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论文摘要

高等体育院校更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体育学学科四个专业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自1954年武术成为体育院(系)正式课程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经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设本科体育专业将原有“武术专业”调整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一变化,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衡量一个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衡量一个专业的发展,衡量一个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本科人才培养已经体系化发展,在这个体系中,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方案、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而与人才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则是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培养方向的设置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否认,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自98年确立以来,目前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建设逐渐完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专业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在学生就业方面尤为严重,本文对此追根溯源,诣在分析我们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件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科学研究方法对此进行论证与阐释。文章最后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专业培养方向的设置给出了修订方案,并结合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历史发展情况,对比全国范围内九所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创新性提出了领域——领域式课程设置方案,以期科学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课程理论
  • 2.1.2 课程制定影响因素
  • 2.1.3 武术理论基础与武术基础理论
  • 2.1.4 武术分类
  • 2.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2.2.1 对课程体系的研究
  • 2.2.2 对课程结构的研究
  • 2.2.3 对现行课程设置的分析
  • 2.2.4 对现行课程设置的建议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3.2.3 抽样、发放与回收问卷
  • 3.3 访谈法
  • 3.4 分析法
  • 3.4.1 比较分析法
  • 3.4.2 逻辑分析法
  • 3.4.3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有关研究的基本概念辨析
  • 4.1.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 4.1.2 培养目标
  • 4.1.3 课程与课程设置
  • 4.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
  • 4.2.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制定
  • 4.2.2 现行培养目标的问题
  • 4.2.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正确表述
  • 4.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研究
  • 4.3.1 培养方向确定的理论依据
  • 4.3.2 培养方向确定的现实依据
  • 4.3.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向设置具体內容
  • 4.4 课程设置研究
  • 4.4.1 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 4.4.2 课程设置构建原則
  • 4.4.3 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 4.4.4 课程设置研究焦点问题
  • 4.4.5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领域——领域式课程设置完善方案
  • 4.4.6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方案可行性分析
  • 5 结论
  • 5.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正确表述
  • 5.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向的修订方案
  • 5.3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领域——领域式课程设置完善方案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03)
    • [2].“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路径[J]. 时代金融 2020(23)
    • [3].我校召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高等体育院校的责任与使命”网络视频研讨会[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05)
    • [4].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问题分析[J]. 才智 2019(05)
    • [5].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性分析[J]. 才智 2019(05)
    • [6].高等体育院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实效的思考[J]. 科技视界 2019(16)
    • [7].“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路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 [8].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系)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6)
    • [9].“双创”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 [10].高等体育院校应如何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11].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人才职业化培养机制研究[J]. 林区教学 2017(09)
    • [12].“大数据时代”下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8)
    • [13].高等体育院校实验室运行机制初探[J]. 高教学刊 2017(10)
    • [14].信息技术在高等体育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05)
    • [15].2011—2015年国际高等体育院校发表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 [16].本期导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 [17].创业型大学及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0)
    • [18].“双一流”建设中高等体育院校的战略抉择及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 [19].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3)
    • [20].普通高等体育院校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分析[J]. 民营科技 2016(07)
    • [2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 [22].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研究[J]. 科技展望 2015(17)
    • [23].新形势下对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激励因素的分析[J]. 教书育人 2008(27)
    • [24].提高高等体育院校专业竞争力发展的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 2011(S1)
    • [25].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探讨[J]. 中国学校体育 2012(04)
    • [26].协同创新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广西教育 2018(31)
    • [27].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 同行 2016(07)
    • [28].高等体育院校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4)
    • [29].探讨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服务管理的联动机制[J]. 时代教育 2017(05)
    • [30].战略联盟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探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8(12)

    标签:;  ;  ;  ;  

    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