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转基因技术是进行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水稻育种技术的结合,加强了对转基因水稻后代性状的大田遗传表达与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为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种质创新、改良现有水稻品种、实现转基因水稻在生产实践中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以转抗稻瘟病基因Pi9的籼稻恢复系R288自交后代株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自交后代株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的分子检测、稻瘟病抗病性鉴定和农艺性状的考察,分析了转Pi9基因R288后代株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的遗传稳定性和抗病性表现,外源基因导入对R288自交后代株系及其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分子检测表明转基因R288自交后代株系及其杂交组合中均整合有Pi9基因,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得到稳定遗传。2.外源目的基因Pi9的稻瘟病抗性在转基因R288后代株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中没有得到有效表达,出现基因沉默现象。3.转基因自交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与对照相比,表现为生育期变短,株高变矮,结实率变低,剑叶长宽都变小,有效穗数变多,转基因株系中变异较为明显的农艺性状主要是株高、穗长、剑叶长宽和结实率等5个性状,其它多数性状的变异并不显著。转基因自交后代的5个株系变异程度不一致,变异最小的是131株系。转基因两个世代之间除个别性状差异显著外,绝大多数性状在两世代间变化不明显,但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农艺性状的变异总体上变小,并趋向于对照。4.转基因后代株系所配杂交组合与对照组合比较存在一些变异,表现为大多数转基因组合的株高变矮,结实率变低,有效穗数变多,每穗总粒数变多,转基因组合中变异较为明显的农艺性状是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3个性状,其它多数性状的变异并不显著。转基因株系所配制的系列组合中,不同的株系与同一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变异程度不一致,转基因同一株系与不同的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变异程度也不一致,转基因株系与金23A配制的杂交组合的变异少于与044S和134S所配杂交组合,131株系与同一不育系所配组合的变异较其它株系所配组合变异小。转基因两个世代之间所配组合的绝大多数性状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变异总体上也变小,并趋向于对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共转化方法创制携带Pi9抗稻瘟病基因的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水稻[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2)
- [2].利用Pi9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系[J]. 作物研究 2015(04)
- [3].转Pi9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株系的比较转录组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3)
-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9(t)基因培育杂交稻抗稻瘟病恢复系[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9基因改良R288的稻瘟病抗性[J]. 作物研究 2016(05)
- [6].广谱抗性基因Pi9在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中的分布[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7)
- [7].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选育水稻恢复系[J]. 分子植物育种 2014(06)
- [8].106份水稻材料稻瘟病抗性鉴定及Pi9基因的分子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9].籼稻R996转Pi9基因纯系的筛选及稻瘟病抗性鉴定[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0].以三明显性核不育系转导稻瘟病抗性基因Pi9改良恢复系的效果[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01)
- [1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9基因改良湘晚籼11号的稻瘟病抗性[J]. 作物研究 2020(04)
- [12].抗稻瘟病基因Piz-t和Pi9连锁标记开发及在云南粳稻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4)
- [13].利用Pi9基因序列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籼稻稻瘟病抗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4].雌激素对人胃癌细胞株PI9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24)
- [15].河南粳稻抗稻瘟病基因Pi9、Pita和Piz-t的分子检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 [16].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J]. 广西农业科学 2010(05)
- [17].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共显性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利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6)
- [18].稻瘟病抗性基因Pi1与Pi9聚合材料的抗性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4)
- [19].陕西省水稻种质资源中Pi9基因的分布状况[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0].用分子标记对部分高代育种材料抗稻瘟基因Pi9(t)的检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09)
- [21].抗稻瘟病基因Pi9的STS连锁标记开发及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1)
- [22].基于KASP技术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分子标记的开发与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6)
- [23].聚合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及抗稻瘟病基因Pi9水稻株系筛选[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06)
- [24].宁夏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和Pi9的检测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9)
- [25].水稻Pi9基因序列标记的开发及其抗瘟育种应用[J]. 作物研究 2014(03)
- [26].抗稻瘟病水稻资源抗性基因Pita、Pib、Pi9以及Pikm的分布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 2012(04)
- [27].黄淮稻区推广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和Pi-ta的分子鉴定[J]. 种子 2018(09)
- [28].MAS聚合Pi9和Pi49位点改良水稻两系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22)
- [29].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的功能标记的开发[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4)
- [30].籼稻1701转Pi9基因株系的遗传分析及抗瘟性鉴定[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