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策略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请求策略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如题目所示本研究在对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汉英请求策略的差异性。之所以选择请求言语行为,主要是因为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情景中,比如在吃饭时叫人家递盐,或在我们睡觉时叫他人把电视机关小一点。虽然本研究建立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但到目前为止有关英汉跨文化请求策略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根据话语分析的定量研究(桂诗春、宁春岩1997)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分析汉英请求策略的差异性和相同性的基础上去找出造成这些不同性的文化因素。本研究回答了两个主要问题:1)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发出请求时使用策略方面是否存在异同?如果有,存在哪些异同?2)哪些文化因素造成了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发出请求时策略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来获得研究资料。调查问卷采用了Blum-Kulka等一批学者在实施国际间的合作研究计划,即“跨文化言语行为表现方式计划”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语篇补全测试”DCT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基于Blum-Kulka等学者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了12个情景,这些情境包括了现实交际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同学之间等。为了使受试者不受所设计内容的影响并且获得真实的数据,本研究让受试者完全按个人经验自由回答问题。问卷的形式是,先详细地描述出行为所发生的情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受试者根据情景做出回答。共有两组受试者参与了问卷调查(合计100人);受试者为分别来自中美两国的大学生,美国学生为40人,其中16男性,24位女性;中国学生为60人,30位男性,30为女性。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从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分别挑选了6名中国学生和4名美国学生进行访谈,分析研究导致中美学生请求策略使用方面差异的文化原因。因为受试者的选择将会影响到调查结果,本调查在选择受试者时考虑到如下几点:(1)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者全部为在校大学生,即所有受试者有相似的教育程度;(2)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者年龄在18-21岁之间;(3)其中中国学生为母语是汉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美国学生为母语是英语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根据收集的研究数据,并通过Excel进行处理,本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一、就直接策略而言,中国学生使用直接策略的频率要高于美国学生,在汉语的请求行为中,直接策略是适当有效的表达请求的方式;二、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完成请求行为时,使用的起始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有很大差异,另外中国受试学生在完成请求行为时偏向于将请求辅助语置于请求中心语前,即“前语序”而美国受试学生偏向于将请求辅助语置于请求中心语后,即“后语序”,这些都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三、(1)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和权势差距等观念及礼貌系统的差异影响了受试者在发出请求时策略的选择;(2)中国和美国差异较大的称呼语系统影响受试者请求称呼语的选择。(3)归纳思维模式和演绎思维模式影响中国受试学生和美国受试学生对“前语序”或“后语序”的使用。本研究调查结果对外语教学有如下启示: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在请求策略方面的素质,在课堂讲解请求行为时也要注意文化因素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本研究所调查的受试者的人数较少,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另一方面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年龄、言语直/间接程度的态度和性别差异等,这一领域需要做大量的更广泛更深入的跨文化语用研究。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peech Acts Theory
  • 2.2 Theory about Request
  • 2.2.1 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search Project (CCSARP)
  • 2.2.2 Request segments
  • 2.2.3 The orientations of speakers and hearers
  • 2.2.4 Request strategy
  • 2.3 Politeness Theory
  • 2.3.1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PP)
  • 2.3.2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 of politeness
  • 2.3.3 Criticism of universality of face
  • 2.3.4 Gu Yueguo's politeness principle
  • 2.4 Related Research Abroad
  • 2.5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Designs
  • 3.2.1 Quantitative design
  • 3.2.1.1 Subjects
  • 3.2.1.2 Instrument
  • 3.2.1.3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 3.2.2 Qualitative design
  • 3.2.2.1 Subjects
  • 3.2.2.2 Instrument
  • 3.2.2.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 4.1.1 Frequency of use of the request strategy
  • 4.1.2 Comparison: distribution of main request strategy categories in the six situational sets
  • 4.1.3 Comparison: major variables in the use of request strategies
  • 4.1.3.1 Social distance and dominance
  • 4.1.3.1.1 Social distance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3.1.2 Dominance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4 Modifiers of requests
  • 4.1.4.1 Alerters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4.2 Upgraders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4.3 "Qing" and "please"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5 The different placements of supportive moves and the embedded cultural factors
  • 4.1.6 Summary
  • 4.2 Result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 4.2.1 The implication of different politeness syste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4.2.2 Analysis of different cultural factors
  • 4.2.2.1 Collectivism versus individualism
  • 4.2.2.2 Power distance
  • 4.2.2.3 Reason for different alerters
  • 4.2.2.4 Reason for different upgraders
  • 4.2.2.5 Reason for different use of "qing" and "please"
  • 4.2.2.6 Reason for different place of supportive mov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 5.3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 of Requests (the English Version)
  • Appendix Ⅱ: Questionnaire of Requests (the Chinese Version)
  • Appendix Ⅲ Interview Transcription
  • Appendix Ⅳ: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撰写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社会权请求权[J]. 江海学刊 2020(01)
    • [2].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14)
    • [3].临终请求[J]. 大观 2019(05)
    • [4].临终请求[J]. 微型小说选刊 2019(23)
    • [5].请求[J]. 诗潮 2018(04)
    • [6].对孩子多一些请求[J]. 家长 2012(Z1)
    • [7].小小儿的请求[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9(06)
    • [8].请求加薪[J]. 人民文摘 2009(08)
    • [9].小怪物的奇怪请求[J].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2009(03)
    • [10].请求[J].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9(04)
    • [11].别人的请求,我不好意思拒绝[J]. 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 2010(04)
    • [12].故乡的请求[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18)
    • [13].生态环境修复请求的分类及解决之道[J]. 求索 2016(05)
    • [14].德国代偿请求权的基本思想[J]. 民商法论丛 2020(01)
    • [15].“建议“”请求”一线牵[J]. 初中生天地 2017(Z7)
    • [16].构建请求权竞合制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6)
    • [17].请求权、债权、债权请求权关系的辨析[J]. 理论界 2008(12)
    • [18].请求权的性质及其体系建构[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1)
    • [19].请求权与债权概念辨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9)
    • [20].部分请求诉讼研究[J]. 研究生法学 2016(01)
    • [21].论民法上的竞合请求权与竞合责任——基于对《合同法》第122条理论根据之反思[J]. 企业导报 2015(16)
    • [22].请求权概念再思考[J]. 延边党校学报 2013(06)
    • [23].小小儿的请求[J]. 素质教育博览 2009(24)
    • [24].职场请求表现中的“~てください。”[J]. 考试周刊 2008(04)
    • [25].浅谈请求权竞合[J]. 法制与社会 2011(11)
    • [26].解读请求权的本质[J]. 河北学刊 2008(03)
    • [27].无因管理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28].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J]. 法制博览 2017(15)
    • [29].请求[J]. 天风 2015(12)
    • [30].请求权竞合解决新论——以客观预备合并之诉为解决途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标签:;  ;  ;  ;  ;  

    请求策略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