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体工业化差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燕[1](2021)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合作潜力与制约因素研究》文中提出
徐永香[2](2021)在《G20与非洲的贸易格局演化及贸易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国家或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行为和衡量其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非洲因其重要的地缘区位、丰富的各类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世界大国外交争取的重要对象。G20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且其成员不仅考虑到地域分布,还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量比例均衡,因而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分析G20与非洲的贸易格局及潜力,既可了解世界大国与非洲贸易合作的相关进展,还可以给中国如何更好的与非洲开展贸易合作提供一些启示。因此,对G20与非洲贸易格局及潜力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选题。本文在对非洲经贸发展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一是从贸易规模、贸易净额、贸易增速和贸易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G20与非洲的贸易格局;二是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进一步对G20与非洲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分析;三是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G20与非洲的贸易潜力进行测度分析;四是根据研究的相关结论,提出中国对非洲贸易的相关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自G20成立以来,与非洲的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快速增长、下滑调整、下降和启稳回升四个阶段。从贸易规模来看,北非、南非和西非是G20与非贸易的主要区域,G20成员中的欧盟、中国、印度、法国、美国等成员是与非贸易的主力军。通过贸易净额的分析发现,总体上G20与非洲贸易净额以低贸易逆差和低贸易顺差为主,双边贸易发展总体较为均衡。由于贸易基数和对非政策的差异,发展中国家性质的G20成员与非洲贸易增速快于发达国家性质的成员。发展中国家性质的成员对非出口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资源产品、低技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发达国家性质的成员对非出口主要集中在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G20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第二,由于各成员对非贸易政策的差异,G20与非洲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强弱不一,且随时间不断变化。具体情况如下:(1)从G20各成员角度看,共有9个成员在研究时段内与非贸易联系紧密;从各次区域角度看,G20与中非的贸易联系最紧密。(2)G20中技术产品(加工业)与非洲的贸易互补性最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性质的成员与非贸易互补的产品和强度有区别。(3)从具有竞争力产品的数量看,法国和欧盟对非出口具有的竞争优势最强;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及该产品具有的竞争力强弱来看,G20各成员各具优势。(4)从市场相似度角度看,中国和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欧盟对非洲出口竞争较为激烈,竞争主要集中在中技术产品(工程行业)、低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其他)三类产品;从各次区域角度看,在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中国和土耳其的竞争最激烈,在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地区中国和意大利的竞争最激烈,在西部非洲地区中国和印度竞争最激烈。第三,G20与非洲贸易潜力巨大,具体可以分为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巨大型两种类型,其中属于潜力开拓型的有16个成员,属于潜力巨大型的有4个成员。G20与非洲各次区域贸易潜力巨大,且与各次区域贸易潜力大小各不相同,与东非的贸易潜力最大,之后是西非、南非、北非、中非。在非洲各次区域里G20成员具有的贸易潜力大小不一,G20成员中同一成员在非洲各次区域具有的贸易潜力也有所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中非如何更好发展贸易的对策建议。
郝迪[3](2020)在《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逐渐从理念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该倡议力图构建一个多边合作机制,着力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探讨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额与贸易便利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提供研究依据。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同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以及我国制造业贸易三个层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与思路拓展。第三章为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现状分析,首先对制造业产品统计范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进行了界定,接下来从总体规模、商品结构、贸易区域三方面进行分析,以统计数据详细描述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第四章为我国与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本文设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指标赋权,得到各年份贸易便利化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我国与沿线、91个国家2009-2017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从整体层面、地区层面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国层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为贸易便利化影响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程度和其他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从分项指标、产品类别、国家类别三个角度展开异质性分析。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如何提升沿线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以促进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2009-2017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平均水平均属于不便利的程度,各国间水平差异较大。西亚、东北亚、东南亚及欧洲的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有待提升。我国的贸易便利化综合得分连续多年呈上升态势,201 7年得分为0.6386,属于一般便利化程度。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显着地促进我国对该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我国对该国的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额将会增加约0.64%。这一正向影响的程度仅次于进口国经济发展对该国制造业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各分项指标的回归结果显示,物流效率与设施质量、海关措施与边境管理的促进作用较大,其系数分别为0.6179和0.5635。从产品类别来看,高技术型制造业产品对贸易便利化促进作用的敏感度最高。此外,在四类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样本中,贸易便利化对高收入国家制造业产品进口贸易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
杨远航[4](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生产活动导致的以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粗放、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较快的经济增速使得该地区的碳排放一直占全球碳排放的40%以上,且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因此,测算该地区的贸易隐含碳,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共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对全球的碳减排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了三种投入产出(SRIO、BTIO、MRIO)模型,总结了三种模型在测算贸易隐含碳时的优劣。其次,本文选择了当下涵盖国家最广、数据更新最快、行业划分更细的全球多地区投入产出数据库Eora,运用MRIO模型估算了1992-2014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比较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各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的构成,揭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转移的基本现实。最后,本文运用MRIO-SDA模型测算和考察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2-2014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消费侧碳排放低于其生产侧碳排放10%以上(最高为17.99%)。同时,生产侧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煤气和供水”等几个行业,而消费侧碳排放在各个地区的行业分布各不相同。进一步分析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的构成发现:中国、东北亚、中亚和南亚地区为“高外需碳排放低国外碳排放”模式;东南亚、中东欧和西亚北非地区为“高外需碳排放高国外碳排放”模式。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转移情况显示:中国净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隐含碳最多,往后依次为西亚北非、中东欧和南亚地区。中国一直从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净进口少量的隐含碳。最后,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本国最终需求的规模效应、本国对国产中间产品的使用结构效应和本国中间产品的出口效应;而抑制其增长的因素为本国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应该积极主张发展中国家权益,建议使用兼顾生产责任原则和消费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具体到碳减排工作上,一方面要结合上游和下游产业治理,充分挖掘本国的碳减排潜力。另一方面要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制定更加详细可行的碳减排方案。
游启明[5](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全局性影响,理性把握并因应美国的对华政策或战略,应成为中国在由富到强进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认知,抛弃了冷战后的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提出了对华战略竞争新政策宣示,并从单边、双边以及多边层面着手,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多个领域,推进了该政策。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新现实,本文从理论层面将战略竞争进行定位后,依据政策或战略研究的逻辑,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目标、资源依托、实施表现、特点、效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因应等问题。战略竞争是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类型之一。虽然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理想战略,但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学框架,并探讨每种战略类型的实质。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承认或蔑视、对崛起国实力增长与运用的容纳或限制这两个标准,本文将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分为对冲、竞争、顺应与鸵鸟四种类型。采取对冲战略时,霸权国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以此想软化后者的崛起意图,但它也会对崛起国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取限制措施;实施顺应战略时,霸权国既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会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用鸵鸟战略时,霸权国不愿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想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当霸权国对崛起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仅意味着它会打压崛起国在由富到强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位追求热情,维护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霸权国会采用各种手段,努力限制崛起国运用实力的方式与范围,甚至会采取措施打乱崛起国的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打消崛起国对自身的潜在挑战。既有研究强调战略竞争的互动层面,本文则突出战略竞争的工具层面,把战略竞争视作霸权国主动进行的战略布局,认为它的本质是蔑视崛起国的地位追求热情,限制崛起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对霸权地位与认同的维护、对崛起国意图与实力的恐惧、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回应等因素,会综合作用于霸权国竞争战略的出台。战略遏制是战略竞争在冷战时期的表现形式,应避免将此种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战略类型作为判断战略竞争的标准,从而忽视战略竞争的实质。除了需要合理把握战略竞争与战略遏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外,还应该注意霸权国可能会从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战略子类型或呈现出各异的战略竞争强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出台。长期经营与护持霸权的战略实践,使美国拥有了较强的霸权护持意识,这很容易使其从零和视角看待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政府对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的失望,对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以及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也激励其对华进行战略竞争;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给美国带来的恐惧,中国奋发有为外交给美国带来的焦虑,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给美国带来的恐慌,也刺激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战略竞争政策来缓解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质,是既蔑视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也限制和延缓中国实力的运用与持续增长,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政治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抵消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强化对地区盟友的管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并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规锁中国发展势头、制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保持美国经济优势等。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挤压中国安全空间、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声誉并转移同盟成本。尽管美国正出现相对衰落,但美国依然保有较强的软硬实力,这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对华战略竞争备选手段。为打压中国的地位追求,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特朗普政府从多层面、宽领域实施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单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了贸易摩擦,在科技、贸易、金融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施压中国,想以此压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势头,尽管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依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施压的可能;特朗普政府还介入了中国香港、西藏、新疆以及台湾事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以此想分散中国的战略精力,甚至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特朗普政府也提升了国防投入,提出了新的防务理念,加大了对网络、太空以及核领域的布局,以此想发起对华军事“抵消战略”,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双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但借助“朝核问题”,加大了对中国周边的布局,增加了中国的地缘风险;而且还在设法离间中俄关系,以此想塑造于美有利的“战略三角”关系;并且也强化了同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的关系,以此想借助同盟的实力制衡中国。多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出了“印太”战略,想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强化同越南、菲律宾等盟友和伙伴关系,制衡中国的地区发展;也在积极借助美日欧三边协调、“毒丸条款”等机制或方式,在全球层面挤压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表现出了竞争目标的压制性、竞争领域的全面性、竞争手段的激进性以及竞争主体的国家性等特征。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但其并未有效实现所设定的政策目标,甚至还给自身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存在不少困境。譬如:国内政治极化的加剧,制约了美国的政策执行;地区盟友和伙伴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使美国无法获得足够的地区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缺乏“合法性”等。依据文章所提框架,展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风险在加大,经过一段时期后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以“竞合”为主的战略对冲,而美国顺应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中国需要理性因应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第一,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思维框架,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方略提供战略指导。对此,首先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通过发展做好自身的事情,为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和平发展提升中国崛起的“绩效合法性”,为更多国家带去发展机遇,软化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慌,降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合法性”。其次,中国也需要保持战略自信。既不悲观也不盲目自信地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是从自身正当利益出发,在尊重美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型塑中美关系发展。譬如,中国可以为中美互动提供一套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倡议”,并从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方面具体优化中美互动。最后,中国还需要坚持战略底线,敢于同特朗普政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美方形成一个理性客观的对华预期。第二,在上述战略思维主导下,中国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例如,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政策打下实力基础;中国可以稳步发展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的伙伴关系,缓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压力,并借助伙伴关系软化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国还需要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实施战略示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营造一个友善的周边环境,防止特朗普政府借助周边事态施压中国。
王伟[6](2020)在《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的供给需要适应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水平,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规则的演变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意味着当规则、国际秩序以及社会结构与全球经济的现实发展相脱节时,便会阻碍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全球化的双重属性为本文接下来分析前两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期间,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竞争性均势共同塑造了国际秩序,国际合作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大国的理性自利。在丛林法则理念的影响下,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建立在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单向和被动的全球化,金本位制充当着核心保障机制,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欧洲帝国主义作为全球化主要的政治结构,完全主导了后者的发展方向,作为结果,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进程的高度不稳定以及利益分配结果的显着不对称。均势秩序在欧洲地区的成功反而埋下了经济全球化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对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本文强调了规则及其构建的制度基础是全球化有别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最显着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纷繁复杂的国际机制设计,塑造了一套基于安全联盟、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多边合作体制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际直接投资为载体的生产要素跨境合作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显着特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发展中国家也第一次成功地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实现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正是一系列相互支持的国际制度安排为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一条规范化的路径。在随后分析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时,本文确证了规则一方面充当着全球化发展的“自动稳定器”,另一方面却又是其不稳定的根源。规则的非中性带来了了国际层面上权利及收益分配的不平衡,再加上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导致后者长期被规锁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这种不平衡还蔓延至一国内部,在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下,缺乏完善社会保障的普通民众,暴露在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国外竞争的冲击中,各国国内财富差距普遍扩大,成为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平等借由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催生出了全球化的政治反应,民粹主义成为威胁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因素。本文认为,持续的全球性危机弱化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合法性,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提升了对新理念的诉求,因而推行以包容共赢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缓解国际和国内层面的不平衡问题。文章对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全面发展在国际层面上表现为各国有良好的全球化参与路径,在国别层面上表现为市场开放的收益能均衡地惠及每一个阶层。同时,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路径,涉及加强国别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区域层面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塑造全球层面的包容性国际秩序。此外,新理念的扩散需要推动者,而中国的崛起为自身承担更多的全球领导责任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在讨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过程中,还将关注如何将中国崛起的现实转化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随后的章节主要围绕着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构建路径展开。本文认为,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需要在国别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南北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制度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强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而先于制度变革的市场自由化会抑制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足,因而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及位次的提升,以规则的调节和完善为切入点,发挥本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放宽市场准入并提升引资能力、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而发达经济体则需要抑制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推动全球化的“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并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过于密切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本文认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还有赖于通过管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跨境公共劣品的泛滥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必要性,但由于全球公共产品的制度性供给困境,当前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区域层面缺乏有效的覆盖,影响了管理全球化“不良后果”的成效。在丰富了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内涵后,本文认为,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全球化的“中国叙事”中关键一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应联合地区成员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整合过剩公共品,并推动全球层面的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全球层面上还需要塑造包容型国际秩序来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考虑到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发展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同步性,本文认为全球化的形成和深化依托于一种稳定的国际秩序基础,其发展特征及利益分配结果深受国际秩序的影响和约束。文章随后从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国际规范、主导价值观以及国际制度安排,与有着扩张属性的资本以及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刻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当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式微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发展,构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基础,塑造一个由包容的价值规范和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组成的无界的国际秩序。
张楷[7](2020)在《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趋势与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不平衡不平等现象是近年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引发了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上升、难民移民问题等一系列突出现象和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东盟国家内部尤为突出:在亚太地区经历强劲和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该区域许多国家间发展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而东盟作为中国在国际上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区域,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本文基于发展不均衡的具体理论,参考现存的大量研究结论展开梳理、回顾和总结,明晰了所要研究的东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路线方法。通过东盟国家之间经济活动几个主要方面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总结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在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及其特征。而后通过基于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量经济差距的指标,观察东盟国家经济差距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东盟国家经济存在显着的δ趋同和β趋同现象,然而趋同速度较慢,目前而言整个东盟发展仍然是处在非常不平衡的阶段。而后根据东盟区域政策的重点,用区域内外贸易和区域内贸易的比值作为核心指标,人均GDP增长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贸易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区域内贸易政策不发达国家效果更为显着,能够缩小不平衡。最后总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的进展,并分析其如何促进东盟国家平衡发展。
宫雅慧[8](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6年多来,随着该倡议的提出与不断发展,目前已有67个沿线成员国家(含中国)以及130余个合作国家与组织参与其中,现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动能。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间存在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必然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支持,资本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规模的决定要素。一国资本要素情况往往由其国内资本形成和国际资本流动共同决定的。其中,国内储蓄投资转化是资本形成和资本流动的关键一环,国内储蓄投资转化率作为一国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指标,决定了国内储蓄资源转化为投资形成资本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资本情况。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资本流动息息相关。为此,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视角,选取储蓄投资转化率为指标,探索“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现状与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内资本要素形成与流动情况,有利于推动资本资源在区域内的有效配置和各国市场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各国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从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入手,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追踪和理论回顾梳理为起点,使用文献研究与归纳法、概念界定与逻辑推演法对储蓄投资转化、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投资转化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其次,基于理论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各成员国家经济发展与储蓄投资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一带一路”54个沿线国家1997—2017年共21年的数据构建了变系数面板和误差修正模型,选取储蓄率与投资率的长期均衡系数(储蓄投资转化率)和短期调整系数作为指标,基于整体、区块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各层面内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进行实证测算。进一步的,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各层面内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资本流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各层面内的实证结果和比较分析,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相关假设,并构建指标体系与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指标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现状和实证分析结果,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梳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内投资需求不足,储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2)“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整体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资本流动程度偏低。(3)“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各区块间存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及资本流动的明显差异。(4)“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内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偏低且不能完全由国际资本流动解释。(5)国家规模、公民受教育水平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且均产生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和深化,充分发挥其互联互通作用。(2)“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各成员国家应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以推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提高。(3)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储蓄资源向经济基础薄弱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中国应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储蓄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的新意在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视角从整体、区块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储蓄投资转化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杨丽君[9](2019)在《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金融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发挥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极其重要。金融资源的流动应能满足淘汰落后产业,去过剩产能,培育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之需,应合理配置高度稀缺的金融资源。论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明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发展的内涵,比较指标的测算方法,选择能够体现各自内涵的指标及测算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先分别采取三项分项指标测度和比较: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再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将三项分项指标与经济增长相耦合后得出综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以便综合比较与计量分析。创新性地绘出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的三轴图,比较三者的长期和动态变化趋势。金融发展采用三项分项指标描述: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剖析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适宜分别阐述。本文综合考虑地区差异与空间联系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模型检验前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与诊断,采用不同模型与检验方法并比较优劣,选择最优模型和最佳检验方法,保证模型的稳健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紧紧围绕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尝试构建一套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内涵、界定指标及指标测算方法,分析影响机理,据此选择模型变量并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内容前后对应,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支撑,实证分析再反过来为理论分析提供佐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一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并存。新常态下,应基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金融发展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充分相融。二是中国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不同地区存在“单赢”之势。应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缩小地区差距,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共赢”。三是“先污染,再富裕”是低质量发展道路的简单复制,也非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摒弃急功近利,沉下心来走高质量的“不污染,就富裕”之路。四是金融高度发展不会必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金融化也会陷入“金融诅咒”。要避免金融发展陷入自我封闭循环,实现金融发展与以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发展之间的开放循环,加快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金融发展的国际市场对外开放。
雷智中[10](2019)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辽中南城市群在东北区域内、在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尤为突显,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并引导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并且在研发制造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需要强化当地的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更加明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使全球的制造业向我国东北地区转移,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产业技术集聚地,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中南城市群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深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产业集聚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完善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辽中南城市群长期稳定发展,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增长。本文参考了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大量理论,结合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构建出产业集聚水平模型,利用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对区域的产业专业化、多样化水平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定更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模式,实现城市群经济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辽中南城市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分析出较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区域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展。从产业的多样化、专业化集聚水平着手进行相关的测算,结合辽中南城市群1997至2015年真实数据和ISA、IDA指数,定量验证该区域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倒数的方式得出该区域的产业多样化的集聚指数,从而真实的描述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再结合产业专业化的指数综合验证该区域的优势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通过把辽中南城市群与我国的其他城市群进行比较,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建立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模型,为该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不仅如此,通过此研究还可以为城市群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理论等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可行的政策。产业集聚直接决定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关系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从而找出该区域最有效的产业集聚模式,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辽中南城市群第一、二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对第三产业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明显。要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2.辽中南城市群等经济增长率较低,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增加投入,提高资本和劳动结合的效率。3.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优势突出但整体产业的多样化水平不足,需要通过政策支撑深化产业间互联,利用产业优势吸引、促进各类要素和构建多元产业结构,发挥劳动力人口优势,从而构建区域内多元的产业结构及高水平发展模式。4.辽中南城市群有必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从城市群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5.辽中南城市群内部协调性较差,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水平不高。需要通过调整发展互补性的产业,增强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还要加强营口、盘锦、抚顺、鞍山、本溪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力。
二、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体工业化差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体工业化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G20与非洲的贸易格局演化及贸易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国内外关于G20 对外贸易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关于贸易格局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关于贸易潜力的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关于非洲贸易发展及中非贸易合作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贸易格局概念的界定 |
2.1.2 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的概念界定 |
2.1.3 贸易潜力的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章 G20 与非洲的贸易格局演化 |
3.1 非洲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整体形势 |
3.1.1 大陆层面 |
3.1.2 各次区域层面 |
3.1.3 国家层面 |
3.2 G20 与非洲贸易规模分析 |
3.2.1 G20 与非洲贸易规模的发展 |
3.2.2 G20 与非洲各区域的贸易规模分析 |
3.3 G20 与非洲贸易净额变化分析 |
3.3.1 G20 与非洲贸易净额的演变 |
3.3.2 G20 与非洲贸易净额的现状 |
3.4 G20 与非洲贸易增速分析 |
3.4.1 G20 整体与非洲贸易的增速分析 |
3.4.2 G20 各成员与非洲贸易的增速分析 |
3.5 G20 与非洲贸易结构分析 |
3.5.1 G20 对非洲出口产品的结构分析 |
3.5.2 G20 从非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20 与非洲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
4.1 G20 与非洲贸易互补性分析 |
4.1.1 G20 对非洲贸易结合度分析 |
4.1.2 G20 与非洲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 G20 对非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
4.2.1 G20 对非洲出口产品的竞争性分析 |
4.2.2 G20 对非洲出口的市场相似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G20 与非洲贸易的贸易潜力 |
5.1 模型的引入与设定 |
5.1.1 传统引力模型 |
5.1.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5.1.3 解释变量选取及测度模型的构建 |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5.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5.3.1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5.3.2 模型估计结果 |
5.3.3 贸易潜力的测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及启示 |
6.1.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2 对中国的启示 |
6.2 不足之处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 |
2.1.1 贸易便利化的定义与内涵 |
2.1.2 贸易便利化的量化与测算 |
2.1.3 贸易便利化的实证研究 |
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相关研究 |
2.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
2.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 |
2.3 中国制造业贸易的相关研究 |
2.3.1 中国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
2.3.2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现状 |
3.1 制造业产品及“一带一路”国家范围界定 |
3.1.1 制造业产品统计范围 |
3.1.2 “一带一路”国家研究范围 |
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3.2.1 出口规模分析 |
3.2.2 出口结构分析 |
3.2.3 出口地区分析 |
第4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 |
4.1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权重确立 |
4.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
4.3.1 整体层面分析 |
4.3.2 地区层面分析 |
4.3.3 中国及其制造业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 |
第5章 贸易便利化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实证分析 |
5.1 贸易引力模型的选取与设定 |
5.1.1 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 |
5.2 整体层面回归分析 |
5.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产品结构层面的回归分析 |
5.4 国家类别层面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贸易隐含碳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
一、单区域投入产出(SRIO)模型 |
二、双边贸易投入产出(BTIO)模型 |
三、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 |
第二节 碳排放责任分配研究综述 |
一、生产责任原则 |
二、消费责任原则 |
三、共同分担责任原则 |
第三节 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
一、单区域贸易隐含碳结构分解分析 |
二、多区域贸易隐含碳结构分解分析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第一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
一、双边贸易投入产出(BTIO)模型的建立 |
二、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的建立 |
三、BTIO与 MRIO模型的区别 |
第二节 结构分解分析模型的建立 |
一、生产侧碳排放结构分解 |
二、消费侧碳排放结构分解 |
第三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数据来源 |
第四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贸易隐含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BTIO和 MRIO模型测算结果比较 |
一、生产侧碳排放测算差异分析 |
二、消费侧碳排放测算结果比较 |
第二节 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差异分析 |
一、各区域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差异分析 |
二、各区域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行业分布 |
第三节 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构成分析 |
一、生产侧碳排放构成分析 |
二、消费侧碳排放构成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转移情况 |
一、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地区隐含碳情况 |
二、中国从“一带一路”地区进口隐含碳情况 |
三、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转移情况 |
第五章 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贸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贸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二、中国消费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地区贸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二、“一带一路”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专业术语首字母缩写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分类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战略 |
(二)战略竞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 |
一、主流范式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 |
(一)霸权转移范式下的遏制战略 |
(二)自由主义范式下的对冲战略 |
(三)建构主义范式下的情境战略 |
二、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标准 |
(一)霸权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反应:承认或蔑视 |
(二)霸权国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态度:容纳或限制 |
三、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类型的再划分结果 |
(一)对冲战略 |
(二)竞争战略 |
(三)鸵鸟战略 |
(四)顺应战略 |
四、历史时空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 |
(一)一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870-1914) |
(二)二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933-1939) |
(三)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1993-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基因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文化 |
(二)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实践 |
二、“美国优先”下的对华战略校准 |
(一)对“接触中国”的战略失望 |
(二)对“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 |
(三)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 |
三、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
(一)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美国恐慌 |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美国担忧 |
(三)中国奋发有为外交催发美国猜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目标分析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政治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经济目标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安全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硬实力依托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软实力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施 |
一、单边层面:多领域施压中国 |
(一)经济施压:挑起贸易摩擦 |
(二)政治施压: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
(三)安全施压:强化威慑 |
二、双边层面:多点布局压制中国 |
(一)借“朝核问题”,增大地缘风险 |
(二)探索“离间中俄”,破坏周边稳定 |
(三)强化东亚双边同盟,增加地缘压力 |
三、多边层面:携手多方打压中国 |
(一)推进“印太”战略,挤压中国地缘空间 |
(二)拉拢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地区影响 |
(三)推动多方协调,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 |
(一)竞争目标的压制性 |
(二)竞争领域的多样性 |
(三)竞争手段的激进性 |
(四)竞争主体的国家性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估 |
(一)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全面强化战略竞争的风险加大 |
(二)存在“竞和”型对冲的可能 |
(三)迈向战略顺应的不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对策 |
一、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和平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 |
(二)保持战略自信,型塑中美互动 |
(三)坚守战略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二、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具体方略 |
(一)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应对能力 |
(二)稳步发展伙伴关系 |
(三)营造友善的周边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的徘徊 |
1.1.2 有关中国崛起的叙事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兴起 |
1.3.2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本质 |
1.3.3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
1.3.4 综述小结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权力导向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
2.1 欧洲新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均势秩序 |
2.1.1 欧洲的主导地位 |
2.1.2 同盟均势下的帝国主义决策机制 |
2.1.3 作为经济竞争副产品的新帝国主义 |
2.1.4 丛林法则理念推动下的殖民活动 |
2.2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
2.2.1 首个完整的全球性世界 |
2.2.2 作为保障机制的金本位制 |
2.2.3 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 |
2.2.4 贸易保护升级下的经济全球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则导向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 |
3.1 美式霸权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
3.1.1 欧洲的衰落以及美国的崛起 |
3.1.2 构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
3.1.3 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的霸权属性 |
3.2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世界经济 |
3.3 规则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
3.3.1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市场的延伸 |
3.3.2 生产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崛起 |
3.3.3 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
4.1 两轮经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 |
4.2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困境 |
4.2.1 非中性规则的变现途径 |
4.2.2 非中性规则的后果 |
4.3 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困境 |
4.3.1 全球化的“脱嵌”与民粹主义的兴起 |
4.3.2 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 |
4.4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全球化 |
4.5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度质量与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 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1 制度质量与现代经济增长 |
5.1.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制度质量 |
5.2 实证研究分析 |
5.2.1 实证研究思路 |
5.2.2 静态面板模型设定 |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4 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模型数据相关检验 |
5.3.2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3 交互效应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度视角下的国别参与路径研究 |
6.1 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规则的先导地位 |
6.2 南北国家制度需求的差异性 |
6.3 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 |
6.3.1 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
6.3.2 放宽市场准入 |
6.3.3 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 |
6.3.4 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 |
6.4 推动发达国家内部改革 |
6.4.1 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 |
6.4.2 推动全球化“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 |
6.4.3 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
7.1 超越国界的公共产品理论 |
7.1.1 全球化过程中公共产品内涵的外延 |
7.1.2 国际秩序的构建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发展 |
7.2 伴随着地区主义兴起的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7.2.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发展 |
7.2.2 区域与全球公共产品的关系 |
7.3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
7.3.1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
7.3.2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7.3.3 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
7.4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
7.4.1 “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 |
7.4.2 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7.4.3 整合过剩的公共产品 |
7.4.4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定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国际秩序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
8.1 新帝国主义均势秩序和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
8.2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及其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
8.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互动 |
8.3.1 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 |
8.3.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秩序有反作用 |
8.4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困境 |
8.4.1 主导价值观的合法性开始弱化 |
8.4.2 西方阵营内部的危机 |
8.5 塑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秩序基础 |
8.5.1 无界的国际秩序 |
8.5.2 包容的价值规范 |
8.5.3 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 |
8.6 本章小结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叙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趋势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 理论基础 |
1.5.1 要素禀赋理论 |
1.5.2 倒U型理论 |
1.5.3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
1.6 文献综述 |
1.6.1 关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界定 |
1.6.2 关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定量测度和实证分析 |
1.6.3 关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理论阐述与机理分析 |
1.6.4 关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 |
1.6.5 关于东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盟国家发展概况及国家间经济差距 |
2.1 东盟发展历程 |
2.2 东盟整体经济发展概况 |
2.3 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 |
2.4 东盟国家经济差距的现象 |
2.4.1 东盟国家就业率差距 |
2.4.2 工业差距 |
2.4.3 农业差距 |
2.4.4 制造业差距 |
2.4.5 服务业差距 |
2.4.6 对外贸易差距 |
2.4.7 外商直接投资差异 |
2.5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定量测度 |
3.1 基于人均GDP的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 |
3.2 基于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计算结果 |
3.3 基于人均GDP的泰尔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其分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分析 |
4.1.1 东盟国家经济的σ趋同检验 |
4.1.2 东盟国家经济的β趋同检验 |
4.2 区域内贸易和区域外贸易对东盟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
4.3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4.4 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其他要素分析 |
4.4.1 发展基础的不平衡 |
4.4.2 当前发展条件的不平衡 |
第五章 东盟区域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东盟经济平衡发展的机遇 |
5.1 东盟区域一体化促进平衡发展的区域政策 |
5.1.1 已有政策措施 |
5.1.2 未来规划 |
5.2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实施进展 |
5.3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东盟经济平衡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资料来源 |
1.5 研究特色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储蓄 |
2.1.2 投资 |
2.1.3 储蓄投资转化率 |
2.2 理论回顾借鉴 |
2.2.1 资本积累理论 |
2.2.2 资本形成理论 |
2.2.3 储蓄投资转化相关理论 |
2.3 “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政策 |
第3章 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储蓄转化投资的基础条件 |
3.2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理与主要机制分析 |
3.2.1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理分析 |
3.2.2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制分析 |
3.3 储蓄投资转化与资本流动 |
3.4 储蓄投资转化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3.4.1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
3.4.2 政府政策 |
3.4.3 国家规模 |
3.4.4 其他因素 |
第4章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及资本流动程度的实证测度与比较分析 |
4.1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与投资概况 |
4.1.1 “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成员国家分布 |
4.1.2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
4.1.3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与投资现状 |
4.2 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实证测度方法 |
4.2.1 实证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指标说明 |
4.3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测算 |
4.3.1 面板数据的检验 |
4.3.2 实证估计结果 |
4.4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各层面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比较分析 |
4.4.1 整体与各区块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分析 |
4.4.2 沿线各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计 |
5.2.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各影响因素与储蓄投资转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
5.3.2 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图表 |
表4-12“一带一路”沿线各成员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排序情况 |
表4-13“一带一路”沿线各成员国短期调整系数排序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文章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综述 |
2.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发展脉络 |
2.1.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文献梳理 |
2.1.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研究综述 |
2.1.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研究方向 |
2.2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2.2.2 金融发展文献梳理 |
2.2.3 金融发展文献述评 |
2.3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 |
2.3.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梳理 |
2.4 金融发展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发展之外的环境影响因素 |
2.4.2 金融资源之外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因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 |
3.1 美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1.1 美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1.2 美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1.3 美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2 日本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2.1 日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2.2 日本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2.3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3 英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3.1 英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3.2 英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3.3 英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不足 |
3.4 以色列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4.1 以色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4.2 以色列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4.3 以色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3.5 欧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1 欧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5.2 欧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5.3 欧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阻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发展指标分解及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4.2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2.1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两种途径 |
4.2.2 金融总量供需反映的两种金融发展循环作用 |
4.3 金融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 金融效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1 金融效率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同步性 |
4.4.2 金融效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状况:基于三个维度的比较 |
5.1 中国整体相关发展状况阶段性比较 |
5.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阶段性比较 |
5.1.2 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比较 |
5.2 省域维度相关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2.1 省域维度产业结构优化对比 |
5.2.2 省域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对比 |
5.3 五大热点地区相关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
5.3.1 五大热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差异 |
5.3.2 五大热点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数据和变量说明及检验 |
6.1.1 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6.1.3 异方差等回归诊断 |
6.1.4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6.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6.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1 全面FGLS和OLS稳健标准误检验 |
6.3.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6.4 检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经验 |
7.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综合实力的城市差异 |
7.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发展情况比较 |
7.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聚类对比分析 |
7.1.3 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综合实力差异 |
7.2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7.2.1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变量相关性等检验 |
7.3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7.4 模型稳健性检验 |
7.4.1 替换因变量检验稳健性 |
7.4.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7.5 检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1.1 关于产业集聚研究 |
2.1.2 关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研究 |
2.2.2 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相关理论 |
3.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共同演化理论 |
3.1.1 共同演化动力机制 |
3.1.2 共同演化结构与内容 |
3.1.3 共同演化阶段与过程 |
3.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 |
3.2.1 中心—外围理论 |
3.2.2 经济地理与经济增长理论 |
3.2.3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理论 |
3.3 产业集聚模式理论 |
3.3.1 产业专业化集聚理论 |
3.3.2 产业多样化集聚理论 |
3.4 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
3.4.1 城市群产业集聚机理 |
3.4.2 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 |
3.4.3 城市群产业集聚阶段 |
3.4.4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
第4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4.1 辽中南城市群集聚基本情况 |
4.1.1 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
4.1.2 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与演变轨迹 |
4.1.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 |
4.1.4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就业分布 |
4.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集聚相对水平下降 |
4.2.2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着 |
4.2.3 产业集聚空间结构不合理 |
4.2.4 产业集聚质量有待提升 |
第5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
5.1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 |
5.1.1 产业专业化集聚 |
5.1.2 产业多样化集聚 |
5.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水平 |
5.2.1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测算 |
5.2.2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
5.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水平 |
5.3.1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测算 |
5.3.2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
第6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
6.1 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 |
6.1.1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
6.1.2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
6.1.3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
6.2 产业多样化集聚效应 |
6.2.1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
6.2.2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
6.2.3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
第7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
7.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7.1.1 城市群人口梯度分布 |
7.1.2 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
7.1.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 |
7.1.4 城市群产业发展协调度 |
7.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7.2.1 人口梯度分布水平下降 |
7.2.2 主导产业发展推力不足 |
7.2.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偏低 |
7.2.4 产业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
7.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优化路径选择 |
7.3.1 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选择路径 |
7.3.2 合理构建城市群人口梯度布局 |
7.3.3 创新驱动城市群主导产业发展 |
7.3.4 适度提高城市群劳动报酬分配 |
7.3.5 有效增强城市群产业发展关联程度 |
第8章 促进辽中南城市群产业聚集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8.1.1 实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多样化模式 |
8.1.2 扩大核心城市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
8.1.3 构建区域一体化分工合作体系 |
8.2 构建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集聚模式 |
8.2.1 构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
8.2.2 构建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
8.2.3 构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 |
8.3 优化城市群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8.3.1 调整城市群空间结构 |
8.3.2 加强新型一体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与协调 |
8.3.3 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建设 |
8.3.4 统筹空间规划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8.4 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8.4.1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8.4.2 深入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
8.4.3 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
8.5 实施区域产业要素的供给侧改革 |
8.5.1 发挥资本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
8.5.2 发挥土地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
8.5.3 发挥人才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
8.6 发挥区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制度保障 |
8.6.1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 |
8.6.2 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 |
8.6.3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调整的体制机制保障 |
8.6.4 激励体制机制保障 |
8.6.5 加强区域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体工业化差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合作潜力与制约因素研究[D]. 余燕.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G20与非洲的贸易格局演化及贸易潜力分析[D]. 徐永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D]. 郝迪. 山东大学, 2020(10)
- [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远航.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5]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D]. 游启明. 吉林大学, 2020(06)
- [6]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D]. 王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东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趋势与影响因素[D]. 张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8]“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宫雅慧. 西南大学, 2020(02)
- [9]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杨丽君. 东南大学, 2019(06)
- [10]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D]. 雷智中. 辽宁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