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17、18世纪法国艺术公共领域的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美学思想、艺术政策、以及民间艺术活动等方面的考察展示这个时期艺术公共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艺术家的形象、地位、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从18世纪开始,随着现代艺术展览形式的出现以及印刷文化的发展,公众逐渐成为艺术活动的重要参与对象,而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趣味的变化也就不再只是专业艺术界或者收藏家、鉴赏人小圈子内的事。公众以及作为公众意见表达者的艺术批评的出现对于18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整个18世纪,法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变化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法国官方沙龙体制的建立前所未有的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接触当代艺术作品和进行讨论的公共空间,也正是在这个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产生了关于公众判断能力、艺术趣味和风格的激烈讨论,也产生了现代的艺术批评形式。在这模式的引导下,艺术公众的角色开始真正进入艺术发展的历史,而公众的趣味也获得了独立的可能。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以18世纪法国艺术公共领域发生关键转型的这个时期为中心,呈现与此相关的各种艺术活动以及艺术思想的变化。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Abstract绪论一二三四第一章 法国绘画公共领域的早期阶段一、意大利展览的模式二、巴黎传统的艺术公共空间第二章 美术学院制度的建立与学院展览的开始一、美术学院制度中的公共化因素二、路易十四王朝对文化的公共性述求三、十七世纪的学院展览第三章 杜·波斯的艺术公众理论一、十七世纪学院理论中的公众判断观念二、杜·波斯的艺术公众理论第四章 1708─1736年间巴黎艺术的公共领域一、丹坦公爵任内的艺术政策二、1727年竞赛三、1737年之前的太子妃广场艺术展第五章 十八世纪常规沙龙展览一、1737年沙龙展览与展览体制的建立二、沙龙展览中的观众们三、沙龙展览与大众娱乐第六章 艺术批评与艺术公众的概念一、传统的公众观念与艺术批评形式二、拉·丰特和他的《反思》三、关于“公众判断”的讨论四、大众与判断第七章 趣味的演变一、绘画美学观念的变化二、沙龙绘画的题材三、格吕兹和《定亲的姑娘》第八章 党吉维勒时期的艺术公共化政策一、党吉维勒和卢浮宫计划二、党吉维勒的历史画赞助计划第九章 谁的话语权──1737年之后非官方的艺术公共空间一、学院沙龙展览的限制性二、1737年之后太子妃广场青年艺术展三、圣路加学院的展览结论外文主要参考文献中文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共领域论文; 法国论文; 沙龙论文; 公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