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太湖地区应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念文[1](2018)在《生态循环农业 湖州怎样做强?》文中指出注重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转变农业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生态循环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够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并非单纯地追求产量和效益,而是追求
孙晓欣[2](2017)在《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其区域效应》文中提出“新常态”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保障。江苏省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行区,科学揭示江苏农业转型发展特征,厘清推动农业转型发展驱动机理,系统分析转型驱动机制的区域效应,对推动江苏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生态化等方面对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发现,江苏农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地区差异显着,转型特征明显;并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理论框架,重点分析生产要素创新、四化协调互动及政策引导激励等驱动机制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促动作用;并运用熵值法、数据包络模型、耦合协同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转型驱动机制的区域效应进行探究,结论如下:(1)生产要素创新方面: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波动较为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滞后是阻碍TFP提高的主要因素;农业TFP高(低)呈现显着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加强,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区、次热点区逐渐由苏南、苏中逐渐向苏北演进,苏北中部的盐城、淮安、宿迁等地成为主要的热点区;(2)“四化”协调发展方面:江苏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地区差异有所减小,农业现代化差异逐渐增加;四化耦合度指数在高值波动,协同度指数稳步提升;耦合度的地区差异较小,呈现均衡分布态势,协同度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四化协调效率逐步提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四化协调效率与协同度呈现空间负相关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将江苏省划分成相应的地域类型;(3)政策支持引导方面:从国家和省域层面对近年来发布的农业政策文件进行归纳整理,从农业现代化地位、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农业结构升级、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对江苏省农业转型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江苏省农业政策制定需考虑的发展定位、经济效益、要素分配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基于农业现代化转型驱动机制,针对性的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调控路径,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健康发展。
文玉钊[3](2016)在《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文中认为近代以海洋方向为主导的对外开放深刻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当前国家经济地理的基本格局。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西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向开放后,以中欧班列为载体的西向经贸大通道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区位红利有望得以激活,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不断进入。西向开放的推进有望打破既有的区域发展态势,引发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重塑,此过程仍在继续,成熟的新格局尚未形成。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国家与地方进行区域发展判断与宏观生产力布局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空间结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研究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重要视角,但以往空间结构视角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港口为依托的海洋方向开放上,西向开放视角的研究明显较少。为此,有必要基于地理学视角,采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历史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从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多角度深入全面的研究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造成的影响,并通过空间结构的重塑特征为进一步判断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提供参考。这是本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西北门户地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与国土开发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以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为代表的西北口岸体系在国家陆路外贸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另一方面,西北门户区是“开”字型国土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国家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同时,西北门户方向具有突出的地缘经济地位。首先,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我国的重要贸易经济体;其次,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并且其所在的欧亚大陆有望成为第三大贸易轴心;再次,西北门户地区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重要节点。西北门户方向的突出地缘政治地位表现在,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且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当前中欧班列主导下的西向贸易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中欧班列始发城市与发车频率较高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始发城市类型主要有省会城市、货源型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三种,省会与交通枢纽型城市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货源型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带;面向西北门户的西向货流通道表现出明显的汇流特征,宝成、襄渝、京沪、京广、胶济、太中银等铁路均成为主要货流通道,陇海铁路为骨干通道。多数中欧班列的货源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腹地出现交叉,货源无序竞争较为严重。中欧班列运营现状表明,运费与时间成本是中欧班列运营的关键约束因素,也是国内城市在西向贸易中经济地理区位状况的关键指示,因此将二者作为国内城市区位的核心指标。对陆路与海路两种西向运输方式下2013年与2020年的国内城市至欧洲市场的经济与时间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陆路运输条件下,西北地区节点城市区位提升明显;海路运输条件下,运费区位最优城市群体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且沿海地带区位最优区域自北方向南方逐步向内陆纵深;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开放与海洋方向开放的相互作用空间范围分异明显,依据海、陆两种方式下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区位均值线分布,全国可划分为双重优势区、双重劣势区、海运优势区、陆运优势区四种类型;“武汉—十堰—常德三角区”是城市区位的“心脏地带”与递变中枢;成渝贵地区成为双向开放条件下的区位受益显着区域。在基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物流节点城市等级判别的基础上,依托2013与2020年国内交通路网,利用引力模型识别不同等级节点的物流网络,获取不同等级节点城市的核心腹地范围。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节点城市至西北门户最小时间成本与最短距离路径测算,并估算不同节点城市的可支配货流量。综上,最终构建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物流轴-辐网络结构。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表现出与三角洲水系分布相似的空间形态,依托相关理论,对节点城市与流通通道进行判断,提出我国西向流通的“三角洲模式”。其中,新疆至甘肃武威段相当于干流段,武威—兰州是三角洲结构中的顶点城市,西安与重庆是最为重要的分流点城市。通道分布上,主要为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端点的主通道,另有以海西区、成渝区、东北地区等为端点的次级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欧班列空间布局优化的四个具体方案。城市区位格局与国家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互作用与耦合特征。双向开放之后,近代以来的“三角形”基本框架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演进的基本方向是由近海进—步向内地纵深,西部地区的支撑点即为成渝贵地区。据此认为,以长三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成渝、京津冀—成渝为四大边框,以长三角—武汉—成渝以及京津冀—武汉—珠三角为对角线的“菱形结构”已经出现,并逐步演化成为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以上轴带均已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区位优势。西向开放引发了国家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重塑与演进,而空间结构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国土开发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上。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历史演进分析,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以及总结美国国土开发进程的历史经验,认为美国的国土开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可针对不同区域,分别按照网络式、点轴式和据点式三种开发模式推进,最终形成全面开放、陆海统筹、门户引领的国土开发格局。
袁培培[4](2015)在《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产业作为全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性产业,在全球产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表现出稳定的增长势头。发展休闲产业正逐渐成为国内许多地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然而,与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不相协调的是目前国内对休闲产业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休闲产业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休闲产业的规划缺乏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建立了休闲产业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次在分析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该地区休闲产业的结构研究和布局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在对休闲产业基本概念、分类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布局规律,总结出休闲产业的四种发展模式和四种布局模式;二是通过对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现状分析,合理选取重点行业,从而进行了休闲产业的产业链结构研究;三是通过对休闲产业布局敏感要素、产业布局形态的研究,构建了休闲产业与空间布局的衔接体系,并提出了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一核”(金庭镇和东山镇组成的休闲核心圈)、“一轴”(环太湖休闲轴)、“两体”(度假区会奖度假休闲综合体和临湖温泉综合体)、“多地段”(22个休闲地段)的布局方案。
朱彬[5](2015)在《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城乡聚落空间是县域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城乡聚落空间的变动能够映射出城乡社会的发展变化历程。城乡聚落空间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县域城乡聚落空间的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是地域空间受城镇化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探索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特征,由表象到内在、由简单到复杂构建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分析框架,探究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规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期弥补现有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不足,为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论文在系统梳理城乡聚落空间的理论支撑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开展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研究内容以“格局一分异一机制一优化”为主线,结合县域尺度的实证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中观,揭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路径。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背景、意义,界定研究对象,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与框架。第二章为国内外城乡聚落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研究的历史阶段和研究的内容体系两个视角对国内外城镇空间和乡村聚落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与展望。第三章为城乡聚落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从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空间组织和城乡空间关系三方面构筑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为研究区域及技术路线。主要介绍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具体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五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从空间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分布形态三方面分析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城乡聚落划分为四种空间分布类型。第六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从规模和形态两方面探索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规律,综合考虑空间分布、规模和形态三方面指标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五种类型。第七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驱动力因子,揭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第八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从城乡聚落空间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构建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目标,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主要对以上研究进行结论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为:(1)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在空间分布集聚程度、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分布形态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县域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南部五个高值中心和北部低值连片格局,空间分布形态呈现苏南地区分布均衡和苏北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特征,城镇聚落空间关联程度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梯度特征。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向西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部两个高值中心和西部低值连片格局。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部高值连片和西北部低值连片格局,空间分布形态呈现环太湖地区均衡分布与沿海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特征,城乡聚落空间关联程度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特征。基于空间分布格局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四种类型:以张家港、昆山、常熟为代表的高密度均衡发展型;以如皋、泰兴、扬中为代表的中密度多核心分布型;以海门、姜堰、新沂、建湖等为代表的中密度首位城镇发展型;以沭阳等为代表的向心集中型首位城镇发展型。(2)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在规模和形态两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县域城镇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部高值集聚和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三大地区内部等级规模梯度变化特征,聚落形态呈现南-北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县域乡村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北部高值集聚和中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自东向西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减弱的态势,聚落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北-西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县域城乡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北高值集聚和中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增强的态势,聚落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3)综合城乡聚落空间分布、规模和形态三方面内容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五种类型:高密度大规模城乡一体化发展型、中密度中规模较高水平城乡均衡发展型、高密度小规模首位城镇空间均衡发展型、低密度中规模首位城镇空间非均衡发展型、低密度小规模较低水平城乡均衡发展型。(4)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包括自然条件的基础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核心驱动、交通发展的支撑和政府的规划调控。综合作用力导致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不同阶段外部条件所起的作用迥异。(5)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存在规模结构不平衡、空间布局不均衡、交通网络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基于系统性原则、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相统一原则和城乡一体化原则等空间优化原则,制定从城乡整体规划入手,重构城乡聚落体系;遵循城乡共建共享,构建聚落体系空间交通网络;实现城乡要素的统筹发展等空间优化的目标,提出合理有序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加强城乡聚落发展的空间分类指导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等空间优化的路径。
周华[6](2015)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乡用地进入转型重构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成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重要切入点,其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影响的外在表现和必然结果,其合理利用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手段。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对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与变化规律,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调控对策,协调城乡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回顾并梳理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从城镇化理想过程与实际状况差别出发,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驱动因素作用过程及转型调控对策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现象描述-规律解释-科学调控”总体框架,基于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程度提出转型协调性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城镇化迅速发展且农村居民点用快速扩张,城乡用地矛盾突出的江苏省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综合用地数量、空间分布和集约利用水平三方面的变化及转型协调性分析,探讨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总体状况。2)借助Logistic回归、主成分、突变理论等分析方法,揭示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转型机制。3)选取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如皋市为典型县域,在细化分析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调控方式、驱动机制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省县差异进行对比,总结规律。4)从省域、县域和整治项目区不同层面提出各有侧重的转型调控对策。研究主要结论有:(1)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偏离程度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偏离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期内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过程复杂,其中用地数量不断增长,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实际值高于理想值;空间分布变化复杂,破碎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相对稳定,景观分离度和聚合度变化则与理想目标相反;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城镇化水平越高,提升幅度越小。转型协调性综合评价值0.13~0.68区间,呈苏南<苏中<苏北态势,说明转型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程度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发展未能同步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理想目标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偏离是面临的主要问题。(2)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实际过程亦偏离理想目标,但相关调控方式的集中开展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善,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主要调控手段。典型县域如皋市细化分析表明,典型县域内部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实际过程同样偏离理想目标,由于在城关镇、经济开发区和港区集中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和就地城镇化两种调控方式,使得偏离状况得以改善,转型向着理想目标靠拢。两种调控方式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调控数量和应用范围优势明显,是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主要手段。(3)江苏省域和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存在差异。江苏省域和典型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变化、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各自驱动机制等均存在差异。省域转型各方面变化基本未现拐点,除城镇化率外,其余驱动因素均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下降,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呈非协调转型态势,城乡关系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典型县域各方面变化已经出现转型的拐点,且城镇化率、人均GDP、利用外资水平等都推动着转型协调性提升,综合作用下转型协调性先降后升,向协调转型发生转变,且县域局部地区城乡关系从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突变。然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的提升仅在县域局部地区出现,尚未对全省总体态势来带明显影响。(4)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过程,曲线两侧城镇化发展对转型驱动作用存在差异。综合省域和典型县域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变化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成2个阶段:U型曲线左侧是“城镇化偏向驱动”阶段,注重城镇化效率而忽视城乡公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越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起负向驱动作用。U型曲线右侧是“城乡一体化驱动”阶段,受社会-生态负反馈作用,注重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城镇化成果通过多种方式惠泽农村,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越高,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起正向驱动作用。(5)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应实行分层次、有侧重点的调控对策,“省域分区指引——县域格局优化——整治项目区要素整合”。全省可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非协调转型发展扩张区和非协调转型稳定改善区,从城镇化拉力及农村发展推力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转型调控指引,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协作。典型县域基于居住适宜性评价,可分成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区、农村居民点集中整治区、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用地缓冲区和生态保护区5类地区,具体落实转型目标与调控方式,实现格局优.化。整治项目区基于刘易斯拐点理论与遗传算法,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要素整合方案智能决策,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理想目标同步落实。
方伟[7](2014)在《深化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正进入以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全面深化发展阶段,面临着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面、进一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差距、与市场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文化发展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进一步耦合等新挑战、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沿着市场化、产业化、均等化、共享化、自主化、民主化、公平公正等现代化发展方向,从体制创新、农村内生发展力量积聚等方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更高层次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茅迎春[8](2014)在《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及管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投入扶持。从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项目投入规模看,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从2004年的5千多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6.81亿元,对促进江苏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情况看,存在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江苏要完成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必须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在分析研究相关理论、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财政扶持农业机械化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2004-2013年农业机械化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投入的规模、结构和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等重点项目,以及创新和管理情况分析研究,并结合江苏2020年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提出加强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及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李松柏[9](2014)在《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文中认为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王洪祥[10](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二、环太湖地区应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太湖地区应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循环农业 湖州怎样做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1.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
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环太湖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
1. 思想观念的制约。 |
2. 经营方式的制约。 |
3. 技术条件的制约。 |
4. 激励机制的制约。 |
三、如何加快环太湖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
1. 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
2. 着力实施农业节水增效机制。 |
3. 积极开展农业污染防控与治理。 |
4. 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
5. 加大政策支持与加强科技支撑。 |
(2)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其区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农业现代化 |
二、农业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和理论的探讨与延伸 |
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模式和乡村转型范式的探索与辨析 |
三、农业现代化转型成因及影响因素的探究与验证 |
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的协同机制和优化路径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农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农业发展在全国的地位 |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 |
一、时间演化特征 |
二、地区分异特征 |
第三节 农业转型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驱动机制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机理模型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驱动机制 |
一、要素创新驱动 |
二、“四化”协调互动 |
三、政策引导促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驱动机制的区域效应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转型要素驱动的区域格局 |
一、农业TFP评价指标体系 |
二、农业TFP总体变化特征 |
三、农业TFP空间格局演化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转型协同发展的地域类型 |
一、“四化”评价指标体系 |
二、“四化”协调的时序演化 |
三、“四化”协调的区域分异 |
四、“四化”协调的地域类型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转型政策促动的效应分析 |
一、农业发展政策变迁 |
二、农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分析 |
三、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考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调控路径 |
第一节 强化突出要素创新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带动引领 |
一、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激发农村发展潜力 |
三、创新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二节 着力深化四化协调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
一、加快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
二、推动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 |
三、促进信息引领生产,助推农业提档升级 |
第三节 加快提升政策制度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保障支撑 |
一、注重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
二、强化政策激励效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三、加快推动体制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1.1.2 中欧班列加速布局 |
1.1.3 国家明确建立陆海统筹的现代化对外开放物流运输网络 |
1.1.4 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地方西向开放的重要抓手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现象分析 |
1.2.2 科学问题提炼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法 |
1.4.3 GIS空间分析法 |
1.4.4 历史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的组织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的研究 |
2.1.2 西向开放条件下国家内陆门户的研究 |
2.1.3 交通可达性研究 |
2.1.4 空间联系研究 |
2.1.5 区域空间结构 |
2.1.6 区域物流研究 |
2.1.7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5 点-轴开发理论 |
2.2.6 轴-辐系统理论 |
第三章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与战略地位 |
3.1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 |
3.1.1 西北内陆门户概况 |
3.1.2 西北内陆门户对外贸易现状 |
3.1.3 西北门户成为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 |
3.2 西北门户在国土开发中的地位 |
3.2.1 国土开发战略中重要的节点 |
3.2.2 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 |
3.3 地缘经济地位 |
3.3.1 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重要贸易经济体 |
3.3.2 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地带 |
3.3.3 西北门户地带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 |
3.4 地缘政治地位 |
3.2.1 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 |
3.2.2 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向贸易现状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西向班列运营现状 |
4.2.1 整体发展状况 |
4.2.2 具体线路与车次状况 |
4.2.3 运价与竞争力状况 |
4.2.4 运营速度状况 |
4.3 西向班列空间布局与运营特征 |
4.3.1 始发城市及其发车频率分异明显 |
4.3.2 物流通道多为骨干铁路 |
4.3.3 货源腹地交叉 |
4.3.4 中欧班列无序竞争亟待破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演进中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 |
5.1 数据来源 |
5.2 国内货运交通网络 |
5.2.1 国内货运交通线路速度的设定 |
5.2.2 当前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
5.2.3 2020年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
5.3 面向西北门户的中国城市轴-辐物流网络构建 |
5.3.1 高等级流通节点的识别 |
5.3.2 物流主通道的识别 |
5.3.3 轴-辐网络的构建 |
5.4 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流通网络流量格局 |
5.4.1 不同等级流通节点核心腹地的划分 |
5.4.2 流通节点与通道可支配流量格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动的城市区位 |
6.1 基于运费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方法 |
6.1.1 多式联运成本测算与竞争的分析模型 |
6.1.2 加权因子法 |
6.2 陆路运输路径下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与集疏运枢纽设置 |
6.2.1 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现状与趋势 |
6.2.2 中欧班列主导下的欧洲市场集疏运枢纽设置 |
6.3 海洋运输路径下中欧贸易外贸港口群体识别 |
6.3.1 国内城市出海港口的选择 |
6.3.2 欧洲枢纽港口的选择 |
6.4 运价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格局 |
6.4.1 节点城市运费的测算 |
6.4.2 基于运费成本的城市区位分析 |
6.5 时间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改善程度测算 |
6.5.1 节点城市时间成本的测算 |
6.5.2 基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 |
6.6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整体变动特征 |
6.6.1 双向开放下的优、劣势类型区划分 |
6.6.2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变动整体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塑的国家空间结构 |
7.1 国家西向流通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
7.1.1 三角洲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7.1.2 三角洲顶点与出水口城市的经济地理意义 |
7.1.3 国家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
7.2 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菱形结构” |
7.2.1 西向开放下的节点城市整体区位格局 |
7.2.2 从“三角形结构”到“菱形结构”的历史演进 |
7.2.3 “菱形结构”的整体优势与合理性 |
7.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7.3.1 国土开发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前困境 |
7.3.2 美国国土开发的借鉴意义 |
7.3.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开发架构和宏观生产力布局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西北门户的现状与战略地位特征 |
8.1.2 以中欧班列为主导的西向贸易特征 |
8.1.3 节点城市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特征 |
8.1.4 西向开放下节点城市西向流通模式 |
8.1.5 全国节点城市的区位格局特征 |
8.1.6 西向开放之后国家空间结构的的核心框架 |
8.2 可能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中国快运货物班列信息统计 |
附录B: 各铁路局货物快运列车作业站 |
附录C: 2013年三级节点城市至归属城市的时间成本 |
附录D: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吞吐量统计 |
附录E: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正全面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休闲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
1.1.2 休闲产业是众多国家和地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同选择 |
1.1.3 吴中区环太湖地区急需把握休闲产业的发展先机 |
1.2 休闲产业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休闲产业规划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休闲产业定义 |
2.1.2 休闲产业分类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链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休闲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3.2 休闲产业布局相关研究 |
2.4 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实践研究 |
2.4.1 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
2.4.2 休闲产业开发实践 |
第三章 休闲产业结构体系与空间布局 |
3.1 休闲产业结构体系研究 |
3.1.1 休闲产业产业链研究 |
3.1.2 休闲产业结构体系研究 |
3.2 休闲产业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
3.2.1 休闲产业的特征 |
3.2.2 休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3 休闲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3.3 休闲产业发展模式 |
3.3.1 休闲资源导向发展模式 |
3.3.2 客源市场导向发展模式 |
3.3.3 主题品牌导向发展模式 |
3.3.4 综合型休闲产业发展模式 |
3.4 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
3.4.1 主导产品集聚布局模式 |
3.4.2 文化资源集聚布局模式 |
3.4.3 景观资源集聚布局模式 |
3.4.4 政府主导的布局模式 |
第四章 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现状分析 |
4.1 发展机遇 |
4.1.1 迎接服务经济的到来,吴中区需要休闲产业 |
4.1.2 吴中区经济未来的长期稳定增长离不开休闲产业 |
4.1.3 姑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休闲产业 |
4.1.4 苏州实现“太湖美”需要休闲产业 |
4.2 发展条件 |
4.2.1 生态环境条件 |
4.2.2 社会发展条件 |
4.2.3 区位条件 |
4.2.4 资源条件 |
4.2.5 政策条件 |
4.3 发展现状 |
4.3.1 整体发展概况 |
4.3.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4.3.3 体育休闲业发展概况 |
4.3.4 文化休闲业发展概况 |
4.3.5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4.3.6 休闲餐饮业发展概况 |
4.3.7 休闲购物业发展概况 |
4.4 布局现状 |
4.4.1 整体布局现状 |
4.4.2 旅游业布局现状 |
4.4.3 体育休闲业布局现状 |
4.4.4 文化休闲业布局现状 |
4.4.5 休闲农业布局现状 |
4.4.6 休闲餐饮业布局现状 |
4.4.7 休闲购物业布局现状 |
4.5 问题分析 |
4.5.1 休闲产业业态丰富度和吸引力不足 |
4.5.2 产业链缺乏高端化发展,品牌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
4.5.3 休闲产业布局分散,缺乏对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合理集聚 |
4.5.4 环太湖的优质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
4.6 客源市场分析 |
4.6.1 入境市场分析 |
4.6.2 国内市场分析 |
第五章 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结构研究 |
5.1 休闲产业顶层策略 |
5.1.1 休闲产业战略定位 |
5.1.2 休闲产业发展思路 |
5.2 休闲产业产业链结构研究 |
5.2.1 重点行业选取研究 |
5.2.2 休闲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研究 |
5.2.3 重点发展产业的产业链研究 |
5.3 休闲产业重点门类发展方向研究 |
5.3.1 温泉休闲 |
5.3.2 度假休闲 |
5.3.3 体育休闲业 |
5.3.4 文化休闲业 |
5.3.5 休闲农业 |
第六章 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布局研究 |
6.1 休闲产业布局及演化规律研究 |
6.1.1 布局敏感因素研究 |
6.1.2 集聚区演化规律研究 |
6.2 休闲产业布局形态研究 |
6.2.1 从集聚区的形态分类 |
6.2.2 从集聚区的建设分类 |
6.3 休闲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6.3.1 休闲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原则 |
6.3.2 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思路 |
6.3.3 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县域层面城乡空间格局变动剧烈 |
1.1.2 城乡聚落用地成为LUCC研究的热点课题 |
1.1.3 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政策指引 |
1.1.4 苏省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具有典型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乡聚落 |
1.3.2 城乡聚落空间 |
1.3.3 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城乡聚落空间研究的分析框架 |
1.4.2 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1.4.3 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 |
1.4.4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
1.4.5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镇空间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城镇空间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城镇空间研究进展 |
2.1.3 江苏省城镇空间研究进展 |
2.2 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进展 |
2.2.2 国内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进展 |
2.2.3 江苏省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进展 |
2.3 研究展望 |
2.3.1 相关研究的不足 |
2.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三章 城乡聚落空间的理论解析 |
3.1 城乡空间结构理论 |
3.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3.1.2 增长级理论 |
3.1.3 中心——外围理论 |
3.1.4 中心地理论 |
3.1.5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3.1.6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理论 |
3.1.7 乡村聚落演化模式 |
3.2 城乡空间组织理论 |
3.2.1 田园城市理论 |
3.2.2 有机疏散理论 |
3.3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
3.3.1 城乡Desakota发展模式 |
3.3.2 城乡连续谱模型 |
3.3.3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
3.3.4 城镇相互作用理论 |
3.3.5 城乡一体化设计理论 |
3.4 相关理论评述 |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江苏省概况 |
4.1.2 行政区划 |
4.2 资料和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4.3.1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
4.3.2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分析方法 |
4.3.3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形成机制的研究方法 |
4.4 技术路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 县域城镇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1 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 |
5.1.2 密度呈现东南部五个高值中心和北部低值连片的格局 |
5.1.3 空间分布形态呈现苏南地区分布均衡和苏北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格局 |
5.1.4 空间关联程度呈现南-北向梯度变化特征 |
5.2 县域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5.2.1 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向西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 |
5.2.2 密度呈现东部两个高值中心和西部低值连片的格局 |
5.3 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5.3.1 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 |
5.3.2 密度呈现东部高值连片和西北部低值连片的格局 |
5.3.3 空间分布形态呈现环太湖地区均衡分布与沿海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格局 |
5.3.4 空间关联程度呈现东南-西北的梯度变化特征 |
5.4 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 |
6.1 县域城镇聚落的空间分异 |
6.1.1 规模分布呈现南部高值集聚和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 |
6.1.2 规模结构呈现三大地区内部等级规模梯度变化特征 |
6.1.3 形态呈现南-北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 |
6.2 县域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 |
6.2.1 规模分布呈现北部高值集聚和中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 |
6.2.2 规模结构呈现自东向西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减弱的态势 |
6.2.3 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北-西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 |
6.3 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 |
6.3.1 规模分布呈现南北高值集聚和中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 |
6.3.2 规模结构呈现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增强的态势 |
6.3.3 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 |
6.4 县域城乡聚落的地域类型 |
6.4.1 城乡聚落地域类型划分的意义 |
6.4.2 城乡聚落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 |
6.4.3 县域城乡聚落的地域类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
7.1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
7.1.1 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 |
7.1.2 城镇化的外部推动 |
7.1.3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7.1.4 交通条件的催化作用 |
7.1.5 政府规划调控的引导作用 |
7.2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分析 |
7.2.1 驱动力因子的确定 |
7.2.2 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 |
7.2.3 驱动力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7.3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
7.3.1 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
7.3.2 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 |
8.1 城乡聚落空间存在的问题 |
8.1.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不平衡 |
8.1.2 城乡聚落空间布局不均衡 |
8.1.3 城乡聚落间交通网络结构不均衡 |
8.2 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 |
8.2.1 系统性原则 |
8.2.2 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相统一原则 |
8.2.3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
8.3 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目标 |
8.3.1 从城乡整体规划入手,构建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 |
8.3.2 遵循城乡共建共享,构建聚落体系空间交通网络 |
8.3.3 实现城乡要素的统筹发展 |
8.4 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策略 |
8.4.1 合理有序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
8.4.2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 |
8.4.3 加强城乡聚落的空间分类指导 |
8.4.4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镇化 |
1.2.2 农村居民点用地 |
1.2.3 土地利用转型 |
1.2.4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
1.3.3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研究 |
1.3.4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评述与论文定位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数据来源 |
第2章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调控对策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城镇化发展过程 |
2.1.1 人口城镇化过程 |
2.1.2 土地城镇化过程 |
2.2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 |
2.2.1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综合性 |
2.2.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变化过程 |
2.3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驱动作用 |
2.3.1 驱动因素总体作用框架 |
2.3.2 驱动作用下系统状态变化 |
2.4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 |
2.4.1 调控的本质与内涵 |
2.4.2 调控的多视角分析 |
2.4.3 调控原则、框架与层次 |
2.4.4 调控目标与构建思路 |
第3章 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状况与协调性评价 |
3.1 江苏省概况 |
3.1.1 自然状况与行政区划 |
3.1.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概况 |
3.1.3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基本情况 |
3.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分析方法 |
3.2.1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变化过程分析 |
3.2.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评价模型 |
3.3 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用地数量变化状况 |
3.3.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 |
3.3.2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分析 |
3.4 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空间分布变化状况 |
3.4.1 破碎度变化 |
3.4.2 景观形状指数变化 |
3.4.3 景观分离度变化 |
3.4.4 聚合度变化 |
3.5 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状况 |
3.5.1 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变化分析 |
3.5.2 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分级与评价 |
3.6 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评价 |
3.6.1 评价指标空间分异 |
3.6.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评价结果 |
第4章 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驱动机制 |
4.1 驱动因素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
4.1.1 驱动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2 驱动因素影响及驱动过程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驱动因素及影响强度 |
4.2.1 驱动因素共线因子识别 |
4.2.2 主控因素分析 |
4.2.3 各方面变化主控因素对比 |
4.3 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驱动因素作用过程及总体态势 |
4.3.1 驱动因素作用下转型协调性变化过程 |
4.3.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总体态势 |
4.4 江苏省域城乡关系子系统状态突变过程 |
4.4.1 尖点突变过程建立 |
4.4.2 城乡关系子系统突变过程 |
第5章 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与省县差异 |
5.1 典型县域研究目的与选取 |
5.1.1 典型县域研究目的 |
5.1.2 典型县域确定 |
5.2 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 |
5.2.1 用地数量的变化特征 |
5.2.2 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 |
5.2.3 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特征 |
5.2.4 转型协调性特征 |
5.3 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方式分析 |
5.3.1 就地城镇化调控方式 |
5.3.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调控方式 |
5.3.3 调控方式对比 |
5.4 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驱动机制 |
5.4.1 典型县域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强度 |
5.4.2 典型县域驱动因素作用过程及转型总体态势 |
5.4.3 典型县域城乡关系子系统突变过程 |
5.5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省县差异 |
5.5.1 转型各方面变化及总体态势省县差异 |
5.5.2 转型驱动机制省县差异 |
5.5.3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省县综合实现 |
第6章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对策 |
6.1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分层调控侧重点辨析 |
6.1.1 分层调控侧重点辨别 |
6.1.2 省域调控——分区指引 |
6.1.3 县域调控——格局优化 |
6.1.4 整治项目区调控——要素整合 |
6.2 省域调控的分区指引 |
6.2.1 分区指引实现方法 |
6.2.2 分区指引与区域协作 |
6.3 县域调控的格局优化 |
6.3.1 格局优化实现方法 |
6.3.2 用地数量与集约利用水平目标确定 |
6.3.3 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方式选择 |
6.3.4 城镇村空间结构划定 |
6.4 整治项目区调控的要素整合 |
6.4.1 要素整合实现方法 |
6.4.2 要素整合方案甄选 |
6.4.3 最优方案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 |
6.5 政策措施与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及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财政政策措施 |
1.2.3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化 |
2.1.2 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及特征分析 |
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4 新古典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1.1 明确农机化发展目标,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 |
3.1.2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
3.1.3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 |
3.1.4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农机化投入不均衡,扶持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
3.2.2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足,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
3.2.3 农机组织化程度低,农机利用率不高 |
3.2.4 农机操作使用人员素质不高,农机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
3.3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分析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管理现状分析 |
4.1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情况简述 |
4.2 2004-2013年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规模分析 |
4.2.1 口径划分与项目解释 |
4.2.2 规模分析 |
4.3 2004-2013年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分析 |
4.4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重点项目分析 |
4.4.1 农机购置补贴 |
4.4.2 秸秆机械化还田 |
4.4.3 农机购置补贴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启示 |
4.5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创新及管理情况 |
4.5.1 投入创新情况 |
4.5.2 投入管理情况 |
4.6 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江苏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发展目标因素 |
5.2 经济社会因素 |
5.2.1 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5.2.2 经济转型升级 |
5.2.3 新型经营主体 |
5.3 政策影响因素 |
5.3.1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
5.3.2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 |
5.4 财政资金管理因素 |
5.4.1 项目库建设 |
5.4.2 预算绩效管理 |
5.4.3 项目资金分配 |
5.4.4 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
第六章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
6.1 建议 |
6.1.1 明确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重点 |
6.1.2 进一步增加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总量 |
6.1.3 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 |
6.1.4 强化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管理 |
6.2 结论 |
6.3 创新和不足 |
6.4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
1. 1 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1. 2 旅游业绩竞争力 |
1. 3 旅游资源竞争力 |
1. 4 旅游支撑竞争力 |
1. 5 旅游综合竞争力 |
2 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2. 1 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与优势 |
2. 2 区域旅游合作的不足 |
2. 3 机遇与挑战 |
3 促进环太湖地区旅游合作的对策 |
3. 1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
3. 2 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旅游圈 |
3. 3 强化环太湖旅游整体品牌形象 |
3. 4 加强环太湖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 |
3. 5 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
(10)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环太湖地区应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循环农业 湖州怎样做强?[J]. 李念文. 中国生态文明, 2018(02)
- [2]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其区域效应[D]. 孙晓欣.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3]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D]. 文玉钊.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地区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袁培培.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6)
- [5]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朱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8)
- [6]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周华. 南京大学, 2015(04)
- [7]深化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J]. 方伟.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8]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及管理分析[D]. 茅迎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 [9]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 李松柏. 经济地理, 2014(02)
- [10]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用地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