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溶液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氧化碳,非水溶液,反应机理,稳定性
水溶液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铭[1](2018)在《基于乙基乙醇胺的非水溶液法捕集二氧化碳》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回收二氧化碳(CO_2)是温室气体减排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其常用溶液为醇胺水溶液,但由于水溶剂高热熔、易挥发、易电离等特点,导致CO_2再生能耗高、溶剂损失大、设备腐蚀严重,限制了该捕集技术的发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研发一种新型非水溶液,使其兼顾高CO_2吸收效率和再生效率的同时,降低再生温度和再生能耗。使用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和气液平衡实验装置测量了以N-乙基乙醇胺(EMEA)为主吸收溶质的非水溶液的CO_2捕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叔胺N,N-二乙基乙醇胺(DEEA)为反应介质时,非水溶液40wt%EMEA+60wt%DEEA具有最高CO_2吸收量(0.68mol CO_2/mol EMEA)和解吸量(0.62mol CO_2/mol EMEA);在高压下(700kPa),EMEA+DEEA的CO_2吸收量与EMEA+H_2O相近。这也是第一种使用叔胺作为反应介质的报道。使用碳核磁,对EMEA+DEEA吸收CO_2反应机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与EMEA+H_2O吸收CO_2反应机理进行对比。在非水体系EMEA+DEEA+CO_2中,主要产物为氨基甲酸盐,质子化EMEA和质子化DEEA,DEEA可促进EMEA与CO_2反应;在水体系EMEA+H_2O+CO_2中,主要产物为氨基甲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质子化EMEA,水可直接参与化学吸收CO_2形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EMEA+DEEA+CO_2中的氨基甲酸盐浓度明显高于EMEA+H_2O+CO_2中的氨基甲酸盐浓度。使用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对溶液稳定性进行考察,EMEA+DEEA的CO_2循环吸收量和解吸量稳定且大于EMEA+H_2O;EMEA+DEEA可发生硫化降解和氧化降解;EMEA+DEEA的热稳定性高于EMEA+H_2O。硫化降解后的EMEA+DEEA可通过离子交换法进行净化。通过测量溶液的密度和粘度,计算其热力学性质。EMEA+H_2O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 EMEA+DEEA;EMEA+DEEA 的热膨胀率大于 EMEA+H_2O;EMEA+DEEA 和EMEA+H_2O的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均为正值。使用湿壁柱装置测量EMEA+DEEA吸收CO_2的动力学性质,CO_2在EMEA+DEEA中的化学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和EME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CO_2传质通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N_(CO_2,313K)>N_(CO_2,328K)>N_(CO_2,298K);其化学反应适用于叁分子反应机理模型。向EMEA+DEEA中添加TiO_2形成“纳米流体”以强化非水溶液捕集CO_2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TiO_2能提高EMEA+DEEA的CO_2解吸速率,解吸量和循环吸收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1-14)
王文平,尹兴斌,董晓旭,杨春静,张海英[2](2017)在《化橘红药材挥发油提取及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化橘红药材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显微呈像分析、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不浸泡,加10倍量水,提取10 h;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L)∶β-环糊精(g)∶水(mL)=1∶8∶80,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 h。包合工艺的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平均值分别为91.50%、88.36%。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表明包合物形成,包合物状态良好。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朱晓晶[3](2017)在《球状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与吸附/释放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球状介孔炭具有对称的几何结构,良好的流动性,可调的粒径分布与物理化学性质,极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介观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等。因此,广泛研究与应用于药物输送、水处理、催化分离和电化学电极材料等多个领域。目前,制备球状炭的常用合成方法有模板法、水热法、延伸St?ber法和水溶液法等。然而,这些合成方法与策略均存在相应的缺点,例如合成步骤繁多,成本高,均一性和分散性差,产率和重复性低,孔隙结构差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介孔炭球的规模化生产与实际应用。本研究开创性提出强酸辅助自组装的一步水溶液法,成功实现了发达的孔隙结构兼高度均一性和分散性的介孔炭球及其功能化的可控合成,包括磁性介孔炭微球、介孔炭纳米球和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合成的介孔炭材料进行表征。深入地考察了盐酸、软模板、固化温度和金属离子等实验参数对聚合物和介孔炭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的影响;详细地探讨了介孔炭球一步水溶液法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酸性条件便于介孔炭球的功能化,成功制备出超细的Fe3O4纳米晶体(约为2nm)嵌合的单分散介孔炭纳米球。并选用2种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和伊曲康唑)和2种典型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为模型分子,研究介孔炭球及其功能化的介孔材料对模型分子的吸附和释放行为。同时,探讨了介孔炭纳米球的细胞毒性与Fe3O4修饰的介孔炭纳米球的磁分离性和回收再利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酸辅助自组装的一步水溶液法中,发现避免宏观相分离与提高直链型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是合成球状介孔炭的关键。其中,宏观相分离与碳源和软模板间的结合力、碳源的聚合速率与聚合物分子量紧密相关;固化温度和金属离子的种类与浓度对直链型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有显着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盐酸的浓度对碳源与模板剂之间的结合力影响重大。当盐酸浓度小于0.5 M时,质子化程度低,自组装结合力弱,导致严重的宏观相分离,得到非球形聚合物。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可显着提高结合力,抑制宏观相分离。2、碳源的聚合速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与乙醇和水的体积比紧密相关。当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5:35时,成功避免了宏观相分离,得到均一粒径的聚合物纳米球;当小于或大于该体积比时,过快的聚合速率和过大的聚合物分子量,导致碳源与软模板间的相溶性降低,产生宏观相分离。3、固化温度对聚合物纳米球的热稳定性有正面影响,能促进直链型框架转化为热稳定高的3D网状结构。利用聚合物纳米球的热稳定性的差异可以简易地控制介孔炭材料的形貌,如块状,多面体和球形结构。4、金属离子能与酚醛树脂的酚羟基结合形成类似于3D有机-金属框架,从而固化球形聚合物,避免高温碳化复合物纳米球的团聚与熔合。其固化效果取决于金属离子与酚羟基的结合能力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另外,介孔炭球作为模型药物的载体可以显着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累计释放度且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与以往报导不同的是:Fe3O4纳米颗粒的形成和掺入不仅使介孔炭材料具有磁性,且改善了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率结构和固体的结构性质。相比纯炭,这种具有发达的多孔结构和短扩散长度的Fe3O4纳米颗粒负载的介孔炭纳米球表现出高效的吸附能力,快速的磁分离性和简易的可重复性。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报导一步酸辅助水溶液法合成球状介孔炭和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一步水溶液法解决了球粘结、相分离和球尺寸不均匀等关键技术问题,极大的缩短了合成步骤与周期,拓展了制备介孔炭球的反应体系,为炭基介孔材料的制备开辟了新的合成途径,且为其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科学依据。此外,该方法极易推广且实现炭基介孔炭纳米球的大规模合成。(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7-03-01)
高刘义[4](2016)在《水溶液法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合成及提高分子量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常压聚合法制备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阻垢剂,本法采用水为溶剂,双氧水为引发剂和不同的催化剂以及通过先中和马来酸酐的方法进行了合成。此法为水溶液聚合法,操作简单,无污染,生产周期短,所用原料皆易得,价格低,且合成的HPMA分子量高,阻垢性能好。(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6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5)
高刘义[5](2015)在《水溶液法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合成及提高分子量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常压聚合法制备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阻垢剂,本法采用水为溶剂,双氧水为引发剂和不同的催化剂以及通过先中和马来酸酐的方法进行了合成。此法为水溶液聚合法,操作简单,无污染,生产周期短,所用原料皆易得,价格低,且合成的HPMA分子量高,阻垢性能好。(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5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2)
胡进勇,黄欣,李平[6](2015)在《一步水溶液法快速合成花状纳米ZnO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n(NO3)2和NaOH为原料,采用一步水溶液法,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在85℃条件下反应30 min制备出形貌规则、结晶良好的叁维(3-D)花状ZnO纳米晶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分别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花状ZnO生长过程的研究,得出了其在液相中的生长机理。对样品的光致发光(PL)分析显示,Zn O在紫外光区有一个较强的发射,在可见光区有一个较宽的发射;通过在样品中掺杂少量过渡金属离子Co2+可有效屏蔽可见光区的缺陷发光。(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韩寒,倪永红[7](2014)在《多形貌氧化锌微纳结构的水溶液法合成和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在光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简单温和的水溶液法在较低温度下成功合成了棒簇、花状微球及多角微花等氧化锌微纳结构。研究发现,改变碱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可控制氧化锌微纳结构的形貌。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不同形貌的ZnO微纳结构均表现出比商用的二氧化钛更好的可见光降解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期刊2014-08-04)
刘保雷,张乃军,张振伟[8](2014)在《水溶液法合成硼酸钾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硼酸、二水合氯化钙和氢氧化钾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法合成硼酸钾钙晶体.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溶液的PH值、反应溶液的硼钙比、降温速率这些因素对硼酸钾钙晶体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姜萍,胡海渴,杜青林[9](2014)在《水溶液法合成2,3,4-叁羟基苯甲酸的响应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与碳酸氢钠反应合成2,3,4-叁羟基苯甲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响应面优化,并建立反应产品得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得出2,3,4-叁羟基苯甲酸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了实验操作简便,取焦性没食子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之比1∶3,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2,3,4-叁羟基苯甲酸的得率为37.57%。产品经过显微熔点测定、FT-IR分析和1H HMR分析,证实为目标产物。(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10](2013)在《水溶液法改性淀粉橡胶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涉及一种橡胶助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按如下步骤制备的: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将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加蒸馏水糊化,在70~100℃下,加入组分A:质子酸或铝盐,如硝酸铝、磷酸铝、盐酸、硫酸、硝酸、苯甲酸或其组合,同时加入组分B:含有c=c双键的烯基酸或酸酐,如马来酸酐、丙烯酸,反应0.5~4 h,反应产物经过烘干制得淀粉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3年06期)
水溶液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优选化橘红药材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显微呈像分析、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不浸泡,加10倍量水,提取10 h;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L)∶β-环糊精(g)∶水(mL)=1∶8∶80,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 h。包合工艺的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平均值分别为91.50%、88.36%。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表明包合物形成,包合物状态良好。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溶液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铭.基于乙基乙醇胺的非水溶液法捕集二氧化碳[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王文平,尹兴斌,董晓旭,杨春静,张海英.化橘红药材挥发油提取及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
[3].朱晓晶.球状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与吸附/释放性能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
[4].高刘义.水溶液法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合成及提高分子量的新方法[C].2016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6届年会论文集.2016
[5].高刘义.水溶液法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合成及提高分子量的新方法[C].2015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5届年会论文集.2015
[6].胡进勇,黄欣,李平.一步水溶液法快速合成花状纳米ZnO及其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15
[7].韩寒,倪永红.多形貌氧化锌微纳结构的水溶液法合成和光催化性能[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2014
[8].刘保雷,张乃军,张振伟.水溶液法合成硼酸钾钙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
[9].姜萍,胡海渴,杜青林.水溶液法合成2,3,4-叁羟基苯甲酸的响应面优化[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4
[10]..水溶液法改性淀粉橡胶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