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送排式论文-朱培根,孔维同,李晓昀,宋桦,何轶敏

竖井送排式论文-朱培根,孔维同,李晓昀,宋桦,何轶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竖井送排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隧道通风,送排风竖井,数值模拟,送排风组合

竖井送排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培根,孔维同,李晓昀,宋桦,何轶敏[1](2016)在《城市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送排风竖井在城市隧道中的通风作用,选择合理的送排风组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采用CFD方法,对5种排风速度与5种送风速度的25种送排风组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送排风组合隧道内的通风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送排比大于1时,隧道内会出现回流,且送排比越大,隧道回流效应越强,经济效益越低。隧道内气流分布和污染物浓度都与送排风组合有关,较大的排风速度虽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浓度,但能耗也较大,过大或者过小的送风速度都会使隧道局部污染物浓度过高,降低通风作用。因此,综合考虑隧道通风经济性和实用性,确定排风速度为5~6m/s和送风速为8~12m/s为最优组合。选择合理的送排风组合,不仅能有效控制隧道污染物浓度,还能减少能量损失,对城市隧道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6年10期)

万良勇,郭佳奇,王梦恕[2](2015)在《竖井送排式通风隧道火灾温度分布特征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竖井送排风式纵向通风方案下的小尺度(1:50)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研究火灾时隧道拱顶及火源前后隧道中心线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风机启闭状态对隧道拱顶各测点最高温度的影响明显;火灾发生在短道时,正常运行时1号热电偶树上各测点温度自上而下温度依次升高,温度整体较低,关停工况下时则相反,关停工况时烟气未下降至3号热电偶树底部;火灾发生在进口端时,关停工况时火源向下传递热量的能力略微下降;火灾发生在出口端时,正常工况时1号热电偶树各点温度特征规律性较差,而关停状态时较好,送风轴流风机对出口端火灾的影响更大。基于温度分布特征及试验中观察到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建议了分水岭隧道火灾时的洞内风流组织。(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方磊,谢永利,杨晓华[3](2009)在《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送风口角度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能耗,应用雷诺数相似理论,对竖井送排式通风送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不同送风口角度时风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送风口角度对送风动力的影响随送风段隧道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隧道设计风速为6~8 m/s时,送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宜取5°~6°。(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郑国平,朱合华[4](2007)在《基于二分法的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数值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能将特长公路隧道划分成若干通风区段,通过竖井排出隧道内污染空气并同时送入新鲜空气,因此可以加大纵向通风方式的适用长度。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守恒和压力平衡方程更加复杂,很难求得其解析解。以流体力学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为基础,建立了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平衡方程和压力平衡方程。基于二分法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流量平衡方程数值解的求解过程,并对迭代计算过程中目标函数的确定、初始试算值的界定、计算约束条件的选取作了介绍。以二分法为核心算法,并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A(V isual Basic forApplication,以下简称VBA)编制了"多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计算程序,该程序已经在多个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项小强,吴德兴[5](2007)在《公路隧道多竖井送排式通风计算方法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公路隧道纵向通风计算特点分析入手,根据流体的连续性原理对单竖井送排式通风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多竖井送排式通风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求出多竖井送排式通风中各段隧道最经济的设计风量,通过编程并实施,证明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07年04期)

郑国平[6](2007)在《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数值解析及运营经济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流体力学为基础,建立了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平衡方程和压力平衡方程。基于二分法数值求根方法,提出了流量平衡方程数值解的求解过程,并对迭代计算过程中初始试算值的界定、计算约束条件的选取作了介绍。以二分法为核心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以下简称VBA)编制了“双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计算程序(以下简称通风计算程序),该程序已经在多座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从经济风速和设备运营控制两个方面,介绍了提高运营通风经济性的策略和措施。(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07年01期)

叶青,沈国民[7](2006)在《长大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中风机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纵向通风的公路隧道,在其通风方案比较选择和初步设计计算中,通常采用一元流理论。对公路隧道纵向通风的一维常规计算,理论计算已趋完善。然而,隧道是一个叁维空间结构,用一维理论计算出的隧道内的沿程风速和压力,严格地讲不能真实地反映隧道内空气的速度和压力分布。特别是在进行通风方案的细节优化时,一元流常规计算已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隧道通风系统进行多维分析。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隧道通风过程中流场分布进行研究,从而对隧道通风的相关参数和运营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和规范。(本文来源于《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叶青,沈国民[8](2006)在《长距离大直径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中风机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Fluent软件对长距离、大直径、采用双竖井送排式通风的隧道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别对隧道入口射流主风机及两组竖井送排风机进行测试,分析了5个风机转速的变化对隧道流场的改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主风机的影响最大,竖并排风机的升压性能不如送风机。(本文来源于《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期刊2006年02期)

方磊,谢永利,李宁军[9](2005)在《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排风口角度优化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模型试验于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中,并对排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对排风段隧道平均风速的影响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排风口角度和不同风速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排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对排风动力有较大影响,且随着排风段隧道平均风速增大,排风口角度的影响越大。因此排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宜取隧道结构和安全性允许条件下的最小值。(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05年05期)

张铭鑫[10](2004)在《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短道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中关注的短道段气流状态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论文引入无量纲数——短道因子来表征短道流态,并在试验平台上研究了排风量与送风量比例、排风角度及短道长度叁个因素对短道流态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方法分析了叁因素与短道因子的关系,最后给出控制短道回流的主要措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4-12-01)

竖井送排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竖井送排风式纵向通风方案下的小尺度(1:50)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研究火灾时隧道拱顶及火源前后隧道中心线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风机启闭状态对隧道拱顶各测点最高温度的影响明显;火灾发生在短道时,正常运行时1号热电偶树上各测点温度自上而下温度依次升高,温度整体较低,关停工况下时则相反,关停工况时烟气未下降至3号热电偶树底部;火灾发生在进口端时,关停工况时火源向下传递热量的能力略微下降;火灾发生在出口端时,正常工况时1号热电偶树各点温度特征规律性较差,而关停状态时较好,送风轴流风机对出口端火灾的影响更大。基于温度分布特征及试验中观察到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建议了分水岭隧道火灾时的洞内风流组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竖井送排式论文参考文献

[1].朱培根,孔维同,李晓昀,宋桦,何轶敏.城市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优化[J].流体机械.2016

[2].万良勇,郭佳奇,王梦恕.竖井送排式通风隧道火灾温度分布特征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

[3].方磊,谢永利,杨晓华.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送风口角度优化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郑国平,朱合华.基于二分法的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数值解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

[5].项小强,吴德兴.公路隧道多竖井送排式通风计算方法与实践[J].现代隧道技术.2007

[6].郑国平.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数值解析及运营经济性研究[J].隧道建设.2007

[7].叶青,沈国民.长大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中风机影响的数值模拟[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8].叶青,沈国民.长距离大直径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中风机影响的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

[9].方磊,谢永利,李宁军.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排风口角度优化模型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5

[10].张铭鑫.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短道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

标签:;  ;  ;  ;  

竖井送排式论文-朱培根,孔维同,李晓昀,宋桦,何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