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清热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肾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益肾清热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肾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采用益肾清热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通过对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患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观察益肾清热化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肾虚瘀热证患者血糖、血脂、血粘度、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本病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水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8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观测血糖、血脂、血粘度等指标。全部数据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后脱落4例),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1、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降糖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餐后血糖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3、降脂效果:治疗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患者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5、清除氧自由基效果:治疗组患者SOD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6、胰岛素指数:治疗组LN HOMA-I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 HOMA-β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安全性指标:治疗组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退出试验。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西药治疗合用益肾清热化瘀法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既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因本研究周期较短,临床资料样本偏小,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长周期、多中心观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进展
  • 1.1 糖尿病的认识
  • 1.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进展
  • 1.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现状
  • 2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
  • 2.1 历代文献简析
  • 2.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
  • 3 益肾清热化瘀法理论探讨
  • 3.1 肾虚瘀热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
  • 3.2 益肾清热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主要治法
  • 4 周仲瑛教授“瘀热”学术思想研究
  • 4.1 瘀热致消,创新独特
  • 4.2 络热血瘀,脂膏乃成
  • 4.3 清热化瘀,糖脂皆除
  • 4.4 习用中药,集要简析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糖尿病的病情分级
  • 2.4 纳入病例标准
  • 2.5 排除病例标准
  • 2.6 病例脱落标准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2.8 终止试验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及对照
  • 3.2 病例数量及来源
  • 4 治疗方法
  • 4.1 治疗方案
  • 4.2 药品来源
  • 5 观察指标
  • 5.1 疗效观察指标
  • 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疗效标准
  • 6.1 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 6.2 高脂血症疗效评定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6.4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6.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
  • 8.1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 8.2 两组基线比较
  • 8.3 疗效指标比较
  • 8.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 9 讨论
  • 9.1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肾虚瘀热证的理论探讨
  • 9.2 组方分析
  • 9.3 疗效分析
  • 9.4 机理探讨
  • 9.5 对照组选用血脂康的依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0—2015年某院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 2016(03)
    • [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3)
    • [3].倾听患者的声音: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访谈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12)
    • [4].成都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9(12)
    • [5].对比分析α-硫辛酸、甲钻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0)
    • [6].糖尿病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33)
    • [7].内蒙古牧区蒙古族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基因学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06)
    • [8].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0)
    • [9].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10].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05)
    • [11].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36)
    • [12].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评估及有效性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1)
    • [13].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指标的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14].肝功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初探[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1)
    • [15].促血管生成因子对糖尿病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双足与保健 2019(22)
    • [16].爆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06)
    • [17].加强医院糖尿病安全合理用药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33)
    • [18].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的相关机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19].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6)
    • [20].正念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21].接纳与承诺疗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J]. 河北医药 2019(24)
    • [22].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20(02)
    • [23].服气辟谷防治2型糖尿病典型病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12)
    • [24].基于“从顺其宜”论甘味药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2)
    • [25].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26].糖尿病营养治疗与临床护理的要点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4)
    • [27].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9(12)
    • [28].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19(12)
    • [29].黄芪葛根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5)
    • [30].糖尿病与膀胱癌相关研究综述[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标签:;  ;  ;  ;  ;  

    益肾清热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肾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