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扶正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妇科学
作者: 丛惠芳
导师: 王秀霞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扶正祛瘀法,参芪扶正注射液,丹那唑
文献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并以此为对象运用酶免等技术检测中药扶正祛瘀法对大鼠EM模型影响。探讨中药扶正祛瘀法对EM的作用机理及盆腔给药术的优势。 方法: 本课题中药扶正祛瘀法(以下简称中药组)包括扶正祛瘀汤口服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盆腔给药,并以西药丹那唑口服为对照,课题分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两部分。 一、动物实验 1.本课题将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在体剥离的子宫内膜,缝合于腹膜和子宫阴道端,成功制备了大鼠EM模型。 2.取同样饲养的成熟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扶正祛瘀汤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扶正祛瘀汤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组(以下简称中药组)、丹那唑组,观察病理组织的演变过程,检测各组对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前列腺素的影响。 二、临床研究 临床对EM患者以丹那唑为对照,用扶正祛瘀法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月经及妊娠情况、血CA125和EMAb的变化。 结果: 一、动物实验部分 1.扶正祛瘀法能破坏子宫内膜异位大鼠模型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使腺上皮变薄,部分脱落,间质细胞细长趋于纤维化。 2.扶正祛瘀法能降低EM大鼠模型异位病灶中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中药组与丹那唑组、扶正祛瘀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相近。参芪扶正注射液组也可降低PGE2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效果不如丹那唑组、中药组、扶正祛瘀汤组,与之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一、中医典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论述
二、近代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三、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二、临床研究结果
讨论
一 立题依据
二、“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方解及现代药理学机制
三、扶正祛瘀汤药物组成及方解
四、基础动物实验结果探讨
五、临床研究部分结果探讨
结论
体会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9-15
参考文献
- [1].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临床研究[D]. 李修贤.天津中医学院2002
- [2].温阳祛痛中药复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D]. 潘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3].异位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卢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 [4].痛可舒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病灶作用机理的研究[D]. 赵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5].周士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学术思想研究[D]. 梁瑞宁.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6].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研究[D]. 陈广贤.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7].中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杨洪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8].司徒仪教授学术思想整理及针药结合治疗内异症痛经临床观察[D]. 向东方.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9].子宫内膜异位症近20年中医临床文献研究[D]. 林素芬.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 [10].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D]. 陈秋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中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杨洪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2].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临床研究[D]. 李修贤.天津中医学院2002
- [3].异位宁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调节和凋亡调控机制的研究[D]. 赵秀芝.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
- [4].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方凤奇.吉林大学2004
- [5].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具春花.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尚慧玲.吉林大学2005
- [7].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思路探析[D]. 俞超芹.第二军医大学2006
- [8].异位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卢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