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阿司匹林(Aspirin,ASA)通过不可逆乙酰化环氧化酶—1(COX—1),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每日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即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因而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但部分病人由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正规口服阿司匹林仍然不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旨在了解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抵抗病人的干预效果,并探讨有无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方法入选年龄35~80(平均57.03±13.40)岁,连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晚,至少一周以上的住院病人106例(男44例,女62例),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敏感(Aspirin semiresponders,ASR)者30人。随机分为三组: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单服复方丹参滴丸组;对照组(单服阿司匹林)。干预2周后抽血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共检出阿司匹林抵抗者6例,发生率为5.7%;阿司匹林抵抗与半敏感者共30例,发生率为28.3%。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阿司匹林抵抗与半敏感的总发生率男女无显著差异。阿司匹林抵抗者血糖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7.85±6.246 vs 5.59±1.250 mmol/L,P=0.007),血谷草转氨酶水平也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49.0±59.49vs 27.8±23.66 U/L,P=0.037)。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敏感者糖尿病(P=0.030)和血脂紊乱(P=0.020)所占比例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者发生AR和ASR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3.236倍(95%CI 0.988~10.596,P=0.052),血脂紊乱者发生AR和ASR的危险是非血脂紊乱者的3.985倍(95%CI 0.973~16.330,P=0.055),AR和ASR发生的危险都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单用复方丹参滴丸组干预后(60.29%,66.33%)较干预前(70.65%,71.72%)分别下降了10.36%(P=0.010)、5.39%(P=0.042);对照组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单用复方丹参滴丸组干预后(12.27%,17.67%)较干预前(24.01%,24.37%)分别下降了11.74%(P=0.000),6.70%(P=0.04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各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亦低于复方丹参滴丸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5.7%;阿司匹林抵抗与半敏感者的总发生率为28.3%,男、女性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糖尿病、血脂紊乱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平均动脉压升高等无显著相关性。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增加阿司匹林抵抗病人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功能,可能通过抑制不依赖于环氧化酶—1的血小板旁路活化途径,与阿司匹林发挥协同抗血小板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可能成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效干预药物,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22)
    • [2].不同血小板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J]. 西南国防医药 2016(08)
    • [3].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2)
    • [4].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1)
    • [5].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22)
    • [6].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血小板凝集状况分析[J]. 北方药学 2016(10)
    • [7].倍林达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5)
    • [8].不同储存条件下二磷酸腺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3)
    • [9].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动态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24)
    • [10].高强度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06)
    • [11].精准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中的作用[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
    • [12].冠状动脉造影术与支架置入术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08)
    • [13].三七通舒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21例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1)
    • [14].脉血康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其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15].年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19)
    • [16].银杏达莫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08)
    • [17].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小鼠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方法评价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5)
    • [18].血栓弹力图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的临床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6)
    • [19].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J]. 重庆医学 2014(12)
    • [20].补阳还五汤有效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11)
    • [2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及辅助性T细胞1/2平衡的影响[J]. 世界临床药物 2020(06)
    • [22].他汀类药物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3].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弹性描记图指标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01)
    • [24].研究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1)
    • [25].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09)
    • [26].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8(05)
    • [27].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比较[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1)
    • [28].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02)
    • [29].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临床荟萃 2016(04)
    • [30].阿司匹林抑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疗效观察[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01)

    标签:;  ;  ;  ;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