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地震观测网络模型研究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地震观测网络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IPv6取代IPv4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现有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都是基于IPv4协议开发,由于IPv4地址的馈乏,使得不能每个台站都拥有一个固定的IPv4地址,从而导致无法直接进行台站级数据访问,只能进行台网级数据访问;另外,现有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只是简单的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而且传输时没有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加密,安全性低,如果非法用户截获到传输过程中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直接访问所有需要的数据。通过研制基于IPv6协议的地震观测安全网络系统,开发出了新型的IPv6环境下地震观测系统组网协议,实现了台站级数据共享的目标;使用的各种类型实时数据加密方法,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建立了新型的证书管理和认证机制;在实验的基础上,基于隧道技术,开发出了现有基于IPv4的地震观测系统向IPv6的过渡技术,确立了IPv4系统过渡到IPv6系统的技术方案,确定了现有观测台站的接入方式与技术要求;通过对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和IPv4协议的EDAS-24IP数据采集器进行系统改造试验,使其现在能够支持IPv6地震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些研究资料,为下一步IPv6技术在地震观测技术行业的更多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生成台站认证证书时,为了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台站的认证注册信息,我们针对原有参数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参数管理模型。原有参数模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参数文件格式使用XML格式,需要增加XML解析类库,占用了嵌入式系统的存储空间;2)整个嵌入式系统中只存在一个参数文件,如果参数文件丢失,则系统无法重新正常启动;3)以共享内存的方式对参数进行管理,使得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耦合性较强,而且通讯不方便。通过建立新型的参数管理模型,解决了原有参数模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采用了新的参数文件格式,不需要增加XML解析类库,节省了嵌入式系统的存储空间;2)使用同种类型参数备份多个文件的方式,不会再存在由于参数文件丢失,系统无法重新启动的现象;3)所有的通讯都是通过内核异步信号的形式,降低了应用程序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阶段我国地震观测网络的问题
  • 1.3 IPv6 协议的特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研究课题的实施环境
  • 1.5.1 硬件环境
  • 1.5.2 软件环境
  • 1.6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IPv6 环境下地震观测系统组网技术研究
  • 2.1 IPv6 协议介绍
  • 2.2 IPv6 环境下地震观测系统组网模型
  • 2.2.1 单服务器网络结构模型
  • 2.2.2 多服务器网络结构模型
  • 2.3 组网模型下的访问、认证与协议
  • 2.3.1 地震观测台站的入网注册
  • 2.3.2 用户认证
  • 2.3.3 获取台站观测数据
  • 第三章 关键算法介绍
  • 3.1 RSA 算法
  • 3.1.1 算法描述
  • 3.1.2 RSA 算法中的计算技巧
  • 3.1.3 RSA 算法的安全性
  • 3.2 数据加密标准(DES)
  • 3.2.1 DES 描述
  • 3.2.2 DES 问题讨论
  • 3.3 MD5 算法
  • 第四章 IPv6 环境下地震观测网络安全系统构建
  • 4.1 台站注册协议
  • 4.1.1 地震台站仪器听注册流程
  • 4.1.2 认证中心端接受注册流程
  • 4.1.3 通信中的消息格式
  • 4.2 用户访问注册
  • 4.2.1 数据用户的身份注册流程
  • 4.2.2 认证中心端接受注册流程
  • 4.2.3 通信中的消息格式
  • 4.3 数据流协议
  • 4.3.1 数据用户与台站建立连接认证
  • 4.3.2 台站数据服务程序与客户端数据访问软件间通信协议
  • 4.4 证书的生成与分发
  • 4.4.1 台站证书
  • 4.4.2 客户端证书
  • 4.4.3 DES 密钥的更新与分发
  • 4.5 加密算法选择
  • 4.5.1 分组密钥机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介绍
  • 4.5.2 算法选择
  • 4.6 IPv4 到IPv6 过渡机制
  • 4.6.1 IPv4 数字地震台向IPv6 过渡技术
  • 4.6.2 IPv6 和 IPv4 共存的台站混合网络结构模型
  • 4.6.3 地震观测设备 IPv4/IPv6 双协议栈技术研发
  • 4.7 软件升级
  • 4.7.1 数采网络数据服务软件(Linux 端)升级
  • 4.7.2 客户端软件 EDAS-IP-SMS 升级
  • 4.8 台站运行监控
  • 4.9 实际运行结果界面
  • 4.9.1 系统管理服务器
  • 4.9.2 客户端代理软件
  • 第五章 新型参数管理模型
  • 5.1 原有参数模型的问题
  • 5.2 新型参数管理模型
  • 5.2.1 参数缓存区
  • 5.2.2 参数管理守护进程
  • 5.3 异步信号实现机制
  • 5.3.1 异步信号实现
  • 5.3.2 异步信号调用
  • 5.4 系统调用实现机制
  • 5.5 程序实现
  • 5.5.1 内核参数驱动
  • 5.5.2 参数管理守护进程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
  • 6.2 应用前景分析
  • 6.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6.3.1 多用户并发访问时,提高实时数据传输效率
  • 6.3.2 提高地震观测网络系统可靠性
  • 6.3.3 应用 IPSec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文件的制作方法[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3(06)
    • [2].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参数文件的使用与维护[J]. 中国医疗设备 2008(03)
    • [3].基于XML和JSON的格式化网络参数文件研究[J]. 计算机与网络 2013(24)
    • [4].计算机改名后Oracle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案[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5].基于Excel的FANUC系统参数诊断[J].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7(22)
    • [6].CPS服务器集中管理应用探讨[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0(02)
    • [7].就地化保护装置一键式参数更新方案设计[J]. 通讯世界 2019(09)
    • [8].江西高速大参数下发问题与解决办法[J].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4(08)
    • [9].基于ANSYS的行星轮系模态分析方法[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05)
    • [10].L波段探空系统问题解答[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 [11].XML技术在NMR系统软件参数处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24)
    • [12].ERP权限管理策略与实施[J]. 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8(09)
    • [13].浅议4D产品在生产中的质量控制[J]. 中国地名 2010(07)
    • [14].基于有限元法的行星轮系的动力学模态分析[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 [15].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1)
    • [16].Linux系统网络服务的安装配置与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3(20)
    • [17].基于Jython的控制器参数自动化载入设计与实现[J]. 电子测试 2020(01)
    • [18].战舰防空战术演练系统的仿真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5(01)
    • [19].通用嵌入式参数设置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8(09)
    • [20].平板终端的输电线路地理信息及导航跟踪系统的应用[J]. 自动化应用 2014(11)
    • [21].W波段宽带高效率电阻性三倍频器设计[J]. 火控雷达技术 2013(02)
    • [22].基于LoadRunner的参数化策略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12)
    • [23].简述自动气象站微机更换时的文件快速备份和对接[J]. 山东气象 2012(03)
    • [24].CLUE-S模型原理与结构及其应用进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03)
    • [25].SAP R/3账号权限管理方法及应用浅谈[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20)
    • [26].基于ANSYS的直齿圆柱行星齿轮系统的模态分析[J]. 机械工程师 2009(01)

    标签:;  ;  ;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地震观测网络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