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选取康定雅加埂、折多山以及丹巴天堂谷—党岭地区共10个居群143个单株为实验材料,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揭示鹅黄灯台报春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为鹅黄灯台报春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策略的制定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扩增结果选取6对引物组合,对143个鹅黄灯台报春的样品DNA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546条扩增带,大小约为100-850bp,其中多态性条带218条。2、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39.93%,0.0990,0.1563;在居群水平上,鹅黄灯台报春各居群的PPL=16.12%(7.33%~24.91%),He=0.0619(0.0296~0.1034),I=0.0907(0.0430~0.1484),其中康定雅加埂海拔3090m的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而丹巴党岭海拔3410m的居群最低。AFLP标记表明鹅黄灯台报春居群存在偏低的遗传多样性。三个组中康定雅加埂组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康定折多山组最低。鹅黄灯台报春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降低。3、居群遗传结构及分化鹅黄灯台报春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0961,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Hs)为0.0619,10个鹅黄灯台报春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57,说明居群内个体间的分化水平较高;鹅黄灯台报春居群总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个体间,其中康定雅加埂组Ht和Hs均高于丹巴党岭组。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MOVA)所得结果与遗传分化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在总体上,10个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0.9056<1,说明各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为缺乏,但在地区分组上,康定雅加埂组居群间Nm为1.3617>1,丹巴党岭组居群间Nm为1.0554>1,说明两个组组内各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为频繁,居群较稳定。4、遗传一致度(I)、遗传距离(D)和聚类分析鹅黄灯台报春各群体间I值平均为0.9619(0.9293~0.9854),D值平均为0.0389(0.0147~0.0733),其中康定雅加埂海拔3090m居群、丹巴党岭海拔3410m居群的I值最小(0.9293),D值最大(0.0733),丹巴党岭海拔3410m的居群、丹巴党岭海拔3600m的居群I值最大(0.9854),D值最小(0.0147)。10个居群可聚为两大群但并没有按照居群分布地聚类。康定雅加埂组与康定折多山组D值最大(0.0374),I值最小(0.9633),康定折多山与丹巴党岭组D值最近(0.0183),I值最大(0.9819)。康定折多山与丹巴党岭的距离比与康定雅加埂的距离更大,但其亲缘关系却更近。相应地,康定雅加埂组单独聚为一类,康定折多山组和丹巴党岭组聚为一类。鹅黄灯台报春10个居群143个样品并没有以各自居群为中心聚为一类,居群内分化较严重,各居群间分化程度也不一样,且居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鹅黄灯台报春整体居群面积大、资源数量多,遗传多样性却偏低,居群间虽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居群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鹅黄灯台报春资源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