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福齐惠莉(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817000)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可以自生殖年龄到绝经以后,发病高峰为55~69岁[1],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及卵巢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方法:对于宫颈癌现在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三阶梯筛查方法,而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筛查方法。结果:以往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刮术,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由于种种原因,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刮出组织,而病人承受的痛苦是比较大的。结论:寻求一个具有价廉、简便易行、无痛、准确性高的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已迫在眉睫。刷取子宫内膜细胞分别做成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涂片,并同时诊刮送病理,观察宫腔细胞学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细胞学子宫内膜细胞子宫内膜癌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048-0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绝经后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查体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有光团等210例患者全部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和诊刮病理学检查,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35岁,平均49岁。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与处理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碘伏消毒宫颈,将子宫内膜采集器的芯杆回缩至套管内,缓慢的插入宫沿顺时针方向旋转5圈,再外套管向前推,将芯杆收入外套管中,退出宫腔;将芯杆轻轻推出外套管,前方采集环上的附着物轻轻涂在载玻片上,立即用95%酒精固定;剩余采集环上的组织用剪刀剪断投入液基瓶中,分别做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再用刮匙全面刮取子宫腔,将刮出物用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
1.2.2细胞学诊断参照魏杨等改良Morse细胞学诊断,将细胞学涂片和液基薄层制片行巴氏染色,并由专人阅片,以诊刮获得的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取材满意率210例患者中取材均不满意的为4例,宫腔细胞学有8例细胞过,4例固定不满意,无法诊断;投入液基小瓶中的标本有8例细胞过少无法诊断:诊刮术中有38例组织过,6例仅刮出少量粘液无法制片。满意率分别为宫腔细胞学直接涂片法92138%(194/210),液基薄层细胞制片94128%(198/210),诊病理组织学77114%(162/21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诊断符合率除去诊断刮术有44例取材不满意,无法和细胞学做对比,共有166例宫腔细胞学直接涂片、液基薄层制片和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做对比。见表1。
表13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
注:两种取材方法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诊断方法比较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宫腔细胞学诊断和诊刮病理诊断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学直接涂片法,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不需特殊制片,镜下观察既可以看到成片内膜细胞结构的变化,又可以看到单个细胞的异型程度,缺点是涂片不均匀,红细胞、粘液过多,固定不及时易风干使细胞变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液基薄层制片可以收集较多的细胞,还去除了因固定不及时造成的风干现象,并且去除了粘液、红细胞等杂质,细胞平铺均匀清晰可见,观察单个细胞非常清楚,但观察成片的内膜细胞不是很清楚,细胞重叠严重,易成三维结构,看不清结构的变化,另外价格昂贵,制片复杂。但总的来说,不管哪种方法用宫腔细胞学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无疑是一种操作简单,对无菌要求不是很高,而诊刮术对无菌要求很高且有一定创伤性,技术易于掌握,稍加训练临床大夫都可操作。患者痛苦少,该资料中内膜细胞采集无痛或轻度疼痛占9512%,而诊刮术无痛或轻度疼痛只占712%。并发症少,166例无1例并发症出现。出血少,用采集器平均出血016ml,诊刮术平均出血815ml,因此适用于妇科门诊检查和妇女防癌普查,特别是对一些高危人群,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有家族史、雌激素治疗、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等都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初筛。
3.2取材满意率比较该研究取材满意率直接涂92.38%,液基薄层制片94128%,有个别不满意的是因为固定不及时、空气干燥、染色操作不当使细胞变性、着色不佳难以诊断,液基薄层法可免除此缺点。还有部分病人虽然有绝经后出血的症状,但因内膜薄未能刮出组织,只能做细胞学诊断。该资料中有32例只做了细胞学诊断,所以,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与诊刮可相互弥补不足,对于绝经后出血内膜较薄,可先行细胞学诊断,有异常者再行诊刮术。当然分段诊刮不仅起诊断作用还能起治疗作用,对于功血的病人首选还是分段诊刮。文献报道,炎症、息肉、激素、刮宫、宫内环等可使子宫内膜细胞表现为形态改变,核深染,核多且大,从而表现出癌细胞的特点,造成假阳性。该资料中宫腔细胞学直接涂片法,有1例宫腔炎症错诊断成内膜癌,原因是由于大量炎性细胞刺激,造成细胞核增大,核浆比例增大,核深染,染色质颗粒粗,背景似癌性背景。液基薄层制片漏诊1例透明细胞癌,因为透明细胞癌本身细胞较小,做成液基片后,细胞经振荡离心后打的较散,只看单个细胞情况,细胞的异型程度并不是很大,核染色不是很深,核浆比例也不是很大,极易造成漏诊。因此,要想得到准确的诊断,必须要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对于不能满意解释症状者,要进行宫腔镜及分段诊刮以免漏诊。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保健品的越来越多,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越来越广,再加上一些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求一种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使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无疑对广大妇女是一个福音。该研究证实,采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对临床有一定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6
[2]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妇女的子宫内膜,《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