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供氧策略优化的初步研究

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供氧策略优化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L-精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半必需碱性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肌酸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物体尿素循环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和药理作用。L-精氨酸在临床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有关生物研究领域中用途广泛,导致市场对其需求量正不断增加。溶氧对于好氧发酵生产L-精氨酸来说,既是营养因素,又是环境因素,对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解决氧需求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另一途径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细胞自身对氧气的利用率。本论文即将分别从这两方面优化L-精氨酸发酵的供氧策略。论文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5-5为研究菌株,通过控制不同供氧条件的试验,考察发酵过程中供氧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不同供氧条件下的L-精氨酸发酵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生产L-精氨酸对供氧有较高的要求,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来维持细胞代谢和L-精氨酸的合成,氧的供应不足会严重抑制L-精氨酸的合成。对不同供氧条件下该菌株代谢流量分配进行分析后发现:高供氧(HOS)条件下,L-精氨酸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发酵的后半阶段,中供氧(MOS)比高供氧(HOS)更有利于稳定的L-Arg积累。因此,提出了两步法供氧控制策略,该策略先在发酵的初始阶段维持HOS条件,然后控制搅拌转速稳步下降,以维持一个稳定的溶氧改变。运用新的供氧策略后,L-精氨酸的产量达到36.6 g/L,比HOS和MOS分别增加了16%和51%,而且,葡萄糖的消耗速率的明显增加,发酵周期仅为81 h,比HOS条件下提前了6 h。C. crenatum SYPA5-5是革兰氏阳性工业用菌株,尚未见钝齿棒杆菌的遗传表达体系的研究报道。本论文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作为报告基因,成功构建了含有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对其在大肠杆菌和钝齿棒杆菌中的启动子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大肠杆菌和钝齿棒杆菌中启动子强度最大的都是tac启动子,lacZ次之,T7启动子强度最小,且T7在钝齿棒杆菌中不具有启动子功能。因而,确定下一步实验所用启动子为tac。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携带有来源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的表达质粒pJC1-tac-vgb,并分别转入大肠杆菌JM109和钝齿棒杆菌SYPA5-5。利用CO差光谱法对重组菌表达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进行了活性及定量检测。并对重组菌SYPA5-5(pJC1-tac-vgb)的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不加IPTG的重组菌的菌浓比原始菌提高了10.9%,产酸能力提高了13.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精氨酸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
  • 1.1.1 L-精氨酸的生物学意义
  • 1.1.2 L-精氨酸的用途
  • 1.2 L-精氨酸生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L-精氨酸在传统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 L-精氨酸在代谢工程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代谢工程与代谢流量分析
  • 1.4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立题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两步法供氧策略的提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试剂
  • 2.2.4 培养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2.6 代谢流量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供氧控制模式对L-精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 2.3.2 不同供氧模式对C. crenatum SYPA5-5 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
  • 2.3.3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新的供氧策略的提出及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钝齿棒杆菌遗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3.2 钝齿棒杆菌的转化以及转化子的验证
  • 3.3.3 启动子强度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 在大肠杆菌和钝齿棒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重组质粒pET28a-vgb 的构建及转化
  • 4.3.2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纯化及纯化蛋白的光谱学活性检测
  • 4.3.3 重组质粒pJC1-tac-vgb 的构建及转化
  • 4.3.4 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 pJC1-tac-vgb)的构建、筛选及鉴定
  • 4.3.5 重组大肠杆菌JM109(pJC1-tac-vgb)和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JC1-tac-vg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光谱学活性检测
  • 4.3.6 钝齿棒杆菌重组株与钝齿棒杆菌出发株的发酵特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氨酸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 猪业科学 2016(01)
    • [2].L-精氨酸生物合成机制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6)
    • [3].精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饲料工业 2012(S1)
    • [4].硝酸银沉淀L-精氨酸的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9(02)
    • [5].富精氨酸细胞穿透肽在内化中的直接易位机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0(09)
    • [6].L-精氨酸对动物生殖机能的作用[J]. 饲料与畜牧 2013(10)
    • [7].仔猪的精氨酸研究与应用进展[J]. 饲料工业 2010(08)
    • [8].精氨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J]. 湖南饲料 2018(05)
    • [9].精氨酸精制重结晶过程控制与优化[J]. 现代化工 2014(10)
    • [10].L-精氨酸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 2014(13)
    • [11].精氨酸营养(一):精氨酸族氨基酸在猪营养与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下篇>[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01)
    • [12].精氨酸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J]. 中国饲料 2015(24)
    • [13].聚精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应用的研究进展[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4(05)
    • [14].精氨酸接枝改性壳聚糖的制备[J]. 广州化工 2012(01)
    • [15].L-精氨酸对肺挫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1(03)
    • [16].L-精氨酸发酵代谢调控的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7)
    • [17].血清精氨酸酶Ⅱ含量与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5)
    • [18].精氨酸酶Ⅱ:一种“不同寻常”的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09)
    • [19].L-精氨酸对绿芦笋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17(01)
    • [20].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太子参中精氨酸的含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9)
    • [21].钝齿棒杆菌丙酮酸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对精氨酸合成的扰动影响[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03)
    • [22].L-精氨酸高产菌红曲霉的筛选及发酵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2(04)
    • [23].L-精氨酸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08)
    • [24].精氨酸精制除氯过程控制与优化[J]. 广东化工 2014(19)
    • [25].精氨酸与头颈部肿瘤治疗[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3(02)
    • [26].L-精氨酸清洁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11)
    • [27].L-精氨酸联合黄芪治疗胎儿生长受限[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02)
    • [28].日粮精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J]. 中国猪业 2011(04)
    • [29].精氨酸酶Ⅰ的手性选择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6)
    • [30].氮源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产L-精氨酸的影响[J]. 生物加工过程 2011(06)

    标签:;  ;  ;  ;  ;  ;  

    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供氧策略优化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