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民事纠纷也日渐增多,能否公正高效地解决环境民事纠纷,不仅关系到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平稳发展。为适应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需要,各国除了对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外,还积极发展了各种非诉讼制度。我国在完善诉讼制度的同时,也注意到非诉讼方式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中的作用。但我国的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仍存在不足之处。鉴于此,本文对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从环境民事纠纷的性质和特征入手,根据非诉讼解决机制(ADR)的理论,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的环境ADR机制,对我国的环境ADR机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的环境ADR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强调诉讼机制的同时,重视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构建;完善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建立环境民事纠纷仲裁制度;赋予和解、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最终形成有效的环境ADR机制,以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环境民事纠纷概述
  • 1.1 环境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类型
  • 1.1.1 环境民事纠纷的概念
  • 1.1.2 环境民事纠纷的类型
  • 1.2 环境民事纠纷特点
  • 1.2.1 引发环境民事纠纷的原因具有复杂性
  • 1.2.2 环境民事纠纷具有地域性
  • 1.2.3 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之间地位往往失衡
  • 1.2.4 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的困难性
  •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概述
  • 2.1 ADR的概念与特征
  • 2.1.1 ADR的概念
  • 2.1.2 ADR的特征
  • 2.2 ADR的沿革
  • 2.2.1 ADR产生的主要原因
  • 2.2.2 ADR的发展历程
  • 2.3 ADR的类型
  • 2.3.1 ADR的基本类型
  • 2.3.2 根据主持纠纷解决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司法性ADR,行政性ADR和民间性ADR
  • 2.4 ADR的基本原则
  • 2.4.1 自愿、公平、效益的原则
  • 2.4.2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 2.4.3 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 2.4.4 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原则
  • 3 非诉讼方式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要性
  • 3.1 诉讼方式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不足
  • 3.1.1 诉讼方式解决生活型环境纠纷的不足
  • 3.1.2 诉讼方式解决产业型环境纠纷的不足
  • 3.2 非诉讼方式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优势
  • 3.2.1 协商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优势
  • 3.2.2 民间调解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优势
  • 3.2.3 行政处理方式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优势
  • 3.2.4 仲裁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优势
  • 3.3 非诉讼方式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意义
  • 4 国外环境ADR模式
  • 4.1 美国的环境ADR
  • 4.1.1 协商
  • 4.1.2 民间调解
  • 4.1.3 仲裁
  • 4.1.4 中立专家的事实调查
  • 4.2 日本的环境ADR
  • 4.2.1 公害苦情相谈制度
  • 4.2.2 公害防止协定
  • 4.2.3 行政处理
  • 4.3 韩国的环境ADR
  • 4.3.1 前期调解
  • 4.3.2 调解
  • 4.4 各国环境ADR对我国的启示
  • 5 我国环境ADR的现状
  • 5.1 协商
  • 5.2 人民调解
  • 5.3 环境信访
  • 5.4 行政处理
  • 5.5 仲裁
  • 5.6 我国环境ADR的局限性
  • 6 我国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
  • 6.1 强调诉讼机制的同时,重视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建构
  • 6.2 完善我国的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 6.2.1 制定《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法》
  • 6.2.2 建立专门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构
  • 6.2.3 建立环境行政裁决制度
  • 6.3 建立环境民事纠纷仲裁制度
  • 6.3.1 环境民事纠纷的可仲裁性
  • 6.3.2 环境民事纠纷仲裁条款的设计
  • 6.3.3 环境民事纠纷仲裁机构的选择
  • 6.3.4 制定专门的环境民事纠纷仲裁规则
  • 6.4 赋予和解、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