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傍轴标量和矢量光束的光束质量研究

非傍轴标量和矢量光束的光束质量研究

论文摘要

在激光光学中,激光光束质量是一个经典的又是新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涉及光束质量的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还涉及对激光束的描述和激光束的传输变换规律的认识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二极管激光器、微腔激光器和光子晶体等的出现,对束宽与波长可相比拟和/或有大发散角的非傍轴光束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如何描述非傍轴光束和评价非傍轴光束质量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利用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光传输的非傍轴矢量矩理论和推广的桶中功率(PIB)或等价地,β参数,对非傍轴矢量、标量光束,截断、无截断光束的光束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1.基于瑞利衍射积分,不使用通常的近似R>>λ(λ为波长),推导出非傍轴高斯光束通过小孔光阑衍射的轴上光强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然后,对传统的光强定义和光强的精确表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定义之间的差异与f参数,截断参数δ和传输距离z有关。 2.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未使用任何近似,对非傍轴矢量光束的两种光强表示式,即传统光强公式和时间平均坡印廷矢量的z分量进行了研究。对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详细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两种表示式之间的差异,即两者的相对误差η与w0/λ和z/λ有关,其中w0,λ和z分别为束腰宽度,波长和传输距离。对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若z/λ=10,w0/λ≥0.8,则最大相对误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论文各章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2 基本理论
  • 2.1 傍轴光束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
  • 2.1.1 无截断傍轴光束
  • 2.1.2 截断傍轴光束
  • 2.1.3 傍轴光束的远场光束质量
  • 2.2 非傍轴标量光束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
  • 2.2.1 角谱表示法
  • 2.2.2 非傍轴标量光束的矿因子
  • 2.3 光传输的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 2.4 赫兹矢量法
  • 2.5 瑞利—索末菲(Rayleigh-Sommerfeld)衍射积分法
  • 参考文献
  • 3 非傍轴光束的光强表述
  • 3.1 非傍轴高斯光束通过小孔光阑衍射的轴上光强
  • 3.1.1 轴上光强的精确公式
  • 3.1.2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 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的光强表示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非傍轴矢量余弦—高斯光束的光强表示
  • 3.3.1 理论分析
  • 3.3.2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2因子'>4 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束参数和M2因子
  • 2因子和相关问题'>4.1 非傍轴厄米-高斯光束的M2因子和相关问题
  • 4.1.1 理论模型
  • 4.1.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4.2 非傍轴旋转对称拉盖尔—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 4.2.1 远场发散角的解析公式
  • 4.2.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2因子'>4.3 非傍轴截断平顶高斯光束的M2因子
  • 4.3.1 理论模型
  • 4.3.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2因子两种定义的比较研究'>4.4 非傍轴平顶高斯光束M2因子两种定义的比较研究
  • 4.4.1 理论模型
  • 4.4.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非傍轴矢量光束参数的二阶矩表示
  • 5.1 非傍轴矢量拉盖尔—高斯光束的二阶矩表示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5.2 非傍轴矢量TM平顶高斯光束的二阶矩表示
  • 5.2.1 理论分析
  • 5.2.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非傍轴光束的远场光束质量评价
  • 6.1 非傍轴光束远场质量的评价方法
  • 6.2 非傍轴矢量平顶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和远场光束质量
  • 6.2.1 非傍轴矢量平顶高斯光束的传输
  • 6.2.2 非傍轴矢量平顶高斯光束的桶中功率(PIB)
  • 6.3 非傍轴矢量圆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远场特性和光束质量
  • 6.3.1 非傍轴矢量圆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传输
  • 6.3.2 非傍轴矢量圆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桶中功率(PIB)
  • 6.4 非傍轴矢量线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远场特性和光束质量
  • 6.4.1 非傍轴矢量线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传输
  • 6.4.2 非傍轴矢量线偏振厄米-拉盖尔-高斯光束的桶中功率和β参数
  • 6.5 非傍轴截断余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和远场光束质量
  • 6.5.1 非傍轴截断余弦—高斯光束的传输
  • 6.5.2 非傍轴截断余弦—高斯光束的桶中功率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情况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功率激光装置光束精密调控性能研究进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1)
    • [2].束匀滑光束偏折现象的模拟[J]. 物理学报 2020(07)
    • [3].基于机器学习的轨道角动量光束模式探测技术研究进展[J]. 光电工程 2020(03)
    • [4].新装置将光束扩宽了400倍[J]. 计测技术 2020(02)
    • [5].径向偏振矢量光束在大气湍流下的传输分析[J]. 光学学报 2020(11)
    • [6].光束16-34[J]. 当代美术家 2019(01)
    • [7].空心光束的产生及其在现代光学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 2019(02)
    • [8].可调谐的非傍轴自加速光束[J]. 光学学报 2019(10)
    • [9].《来自室内的光束》[J]. 艺术评论 2017(12)
    • [10].非均匀关联随机电磁光束的产生[J]. 物理学报 2017(05)
    • [11].波前畸变对大口径光束相干合成中光束指向探测的影响[J]. 中国激光 2017(06)
    • [12].空间弯曲光束的折射特性[J]. 光学学报 2017(06)
    • [13].基于焦散线方法的自加速光束设计[J]. 物理学报 2017(14)
    • [14].《水墨光束》[J]. 美苑 2015(S2)
    • [15].风再也不会[J]. 今日中学生 2015(28)
    • [16].信不信由你[J].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2(10)
    • [17].诡异的光束[J].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13(11)
    • [18].书虫吧[J]. 小学生时空 2009(03)
    • [19].一个善良的朋友[J]. 意林 2008(10)
    • [20].基于紧聚焦方式的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特性分析[J]. 物理学报 2020(09)
    • [21].焦散光束产生方法研究进展[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2].超艾里光束激光器的设计[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10)
    • [23].二维艾里光束飞秒成丝特性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7(03)
    • [24].随机电磁光束在生物组织中偏振态的变化[J]. 光电子·激光 2017(03)
    • [25].基于空间光调制的光束聚焦实时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7)
    • [26].广角光束传播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4)
    • [27].部分相干环状偏心光束通过海洋湍流的传输特性[J]. 物理学报 2015(20)
    • [28].对曲面光束与弧状光谱的探究[J]. 物理之友 2020(01)
    • [29].灯[J]. 中国校园文学 2012(06)
    • [30].神秘的马尔法光束[J]. 奇闻怪事 2011(10)

    标签:;  ;  ;  ;  ;  ;  ;  ;  

    非傍轴标量和矢量光束的光束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