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论文摘要

背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OMIM:162200)又称Recklinghausen病或周围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为5/10万,20%~60%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神经纤维瘤、咖啡斑和雀斑、虹膜错构瘤(Lisch结节)以及神经胶质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alignant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骨发育异常和智能障碍,约15.0%~19.87%的患者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1987年NF1致病基因首次被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11.2上,并于1990年被克隆出来。目前报道的NF1基因突变位点有728个(http://www.hgmd.org/),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置换、插人突变、缺失突变、重复突变、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框架漂移等,大部分突变产生截短蛋白。NF1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主要是通过神经纤维瘤素的GAP活性对ras进行负调节,调控mTOR通路及cAMP/AC的水平,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调节及肿瘤发生。虽然国内外学者对NF1基因突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并不明确。目的检测2例中国汉族NF1患者的基因突变,为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例中国汉族NF1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标本,利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设计覆盖NF1基因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的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和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两个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3444 delCA。患者1的7号外显子第1009位碱基(以起始密码子ATG为第一位)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呤(T),引起第337位密码子GAA为TAA代替,导致使氨基酸的翻译提前终止。患者2的20号外显子第3443-3444位两个碱基缺失,导致移码突变,并在21号外显子的第3579位形成提前终止密码子TGA。在100例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上述突变,证明其不是罕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本次报道的2个NF1基因突变,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3444 delCA,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结论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3444delCA可能是导致这2例NF1患者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试剂
  • 2.2.1 病理试剂
  • 2.2.2 DNA提取试剂
  • 2.2.3 PCR反应、电泳试剂
  • 2.2.4 PCR产物纯化和测序试剂
  • 2.3 实验器材
  • 2.3.1 组织病理检查重要器材
  • 2.3.2 DNA提取器材
  • 2.3.3 PCR反应、产物纯化、电泳、测序仪器
  • 2.4 分析软件
  •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5.1 皮肤标本的组织病理制备
  • 2.5.2 基因组DNA的制备
  • 2.5.3 NF1基因引物设计
  • 2.5.4 PCR反应
  • 2.5.5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2.5.6 PCR产物纯化和DNA测序
  • 3 结果
  • 3.1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
  • 3.2 测序结果
  • 3.3 基因型和表型相关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