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对饵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1)在《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文中提出
肖芬芬[2](2021)在《裂殖壶藻渣在三种鲤科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谢瑞涛[3](2021)在《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是褐点石斑鱼的卵子和清水石斑鱼的精子受精后培育的杂交后代,是近年来我国在石斑鱼大家族中培育出来新品种。其继承了父母本的优点,具有抗逆性强及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已在广东、福建、海南地区甚至北方地区山东、辽宁等省域也得到了推广养殖,这是一种具有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但是关于杂交石斑鱼的生存环境关系、基础营养需要水平以及杂交石斑鱼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还没有研究报道。为了揭示杂交石斑鱼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水平以及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变化对其生长的调控,本实验围绕杂交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蛋白需要量以及起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为目的展开研究。本实验研究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杂交石斑鱼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其中F4组的杂交石斑鱼增重率最大,显着高于F1、F5组(P<0.05);杂交石斑鱼幼鱼的日增重(WGD)、特定增长率(SGR)、肥满度(CF)、蛋白质效率(PER)都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其饲料系数(FCR)先降低后升高,其中F4组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F1、F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升高而杂交石斑鱼的VSI、HIS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显着;其全鱼蛋白质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组杂交石斑鱼全鱼水分含量均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F5组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随着脂肪水平升高,其肌肉灰分逐渐升高的趋势。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脂肪水平在9.91%~10.28%。2、通过调整饲料脂肪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肝脏和肠道的酶活性,利用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机制的调控。饲喂饲料中10%脂肪水平的杂交石斑鱼幼鱼可以促进其生长。揭示了杂交石斑鱼幼鱼适宜脂肪的饲料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嘧啶代谢,色胺酸代谢,十八碳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脂肪水平造成营养不平衡,饲料脂肪水平会限制杂交石斑鱼幼鱼在生长。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蛋白水平50%时,其幼鱼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其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其幼鱼饲料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50时,其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蛋白质水平为35%和60%组。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逐渐增加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对肌肉粗蛋白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的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对其全鱼和肌肉水分没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升高,杂交石斑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的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在45%~55%,最佳蛋白质水平为49.44%。4、通过调整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结果显示,50%的蛋白质水平能够显着提高杂交石斑鱼幼鱼对环境适应性较好,对饲料消化利用率好,其幼鱼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两组之间鉴定出640种代谢物,其中143种代谢物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这143种代谢物主要与嘧啶代谢、胰岛素抑制、β-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有关。
冯华炜[4](2021)在《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文中提出水产养殖在确保我国粮食、营养和金融的安全中扮演着“中坚角色”。然而,集约化养殖下,病害发生给辽宁省大菱鲆、海参和鲤鱼等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类药物是防治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问题,不符合当前无抗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控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加强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防控,本文从“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原菌表征”、“计算机辅助中草药药物毒性预测”、“复方中草药的免疫防控应用”这三个角度出发,开展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基于微生物组表征养殖大菱鲆突眼病眼部病原菌特征和养殖海参腐皮综合症皮肤病原菌特征,并基于集成学习策略构建有机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草药毒性进行初步预测,为后期基于这些特征病原菌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草药进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第二部分,以海参和鲤鱼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和鲤鱼的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在辽宁省进行了应用推广,为指导辽宁省海参和鲤鱼的实际生产提供更实用的技术支撑和实践依据。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针对人类的研究表明,定居在宿主眼部的共生菌群可以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眼部菌群的变化与眼部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但是尚未有研究针对鱼类疾病与眼部微生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首次采用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大菱鲆突眼病感染与其眼部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大菱鲆和患病大菱鲆之间的眼部微生物群存在显着差异,且患病大菱鲆比健康大菱鲆具有更低的微生物多样性。作为特征属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存在于健康大菱鲆的眼部,其丰富度的增加可能与患病大菱鲆眼部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KEGG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同眼部与肠道微生物群一样,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维持也很重要,其菌群平衡的破坏往往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皮肤微生物与海参腐皮综合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首次通过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海参腐皮综合症感染与其皮肤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且这种变化可能与细菌组成的变化有关。对两组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通路的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海参和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Sulfitobacter、Roseovarius、Ruegeria、Vibrio、Tropicibacter和Leisingera等6个属为患病海参皮肤的特征属,其丰度的增加与微生物群落KEGG代谢通路的变化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可能具有一些潜在毒性。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减少动物试验来准确预测这些药物的毒性。目前,本课题组已开发了3个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性集成预测模型,尚未开发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以文献中收集的1823个化合物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等机器学习算法结合9种分子指纹,构建27个预测化合物生殖毒性的集成模型。其中最佳的集成模型为Ensembl-Top12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6.33%±0.08%和0.937±0.001,在外部验证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4.38%和0.920。与已有模型相比,EensemblTop12模型具更高的预测性能。采用最佳集成模型Eensembl-Top12,以及本课题组已有的3个毒性预测模型,对前期已筛选好的6个单味中草药的生殖毒性、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进行预测,结果显示4个模型均可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本人前期采用四株海参腐皮综合症特征病原菌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海参的免疫防控应用。因此,本研究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在辽宁省大连市、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绥中县等6个市县的24个海参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应用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抗病力、改善养殖水质、改善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等功能。目前,复方中草药配方I共推广应用无药残海参苗种繁育规模14.19万立方米,平均增产24.53%,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了1.1亿元。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前期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复方中草药配方II对基于大菱鲆突眼病和其它鱼类常见疾病的四株特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示,该配方对这四株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将该复方中草药配方II初步投喂50亩鲤鱼池塘的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提高了鲤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将鲤鱼的存活率提高了7.59%,增重率提高了22.94%,饵料系数降低了1.59%。此外,复方中草药配方II还显着提高了鲤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进一步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I在鲤鱼中地应用面积扩大至300亩后,结果显示应用期间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降低了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和病害发生率,平均增产15.3%,经济效益增加了35万元。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大菱鲆突眼病与眼部微生物之间的关系;(2)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海参腐皮综合症与皮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3)开发了具有更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4)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工厂化育苗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和适用于淡水鱼养殖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首次在辽宁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徐歆歆[5](2021)在《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属双翅目水虻科昆虫,最早起源在美洲,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以热带及温带地区为主。因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及较高的营养价值等原因,黑水虻已成为地球上最有潜力的昆虫性饲料原料种类之一,有关它的饲料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蛋白资源方面。另一方面,黑水虻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其脂肪酸组成特征鲜明,如富含月桂酸。有研究指出,月桂酸作为能量型脂肪酸能够在动物体内发生快速氧化,在脂代谢的调控及疾病抵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黑水虻油中含有淡水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显示其具有作为水产饲用油脂的潜力。然而,目前有关黑水虻油作为新型饲料原料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论文研究了黑水虻油的提取、黑水虻油品质的提升策略,并以框鲤为模型评估了日粮中使用黑水虻油对鱼类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其作为水产饲料用脂肪源的可行性,为以黑水虻油为原料的功能性水产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试验一,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评估了浸提法相关条件下的试验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溶剂与幼虫粉的比例)对黑水虻中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浸提法与压榨法两种方法提取的油脂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黑水虻粉与石油醚的比例为1:12时,在50℃的条件下持续反应5 h后,用浸提法提取的油脂效率最高(24.59%)。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提取的黑水虻油颜色为淡黄色或浅黄色,其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皂化值等与压榨法制备的黑水虻油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且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低于饲料用鱼油、豆油及猪油的国际饲料用油脂标准,是一种有潜力的饲料原料。试验二:利用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为提升黑水虻油的营养价值,采用含10%、20%、30%及40%富含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裂殖壶藻藻渣的基质饲喂初重约为12.74 mg的黑水虻幼虫,直到全麸皮组末重为100 mg时养殖结束(9天),随后检测幼虫生长、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10%藻渣组与全麸皮组幼虫在末重、体长、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2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全麸皮组(P<0.05),30%和4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20%藻渣组(P<0.05);(2)基质中藻渣添加水平高于20%时,幼虫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降低(P<0.05);(3)摄食藻渣的幼虫体内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水平显着高于全麸皮组(P<0.05)。综上所述,基质中添加10%藻渣时,黑水虻幼虫生长良好且油脂的营养价值得到提升。试验三: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以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及混合昆虫油(三种昆虫油的比例1:1:1)为油源制备四组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饲喂规格为(13.98±0.01 g)的框鲤幼鱼59天。结果表明,(1)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能力显着优于黄粉虫油组和蚕蛹油组(P<0.05);(2)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腹腔脂肪指数(Intra-peritoneal Fat Index,IFI)、脂肪细胞大小显着低于蚕蛹油组和黄粉虫油组(P<0.05)。同时,腹腔脂肪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脂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显着提高了鱼体肝脏中与抗氧化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其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且肝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4)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与黄粉虫油和蚕蛹油日粮相比,显着提高了鱼血清中球蛋白(Globulin,GLO)的含量和肝脏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蚕蛹油组显着上调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研究表明,与黄粉虫油及蚕蛹油相比,黑水虻油作为水产用饲料油脂具有更优的特性。试验四: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评估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的影响,采用2×2的试验设计方法,配制四种等氮(32.0%粗蛋白)日粮,其中包含两个脂肪水平(6%和9%)和两个黑水虻油水平(0和25 g kg-1),记为CT、CT+BSFO、HL、HL+BSFO,分别饲喂规格为(6.38±0.18 g)框鲤幼鱼56天。结果表明,(1)不同脂肪水平下鱼体的生长性能(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能力(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等)不受黑水虻油是否添加的影响(P<0.05);(2)CT+BSFO组IFI及脂肪细胞大小显着小于CT组(P<0.05);(3)CT+BSFO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基因m RNA表达水平与CT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CT+BSFO和HL+BSFO组的肝脏组织PPAR-α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CT和HL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在CT+BSFO组显着低于CT组(P<0.05),而在HL+BSFO组与HL组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3)随着日粮脂肪水平升高,肌肉中DHA水平降低,且黑水虻油的添加提升了肌肉DHA水平(P<0.05)。研究表明,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25 g kg-1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调节脂肪代谢,且对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鱼体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此外,肌肉中DHA水平受日粮脂肪水平、油源及交互作用的影响,黑水虻油在两种脂肪水平的日粮中均可提高肌肉中n-3 HUFA的含量,强化肌肉品质。试验五: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5.1: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n-3 HUFA含量为13.2%,通过饲喂黑水虻幼虫含10%裂殖壶藻渣的基质后所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分别替代豆油的0%(0 g kg-1)、25%(6.25 g kg-1)、50%(12.5 g kg-1)、75%(18.75 g kg-1)及100%(25g kg-1)制备成五组等氮等脂的日粮,饲喂规格为(10.05±0.05 g)的框鲤幼鱼8周。结果表明,(1)当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日粮中50%或更高水平的豆油时,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能力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2)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会使IFI和脂肪细胞变小,并伴随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CPT-1)m RNA水平的显着上调(P<0.05);(3)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GLO及溶菌酶(Lysozyme,LZM)的含量在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也显着提高(P<0.05);(4)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研究表明,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鲤鱼日粮中50-100%的豆油(12.5-25 g kg-1),促进了框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了其健康状况。试验5.2:日粮中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为探究两种不同营养特性的黑水虻油(以藻渣和麸皮分别为基质源饲养黑水虻后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大豆油、摄食麦麸的黑水虻油(W-BSFO)和摄食藻渣的黑水虻油(A-BSFO)为油源,配制成3种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命名为Control、W-B及A-B,饲喂规格为(10.04±0.08 g)的框鲤幼鱼56天,随后进行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1)A-B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2)与Control组相比,饲喂含黑水虻油日粮的两组试验鱼IFI和脂肪细胞显着较小(P<0.05)。W-B和A-B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和CPT-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A-B组全鱼和肌肉中n-3 HUFA的水平、肠道绒毛高度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4)与Control和W-B组相比,A-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含量显着下降,TP、GLO和LZM含量显着升高(P<0.05);A-B组肝脏SOD活性和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浓度下降(P<0.05)。研究表明,两种黑水虻油均可改善鱼类腹腔脂肪的脂质代谢,与普通黑水虻油相比,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脏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更为积极。研究表明:(1)浸提法及压榨法均可用于黑水虻油的制备;(2)从对框鲤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考虑,黑水虻油与蚕蛹油和黄粉虫油相比,是一种更优质的昆虫性水产用饲料油脂;(3)两种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减少框鲤幼鱼的脂质蓄积,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未来可考虑在高脂日粮中适当提高黑水虻油的添加量;(4)使用富含n-3 HUFA的藻渣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黑水虻油中相应脂肪酸的水平,且所获得的黑水虻油可促进框鲤幼鱼生长、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解,并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及抗炎能力。本研究为黑水虻油用作水产饲用油脂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杨文丽[6](2021)在《基于渔-花(薄荷)共生闭环系统的薄荷饲料对草鱼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宋黎黎[7](2021)在《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以下简称河蟹),又称大闸蟹、河蟹或螃蟹,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水产品,历来就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河蟹的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北至黑龙江省、南至两广地区,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且产量日益增大,但由于其上市时间集中、供应期较短,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延长河蟹的上市周期,成为众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河蟹越冬暂养的研究较少,如何提升河蟹越冬暂养的成活率与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密度是影响甲壳类动物生长、生存、产量等生产参数的主要因素。在河蟹的越冬暂养技术中,暂养密度一直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为了探究越冬养殖河蟹的最佳暂养密度和时间,本研究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利用网箱暂养河蟹,分析了不同暂养密度下河蟹的生长性能、死亡率、生理状况并检测了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营养组成和风味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存活率的影响单从河蟹暂养密度因素的影响来分析,中密度组的死亡率均低于其他两个密度组,比低密度组降低0.90%,比高密度组降低1.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反,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死亡率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结果显示暂养前2个月死亡率低于5%,而暂养90 d后死亡率显着上升,105 d和120 d后死亡率分别达到21.37%和33.04%。暂养90 d时,三个暂养密度组河蟹的累积存活率仍高于85%;而暂养至105 d时,中、低密度组累积存活率下降到约70%,高密度组下降到62.44%;暂养120 d后,除了中密度组外,累积生存率均低于50%。以上结果表明中密度河蟹暂养的成活率优于其他密度。2.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越冬暂养期间,河蟹体重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整体来看,高密度组河蟹的出肉率和总可食指数显着高于低密度组。不同暂养时间的分析发现:在暂养的前105 d,总可食指数和性腺指数(GSI)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而肝胰腺指数(HSI)却呈下降趋势;在暂养105 d之后,TEY、GSI及HSI均显着下降。另外,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的甲壳长、甲壳宽等其他生长参数无显着影响。3.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暂养时间的延长,河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波动变化并有下降趋势。中、高密度的河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波动变化;暂养30 d后,三个密度组河蟹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均显着下降;而随时间的延长,只有中密度组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整体而言,三种密度暂养的河蟹肝胰腺抗氧化系统在暂养期间表现良好,尤其是中密度组。河蟹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2月中旬前)后下降,这与其卵子发生的特征相一致,提示HSP70在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暂养密度组的肝胰腺中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提示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4.越冬暂养对河蟹品质的影响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肝胰腺指数下降,同时性腺指数升高,未出现明显的“掉膏”现象。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总含量和卵巢粗脂肪含量相比暂养前显着下降(P<0.05),而其他营养成分无显着变化;表明暂养后河蟹可食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河蟹暂养105 d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T)下降,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着上升,非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N/T)显着下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显着上升;腺苷酸(AMP)和肌苷酸(IMP)显着增加,而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 R)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暂养后河蟹的品质得到了改善。可食部位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显着增大,同时可食部位中C20:2(二十碳二烯酸)、C20:4(花生四烯酸)和C20:5(EPA;二十碳五烯酸)脂肪酸的含量也有显着升高,表明暂养后河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暂养后的河蟹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辛烯-3-醇,壬醛,己醛和2-戊基呋喃,其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相对较好,整体上优于暂养前的河蟹。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越冬暂养对河蟹的存活率、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营养风味品质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死亡率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当越冬暂养不足90 d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70 kg的密度(21.88 kg/m2);越冬暂养超过90 d以上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50 kg左右(15.63 kg/m2);对于长期越冬暂养,我们认为河蟹越冬暂养的时间段不超过4月上旬为宜。暂养后河蟹营养虽有一定的流失,但其食用品质和风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荆冰妍[8](2020)在《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分为两个部分:四种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三种糖作为碳源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对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影响两个部分。通过研究不同的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免疫和肠道菌群以及对肠道常见益生菌增殖的影响,能够为今后的养殖及饲料中微生物制剂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实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四种常见的糖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肠道消化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36±0.02)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从多种糖类中选择常见的四种糖(葡萄糖、果糖、淀粉、蔗糖)作为糖源配制饲料,试验共计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养殖周期为56d,每种糖源的添加量为20%。研究表明:(1)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淀粉组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但各组间的饲料系数、存活率、肝体比和含肉率无显着差异(P>0.05)。全虾体营养成分,蔗糖组的粗脂肪显着低于其他三组(P<0.05),葡萄糖组的灰分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粗蛋白与水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肌肉体营养成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2)各组间己糖激酶(HK)与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蔗糖组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谷草转氨酶(GOT)的淀粉组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磷酸果糖激酶(PFK)的果糖组、淀粉组及蔗糖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葡萄糖组。(3)葡萄糖组的甘油三酯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果糖组的血糖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总胆固醇无显着差异(P>0.05)。(4)各组间对虾血淋巴免疫活性具有显着差异(P<0.05),淀粉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蔗糖组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5)各组间对虾肠道消化酶活性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脂肪酶(LPS)活性的淀粉组与蔗糖组显着高于葡萄糖组及果糖组(P<0.05),淀粉组与蔗糖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而胃蛋白酶(PPS)活性的淀粉组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6)凡纳滨对虾肠道样本中共检测出微生物18个门类,分类至37纲,75目,125科,195属。各组间的凡纳滨对虾肠道OTU、Ace及chao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在微生物群落的基本构成中,蔗糖组的种类多于淀粉组个葡萄糖组,shannon指数淀粉组及蔗糖组显着高于葡萄糖组,simpson指数的淀粉组显着低于蔗糖组,而蔗糖组又显着低于葡萄糖组(P<0.05)。(7)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蔗糖组较葡萄糖组明显增多,拟杆菌门(Bacter oidetes)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淀粉组较葡萄糖组明显增多,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纲水平上,各处理组间的对虾肠道菌群的差异性较显着,淀粉组对虾肠道中黄杆菌(Flavobacteriia)、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及噬纤维菌(Cytophagia)是明显高于蔗糖组与葡萄糖组。在目水平及科水平上,淀粉组的黄杆菌(Flavobacteria ceae)明显多于另外两组,黄杆菌与红杆菌(Rhodobacteraceae)占比较大。在属水平上,未分类的黄杆菌(Flavobacteriaceae unclassified)占比,淀粉组及蔗糖组均高于葡萄糖组,但此两组间差异不大,但黄杆菌属(Flavobacteriaceae)的淀粉组占比仍旧高于葡萄糖组与蔗糖组,并且各组间的菌属占比差异较大。综上所述,凡纳滨对虾对淀粉和蔗糖的吸收利用优于葡萄糖和果糖,同时,淀粉和蔗糖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淀粉和蔗糖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糖源。实验二: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种糖作为碳源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及两歧双歧杆菌的影响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对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选择常用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28℃、35℃/37℃,葡萄糖、淀粉、蔗糖为碳源,配制成三种液体培养基,实验共计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进行培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三种培养基中28℃、35℃恒温培养,两歧双歧杆菌接种三种培养基中28℃、37℃培养,分别在24h、48h、72h时测定菌液OD值。第二,将两歧双歧杆菌接种至28℃、35℃培养72h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石蜡油隔绝氧,28℃、37℃恒温培养,分别在24h、48h、72h时测定菌液OD值。试验结果显示:(1)糖源在35℃条件下对芽孢杆菌的体外增殖影响显着(P<0.05),淀粉组及蔗糖组OD值显着高于葡萄糖组,在24h时OD值淀粉组又显着高于蔗糖组(P<0.05)。但28℃条件下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温度对芽孢杆菌体外增殖影响显着,35℃>28℃(P<0.05),糖源与温度交互作用对芽孢杆菌体外增殖影响显着(P<0.05)。(2)糖源对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影响显着(P<0.05),在37℃条件下淀粉组显着高于蔗糖组,蔗糖组又显着高于葡萄糖组(P<0.05),在28℃条件下,淀粉组与蔗糖组的OD值显着高于葡萄糖组(P<0.05)。温度对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影响显着,28℃>37℃(P<0.05),糖源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在24h、72h时影响显着(P<0.05),在48h时无显着影响(P>0.05)。(3)不同糖源培养的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对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影响显着(P<0.05),在28℃条件下24h时蔗糖组的OD值显着高于葡萄糖组与淀粉组(P<0.05),48h时淀粉组及蔗糖组显着高于葡萄糖组(P<0.05),72h时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而37℃条件下24h、48h时的OD值淀粉组显着高于蔗糖组,蔗糖组又显着高于葡萄糖组(P<0.05),72h时淀粉组与蔗糖组显着高于葡萄糖组(P<0.05)。综上所述,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糖作为碳源对芽孢杆菌及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具有一定影响,淀粉和蔗糖是芽孢杆菌及双歧杆菌生长的有利碳源。
刘祥[9](2020)在《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近年来在我国对虾主产区广泛流行,给凡纳滨对虾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试验内容:辽宁地区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肝肠胞虫后对虾肝胰腺组织的转录组分析,旨在了解辽宁地区肝肠胞虫流行情况,探明肝肠胞虫的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发掘患病前后肝胰腺组织转录本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肝肠胞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辽宁省5个凡纳滨对虾养殖区(沈阳、大连、盘锦、营口、丹东)进行采样检测,从地区、水体盐度、同一生长周期不同规格对虾、池塘消毒、养殖周期这几个角度展开调查。检测结果表明,5个地区不同对虾养殖池塘采集的样本EHP检出率普遍偏高,除盘锦地区感染率为41.4%,其余地区EHP检出率均在50%以上,其中营口地区EHP检出率最高为78.5%。淡水池塘与盐度大于1的池塘感染比率分别为61.4%和68.4%。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期(30d-60d)规格小,生长缓慢的对虾EHP感染率高于正常生长的凡纳滨对虾。在养殖对虾开始前对底部进行清理消毒的池塘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EHP感染比率为62.0%,低于未进行清理消毒对虾感染EHP的情况(70.7%),但肝肠胞虫的感染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另外随着养殖时间加长,患病凡纳滨对虾的感染比率会逐步增加,在养殖初期凡纳滨对虾患EHP比率为29.2%,在养殖中期检测患病率为63.8%,养殖后期患病率达79.6%。同时采集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原池水检测,发现发病池塘水体、野杂鱼、底栖螺类均能检出EHP核酸阳性。利用EH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卤虫(Artemia)进行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肝肠胞虫的机械宿主范围广泛。通过对肝肠胞虫感染前后肝胰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肝肠胞虫与凡纳滨对虾的互作提供参考,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肝肠胞虫和未感染肝肠胞虫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去除接头进行拼接得到unigenes,并以Rt-PCR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转录组样本测序共得到173908709条序列,通过序列拼接后共得到20,946个unigenes,将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的量为131个,这些中上调表达的基因占86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占45个,经RT-PCR验证后测序统计的差异基因结果可靠。肝肠胞虫寄生对虾后,宿主组织中五羟色胺受体(Serotonin receptor)、糜蛋白酶BII(Chymotrypsin BII)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说明肝肠胞虫寄生后可能会阻碍宿主正常生长;宿主体中大部分免疫相关基因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丝氨酸蛋白激酶(Serpins)等基因表达量上调,说明肝肠胞虫寄生后刺激宿主的免疫机制启动与孢子虫进行一定拮抗。
王一囡[10](2020)在《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2O释放特征与减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养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鱼类产品的需求,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应运而生,以其高密度鱼类产出、自动化管理模式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集约化养殖密度大、饲料投喂量大、集中程度高,养殖过程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含氮化合物,从而引发了氧化亚氮(N2O)的释放。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它在大气中浓度的迅速增加已引起极大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N2O的释放特征与释放机理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通过构建实验室规模的集约化养殖系统,监测其中温室气体N2O的释放情况,并分析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初步掌握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2O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外加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对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反硝化过程减少N2O的释放;此外,引入亚硝酸盐依赖型甲烷厌氧氧化(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过程,采用生物电化学技术实现产甲烷和N-DAMO脱氮的耦联,探讨了在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采用N-DAMO实现N2O释放减量化的可行性。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是N2O的重要释放源。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的N2O释放因子约为1.3%;根据2020年FAO对于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预计,按照此因子估算,到2030年全球水产养殖系统可能会释放1.40×1011 gN2O-N。N2O的释放速率与系统中NO2--N和NH4+-N浓度等因素呈显着正相关,喂食量和DO也被确定为影响N2O释放的关键因素。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在N2O释放中起到重要作用,对N2O释放的贡献各占50%。(2)碳源添加能够有效控制集约化水产系统的N2O释放,释放量减少83.4%。以可溶性淀粉作为外加碳源,调整系统碳氮比为16:1,发现外加电子供体可以有效强化系统中异养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反硝化作用;外加碳源实验组的水质显着改善,系统中NH4+-N,NO2--N和NO3-—N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可溶性淀粉的添加也明显提高了鱼类的生殖性能和系统SMP的积累,进而使得养殖系统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但是,碳源添加在减少N2O释放的同时,也使得CO2的释放量增加了 91.1%,导致系统的温室气体释放当量提高了 60.2%;此外,碳源添加导致76.2%的氮输入以气态氮(N2与N2O)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3.3%,不利于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3)构建电化学耦合产甲烷生物阴极和短程硝化强化N-DAMO耦合脱氮系统,有望显着减少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的N2O释放。成功驯化培养了 N-DAMO微生物和产甲烷生物阴极;基于周期测试得到的脱氮过程中N2O释放量极低,仅为0.045μmol.L-1·d-1;MEC的甲烷产量为257.23±27.15μmol·L-1.d-1,且周期测试中N2O始终低于检出限。根据本研究的计算结果分析,新型耦合脱氮系统应用与传统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使得养殖系统GWP的减排能达到54.17%,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和应用前景。
二、几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对饵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对饵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3)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饲料脂肪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
1.1.1 鱼类对脂肪的营养需要 |
1.1.2 脂肪的消化吸收 |
1.1.3 脂肪的代谢 |
1.1.4 脂肪在肠道内的调控 |
1.1.5 脂肪的生理功能 |
1.1.6 饲料脂肪与鱼类生长的研究 |
1.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
1.2.1 饲料蛋白质的组成 |
1.2.2 鱼类对蛋白质需求的研究 |
1.2.3 鱼类对氨基酸需求的研究 |
1.2.4 影响蛋白质需要的因素 |
1.2.5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1.3 我国石斑鱼养殖的市场状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饲料 |
2.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4 计算公式 |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饲料脂肪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关系 |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全鱼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
2.2.5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
3.1.2 养殖管理 |
3.1.3 样本提取流程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肠道的影响 |
3.2.3 代谢组学概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饲料的制备 |
4.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计算公式 |
4.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体成分的影响 |
4.2.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肠道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
4.2.5 饲料蛋白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幼鱼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2.6 蛋白质水平对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
4.2.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的生长调控机制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
5.1.2 养殖管理 |
5.1.3 样本提取流程 |
5.1.4 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
5.2.2 样品质量及方法可靠性评价 |
5.2.3 代谢物的鉴定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2.1 研究思路 |
0.2.2 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0.3.1 主要创新点 |
0.3.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二篇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大菱鲆和海参的病原菌特征及用于中草药生殖毒性初步预测的集成模型构建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 |
1.1.1 微生物组学概述 |
1.1.2 微生物组学分析策略 |
1.1.3 微生物组学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
1.1.4 微生物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
1.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
1.2.1 机器学习方法概况 |
1.2.2 机器学习在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应用 |
1.2.3 机器学习在化合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
第2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突眼病感染大菱鲆眼部的病原菌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2.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2.2.3 序列数据处理 |
2.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2.3.2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2.3.3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2.3.4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2.4 讨论 |
2.4.1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多样性的影响 |
2.4.2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
2.4.3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腐皮综合症感染海参的皮肤病原菌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3.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3.2.3 序列数据处理 |
3.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3.3.2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3.3.3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3.3.4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3.4 讨论 |
3.4.1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的影响 |
3.4.2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3.4.3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化合物生殖毒性集成预测模型开发及其在中草药毒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数据集 |
4.2.2 分子指纹计算 |
4.2.3 特征选择 |
4.2.4 模型构建 |
4.2.5 模型评估 |
4.2.6 模型应用域分析 |
4.2.7 模型对中草药毒性的预测评估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特征选择结果 |
4.3.2 模型的预测性能 |
4.3.3 最佳模型的应用域 |
4.3.4 最佳模型与已有模型的比较 |
4.3.5 最佳模型对化合物分类的结果分析 |
4.3.6 化合物指纹特征相关的生殖毒性 |
4.3.7 模型对中草药多个毒性的预测结果 |
4.4 结论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对水产经济动物海参和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研究 |
第5章 文献综述 |
5.1 水产经济动物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2 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种类及活性成分 |
5.3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5.4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1 评估水产动物非特异性能力的免疫因子 |
5.4.2 单味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3 复方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5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5.6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问题 |
第6章 海参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及推广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试验 |
6.2.2 实验和应用推广地点 |
6.2.3 投饲管理与实验设计 |
6.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6.2.5 生长性能测定 |
6.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6.2.7 养殖水质的监测 |
6.2.8 抗病力测定 |
6.2.9 体壁氨基酸含量测定 |
6.2.10 抗生素残留量测定 |
6.2.11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效果 |
6.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最佳投喂比例的探索 |
6.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6.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养殖水质的影响 |
6.3.6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抗病力的影响 |
6.3.7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辽宁省海参养殖场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
6.3.8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养殖海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6.3.9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应用后养殖海参的抗生素残留情况 |
6.4 讨论 |
6.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海参养殖中的作用 |
6.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辽宁省海参养殖中的应用意义 |
6.5 结论 |
第7章 淡水鱼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池塘养殖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应用初探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试验 |
7.2.2 应用地点与实验设计 |
7.2.3 投饲管理 |
7.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7.2.5 生长性能测定 |
7.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7.2.7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效果 |
7.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
7.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7.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投喂后鲤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性能的关系 |
7.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养殖场的应用 |
7.4 讨论 |
7.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鲤鱼养殖中的作用 |
7.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沈阳市初步应用的意义 |
7.5 结论 |
本篇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资源饲料化发展历程 |
1.2 昆虫饲料创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
1.2.1 昆虫粗蛋白及氨基酸组成的评估 |
1.2.2 昆虫油脂及脂肪酸组成的评估 |
1.2.3 昆虫几丁质的评估 |
1.3 昆虫资源水产饲料化 |
1.3.1 昆虫性日粮中影响鱼类消化吸收的因素 |
1.3.2 昆虫性日粮影响鱼类健康的因素 |
1.4 黑水虻 |
1.4.1 黑水虻的营养组成 |
1.4.2 黑水虻饲料化安全性评估 |
1.4.3 黑水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5 水产用饲料油脂 |
1.5.1 植物性油脂 |
1.5.2 动物性油脂 |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黑水虻油的制备 |
2.2.2 试验试剂 |
2.2.3 黑水虻油脂的有机溶液浸提法 |
2.2.4 黑水虻感官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5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3.1 黑水虻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3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4 物料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5 油脂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3.6 油脂感官及理化性质指标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利用裂殖壶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成份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
3.3.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
3.3.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
3.4.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
3.4.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日粮 |
4.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4.2.3 采样方法 |
4.2.4 常规成分测定 |
4.2.5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状态相关指标测定 |
4.2.6 脂肪及肠道组织切片的观察 |
4.2.7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生物学性状影响的比较 |
4.3.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状态影响的比较 |
4.3.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脂肪及肠道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 |
4.3.4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 |
4.4.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鲤幼鱼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
4.4.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抗氧化及炎症反应影响的比较 |
4.5 结论 |
第五章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5.2.3 采样方法 |
5.2.4 常规成分及脂肪酸的测定 |
5.2.5 组织与日粮脂肪酸相关性计算 |
5.2.6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5.2.7 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的制作 |
5.2.8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
5.2.9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5.3.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
5.3.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4 组织和日粮脂肪酸的相关性 |
5.3.5 R值显示的日粮和组织脂肪酸的关系 |
5.3.6 组织脂肪酸组成的PCA分析 |
5.3.7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8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5.3.9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5.4.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代谢的影响 |
5.4.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的影响 |
5.4.4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
6.1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状况的影响 |
6.1.1 前言 |
6.1.2 材料方法 |
6.1.3 结果 |
6.1.4 讨论 |
6.1.5 结论 |
6.2 相同添加水平下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 |
6.2.1 引言 |
6.2.2 材料方法 |
6.2.3 结果 |
6.2.4 讨论 |
6.2.5 结论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7.1 黑水虻油对框鲤的整体影响及机制分析 |
7.2 结论 |
7.3 创新性 |
7.4 下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华绒螯蟹概述 |
1.1.1 简介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4 中华绒螯蟹暂养的研究进展 |
1.2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概况 |
1.2.1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进展 |
1.2.2 密度对蟹类生长的影响 |
1.2.3 密度对蟹类抗氧化能力及应激基因的影响 |
1.2.4 密度对蟹类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2.1.3 样本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
2.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越冬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1.3 样本采集 |
3.1.4 抗氧化酶测定 |
3.1.5 HSP70基因表达的测定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4.1.3 样本采集 |
4.1.4 可食组织中常规生化成分测定 |
4.1.5 可食组织和卵巢脂肪酸测定 |
4.1.6 肌肉中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1.7 可食组织中呈味核苷酸测定 |
4.1.8 可食组织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4.2.2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
4.2.3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
4.2.4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
4.2.5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
4.3 讨论 |
4.3.1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
4.3.2 暂养前后河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4.3.3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变化 |
4.3.4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变化 |
4.3.5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凡纳滨对虾简介 |
1.1.1 凡纳滨对虾介绍 |
1.1.2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
1.1.3 凡纳滨对虾饲料工业现状 |
1.2 对虾对糖的利用情况 |
1.2.1 对虾对糖的利用研究 |
1.2.2 糖作为碳源的作用 |
1.3 微生物组学研究应用 |
1.4 对虾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1.5 微生物的培养 |
1.5.1 培养基的分类 |
1.5.2 糖源对微生物的影响 |
1.5.3 益生菌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2. 四种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饲料配制 |
2.1.2 对虾的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肠道菌群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营养成的影响 |
2.2.2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的影响 |
2.2.3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5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2.2.6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营养成的影响 |
2.3.2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的影响 |
2.3.3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的影响 |
2.3.5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2.3.6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三种糖作为碳源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对芽孢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的配制 |
3.1.3 试验步骤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温度三种糖源对芽孢杆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
3.2.2 两种温度三种糖源对双歧杆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
3.2.3 三种糖源培养的芽孢杆菌代谢物对双歧杆菌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9)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凡纳滨对虾研究概况 |
1.1.1 生物学习性 |
1.1.2 养殖技术 |
1.1.3 养殖模式 |
1.1.4 凡纳滨对虾主要病害 |
1.2 虾肝肠胞虫研究进展 |
1.2.1 肝肠胞虫研究背景 |
1.2.2 .对虾肝肠胞虫病原学 |
1.2.3 对虾肝肠胞虫的流行病学 |
1.2.4 感染肝肠胞虫的临床变化及病理变化 |
1.2.5 肝肠胞虫的主要检测技术 |
1.2.6 肝肠胞虫的防治途径 |
1.3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辽宁部分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现场鲜样检测 |
2.2.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2.2.3 池塘中其他生物检测 |
2.2.4 肝肠胞虫侵染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感染肝肠胞虫的对虾肝胰腺转录组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对虾来源 |
3.1.2 总RNA的提取 |
3.1.3 c-DNA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3.1.4 生物学信息分析 |
3.1.5 转录组数据质量控制 |
3.1.6 测序序列拼装 |
3.1.7 测序数据的比对统计及功能注释 |
3.1.8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原始数据质检结果 |
3.2.2 测序拼接结果 |
3.2.3 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3.2.4 转录组GO分类和KOG分类 |
3.2.5 差异基因分析和鉴定 |
3.2.6 差异基因的COG分类 |
3.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2.8 差异表达基因的 RT-PCR 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2O释放特征与减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产养殖 |
1.1.1 水产养殖系统 |
1.1.2 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的特点 |
1.1.3 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应用与发展现状 |
1.2 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水体中氮素的迁移转化 |
1.2.1 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氮素的积累与转化机理 |
1.2.2 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
1.3 水产养殖过程中温室气体N_2O的释放 |
1.3.1 N_2O |
1.3.2 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释放 |
1.3.3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释放与影响因素 |
1.4 N-DAMO |
1.4.1 N-DAMO过程 |
1.4.2 N-DAMO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强化措施 |
1.4.3 N-DAMO过程的电化学强化手段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的N_2O释放特征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装置设计与构建 |
2.1.2 运行条件与方法 |
2.2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系统内鱼类生长情况与水质情况 |
2.3.2 封闭系统N_2O的释放规律 |
2.3.3 系统内N_2O释放机理的分析 |
2.3.4 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的氮素平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外加碳源的集约化养殖系统N_2O释放的减量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3.2.1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3.2.2 N_2O浓度计算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鱼类生长情况与水质情况 |
3.3.2 集约化养殖系统温室气体释放情况 |
3.3.3 可溶性淀粉的添加对集约化系统内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化学强化N-DAMO耦合脱氮系统及其在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运行条件与方法 |
4.2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4.2.1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4.2.2 电化学指标检测方法 |
4.2.3 微生物指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功能微生物的驯化 |
4.3.2 电化学强化N-DAMO耦合脱氮系统 |
4.3.3 N-DAMO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几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对饵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D]. 刘涛.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裂殖壶藻渣在三种鲤科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肖芬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D]. 谢瑞涛.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4]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D]. 冯华炜. 辽宁大学, 2021
- [5]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徐歆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渔-花(薄荷)共生闭环系统的薄荷饲料对草鱼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杨文丽. 宁夏大学, 2021
- [7]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D]. 宋黎黎.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8]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D]. 荆冰妍.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9]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D]. 刘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10]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2O释放特征与减量化研究[D]. 王一囡. 山东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