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宾川二水厂工程是FTEI项目的示范项目之一,该水厂试运行调试和实验研究将有力保障水厂建成后为该地区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饮用水,并为FTEI项目后期的成果扩散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试运行调试和实验中,在完成了水厂构筑物及相关设备仪表的单机调试后,按处理工艺要求进行了PAC生产实验,收集整理生产实验数据建立了PAC自动投加量数学模型,考察了其处理效果,并在原水水质相对较差期间进行了KMnO4预氧化生产实验。对加氯系统,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也分别进行了调试和实验研究。最后,对宾川二水厂的生产成本、运行成本、电耗及药耗进行了分析讨论。宾川二水厂PAC投加量数学模型为:M=K(7×10-6T 3-2.6×10-3T 2+0.3255T +5.2221),其相关系数R 2=0.9816,经生产验证表明该模型基本符合生产实际,处理效果稳定;PAC生产连续运行表明:浊度的去除率为80.8%96.6%,平均为91.1%;对CODMn的去除范围为14.3%32.3%,平均去除率为22.7%;对NH4+-N的去除范围为12.5%27.3%,平均去除率为18.9%,虽然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不高,但原水水质良好,故出水一般可达到标准。KMnO4预氧化处理后对CODMn、UV254、NH4+-N、藻类和锰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生产实验连续运行条件下,原水CODMn为2.563.31mg/L,NH4+-N为0.130.20mg/L,经KMnO4预氧化后出厂水CODMn为1.441.97 mg/L,平均去除率43.8%,NH4+-N为0.080.12 mg/L,平均去除率39.8%。水厂正常运行情况下,当原水浊度在25NTU左右,絮凝—沉淀池每天排1次泥;当原水浊度超过50NTU时,每天排2次泥,沉淀池出水浊度稳定在2NTU左右,水质稳定。当原水浊度和水量发生突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天的排泥次数。每个泥斗的排泥时间大概在20s左右。水厂加氯量为1.2mg/L1.4mg/L ,正常运行供水后,出厂水浊度为0.1NTU0.5NTU,平均为0.3NTU,色度平均为2度(Pb-Co),pH值平均为7.5,余氯值平均为0.35mg/L,细菌总数为010 CFU/mL,平均为2CFU/mL,大肠菌群数为0,其余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宾川二水厂单位生产成本1.13元/m3,单位运行成本0.76元/ m3,其中单位药耗为0.07元/ m3,单位电耗0.03元/ m3。故该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对于西部小城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课题背景1.2 宾川二水厂概况1.3 研究目的意义1.4 课题研究内容1.5 试运行调试和生产实验研究计划与安排1.5.1 试运行调试和试验研究技术路线1.5.2 试运行调试和生产试验研究质量管理1.5.3 生产试验研究中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2 生产投加PAC 试验研究2.1 絮凝影响因素2.1.1 原水水质对絮凝阶段的影响2.1.2 pH 值对絮凝阶段的影响2.1.3 温度对絮凝阶段的影响2.1.4 混凝剂类型对絮凝效果的影响2.1.5 混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2.2 混凝烧杯试验2.2.1 烧杯试验方案2.2.2 试验结果分析2.2.3 小结2.3 生产投加PAC 的处理效果分析2.3.1 浊度去除效果2.3.2 有机物去除效果2.3.3 NH4+-N 去除效果2.3.4 浊度去除对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2.4 PAC 处理生产连续运行效果2.5 小结3 PAC 自动投加系统调试3.1 自动投加混凝剂在水厂中的应用3.1.1 流动电流仪检测法(SCD)3.1.2 现场模拟实验法3.1.3 数学模型法3.1.4 显示絮凝控制法(FCD)3.2 PAC 投加量数学模型自变量的确定3.3 PAC 投加量数学模型的建立3.3.1 数据收集3.3.2 数据处理3.3.3 建立PAC 投加量数学模型3.4 数学模型检验与验证3.4.1 数学模型的检验3.4.2 数学模型的验证3.5 PAC 自动投加系统的实现3.5.1 PAC 自动投加系统原理3.5.2 PAC 投加量数学模型的优化3.5.3 PAC 自动投加系统组成及实现3.6 小结4 预氧化生产试验研究'>4 KMnO4预氧化生产试验研究4 预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4.1 KMnO4预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4 预氧化水处理技术机理'>4.2 KMnO4预氧化水处理技术机理4.2.1 氧化凝聚作用4.2.2 催化吸附机理4.2.3 破坏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机涂层4.2.4 对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去除的作用4 烧杯试验'>4.3 KMnO4烧杯试验4.3.1 试验期间原水水质4 预氧化性能研究'>4.3.2 KMnO4预氧化性能研究4.3.3 烧杯试验结果4.3.4 投加方式确定4.4 生产试验效果分析4.4.1 助凝效果4.4.2 有机物去除效果4.4.3 氨氮去除效果4.4.4 藻类的去除效果4.4.5 锰的去除效果4 预氧化连续运行水质改善效果'>4.5 KMnO4预氧化连续运行水质改善效果4.6 小结5 加氯系统调试与研究5.1 宾川二水厂加氯系统概况5.1.1 氯消毒概况及其机理5.1.2 宾川二水厂加氯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5.2 氯消毒实验5.2.1 余氯衰减的影响因素5.2.2 余氯衰减试验5.3 加氯系统生产调试5.3.1 加氯系统生产调试5.3.2 漏氯吸收系统生产调试5.4 小结6 强化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和无阀滤池调试6.1 强化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概况6.1.1 强化型网格絮凝池6.1.2 斜管沉淀池6.2 絮凝-沉淀池排泥调试6.2.1 污泥量确定6.2.2 排泥周期确定6.2.3 单个泥斗排泥时间的确定6.2.4 小结6.3 重力式无阀滤池调试6.3.1 概况及特点6.3.2 过滤与反冲洗调试6.3.3 小结7 宾川二水厂运行成本分析与讨论7.1 制水成本内容要素及分析7.2 制水成本的基本数据7.3 制水成本及其函数8 结论与建议8.1 结论8.2 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试验论文; 模型论文; 预氧化试验论文; 试运行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