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研究

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日益加快,世界经济形势显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区域之间的竞争,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激烈。仅依赖于传统的优势,已不能取得优于对手的竞争优势,甚至可能会被锁定在衰落的轨道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须构建区域的动态发展能力,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和中部六个省份在建国以来六个重要发展时期的演变轨迹的分析,及与全国其他经济区和其它省份的对比,以演化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和动态能力的管理思想,来研究中部六省的动态发展能力的差异及变化,提出提升其动态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以求“中部崛起”的早日实现。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对研究领域所涉及到的与区域动态发展能力有关的区域竞争力、演化经济学和动态能力方面的理论文献及中部崛起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析。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建构、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四章对中部地区与其它六大经济区在建国以来六个时期的动态发展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中部地区动态发展能力的演化轨迹及与其他六大经济区的差异所在,以及背后的原因。第五章在全国31个省(市)的背景下,对中部地区六省在建国以来六个时期的动态发展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的演化轨迹,相互之间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第六章从中部地区和中部六个省份两个层面,给出了提高区域动态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第七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不足之处,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1 区域竞争力综述
  • 2.2 演化经济研究综述
  • 2.3 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 2.4 中部崛起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3 理论建构与指标体系
  • 3.1 理论建构
  • 3.2 指标体系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4 中部地区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4.1 中部地区的基本情况
  • 4.2 不同时期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4.2.1 50 年代初期
  • 4.2.2 60 年代初期
  • 4.2.3 70 年代初期
  • 4.2.4 80 年代初期
  • 4.2.5 90 年代初期
  • 4.2.6 金融危机初期
  • 4.3 分项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4.3.1 综合经济能力
  • 4.3.2 科技教育能力
  • 4.3.3 基础设施能力
  • 4.3.4 政府作用能力
  • 4.3.5 居民生活能力
  • 4.4 动态发展能力差异综合分析
  • 5 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5.1 中部六省的基本情况
  • 5.2 不同时期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5.2.1 50 年代初期
  • 5.2.2 60 年代初期
  • 5.2.3 70 年代初期
  • 5.2.4 80 年代初期
  • 5.2.5 90 年代初期
  • 5.2.6 金融危机初期
  • 5.3 分项动态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5.3.1 综合经济能力
  • 5.3.2 科技教育能力
  • 5.3.3 基础设施能力
  • 5.3.4 政府作用能力
  • 5.3.5 居民生活能力
  • 5.4 动态发展能力差异综合分析
  • 6 中部六省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经济能力
  • 6.2 依托高校优势,提升科技教育能力
  • 6.3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基础设施能力
  • 6.4 加快制度创新,提升政府作用能力
  • 6.5 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能力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发展与建设构想[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36)
    • [2].五大经济区展区亮相第六届科博会[J]. 内江科技 2018(10)
    • [3].四川四大经济区在第五届绵阳科博会开展[J]. 内江科技 2017(09)
    •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J]. 奋斗 2010(06)
    • [5].着力搭建“六个金融支持平台” 推进我省“八大经济区”加速转型加快发展[J]. 奋斗 2010(11)
    • [6].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 走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J]. 奋斗 2011(06)
    • [7].“八大经济区”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龙江的具体体现——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体会[J]. 奋斗 2012(06)
    • [8].四川省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估及建议[J]. 决策咨询 2020(03)
    • [9].四川五大经济区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7)
    • [10].基于八大经济区的绿色贡献系数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01)
    • [11].四川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看过来[J]. 领导决策信息 2016(38)
    • [12].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0)
    • [13].发挥高校优势助推“八大经济区 十大工程”战略的实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5)
    • [14].驻黑龙江高校促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目标实现的对策[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3(02)
    • [15].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建设”市场化发展研究[J]. 商业研究 2013(07)
    • [16].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以八大经济区为例[J]. 科技经济市场 2011(05)
    • [17].西藏三大经济区差异和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 西藏研究 2010(01)
    • [18].我国五大经济区发展趋势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10)
    • [19].辽宁省“三大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基于灰色局势决策理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3)
    • [20].黑龙江寻找全新定位 5000亿打造“八大经济区”[J]. 领导决策信息 2009(18)
    • [21].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时空差异探讨[J]. 世界地理研究 2009(03)
    • [22].谋划科学发展 强化理论支撑 助推“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J]. 奋斗 2010(12)
    • [23].深化我省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J]. 奋斗 2011(01)
    • [24].西部三大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J]. 城市问题 2013(01)
    • [25].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11)
    • [26].省社科院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建言献策[J]. 学习与探索 2011(04)
    • [27].中国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八大经济区视角[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8].共建粤港澳世界级大经济区[J]. 广东经济 2009(04)
    • [29].打造产业振兴引擎 助推八大经济区和五个示范区腾飞[J]. 学理论 2009(21)
    • [30].引领西藏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科技策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3)

    标签:;  ;  ;  

    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