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现象论文-潘翠云,戴智斌

周期现象论文-潘翠云,戴智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周期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变变星,矮新星振荡,准周期振荡,长周期矮新星振荡

周期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潘翠云,戴智斌[1](2019)在《激变变星3种周期振荡现象的观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变变星(Cataclysmic Variables, CV)的典型特性是其存在3种周期振荡现象,周期振荡指准周期性的光度快速变化.按光变时标由短到长, CV的周期振荡可分为矮新星振荡、长周期矮新星振荡和准周期振荡.对3种不同振荡在观测上的特征以及在不同亚型CV中的表现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可能产生3种周期振荡的物理机制.这些振荡现象为人们研究白矮星的吸积和几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线索.(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美[2](2019)在《波浪 趋势 周期——运用投资学理论预测教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浪理论、道氏理论、江恩理论,这叁大理论主要是用来预测投资市场的。教育实践中,如果运用这些理论解读、预测一些教育现象,预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学生,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李壮壮,崔士举[3](2019)在《利用月掩星现象测量月球公转周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月掩星现象发生前,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阴影部分可以看到月球相对于遥远的恒星的视角的变化,在较短的观测时间内遥远的恒星可以视为固定不动,通过两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加上地球自转的修正可以测量出月球公转的平均轨道周期.(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1期)

王栋,张艳龙,王丽[4](2018)在《3自由度单碰振动系统的Lyapunov指数谱和周期泡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类3自由度单碰振动系统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引入局部映射得到Poincaré映射和Jacobi矩阵,通过Gram-Schmidt正交化和范数归一化得出该系统Lyapunov指数谱的计算方法。通过分岔图、相图和Lyapunov指数谱的表现形式,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该系统在一定参数下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利用Lyapunov指数谱可以有效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发现系统在一定参数下存在周期泡和混沌泡的现象,并且随着质量比的减小,系统运动由倍周期分岔序列进入混沌运动,导致周期泡和混沌泡现象的消失。(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8年06期)

田林,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5](2018)在《雄性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周期不应现象是指在繁殖功能受到光周期调控的动物中,长期处于繁殖抑制光周期相位中的动物,其性腺活性不被抑制,反而出现功能恢复的现象。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具有季节性繁殖特点,短光照可抑制雄鼠性腺发育,但对于布氏田鼠是否存在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实验室长期驯化种群的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在秋季(9月)将自然光照中的孕鼠分别移入长光照(16h光照)和短光照(8h光照)长期处理,并与保持在自然光照中出生的幼鼠进行对比,以期深入解析光周期在幼鼠性腺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实验时间为秋季(9月)到来年春季(3月),在此期间内自然光周期从繁殖抑制光相位(渐短光照)逐渐转换到繁殖促进光相位(渐长光照)。在幼鼠出生后6周(初冬)、12周(冬至)、24周(春分)解剖称量睾丸和储精囊,并在6~24周内收集并检测粪便睾酮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长光照组雄鼠的睾丸和储精囊发育迅速,在第6周已达到性成熟重量并保持稳定;而自然光照组和短光照组雄鼠的性腺发育迟缓,在春季才能达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长光照组雄鼠粪便睾酮在6周时已达到较高水平,并稳定保持;自然光照组雄鼠睾酮水平在冬至点4周后出现恢复,至春季恢复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而短光照组雄鼠睾酮水平恢复早于自然光照组雄鼠,在冬至点附近(第12~16周)出现迅速上升达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并保持至春季。这些结果说明,长光照可以促进雄性布氏田鼠性腺发育,而短光照则起到抑制作用;布氏田鼠存在光周期不应现象,短光照处理似乎加速了处于冬季抑制状态的性腺向春季活跃状态的快速恢复。下一步工作将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组学分析技术,围绕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对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深入解析。(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黄彬庚[6](2018)在《充分认识“猪周期”现象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1"猪周期"的具体表现肉价上涨-母猪存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周期"是市场价值规律在养猪业中的具体体现。早在公元1776年,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着作《国富论》中为人们揭示了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重要规律——价值价格规律,并指出分工能提高劳动效力促进财富增长。(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08期)

张崇安[7](2018)在《周期发射粒子群流的双缝干涉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有许多发射源周期性发射粒子群流,粒子群流保持初速度惯性、等间隔成列前行。当遇到次波源,通常原周期和速度保持不变,群列运行方向发生改变。这种配合有广泛次波源的周期发射粒子群流服从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双缝干涉。而无需引入几率波、物质波等概念。(本文来源于《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 ——中国交叉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05)

李春利[8](2018)在《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的周期解与沙漠植被周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利用半群理论与Brouw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该结论给出了在周期性降雨的情况下沙漠植被密度周期性现象的数学理论证明,并进一步阐释了沙漠植被密度所特有的周期性现象。(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邹金雨[9](2018)在《周期驱动系统中的拓扑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数十年中,人们有幸见证了一个深刻而奇妙的物理领域的蓬勃发展,即凝聚态中的拓扑物态。人们寻找着各种拓扑材料与拓扑现象,它们由体系的拓扑量子数如陈数、Z_2拓扑数等等来表征。而时间周期驱动的系统,由于其更加丰富的拓扑相,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的目光。这篇博士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介绍拓扑物态和时间周期系统的Floquet理论的基础上,讲述两个相关的工作,即两个周期驱动系统下的新奇的拓扑现象。在第一个工作中,我们运用Floquet理论,展示了在圆偏振光驱动下的叁维滑移堆垛石墨烯结构所具有的Floquet外尔费米子。在光场频率的调控中,Floquet子能带会交迭,产生半狄拉克点;进一步可以劈裂成两个手性相反的外尔点。降低频率可以使外尔点在动量空间中移动,但它们不会碰到一起,因而无法被湮灭掉。在有限层的堆垛下,体系在表面布里渊区会有费米弧连接两个相反手性外尔点的投影。这种由于Floquet子能带的交迭而呈现出的Floquet外尔费米子提供了一种便于实验调节的研究外尔费米子的途径。在另一个工作中,我们展示了在两个相互垂直的交变电场的周期驱动下的二聚链所具有的Floquet量子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指的是在交变的外场驱动的非对称系统所产生的单向的流,这种效应在机械和热力学领域用来从热涨落中收集有用的能量或从交变周期驱动中实现直流输运。在我们的体系中,周期驱动的二聚链等效于静电场下的二维格点模型,我们发现这个二维格点模型是拓扑非平庸的,具有非零的霍尔电导,进一步地得到沿着链方向的量子化的棘轮电流。这个脉冲形式的棘轮流在一个周期中的平均值等于二维格点模型量子化的霍尔电导乘上驱动频率。这种新奇的拓扑现象对于设计低能耗的稳定的量子器件和电子材料十分有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何小辉[10](2018)在《CaII谱线观测的太阳黑子振荡现象的真实周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上的振荡现象广泛存在于太阳的各个区域,而这些振荡现象可能是探测太阳黑子磁场结构、等离子密度、温度等分布特征的重要工具,因此了解活动区振荡现象的性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振荡现象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我们通过周期的大小初步判断不同振荡现象之间是否有联系。但是要研究不同振荡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振荡周期是不够的,目前的研究表明振荡现象是由于某种行波在太阳中传播导致经过的地方物理量发生变化,而表现出振荡现象。一般认为振荡表现的周期就是行波的周期,但这是不科学的。振荡周期和引起振荡的行波的周期不一定相等。而行波我们很难观测到甚至不能直接观测到所以通过直接观测确定行波周期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另辟蹊径,从黑子振荡表现出来的统计规律推测行波的周期。本文第1章介绍了太阳的分层结构及黑子的大气和磁场性质。第2章介绍了黑子的振荡分类,即3分钟振荡和5分钟振荡。第3章介绍了太阳中的一些波理论、波的种类以及转换。第4章则介绍了黑子中的波,包括可能的驱动机制以及特征。第5章为我们的工作,我们利用Hinode望远镜于2014年3月4日在Ca II H(396.85 nm)线下观测到的一组连续的黑子演化图像.应用Jurkevich方法(JK方法)计算出本影中样本点的振荡周期约为149.75 s。在选定光强轮廓线的一个合适的平均值作为稳恒背景辐射后,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本影振荡极值的分布。结果显示,谷值成正态分布,而峰值成偏正态分布,这种极值的分布特征表明本影3分钟振荡可能是由一种周期约为5分钟的行波在本影里面传播时引起的,由行波引起的光强变化可能与行波位移的平方成正比关系,从而导致光强的变化周期为行波周期的一半,结果在光强变化上出现一种3分钟的周期。(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30)

周期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波浪理论、道氏理论、江恩理论,这叁大理论主要是用来预测投资市场的。教育实践中,如果运用这些理论解读、预测一些教育现象,预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学生,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期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潘翠云,戴智斌.激变变星3种周期振荡现象的观测研究进展[J].天文学报.2019

[2].张美.波浪趋势周期——运用投资学理论预测教育现象[J].当代家庭教育.2019

[3].李壮壮,崔士举.利用月掩星现象测量月球公转周期[J].物理实验.2019

[4].王栋,张艳龙,王丽.3自由度单碰振动系统的Lyapunov指数谱和周期泡现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

[5].田林,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雄性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现象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6].黄彬庚.充分认识“猪周期”现象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

[7].张崇安.周期发射粒子群流的双缝干涉现象[C].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中国交叉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8].李春利.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的周期解与沙漠植被周期现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邹金雨.周期驱动系统中的拓扑现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

[10].何小辉.CaII谱线观测的太阳黑子振荡现象的真实周期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周期现象论文-潘翠云,戴智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