02)
- [10].森林地被可燃物生物降解研究概述[J]. 森林防火 2017(02)
- [11].尤溪县林缘农田可燃物计划烧除成效调查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9)
- [12].滇油杉林下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湿度关系模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5)
- [13].广西三门江松栎公益林可燃物处理前后的树冠火风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 [14].可燃物湿度监测技术的研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10)
- [15].第1节 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20(05)
- [16].煽风点火[J]. 新世纪智能 2020(18)
- [17].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J]. 考试(中考版) 2009(12)
- [18].北京地区8种树种枯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及变化规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6)
- [19].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大兴安岭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模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3)
- [20].昆明典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12)
- [21].帽儿山两林分气温与地表可燃物温度差异及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07)
- [22].“水火也相容”—充分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J]. 考试(中考版) 2010(11)
- [23].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机理及影响因子研究概述[J]. 森林工程 2013(02)
- [24].可燃物质发生燃烧的形式有哪些?[J]. 劳动保护 2012(02)
- [25].大兴安岭林区10小时时滞可燃物湿度的模拟[J]. 生态学报 2012(22)
- [26].影响原丝可燃物含量的因素[J]. 玻璃纤维 2009(06)
- [27].影响灰渣可燃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煤 2008(04)
- [28].宅家烹美食 防火莫忘记[J]. 吉林劳动保护 2020(01)
- [29].沈阳地区主要林型地表可燃物的燃烧性能评价[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 [30].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J]. 化学教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