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罗青平

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罗青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泌型蛋白,蛋白质组学,免疫原性

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文献综述

罗青平[1](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感染的病禽主要表现为急性死亡,死亡率极高。早期使用磺胺类、氯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治疗禽巴氏杆菌病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一方面导致禽蛋禽肉等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预防控制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是免疫预防。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Pm)有15种血清型,用不同血清型的巴氏杆菌制备疫苗免疫,发现各血清型之间并不能提供交叉保护。当前我国使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是灭活疫苗,最好的商业化灭活疫苗对同源血清型菌株感染的免疫保护率不到80%,保护期短。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保护期,或者研发新型高效的新疫苗,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学者对某些细菌在限铁和非限铁培养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发现限铁培养的菌液中有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与非限铁培养的菌液相比呈明显的上调表达。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推测禽巴氏杆菌在限铁培养条件下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原性相关蛋白,可挖掘筛选免疫原性强的蛋白制备安全高效的亚单位疫苗,或以此方法培养的细菌制备疫苗也可能比非限铁培养的禽巴氏杆菌制备的疫苗会产生更好更高效的免疫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本研究采用限铁(PMR)或正常培养基(PMN)培养Pm并监测其生长情况,绘制了限铁培养基和正常培养基中Pm的生长曲线。在培养前2小时,两种条件下的Pm生长能力无显着差异。在正常培养基中,Pm在4小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在12小时后达到平台期。但限铁培养基中Pm的对数期和平台期较正常培养基延迟2小时。限铁培养条件Pm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P<0.05),说明缺铁条件明显抑制了Pm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限铁培养制备的疫苗免疫保护率明显优于正常培养菌株制备的疫苗,其攻毒保护率达到100%,可有效保护免疫鸡群免受禽巴氏杆菌的感染。但无论是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还是正常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一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明显,二次免疫鸡群抗体持续期相对较长,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于6个月,显着高于其他灭活疫苗。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本研究模拟动物体内环境,在限铁环境中培养Pm。然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出Pm在限铁环境中有26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9个蛋白质点表达量上升,选取其中的13个显着上调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有11个检索出蛋白种类,分别代表了4类蛋白质,其中8个为外膜蛋白,1个为天冬氨酸裂解酶,1个为是30S核糖体蛋白,还有1个为假想蛋白。选取3种分泌蛋白进行克隆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原性(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都有大量的报道,本研究不再重复)。将纯化后的分泌蛋白Asp裂解酶(aspA)、假想蛋白H和30S核糖体S6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免疫40日龄雏鸡,结果显示免疫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35天后呈下降趋势,Asp裂解酶、假想蛋白H和核糖体蛋白S6亚单位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66.67%、80%,Asp裂解酶和S6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且此外疫苗免疫组免疫部位出现红肿,剖开免疫部位可见白色的油状物,可能是灭活疫苗中含有不能被机体吸收的油佐剂造成的,而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此本研究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3.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以NCBI数据库中的禽巴氏杆菌标准株Pm70全基因组作为参照对禽巴氏杆菌Asp裂解酶(aspA)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根据同源重组技术,首先通过融合PCR的方法将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融合,然后将融合片段和卡那抗性基因盒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自杀质粒上,再利用电转的方法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Pm中,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及PCR鉴定,成功构建基因缺失株,与野生型亲本株比较结果显示:aspA基因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作用对禽巴氏杆菌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提高禽巴氏杆菌抗酸能力、厌氧生存能力和限铁环境生存能力;然而,aspA基因缺失并没有显着降低禽巴氏杆菌的毒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高俊峰[2](2019)在《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免疫相关基因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寄生于鸡、鸭等禽类、野生鸟类及犬、猫、人等哺乳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损伤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由于东方次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形态相似,流行区域和中间宿主相同,寄生部位和临床症状亦相似,容易被误判为华支睾吸虫病。因此,东方次睾吸虫很可能是一种被忽视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东方次睾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在我国多省有报道,福建、安徽和黑龙江等省为主要流行区。近几年东方次睾吸虫病的感染率逐年增高,对畜牧业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对东方次睾吸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活史、试验动物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治疗和分子分类等方面,国内外关于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以及免疫诊断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影响了对东方次睾吸虫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防治工作。因此,本研究拟对东方次睾吸虫的成虫、囊蚴和虫卵叁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叁个发育阶段东方次睾吸虫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差异分析,揭示东方次睾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征和代谢特征。根据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东方次睾吸虫的诊断候选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鉴定,建立东方次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东方次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叁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学测序,拼接获得不同发育期东方次睾吸虫Unigenes共199,723个,平均长度1,012核苷酸,N50值为1,396。共有91,398个Unigenes与已知数据库匹配,其中包括Nr(76,247,38.17%)、Nt(34,046,17.04%)、KOG(23,640,11.83%)、KEGG(19,141,9.58%)、Swiss-Prot(35,633,17.84%)、GO(50,577,25.32%)和Pfam(50,449,25.25%)数据库。叁个发育时期共鉴定到23,07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成虫和囊蚴之间共有13,823个,在成虫和虫卵之间共有10,343个,在虫卵和囊蚴之间共有18,348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除了基础代谢过程外,成虫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微管合成、蛋白代谢和生殖行为等过程;囊蚴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幼虫发育、胚胎发育和核分裂等过程;虫卵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大分子复合物组装、神经元发育和细胞骨架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了与肝脏纤维化相关的TGF-β信号通路。利用qPCR方法对叁个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各基因的表达趋势均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2.通过对东方次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到3,616个蛋白质,叁个发育时期共鉴定到2,571个差异表达蛋白,成虫和囊蚴之间共有1,445个差异蛋白,成虫和虫卵之间共有1,728个差异蛋白,囊蚴和虫卵之间共有1,936个差异蛋白,对叁个发育阶段的差异蛋白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在成虫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蛋白质折迭、肌肉收缩的调节和糖酵解等功能,主要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处理、核糖体和间隙连接等信号通路。在虫卵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微管运动活化、叁磷酸腺苷酶活化和螺旋酶活化等功能,主要参与剪接体、RNA转运和DNA复制等信号通路。在囊蚴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磷酸转移酶活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化和乌头酸水合酶活化等功能,主要参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脂肪酸降解和甘油酯代谢等信号通路。利用PRM对叁个发育阶段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表明PRM结果与蛋白质组测序趋势一致。在对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组学分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数量、表达量、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的比较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对东方次睾吸虫的排泄分泌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共鉴定到392个排泄分泌蛋白,全部关联到转录组和蛋白质数据库。依据排泄分泌蛋白质谱结果结合两组学数据分析结果和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筛选出7个免疫相关候选基因,成功地构建了候选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对免疫原性进行鉴定。以重组蛋白rMoENO1和r MoCTSF作为抗原,成功建立了东方次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重组蛋白rMoENO1与rMoCTSF的ELISA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1600和1:800,且与鸭球虫、鸭对体吸虫、日本棘隙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卷棘口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通过对临床样品检测,发现建立的重组蛋白rMoENO1与rMoCTSF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在阳性检出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均可用于东方次睾吸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本研究对东方次睾吸虫叁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进行测序分析,并建立了东方次睾吸虫病的ELISA诊断方法,研究结果可深入了解东方次睾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命活动特征和调控机制,为东方次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及免疫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陆春雪,彭波,陈超群,孙豫辉,栾秀丽[3](2018)在《蛋白质组学筛选沙眼衣原体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方法:将纯化的Ct D型标准株EB经紫外线照射制备UV-EB,然后将未经处理的活EB和紫外线处理的UV-EB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He 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紫外线对EB的灭活效果;分别将低剂量活EB滴鼻感染小鼠或将较高剂量UV-EB经肌肉接种免疫小鼠,首先检测两种接种方式下Ct在体内的增殖情况,然后收集两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Ct D型全基因组908个开放读码框编码的GST-Ct融合蛋白进行ELISA反应,蛋白质组学筛选仅与活EB感染组小鼠血清反应且反应频率高的Ct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最后用筛选到的抗原体外刺激Ct生殖道感染小鼠的脾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情况。结果:经紫外线灭活的UV-EB体外不能感染He La细胞,肌肉接种免疫小鼠后也不能在小鼠肌肉组织内增殖,而活EB滴鼻感染组小鼠的肺组织中可检出大量的Ct;活EB滴鼻感染组小鼠与UV-EB肌肉接种免疫组小鼠的血清抗Ct抗体滴度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小鼠血清分别与Ct全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反应,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共鉴定出60个抗原能被至少1份小鼠血清识别; 22个抗原能同时被两组或任一组血清以≥50%的频率识别,为Ct免疫优势抗原,其中5个抗原仅被活EB滴鼻免疫组血清优势识别,即为Ct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该类抗原体外刺激小鼠脾细胞,能诱导良好的Th1型细胞免疫回忆应答。结论:筛选获得了Ct D型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为Ct亚单位疫苗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靶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古锦翠[4](2018)在《基于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丝绸的起源和传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关注,然而这一直是考古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蚕丝在种类上可以分为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栗蚕丝等,不同种类的蚕丝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以不同蚕丝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得到的丝绸样品也具有不同的形貌和结构,分析不同蚕丝种属以及不同文物样种属鉴定对研究丝绸的起源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现代蚕丝样品,获得不同种属蚕丝的标志性蛋白,建立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蚕丝种属鉴定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蚕丝的氨基酸序列,选取特征肽段作为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以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的方法制备抗体,建立基于免疫学原理的蚕丝种属鉴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老化样品,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样品老化机理,为古代丝绸鉴定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铜乙二胺溶液提取不同蚕丝中的丝素蛋白,使用溶液内酶切的方法将蛋白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酶解之后的蛋白质,获得不同种属蚕丝的标志性蛋白。桑蚕丝标志性蛋白:编码为P05790和P21828的蛋白;柞蚕丝标志性蛋白:编码为O76786的蛋白;蓖麻蚕丝的标志性蛋白:编码为A0A0D5ZY13的蛋白;栗蚕丝的标志性蛋白:编码为B6ZIV6蛋白。将所建立起来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到古代丝绸种属的鉴定上,可以有效的找到文物样样品中的标志性蛋白,从而确定文物样的种属。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不同种属蚕丝的氨基酸序列,获得桑蚕丝和柞蚕丝的特征肽段,制备针对桑蚕丝和柞蚕丝的不同抗体(兔抗桑蚕丝素蛋白序列抗体和兔抗柞蚕丝素蛋白序列抗体),同时使用桑蚕丝素蛋白粉末作为完全抗原制备兔抗桑蚕丝素蛋白抗体和鼠抗桑蚕丝素蛋白抗体,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将桑蚕丝从其它种属蚕丝中区分开来,继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SIA)的方法鉴别桑蚕丝和柞蚕丝,最终可以有效将桑蚕丝和柞蚕丝区分开来。将两种抗体应用到文物样的种属鉴定上,成功确定文物样种属,且结果与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相同。采用柞蚕丝素蛋白粉末为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的方法制备针对柞蚕丝的兔抗柞蚕丝素蛋白抗体,采用热老化和碱老化的方法获取老化柞蚕丝,将建立起来的免疫学的方法应用到老化样品的检测中,同时结合常规检测方法,分析柞蚕丝老化机理。发现碱老化比热老化对柞蚕丝的破坏程度高;检测柞蚕丝老化样品时,ELISA比Western Blot的方法更灵敏。综合上述研究,本课题建立了古代丝绸文物样品的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鉴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古代丝绸样品的鉴定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也为丝绸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1-20)

杜国玉[5](2018)在《感染ORFV后小鼠骨髓源DCs的免疫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口疮(Orf),又名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ORFV具有强大的宿主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通过编码大量的免疫调节蛋白作用于宿主免疫或炎症反应通路实现对宿主的免疫调节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在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ORFV是否能感染小鼠骨髓源DCs以及感染后对其产生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故本试验以ORFV感染的小鼠骨髓源DCs为靶标,通过表达ORFV129蛋白、制备兔多抗血清,为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验证ORFV感染小鼠骨髓源DCs提供特异性抗体;然后通过表面标志物检测ORFV感染是否促进DCs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最后对ORFV感染前、后引起DCs的差异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实施为成功分离小鼠骨髓源DCs提供了研究平台,也为进一步揭示ORFV感染宿主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取得的结论如下:1.成功获得了效价为1:3200的兔多抗血清;2.成功制备了纯度较高的DCs,ORFV刺激DCs时能促进DCs的成熟:无菌分离、培养健康Balb/c鼠骨髓源DCs,第6d经细胞因子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表面出现明显毛刺;ORFV(10~(-1))刺激组的细胞表面标记物MHC-Ⅱ、CD86、CD40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2、IL-1β、TNF-α、IL-6、INF-γ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ORFV(10~(-1))刺激组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经病毒处理的DCs与不同比例T淋巴细胞作用后均可见T淋巴细胞的增殖;3.采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质谱鉴定法对ORFV刺激前、后引起DCs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分析,共发现191个差异蛋白,其中134个上调蛋白(Scin等),57个下调蛋白(Npl、Cstb等)。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抗原加工与呈递、细胞生物合成、翻译、免疫反应、防御外界刺激等生物过程;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主要为抗原加工提呈途径、核糖体合成途径、胞质DNA-sensing通路、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以及一些疾病发生等过程;4.分别利用抗Scin、Npl及Cstb蛋白一抗和HRP标记鼠二抗进行WB验证,印迹图显示,一个上调蛋白和两个下调蛋白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的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青,肖文斐,裘劼人,陈初尉,忻雅[6](2018)在《免疫诱导剂处理的黑李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李品种黑宝石李为试材,用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处理黑李叶片,测定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灵1号处理后黑李叶片明显变大,叶面积增加,叶片变厚,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叶片横切面显示,诱导剂处理后叶片内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明显增厚。说明诱导剂处理后黑李叶片内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增厚可能是致叶片变厚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5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75个(上调1.5倍且P<0.05),下调蛋白82个(下调1.5倍且P<0.05)。GO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发现差异上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叶绿体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而差异下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被膜和光系统Ⅰ,共同参与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免疫诱导剂保康灵1号可能通过调节黑李叶片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表达,促进叶片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帅,侯雪新,孙丽娜,张景山,吉兴照[7](2018)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鉴别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为筛选鼻疽诺卡菌特异诊断抗原提供线索。方法提取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结合免疫印迹法筛选与抗鼻疽诺卡菌兔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点。结果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杂交膜上,共发现9个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其中8个可在考马斯蓝染色胶上找到匹配点,通过介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功鉴定8个蛋白,全部定位于胞内。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鼻疽诺卡菌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中发现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可作为鼻疽诺卡菌特异性诊断候选抗原,用于诊断试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8年04期)

宋亚娇[8](2018)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感染斑马鱼皮肤免疫应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动物模型,病鱼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鳃和鳍部点状出血,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表皮与疏松层间黑色素细胞减少,囊状和杯状黏液细胞增多;鳃小片基底细胞增生,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上皮层可见空泡细胞,囊状细胞增多;肝脏细胞水肿、坏死;脾脏细胞核消失、脾窦扩张,可见内皮细胞坏死。进一步以SVCV病毒感染诱导斑马鱼皮肤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等,进行皮肤免疫应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999个皮肤蛋白,在感染24h有320个差异蛋白,其中131个上调表达,189个下调表达;在96h有181个差异蛋白,其中104个上调表达,77个下调表达。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有TLR、I型IFN、MAPK、NF-κB及补体系统等信号通路参与斑马鱼皮肤免疫应答的调控过程。根据SVCV病毒诱导斑马鱼皮肤差异表达蛋白,以GAPDH为内参基因,进一步采用qRT-PCR方法对候选基因mRNA表达水平验证分析。结果表明,SVCV病毒感染斑马鱼24h,在皮肤中补体(C3、C6、C9)、Toll样受体3(TLR3)、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核因子NF-κB(NF-κB)、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b)、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b(Stat5b)、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cap3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和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等基因上调表达,而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C7等基因下调表达;感染96h,补体(C3、C6、C9)、TLR3、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IRF2、IRF7)、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基因Mx(MxB)、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RIG-I)、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白介素细胞-10(IL-10)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a(JAK2a)等基因上调表达,而C7、IRF6等基因下调表达(p<0.01)。qRT-PCR检测结果表明23个基因表达水平与iTRAQ蛋白定量结果基本一致,并且qRT-PCR值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1)。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SVCV病毒感染诱导斑马鱼皮肤黏膜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霍祎,宗兆运,米凯霞,邓海腾[9](2018)在《结核病疫苗和耻垢分枝杆菌引起树突状细胞差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发展新的结核病防治策略至关重要.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且需要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快速生长非致病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经常用来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模式菌开展相关研究.为了探讨耻垢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免疫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本课题组利用缓慢生长的结核菌的减毒活疫苗卡介苗(BCG)和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分别感染小鼠(Mus musculus)树突状细胞DC2.4细胞,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阐述宿主细胞对BCG和耻垢分枝杆菌不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BCG在DC2.4中生存时间比耻垢分枝杆菌长.定量蛋白质组学发现耻垢分枝杆菌激活了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上调了AIM2,IFI204,IFIT1和ISG15蛋白的表达.相反,BCG的侵染对宿主细胞的蛋白组影响不大.分泌组学的结果显示,耻垢分枝杆菌的侵染诱导树突状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趋化因子以及ISG15,TNF和IL-6等细胞因子,说明耻垢分枝杆菌的侵染促进了宿主细胞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从而迅速地清除侵染的细菌.与此一致的是,耻垢分枝杆菌侵染的小鼠原代免疫细胞比BCG侵染产生更多的IFN-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SG15过表达阻止分枝杆菌进入宿主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与缓慢生长的BCG相比,耻垢分枝杆菌引起宿主细胞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致使耻垢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中被迅速清除.同时,本研究组发现耻垢分枝杆菌侵染引起的ISG15上调阻止了分枝杆菌进入宿主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林晨红,管剑龙[10](2017)在《蛋白质组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是一类以免疫应答或自身免疫耐受异常为特征,累及多器官、组织的系统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自身抗体的检测。蛋白质组学是分析蛋白质表达、功能及其在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全面高通量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二维凝胶电泳法、质谱法及蛋白质微阵列等。蛋白质组学主要在蛋白质水平上研究临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AIDs中可用于鉴定新的自身抗原/抗体、筛选诊断相关候选蛋白、寻找疾病活动性相关蛋白、发现有效治疗靶点及评估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寄生于鸡、鸭等禽类、野生鸟类及犬、猫、人等哺乳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损伤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由于东方次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形态相似,流行区域和中间宿主相同,寄生部位和临床症状亦相似,容易被误判为华支睾吸虫病。因此,东方次睾吸虫很可能是一种被忽视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东方次睾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在我国多省有报道,福建、安徽和黑龙江等省为主要流行区。近几年东方次睾吸虫病的感染率逐年增高,对畜牧业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对东方次睾吸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活史、试验动物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治疗和分子分类等方面,国内外关于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以及免疫诊断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影响了对东方次睾吸虫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防治工作。因此,本研究拟对东方次睾吸虫的成虫、囊蚴和虫卵叁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叁个发育阶段东方次睾吸虫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差异分析,揭示东方次睾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征和代谢特征。根据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东方次睾吸虫的诊断候选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鉴定,建立东方次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东方次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叁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学测序,拼接获得不同发育期东方次睾吸虫Unigenes共199,723个,平均长度1,012核苷酸,N50值为1,396。共有91,398个Unigenes与已知数据库匹配,其中包括Nr(76,247,38.17%)、Nt(34,046,17.04%)、KOG(23,640,11.83%)、KEGG(19,141,9.58%)、Swiss-Prot(35,633,17.84%)、GO(50,577,25.32%)和Pfam(50,449,25.25%)数据库。叁个发育时期共鉴定到23,07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成虫和囊蚴之间共有13,823个,在成虫和虫卵之间共有10,343个,在虫卵和囊蚴之间共有18,348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除了基础代谢过程外,成虫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微管合成、蛋白代谢和生殖行为等过程;囊蚴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幼虫发育、胚胎发育和核分裂等过程;虫卵阶段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大分子复合物组装、神经元发育和细胞骨架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了与肝脏纤维化相关的TGF-β信号通路。利用qPCR方法对叁个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各基因的表达趋势均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2.通过对东方次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到3,616个蛋白质,叁个发育时期共鉴定到2,571个差异表达蛋白,成虫和囊蚴之间共有1,445个差异蛋白,成虫和虫卵之间共有1,728个差异蛋白,囊蚴和虫卵之间共有1,936个差异蛋白,对叁个发育阶段的差异蛋白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在成虫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蛋白质折迭、肌肉收缩的调节和糖酵解等功能,主要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处理、核糖体和间隙连接等信号通路。在虫卵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微管运动活化、叁磷酸腺苷酶活化和螺旋酶活化等功能,主要参与剪接体、RNA转运和DNA复制等信号通路。在囊蚴阶段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磷酸转移酶活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化和乌头酸水合酶活化等功能,主要参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脂肪酸降解和甘油酯代谢等信号通路。利用PRM对叁个发育阶段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表明PRM结果与蛋白质组测序趋势一致。在对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组学分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数量、表达量、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的比较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对东方次睾吸虫的排泄分泌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共鉴定到392个排泄分泌蛋白,全部关联到转录组和蛋白质数据库。依据排泄分泌蛋白质谱结果结合两组学数据分析结果和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筛选出7个免疫相关候选基因,成功地构建了候选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对免疫原性进行鉴定。以重组蛋白rMoENO1和r MoCTSF作为抗原,成功建立了东方次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重组蛋白rMoENO1与rMoCTSF的ELISA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1600和1:800,且与鸭球虫、鸭对体吸虫、日本棘隙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卷棘口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通过对临床样品检测,发现建立的重组蛋白rMoENO1与rMoCTSF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在阳性检出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均可用于东方次睾吸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本研究对东方次睾吸虫叁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进行测序分析,并建立了东方次睾吸虫病的ELISA诊断方法,研究结果可深入了解东方次睾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命活动特征和调控机制,为东方次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及免疫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参考文献

[1].罗青平.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高俊峰.东方次睾吸虫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免疫相关基因鉴定[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3].陆春雪,彭波,陈超群,孙豫辉,栾秀丽.蛋白质组学筛选沙眼衣原体感染依赖性免疫优势抗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4].古锦翠.基于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5].杜国玉.感染ORFV后小鼠骨髓源DCs的免疫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8

[6].张青,肖文斐,裘劼人,陈初尉,忻雅.免疫诱导剂处理的黑李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8

[7].徐帅,侯雪新,孙丽娜,张景山,吉兴照.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J].疾病监测.2018

[8].宋亚娇.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感染斑马鱼皮肤免疫应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9].霍祎,宗兆运,米凯霞,邓海腾.结核病疫苗和耻垢分枝杆菌引起树突状细胞差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

[10].林晨红,管剑龙.蛋白质组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7

标签:;  ;  ;  ;  

免疫蛋白质组学论文-罗青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