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战后东盟的亚太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恒[1](2020)在《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及扩大会议是东盟主导下的地区防务协调机制,旨在通过防务和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地区稳定与和平。历史制度主义为我们认识其发展变化以及功能发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从2006年从立至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经历了从初始、完善再到扩容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在组织架构、涉及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但是,作为制度叠加下的产物,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虽然有其创新之处,但在机制安排、议题设置和成员分配等方面,都承袭了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在内的区域组织的传统,显示出了一定的“路径依赖”。此外,主导区域一体化二十年的经验累积,东盟以制度为抓手,塑造区域政治局势的技巧愈发炉火纯青,通过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制度功能”,从“机会创造”、“行为限制”和“规范重塑”三个方面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各个行为体。总而言之,本文探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功能是如何完善且持续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在东南亚区域安全合作体系以及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范亚珍[2](2020)在《论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建设》文中研究说明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泰国在曼谷签订《曼谷宣言》,东盟启程。1976年东盟各国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国之间进行合作的准则和宗旨。随后一系列协定、宣言逐步签订,为东盟50余年的地区安全合作发挥着游刃有余,无可取代的作用。新世纪,顺应国际局势、地区形势以及东盟内部发展的需要,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一系列安全机制应运而生,东盟安全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及内容不断调整、更新。区域一体化、大国战略及东盟自身实力的变化成为东盟安全机制发展的重要推力,多边主义及东盟各国安全关切的调整推动着东盟组织权威性、约束性提升,东盟内在结构不断升级,主体设置逐步由边缘化转向中心化。在此发展过程中,东盟安全机制在亚太地区逐渐发挥出凝聚地区力量、制约地区行为、规范地区秩序、平衡国家间关系的作用。东盟组织的局限性依旧存在,“东盟方式”、“以东盟为中心”等东盟理念根深蒂固,东盟安全机制建设的方式需要在传承和创新东盟精神的过程中寻求突破。
詹子懿[3](2020)在《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动,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着深刻而剧烈的转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显着提升。东南亚拥有着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航道和战略水域,是进出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使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其是中国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的依托地带,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中国—东盟总体外交关系中,防务外交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减少疑虑、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安全抓手和重要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的防务外交开始于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出现了重大变革,伴随着东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对外战略与安全观念的转变,中国与东南亚(东盟国家)的防务外交进程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步入新的平台、轨道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并推动着亚太地区新型安全秩序的建立。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高度繁荣的经济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机制水平低、互动领域狭窄、内容层次有限和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困扰着双方防务外交的深入发展,进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系统全面地研究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关系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有着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演绎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置于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程中,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轨道、多领域的探究,并基于经验梳理归纳总结双方防务外交发展中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从而为中国周边防务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政策启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主体六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立足于当今中国外交战略与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其不足和局限性,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方向指导。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防务外交概念的不同认知和使用,对防务外交做出了准确和全面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此外,本章还将从宏观背景和历史参照的角度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防务外交的发展。第二章将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分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演变的原因。在基础因素方面,两极对抗的终结为亚太地区战略力量的分化重组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障碍,进而为中国—东南亚(东盟)防务外交的转型铺平了道路。动力因素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区域间、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造成亚太地区安全威胁的综合化,迫切地要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升地区实际安全治理能力,而防务外交则切合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诉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对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分析的主体,分别探究了东盟框架内外的政策实践。其中,东盟组织框架内、以东盟为中心和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开展的最重要平台,这些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以及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在东盟组织框架外开展了大量的防务外交与合作,主要有香格里拉对话和北京香山论坛等由大国发起并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开展的防务外交,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延续并拓展深化的双边防务联系,包括防务对话交流、国防教育、武器转让和国防技术合作、舰艇访问、联合军事演练等多个内容领域。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归纳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指出其面临的内容层级较低、“软安全”导向与过于依赖多边机制三大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扎实提升防务外交层级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战略互信建设;第二,切实履行亚洲新安全观中的“综合安全”理念,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的防务合作,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做实具有战略潜力、战略价值的双边关系上,打造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防务外交“战略支点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防务外交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赵阔[4](2020)在《东盟关于南海问题的政策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后,南海问题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成为影响地区安全局势的热点议题。作为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组织,东盟在南海问题发展和地区安全形势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以“集团方式”介入南海问题,以“东盟方式”作为行为依据,东盟不断加强各成员国内部协商与对华沟通,推动各方达成共识,为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做出积极贡献。东盟的南海政策自冷战后(1992年-2002年)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1992年,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与泰国六国发表《东盟南海宣言》(ASEAN Declar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标志着东盟南海政策正式形成。在后续发展中,东盟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集团介入、协商一致的特征,并不断推动各方达成政治共识。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简称“宣言”),为和平与永久解决有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议创造了有利条件。迈入新世纪(2002年-至今),东盟南海政策表现出三大新的特点。第一,在东盟所主导的多边地区安全会议及论坛上,将南海问题设置为讨论议题,不断推进南海问题“多边化”;第二,拉拢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势力介入,加强与域外国家的政策互动,“平衡”地区力量对比与权力格局;第三,推进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协商谈判,磋商重点围绕《宣言》的具体落实与“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工作。随着大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加剧,东盟的南海政策不仅影响地区安全局势,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对区域秩序的构建。一方面,东盟通过构筑东盟-中国双边对话机制和地区多边安全机制,不断推进域内合作,为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管控海上分歧提供良好的议事平台。但另一方面,东盟在南海问题上持续引入域外势力,严重影响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争端双边解决思路的有效落实。面对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坚定立场,顺势而为。在政策制定上,要把“双轨思路”不断强化为南海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外交实践上,要持续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早日达成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地区需求的区域性规则,彰显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诚意、决心和信心。
陶丽娇[5](2019)在《二战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等级制是对国际社会秩序与和平的一种理论假设,自戴维·莱克提出以后便引起学界的讨论,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的混乱无序,国际行为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行事规则。二战之后美国凭借自身的政治、经济与军事优势进行国际秩序重建,一改过去单纯的强权统治而更多诉诸于利益交换与合法性构建;各国也一改原本的均势制衡政策,将美国视为“温和的霸主”追随其后,国际社会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等级制。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为典型代表对美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合法性认同与追随,美国由此建立起对东南亚的等级主导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表现出来。但等级制的生成和维持存在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双方的利益交换,二是合法性认同。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美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等级制程度由于双方利益契合点的变化以及美国各届政府重心的转变而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以冷战、“9·11”事件以及奥巴马上台为界表现为先热后冷的周期性循环。但美国与东南亚各国等级关系的循环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南亚各国随着自身的发展以及地理优势的不断凸显,其自主性更强而使得这一等级关系的交易性质愈加浓厚。特朗普上台正值奥巴马政府之后由热向冷的过渡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双方的等级关系不会发生改变,但美国在东南亚的等级制程度将呈现出式微趋势。
王琛[6](2019)在《冷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 ——以印尼、新加坡为案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后国际关系发生变化,中小国家施展外交的空间扩大,因此中小国家外交等相关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利基外交”是借鉴管理学中中小企业寻求拓展市场的“利基战略”等相关理论对冷战后中小国家外交的行为特征的研究,在企业管理学中“利基”是指企业的市场战略——“利基战略”,一般是指中小企业的开拓市场的战略,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领这些市场,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所采取的策略。本文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将“利基”等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理论中,延伸出“利基外交”等相关理论,并借此对中小国家的外交逻辑特征进行分析。中小国家的“利基外交”的逻辑特征表现为:中小国家外交受自身实力限制,其范围有限,但借助多边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国际平台来寻求“利基”,发挥自身各种优势来拓展“利基”,在国际热点问题、地区事务上谋取主动权,继而为自身的安全、经济等方面谋取更多的利益。从国家的实力与规模上看,东南亚国家基本属于中小国家的类型,因此东南亚国家在冷战后的外交行为所展现出的特征符合冷战后中小国家外交的特征,即“利基外交”的特征。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东南亚国家对自身的认知的改变,为“利基外交”提供了基础。冷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表现出来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寻求利基”的基本路径——地区主义原则,即以东盟等地区性组织或议程做为实施外交战略的基础;第二,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专长或者在大国之间实施平衡战略,以及其他手段方式,来“见缝插针”,拓展外交战略空间——即东南亚国家“拓展利基”的路径方式。通过这两个路径,东南亚国家在冷战后为自身谋取外交战略空间和国家利益,这也就是东南亚国家“利基外交”的目标。从中小国家“拓展利基”的关注点和类型上分析,可以分为“专注型”和“广泛型”,东南亚国家也可以按照这两大类进行分析,因此选取印尼和新加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对“利基外交”的理解。从理论创新层次来看,“利基外交”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的一种补充和创新的尝试,特别是在中微观理论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利基外交”也为中小国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推动中小国家的相关研究。从现实政策层面上分析,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来说,需要思考崛起时如何处理广大中小国家的关系,如何构建起中国与中小国家的“新型关系”,在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改革等方面更要考虑到中小国家的外交动向和特征。无论从地缘战略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东南亚国家的在中国外交方面的位置极其重要,在中国的崛起的过程中赢得东南亚国家的支持,如此能够为中国的崛起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因此如何处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的最终目的是赢得符合自已的利益,而中国作为大国,如何适度让渡一些边缘利益,实现与东南亚国家的共赢,这也是中国外交需要思考的问题。
宋少军[7](2018)在《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战后全球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安全博弈的重要地带。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断介入以及在该地区投入安全力量的不断消长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决策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一地区出现的挑战性力量及自身实力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手段的调整。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根本战略目的是为了维持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均势,实现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以美苏大国博弈为主要特征,其演变过程始终以大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博弈与地区国家试图加强联合以摆脱大国影响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本文以冷战时期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过程中的种种安全策略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为主要研究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在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以及东盟国家力量的不断崛起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力量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实现将其全球影响力有效转化为地区领导力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在冷战中后期随着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是如何回应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东盟国家地区一体化力量对美国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权的冲击等问题。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何种具体方式和安全策略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战略和政策手段上的变化,其最终着眼点都是以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冷战时期美国以争夺东南亚安全格局主导权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较好地控制了东南亚安全格局朝着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演变。在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美中苏三角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安全格局,三个大国间的战略竞合加上东南亚国家区域一体化力量的参与,共同决定着这一时期地区安全格局的演进方向和最终结局。
罗圣荣,李代霓[8](2018)在《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缘环境涵盖了地缘政治环境、地缘经济环境和地缘安全环境等多个层次,与国家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位于大国竞争核心区的东南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和资源地位,地缘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缅甸民主化进程推进、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以及南海问题逆转等一系列事件使东南亚地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的因素除了域内因素,还包含了大国因素、热点问题因素等多重因素,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东南亚地缘环境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其周边国家,在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安全也将面临着层层挑战。本文将试图探讨中国将如何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应对。
刘若楠[9](2018)在《应对南海危机:东盟“自我修复”的措施及限度》文中提出东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地区组织,长期以来,其在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域内外大国的普遍接受。近年来,大国竞争加剧导致成员国战略分化以及内部领导核心弱化,东盟在应对南海危机时力不从心,在地区秩序中的中心地位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内外危机并存的情况下,成员国有需求和能力协调在地区重大安全议题上的立场,促进东盟这一共同外交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在地区层次,包容性与非零和的大国竞争、大国在焦点议题上的间歇性和分散性对立等特点,客观上也为东盟通过内部斡旋、双边协调和共同体建设等方式进行"自我修复"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尽管东盟国家"自我修复"的努力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各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但是类似的行动可以弱化成员国之间战略分化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结果,或者至少在短期内使其表现得不那么显着,为这一组织在地区秩序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提供了保障。
路艳丽[10](2018)在《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安全战略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决定了国家资源的运用方向,任何国家都极为重视,成为国家间互动的敏感领域。在国家安全战略布局中,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无疑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显示,专门针对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研究相对较少,与之相关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议题中。从现实中看,中国将东盟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而安全问题成为最主要的考验。至今我们仍没有一个完整的对东盟安全战略,在理论与现实需求下,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思考极为紧迫。第一章梳理了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安全理论从不同视角探寻国际安全的因果关系,本文再次阅读经典国际关系着作,从安全视角解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以及分析东南亚地区较为流行的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安全共同体理念。国家安全战略是联系安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受制于国家实力、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观念影响,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方向与手段。国家安全战略优化是基于对安全战略实施的评估。第二章主要描述了东盟的发展历程、组织框架与行为特点,论述了东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东盟的地缘位置极其重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大国必争之地。东盟存在的50多年中,成为东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主导者,是当今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对于中国而言,东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依托地带,关乎中国众多核心与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安全形象的“示范区”。第三章探讨冷战后中国国家实力持续增长与安全战略环境变动下,中国国家安全观念历经“新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两次调整,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东盟是中国国家安全观念实践的前沿地区。1992-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以2002和2013年新安全观念提出与中共十八大召开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定位、目标与手段以及中国-东盟安全关系演进。第四章探讨面向未来,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通过历史回顾,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既有经验同时存在不足之处。长期以来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目标设定较为合理,加之地区安全环境相对缓和,中国以经济作为促进安全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及搁置主权争议的方式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发东盟强烈的均势制衡,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中国睦邻友好外交的一个典范。其不足方面,一是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整体性设计缺失,二是安全机制不足,三是中国硬实力的巧妙运用相对不足,四是中国-东盟政治互信需要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限制要素,即国家实力、安全战略环境存在一定变数,应继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包括安全战略目标优化、方向优化与手段优化。本文结论认为东盟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安全战略意义。1992-2018年的时间阶段中,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既有经验,同时存在不足。面向未来,东盟对与中国国家实力对比的焦虑以及安全战略环境变数背景下,中国应继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助力,完善中国-东盟安全机制,以大国关系良性互动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中国-东盟安全关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研究选题方面比较新。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对东盟安全战略设计,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的时刻,探讨对东盟安全战略非常紧迫。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以安全理论为基础,梳理安全战略的分析框架,在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探讨中,兼顾中国总体国家安全战略与东盟地区安全战略。再次,在研究思路方面,采用历史分析方法,结合“双边+重点多边”的分析思路。在涉及到具体问题与安全关系回顾中,兼顾东盟整体与东盟各成员国,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思路。
二、冷战后东盟的亚太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战后东盟的亚太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中美战略竞争下的东南亚地区 |
第二节 制度堆叠:东盟防长会议之前的东南亚防务一体化趋势 |
第三节 行动者:东盟的考量与个别国家的盘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东盟防长会议到东盟防长扩大会议 |
第一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特点 |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运作模式 |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路径依赖”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机会创造:东盟内部与外部双重受益 |
第二节 行为限制:反哺东盟“中心地位” |
第三节 重塑规范:影响行动者的偏好和目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问题 |
第一节 东盟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议题 |
第三节 东盟调整南海策略的战略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联合声明中关于南海问题的表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论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东盟与东盟安全机制建构 |
第一节 东盟的发展:冷战结束前后东盟的变化 |
第二节 东盟安全机制的建构及其逻辑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的三个维度 |
第一节 区域形势:区域一体化促进东盟团结 |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中美对东南亚战略的调整 |
第三节 东盟内部:经济、政治及军事的差异化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及特征 |
第一节 主体设置由边缘化转向中心化:东盟组织结构升级 |
第二节 多边主义兴起: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例 |
第三节 安全关切调整: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的分析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建设的认知与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的局限 |
第三节 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的延续与变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防务外交及其在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早期表现 |
第一节 防务外交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缘由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动力 |
第三章 东盟框架内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三节 “10+1”“10+3”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四章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的多边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双边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五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评析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局限性 |
第六章 防务外交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坚持多内容领域齐头并进,夯实防务外交信任基础 |
第二节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筹维护,推动防务外交深入开展 |
第三节 维护多边与经略双边相结合,优化防务外交战略布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东盟关于南海问题的政策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 |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海问题与东盟角色 |
第一节 南海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东盟的角色定位 |
一、 以“集团方式”介入南海问题 |
二、 以“东盟方式”作为行为依据 |
第三节 东盟的政策目标 |
一、 协调内部矛盾 |
二、 达成地区性政治承诺 |
三、 创建具有约束力行为准则 |
第二章 冷战后东盟南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东盟南海宣言》的出台 |
一、 冷战后南海重要性突显 |
二、 南海问题日趋紧张 |
三、 六国签署《东盟南海宣言》 |
第二节 从“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一、 “地区行为准则”的酝酿及其渊源 |
二、 东盟内部形成“地区行为准则”草案 |
三、 东盟-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东盟南海政策的特点 |
第一节 构建机制平台南海问题多边化 |
一、 第一轨道多边机制 |
二、 第二轨道多边机制 |
第二节 推进域内谈判制定行为准则 |
一、 敦促《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落实 |
二、 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第三节 引入域外势力推行“大国平衡” |
一、 加强与美国的多边政治对话 |
二、 深化与日本的海上安全合作 |
三、 推进与印度的南海经济合作 |
第四章 东盟南海政策的对华影响及中国应对 |
第一节 东盟南海政策的对华影响 |
一、 调解域内分歧,深化各方互利合作 |
二、 引入域外势力,双边解决方案受挫 |
三、 “南海行为准则”成为磋商重点 |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
一、 坚持互利合作,推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二、 强调“双轨思路”,避免南海争端多边化 |
三、 积极参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与案文拟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二战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创新之处 |
1.2.1 国际等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美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 |
1.2.4 创新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际关系中的等级制 |
2.1 等级制的内涵及特征 |
2.1.1 等级制的内涵 |
2.1.2 等级制的特征 |
2.2 等级的生成与维持 |
2.2.1 等级的生成:利益交换的结果 |
2.2.2 等级的维持:合法性认同是关键 |
2.3 等级制理论之辨析 |
2.3.1 等级与霸权:权威与扩张 |
2.3.2 等级与公共产品:利益交换与无偿供给 |
2.3.3 等级与社会交换:主从关系与交换关系 |
2.4 小结 |
第3章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实践 |
3.1 政治层面:创建政治秩序 |
3.1.1 确立制度规则,构建秩序主导 |
3.1.2 进行身份定位,获得行动支持 |
3.2 经济层面:建立经济权威 |
3.2.1 操纵汇率,确定金融主导 |
3.2.2 进行经贸合作,构建经贸主导 |
3.3 军事层面:建立军事等级 |
3.3.1 部署军事力量,构筑军事威慑力 |
3.3.2 加强军事合作,增强军事影响力 |
3.4 意识形态层面:塑造国家偏好 |
3.4.1 进行文化渗透,塑造文化偏好 |
3.4.2 构建美国式民主,形成制度主导 |
3.5 小结 |
第4章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等级制的影响 |
4.1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的积极影响 |
4.1.1 等级有利于维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4.1.2 等级促进了各国的经济与军事发展 |
4.1.3 等级增强了各国的文化融合与情感交流 |
4.2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的消极影响 |
4.2.1 美国和东南亚的等级差距进一步拉大 |
4.2.2 其他域外大国的进入受阻 |
4.2.3 美国利益至上不利于东南亚各国的进一步发展。 |
4.3 小结 |
第5章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变化及发展趋势 |
5.1 政治上:美国不断打破规则制度,其制度权威下降 |
5.1.1 规则主导地位下降 |
5.1.2 同盟/伙伴关系认同下降 |
5.2 经济上: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形成冲击 |
5.2.1 金融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
5.2.2 经贸主导有所下滑 |
5.3 军事上,美国依然是军事主导,但各国的自主性增强 |
5.3.1 军事影响力仍存 |
5.3.2 军事控制力逐渐上升 |
5.4 意识形态上:以西方文化为主导而多元文化并存 |
5.4.1 多元文化并存 |
5.4.2 制度主导依旧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冷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 ——以印尼、新加坡为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意义以及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冷战后中小国家外交战略的研究 |
(二) 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战略的研究 |
(三) 对“利基外交”的研究 |
三、论文主要内容、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 |
(一) 论文主要内容、章节安排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基外交”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利基”研究的起源 |
第二节 冷战后中小国家“利基外交”的理论与逻辑 |
第三节 “利基外交”的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利基外交”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冷战后东南亚国际关系变化与自身认知的改变 |
(一) 冷战后东南亚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 东南亚国家自身认知的变化 |
第二节 “寻求利基”的形式与平台——地区主义 |
第三节 “拓展利基”的类型与关注点:“见缝插针” |
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印尼的新兴中等国家“利基外交” |
第一节 冷战后印尼的变化及其对自身与国际环境认知的变化 |
第二节 印尼“寻求利基”的方式:东盟的主导者 |
第三节 印尼“拓展利基”的“专注型”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冷战后新加坡的传统小国“利基外交” |
第一节 冷战后新加坡的变化及其认知的变化 |
第二节 新加坡“寻求利基”的形式:东盟的领航员 |
第三节 新加坡“拓展利基”的“广泛型”特征 |
小结 |
结论 |
(一) 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
(二) 东南亚国家“利基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
(三) 有待进一步探讨之处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安全格局 |
(二) 安全复合体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四、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战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一、东南亚有可能被共产主义势力全面渗透控制 |
二、东南亚有发生“多米诺”式崩溃的潜在风险 |
第二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 |
一、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二、东南亚在美国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
第三节 美国“冷战共识”与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萌芽 |
二、朝鲜战争爆发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进一步发展 |
三、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干涉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初步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与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45-1954) |
第一节 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一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 |
三、日内瓦会议上的美国与中苏的博弈 |
第二节 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美国对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二、冷战初期遏制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和发展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联盟 |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确立 |
二、美国联盟战略在东南亚的运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54-1975) |
第一节 美中苏三角均势: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面临的“越南战争”困局 |
二、“缓和与大国均势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
三、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全面战略收缩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二:军事介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军事介入政策的出台 |
二、第二次印支战在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过程 |
三、第二次印支战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成效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与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75-1991) |
第一节 美中“准同盟”的考验: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三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提出 |
二、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力量的重新布局 |
三、美国“撤离东南亚”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终结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三:开展援助 |
一、美国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政策的确立 |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安全复合体: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回应 |
第一节 美苏介入形成的安全困境与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一、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
二、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
三、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整合 |
一、增强“国家抗御力” |
二、提高“地区抗御力” |
第三节 美国淡出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发展演进 |
一、早期建制: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二、完善应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南亚地缘环境的变化 |
(一) 地缘政治环境层面 |
1. 缅甸、菲律宾等国家的政权转型与调整 |
2. 东盟内部联合不断深化, 平衡大国力量维护中心地位 |
3. 东南亚地区的大国互动 |
(二) 地缘经济环境层面 |
1. 东盟经济一体化进展与困境并存 |
2.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 |
3. 大国竞争下的区域合作 |
(三) 地缘安全环境层面 |
1. 区域内国家展开多元化军事外交 |
2. 东盟主导下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
3. 大国干涉下的地区安全 |
二、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 区域内因素 |
1. 区域内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与调整 |
2. 东盟地位的凸显及其“大国平衡”战略 |
(二) 大国因素 |
1. 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整 |
2. 日本东南亚政策的调整 |
3. 印度“东向政策”进入新阶段 |
4.“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共建命运共同体 |
(三) 热点问题因素 |
三、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
(一) 地缘政治层面 |
1. 对东南亚国家对华战略选择的影响 |
2. 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 |
3. 对中国战略空间的影响 |
(二) 地缘经济层面 |
(三) 地缘安全层面 |
四、中国对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的应对思路及举措 |
(一) 对东南亚国家实行差异化的合作方式 |
(二) 与东盟构建共同利益, 共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
(三) 运用中国—东盟政治经济互动平衡大国博弈 |
结语 |
(9)应对南海危机:东盟“自我修复”的措施及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东盟应对内外危机的既有研究 |
(一) 关于东盟积极作用的讨论 |
(二) 对东盟局限性的探讨 |
二、冷战后东盟发展演变的逻辑 |
三、东盟内外压力的变化与南海危机的出现 |
四、自我修复:东盟应对南海危机的措施 |
(一) 弥合分裂:危机之后的穿梭外交 |
(二) 避免危机再现:双边协调和共同体建设 |
(三) “自我修复”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
结论 |
(10)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当前研究不足 |
三、研究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论文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辨析 |
(一)安全概念 |
(二)战略研究中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三)安全理论与安全战略 |
二、国际安全理论:经典文本再读 |
(一)现实主义安全理论 |
(二)自由主义安全理论 |
(三)建构主义安全理论 |
(四)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 |
(五)合作安全 |
(六)综合安全 |
(七)安全共同体 |
三、国家安全战略分析框架 |
(一)国家安全战略的制约要素 |
(二)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 |
(三)国家安全战略的评估与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盟及其对中国的安全战略意义 |
一、东盟的发展历程、组织框架与行为特点 |
(一)东盟的成立、发展与现状 |
(二)东盟的组织框架与决策方式 |
(三)东盟的行为特点 |
二、东盟的战略地位 |
(一)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 |
(二)东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 |
(三)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导者 |
(四)全球层面的重要行为体 |
三、东盟对中国的安全战略意义 |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依托地带 |
(二)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
(三)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
(四)国家安全形象“示范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1992-2018) |
一、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制约要素分析 |
(一)国家实力、安全战略环境与安全观念变化 |
(二)东盟在中国国家安全观念调整中的作用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阶段划分 |
二、1992-2002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三、2003-2012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四、2013-2018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 |
一、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反思 |
(一)成功经验 |
(二)不足之处 |
二、安全战略限制要素变化趋势 |
(一)国家实力对比的焦虑 |
(二)安全战略环境变化 |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优化 |
(一)安全战略目标优化 |
(二)安全战略方向优化 |
(三)安全战略手段优化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冷战后东盟的亚太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D]. 陈子恒. 暨南大学, 2020(06)
- [2]论新世纪东盟安全机制建设[D]. 范亚珍. 暨南大学, 2020(04)
-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D]. 詹子懿. 南京大学, 2020(05)
- [4]东盟关于南海问题的政策论析[D]. 赵阔. 国际关系学院, 2020(08)
- [5]二战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等级制研究[D]. 陶丽娇. 湘潭大学, 2019(02)
- [6]冷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利基外交” ——以印尼、新加坡为案例的分析[D]. 王琛. 暨南大学, 2019(04)
- [7]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宋少军. 云南大学, 2018(04)
- [8]东南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应对[J]. 罗圣荣,李代霓. 东南亚纵横, 2018(04)
- [9]应对南海危机:东盟“自我修复”的措施及限度[J]. 刘若楠.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04)
- [10]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D]. 路艳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