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

论文摘要

从全省9个县(市)18种作物上根结线虫的雌虫、卵和卵囊上共获得888个寄生性真菌分离物,隶属于26属,鉴定出17种,3个变种.其中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孢(F. oxysporum)是福建省根结线虫的寄生性真菌优势种群,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22.30%、19.14%、17.23%和9.57%.根结线虫的寄生真菌类型以卵囊寄生真菌为主.从17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 chlamydosporia)鉴定出厚孢变种(P. chlamydosporia var. chlamydosporia)143株和串孢变种(P. chlamydosporia var.catenulata)32株,其中厚孢变种为优势变种.厚孢变种与串孢变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比例为4.47:1. 构建“几丁质平板筛选、几丁质酶活测定、对根结线虫致病力测定”的寄生性真菌高效菌株筛选模型,从123株淡紫拟青霉分离物中筛选获得5株高产几丁质酶、对根结线虫高致病力的菌株021117-89(即PL89)、021117-77、021029-27、021020-65、021020-36.采用明胶琼脂平板法与几丁质平板法相结合,从17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分离物中筛选获得5株产蛋白酶能力与产几丁质酶能力均较强的菌株010727-1、021020-30、021120-48、021020-34、021120-81. 对菌株PL89的发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PL89液体发酵的适宜C/N为5:1,C/N为20:1有利于PL89固体平板的产孢;碳源浓度对PL89液体培养大量产孢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有一定的影响,碳源浓度为1mol·L-1可使液体发酵大量产孢时间提前,适宜PL89固体平板产孢的碳源浓度为0.5mol·L-1;菌株对不同的碳、氮源种类利用能力不同,结构复杂的碳源(可溶性淀粉)及有机氮源有利于PL89的生长;主要元素缺失对菌株PL89的生长影响很大,其中缺失磷、硫和镁等元素对PL89的液体发酵产孢的减产率分别达90.8%,90.6%和83.1%,对固体平板的产孢减产率分别为83.6%,59.8%和58.8%;微量元素添加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L89对铜离子和铝离子较敏感,添加一定浓度的锰离子、镁离子和元素硼对PL89液体发酵的产孢及生物量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适当浓度的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2均十分有利于PL89液体发酵孢子产量的增加. 根据PL89菌株营养需求特性,研制了虾壳粉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证明细度为过孔径为149μm标准筛的几丁质粉末对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诱导性最强,同时添加蛋白胨能使产酶高峰提早、产酶量提高;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在添加2g·L-1细度为过孔径为149μm标准筛的几丁质粉末、2g·L-1蛋白胨、1g·L-1KH2PO4、0.5g·L-1MgSO4、0.2g·L-1CaCl2和0.2g·L-1NaCl的培养基中接入经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活化10d的菌碟,接种量为6×109个孢子·L-1,500mL摇瓶装量150mL,在28℃、转速为150r·min-1的条件下培养3d,发酵液中几丁质酶活最高,可达到0.11U·mL-1. 用菌株筛选模型获得的PL89菌株具有很强的分解和利用几丁质的能力,适合在以虾壳为主要成分的虾壳粉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对虾壳粉的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虾壳粉培养基所含的营养全面,碳源浓度和碳氮源比率适合;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粉培养基比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更适宜于菌株PL89液体发酵的产孢及生物量的形成;用虾壳粉作为唯一的营养来源液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根结线虫食线虫菌物研究概况
  • 第一节 根结线虫食线虫菌物资源的重要性
  • 1 根结线虫的为害与防治
  • 1.1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为害
  • 1.2 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
  • 2 根结线虫的食线虫菌物资源
  • 2.1 食线虫菌物种类与分类
  • 2.2 我国的食线虫菌物资源研究简况
  • 3 3种常见的食线虫真菌
  • 3.1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
  • 3.1.1 分类地位和寄主
  • 3.1.2 生物学特征
  • 3.1.3 对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与控制作用
  • 3.1.4 生态学
  • 3.1.5 安全性评价
  • 3.2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
  • 3.2.1 分类地位和寄主
  • 3.2.2 生物学特征
  • 3.2.3 时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与拉制作用
  • 3.3 镰刀菌(Fusarium spp.)
  • 第二节 国内外真菌杀线虫剂的开发现状与问题
  • 1 食线虫菌物的利用途径与方法
  • 1.1 生防菌菌体产品
  • 1.1.1 生防菌的培养
  • 1.1.2 制剂与剂型
  • 1.2 代谢产物
  • 1.2.1 食线虫菌物的胞外酶
  • 1.2.2 食线虫菌物产杀线虫次生代谢物
  • 2 国内外己有的真菌杀线虫剂产品
  • 3 真菌杀线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菌株的来源与筛选
  • 3.2 发酵工艺及成本
  • 3.3 研发适合的剂型
  • 3.4 防效的稳定性
  • 3.5 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章 福建省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
  • 第一节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种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寄生性真菌分离培养技术
  • 1.2.1 含抗生素培养基制备
  • 1.2.2 根结线虫虫体表面消毒方法
  • 1.2.3 寄生性真菌分离培养
  • 1.3 寄生性真菌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
  • 2.2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区系与线虫寄主植物的关系
  • 2.3 根结线虫雌虫和卵囊的寄生性真菌区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寄生性真菌分离方法
  • 3.2 根结线虫的重要寄生真菌
  • 3.3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混合种群与利用
  • 3.4 镰刀菌的利用前景
  • 第二节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的变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2个变种的鉴定方法
  • 1.2.1 PSA平板透明孔观察
  • 1.2.2 厚垣孢子及分生孢子扫描电镜观察
  • 1.3 2个变种比率与生境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个变种的鉴定
  • 2.2 2个变种的比率与生境
  • 2.2.1 2个变种的比率
  • 2.2.2 2个变种的生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高效菌株筛选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优良菌株与生产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来源与供试线虫
  • 1.2 筛选模型
  • 1.3 几丁质平板筛选
  • 1.3.1 几丁质胶体制备
  • 1.3.2 几丁质琼脂培养基
  • 1.3.3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初筛
  • 1.4 几丁质酶活测定
  • 1.4.1 几丁质液体培养基
  • 1.4.2 菌株液体培养
  • 1.4.3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 1.5 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卵的侵染测定
  • 1.5.1 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5.2 对根结线虫卵的侵染测定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几丁质平板培养筛选结果
  • 2.2 几丁质液体培养筛选结果
  • 2.3 菌株稳定性
  • 2.3.1 产几丁质酶的稳定性
  • 2.3.2 菌株遗传稳定性
  • 2.4 淡紫拟青霉菌株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平板筛选法
  • 3.2 创建高产几丁质酶菌株筛选体系
  • 3.3 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力呈一定的正相关
  • 第二节 厚垣孢普可尼亚孢优良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4 菌株筛选
  • 1.4.1 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 1.4.2 菌落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1.4.3 蛋白酶明胶平板测定法
  • 1.4.4 几丁质平板筛选
  • 1.4.5 优良菌株筛选指标
  • 1.5 不同营养水平培养基对初筛菌株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产蛋白酶菌株初步筛选结果
  • 2.2 高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菌株复筛
  • 2.3 不同营养水平对5株初筛菌株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厚垣孢普可尼亚孢优良菌株的筛选方法
  • 3.2 菌株间对不同营养的利用能力
  • 3.3 关于存在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四章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生物学特性
  • 第一节 PL89的营养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2.1 不含碳氮源基础培养基
  • 1.2.2 C/N比(摩尔比)实验培养基
  • 1.2.3 C浓度实验培养基
  • 1.2.4 C源种类实验培养基
  • 1.2.5 N源种类实验培养基
  • 1.2.6 基础培养基
  • 1.2.7 主要元素缺培养基
  • 1.2.8 微量元素添加培养基
  • 1.2.9 维生素添加培养基
  • 1.3 培养方法
  • 1.3.1 平板菌种的制备
  • 1.3.2 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3.3 接种方法
  • 1.3.4 培养条件
  • 1.4 测定方法
  • 1.4.1 吐温-80溶液的配制
  • 1.4.2 取样
  • 1.4.3 参数的计测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N比(摩尔比)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1.1 C/N比(摩尔比)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1.2 C/N比(摩尔比)时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l.3 C/N比(摩尔比)时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2 C源浓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2.1 C源浓度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2.2 C源浓度对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3 C源浓度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3 C源种类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3.1 C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3.2 C源种类劝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3 C源种类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4 N源种类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4.1 N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4.2 N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 主要元素缺失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5.1 主要元素缺失时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5.2 主要元素缺失对 PL89液体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3 主要元素缺失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6 元素添加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6.1 微量元素锌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2 微量元素铜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3 微量元素住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4 元素镁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5 微量元素硼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6 微量元素铝时 PL89生长的影响
  • 2.7 维生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2.7.1 维生素 B1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2.7.2 维生素 B2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6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2.7.3 维生素 B6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4 维生素C对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5 维生素叶酸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6 维生素烟酸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实验的方法
  • 3.2 C/N试验结果及意义
  • 3.3 关于 C源浓度
  • 3.4 关于 C源和 N源的种类
  • 3.5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3.6 常见水溶性维生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第二节 营养条件对 PL89产几丁质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基础培养基
  • 1.3 培养基配方单因素试验
  • 1.3.1 几丁质培养基
  • 1.3.2 几丁质有机氮培养基
  • 1.3.3 接种和培养
  • 1.4 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 2 结果
  • 2.1 培养基配方单因素试验
  • 2.2 培养条件优化
  • 2.2.1 正交法确定培养条件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几丁质形态和细度是影响几丁质酶产量的关键因素
  • 3.2 几丁质形态与氮源对菌体产几丁质酶能力有交互影响
  • 3.3 正交试验建立 PL89产几丁质酶实验室培养体系
  • 第三节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孢子悬浮液和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的制备
  • 1.3 菌株 PL89对卵及卵囊的侵染
  • 1.3.1 对卵的寄生性测定及光学显微观察
  • 1.3.2 对卵囊的定殖及对卵囊内卵的寄生性测定
  • 1.3.3 对卵及卵囊胶质物定殖的扫描显微观察
  • 2 结果
  • 2.1 菌株 PL89对卵的寄生性
  • 2.2 菌株 PL89对卵囊内卵及卵囊的寄生性
  • 2.3 菌株 PL89对卵寄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淡紫拟青霉 PL89的抗逆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1.3 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 1.4 耐酸碱性的测定
  • 1.5 耐盐性的测定
  • 1.6 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6.1 不同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6.2 菌株 PL89对高温的耐受性
  • 1.7 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测定
  • 1.7.1 供试药剂
  • 1.7.2 农药对 PL89生长影响的测定
  • 1.7.3 PL89对氯霉素的耐受性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淡紫拟青霉 PL89对pH值的适合度
  • 2.1.1 PL89在不同pH值 PSA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2.1.2 PL89在不同pH值几丁质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3 PL89在不同pH值明胶培养基中的生长
  • 2.2 淡紫拟青霉 PL89耐盐性的测定
  • 2.3 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3.1 不同温度条件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3.2 菌株 PL89时高温的耐受性
  • 2.4 农药对菌株 PL89的影响
  • 2.5 PL89对氯霉素的耐受性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功能性培养基的研制
  • 第一节 虾壳粉成分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虾壳粉
  • 1.2 虾壳粉成分的测定
  • 1.2.1 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 1.2.2 全氮含量的测定
  • 1.2.3 全磷含量的测定
  • 1.2.4 全钾含量的测定
  • 1.2.5 钠、镁、铜、锌含量的测定
  • 1.2.6 含水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虾壳粉营养成分与最适培养基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虾壳粉培养基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2.1 固体培养基
  • 1.2.2 液体培养基
  • 1.3 PL89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
  • 1.3.1 PL89在不同固体平板中的生长
  • 1.3.2 PL89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 1.4 PL89在不同 pH值虾壳粉培养基中的生长
  • 1.5 虾壳粉培养基最佳浓度的确定
  • 1.6 参数的测定
  •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L89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1 PL89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2 PL89在不同液体培养玉中的生长
  • 2.2 PL89在不同 PH值的虾壳粉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2.3 虾壳粉培养基最适浓度的确定
  • 2.3.1 灯壳粉培养基浓度对 PL89产孢的影响
  • 2.3.2 虾壳粉培养基浓度对 PL89液体发酵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2.3.3 PL89在不同浓度虾壳粉培养墓中液体发酵pH的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虾壳粉液体培养基适合菌株PL89的生长
  • 3.2 虾壳粉液体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缓冲性
  • 3.3 虾壳粉培养基是廉价环保培养基
  • 第六章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发酵技术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和微循环产抱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材料
  • 1.2 菌株 PL89摇瓶液体发酵条件
  • 1.2.1 接种量
  • 1.2.2 通气量
  • 1.2.3 菌种的菌龄
  • 1.3 液体发酵罐发酵条件与参数
  • 1.3.1 发酵堆及发酵罐的使用
  • 1.3.2 培养条件
  • 1.3.3 种子、接种量与接种方式
  • 1.3.4 转速与通气流量
  • 1.4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微循环产孢
  • 1.4.1 不同培养液与培养方式对 PL89微循环产孢的影响
  • 1.4.2 发酵产物的显微观察与测量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量对PL89摇瓶发酵的影响
  • 2.1.1 接种量对 PL89摇瓶发酵产孢的影响
  • 2.1.2 接种量对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2.2 通气量对 PL89摇瓶发酵的影响
  • 2.2.1 通气量对产孢的影响
  • 2.2.2 通气量对菌丝形成的影响
  • 2.3 菌种的菌龄对 PL89液体发酵的影响
  • 2.4 转速与通气流量对菌株 PL89罐发酵的影响
  • 2.5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微循环产孢
  • 2.5.1 PL89在灯壳粉培养基中液体发酵产物的形成过程、形态与大小
  • 2.5.2 PL89微循环产孢产生的条件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PL89摇瓶发酵的条件
  • 3.2 关于PL89发酵罐发酵条件
  • 3.3 PL89的微循环产孢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双相发酵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组培瓶固体发酵
  • 1.2.1 固体培养基筛选
  • 1.2.2 固体发酵装量及培养条件
  • 1.2.3 固体培养接种方法
  • 1.2.4 固体培养基基本组分含水量的测定
  • 1.2.5 固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确定
  • 1.2.6 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的配方
  • 1.2.7 孢子计数的方法
  • 1.3 液相发酵终点的确定
  • 1.4 浅盘发酵技术
  • 1.4.1 固体培养基的灭菌
  • 1.4.2 培养室的消毒
  • 1.4.3 接种
  • 1.4.4 培养方式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 2.2 固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确定
  • 2.3 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 2.4 液相发酵终点的确定
  • 2.5 浅盘发酵技术
  • 2.5.1 固体浅盘发酵培养方式的确定
  • 2.5.2 固体浅盘发酵培养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固体培养基的选择
  • 3.2 关于发酵终点的选择
  • 3.2 影响双相发酵固体发酵的因素
  • 3.3 抗污染技术
  • 第七章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孢子原粉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
  • 1.2 孢子粉的收获
  • 1.2.1 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
  • 1.2.2 孢子粉收获
  • 1.3 孢子粉质量指标的检测
  • 1.3.1 含孢量测定
  • 1.3.2 干燥减量(含水量)测定
  • 1.3.3 活孢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干燥方法培养物的含水量的变化
  • 2.2 孢子粉的质量指标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可湿性粉剂助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载体的选用
  • 1.3 助剂的筛选
  • 1.3.1 供试润湿剂
  • 1.3.2 分散剂的选用
  • 1.3.3 助剂对孢子PL89萌发的影响
  • 1.3.4 助剂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载体的选用
  • 2.2 不同助剂对PL89孢子萌发的抑制率
  • 2.3 不同助剂对PL89生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载体与助剂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第三节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的配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粉
  • 1.1.2 供试助剂
  • 1.1.3 供试填料
  • 1.2 配伍正交试验分析润湿性及悬浮率影响因素
  • 1.3 制剂的加工
  • 1.4 制剂参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法确定影响润湿时间、悬浮率的因素及配伍比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孢子粉及孢子制剂的耐贮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孢子粉
  • 1.2 孢子制剂
  • 1.3 贮存条件及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贮存时间含水量及孢子萌发率的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节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在土壤中渗透性及菌体活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孢子粉及孢子制剂
  • 1.2 菌剂及孢子原粉含菌量测定
  • 1.2.1 菌剂及孢子原粉悬浮液的配制
  • 1.2.2 菌剂及孢子原粉的 CFU测定
  • 1.3 在土壤中的渗透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菌剂及孢子原粉含菌量
  • 2.2 PL89菌剂及孢子原粉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 2.3 PL89菌剂及孢子原粉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可湿性粉剂质量标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主要试验仪器
  • 1.1.3 标准硬水的制备
  • 1.2 方法
  • 1.2.1 孢子原粉的获得
  • 1.2.2 可湿性粉剂的配伍
  • 1.2.3 含孢量的测定
  • 1.2.4 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1.2.5 干燥减量的测定
  • 1.2.6 润湿性的测定
  • 1.2.7 悬浮率的测定
  • 1.2.8 真菌杂菌率的测定
  • 1.2.9 细度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淡紫拟青霉PL89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标准
  • 2.1.1 孢子原粉及可湿性粉剂的含孢量
  • 2.1.2 孢子萌发率
  • 2.1.3 干燥减量的要求
  • 2.1.4 润湿时间
  • 2.1.5 悬浮率
  • 2.1.6 真菌杂菌率
  • 2.1.7 细度
  • 2.1.8 毒力测定
  • 2.1.9 孢子原粉及制剂的有效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的田间应用及效果评价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剂
  • 1.2 盆栽、小区及大田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L89菌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盆栽和小区防治效果
  • 2.2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的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施用方法及用量
  • 1.4 菌株 PL89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 1.5 菌株 PL89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 PL89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 2.2 菌株 PL89在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果
  • 2 特色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己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及所获得的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