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及农业生产力逐步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规模庞大、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和发展小康社会的突出力量和重要方面军,他们为城镇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被经济学家誉为“劳务经济”的新型经济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拓展了道路。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其所衍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业已形成和固化,受到这些壁垒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一直受到二元结构的束缚。加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得他们大多从事于劳动密集型及体力型行业。超长的劳动时间、高负荷的劳动强度、简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得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缺乏保障、岌岌可危,他们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群体,而偏低的待遇又使得他们付不起医疗费用。面对不稳定的工作和有限的收入,农民工群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需获得医疗保险,从而减轻其经济负担,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现阶段,基于农民工健康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工对医疗保险需求的迫切性,就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民工医疗保险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结合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资源,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进行了设计,最后从基金运作机制和制度环境优化两个方面阐述了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良性运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本文共有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理论基础。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论文中主要涉及的“农民工”与“医疗保险”这两个在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常见但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及界定,从而确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内涵。然后又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健康经济学理论、保险学基本理论,这些理论为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险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二元医疗保险体系下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状况分析。本章对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基本制度框架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出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隔离和属地化管理的不足,即导致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需要建立适应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特性的医疗保险体系。第四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在安全系数低的工作条件、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收入下,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迫切。本章通过对政府意愿、财政能力、执行能力,企业承受能力以及农民工个人的意愿、缴费能力的分析,得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具有可行性。第五章,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本章在分析、评价现有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的整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在此思路和原则指导下,确定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帐户、支付进行了研究设计,并阐述了农民工医疗保险与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联系与衔接问题。第六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机制设计。本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切入,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投资方式选择、监管的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以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第七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环境优化。本章从保障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益、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工会维权机制、弱化户籍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措施优化农民工医疗保险运行的制度环境。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言1.1 研究背景1.1.1 农民工的产生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1.1.2 农民工的社会价值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1.2.3 农民工的健康及其医疗现状令人担忧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 国内研究动态1.3.2 国外研究动态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 研究思路1.4.2 研究方法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理论基础2.1 农民工医疗保险界定2.1.1 农民工界定2.1.2 医疗保险界定2.1.3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内涵2.2 人力资本理论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2.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2.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2.2.4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2.3 社会保障理论2.3.1 国家干预主义2.3.2 经济自由主义2.3.3 中间道路学派2.4 社会公平理论2.4.1 社会公平内涵2.4.2 社会公平理论主要观点2.5 公共产品理论2.5.1 公共产品内涵2.5.2 公共卫生产品内涵2.6 健康经济学理论2.6.1 阿罗经典理论2.6.2 健康需求理论2.6.3 医疗供给理论2.7 保险学基础理论第三章 二元医疗保险体系下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分析3.1 农村医疗保险状况3.1.1 农村医疗保险演变3.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框架3.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状况3.2.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演变3.2.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本框架3.3 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3.3.1 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3.3.2 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3.3.3 农民工纳入二元性医疗保险体系的可行性分析3.4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必要性3.4.1 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3.4.2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3.4.3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3.4.4 有利于推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3.4.5 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第四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4.1 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4.1.1 农民工的人口特征4.1.2 农民工的工作条件4.1.3 农民工的生活环境4.1.4 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4.1.5 农民工参保情况及意愿4.2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可行性分析4.2.1 政府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能力4.2.2 企业缴纳农民工医疗保险费用的能力4.2.3 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的能力第五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5.1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区域实践经验5.1.1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发展演变5.1.2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区域模式5.1.3 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的效果评价5.1.4 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存在的问题5.2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5.2.1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总体思路5.2.2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基本原则5.3 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设计5.3.1 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确定5.3.2 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率的计算5.3.3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账户设计5.3.4 农民工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设计5.4 农民工医疗保险与城乡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联系5.4.1 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城乡一元医疗保险5.4.2 农民工医疗保险与城乡二元医疗保险的衔接第六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机制设计6.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6.1.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6.1.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测算的基本依据6.1.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6.1.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6.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6.2.1 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借鉴6.2.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分离制衡式6.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6.3.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6.3.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6.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6.4.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6.4.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原则6.4.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财务制度6.4.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会计制度第七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环境优化7.1 保障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益7.1.1 实施规范的劳动合同法7.1.2 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利和社会保障7.1.3 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7.2 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7.2.1 SA8000 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新要求7.2.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7.3 建立维护农民工医疗保险权益的保障机制7.3.1 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7.3.2 建立双向维权机制7.4 构建合理的农民工户籍管理体系7.4.1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7.4.2 农民工户籍管理的政策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民工论文; 医疗保险论文; 模式论文; 基金运作论文; 制度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