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

论文题目: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学理论

作者: 侯康超

导师: 方世南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治发展,政治行为,政治科学

文献来源: 苏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电子政务的浪潮已席卷全球。中国的电子政务也在蓬勃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电子政务如何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往的电子政务理论,往往从“电子”一端来解释、说明。只是从工具和技术的层面理解电子政务,这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对电子政务更重要的应该从“政务”一端来分析和研究,要赋予电子政务本来应该有的政治学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性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益分析、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政治现象做唯物辩证的、历史的观察、分析、解释和研究。 电子政务是现代高科技和政治学联姻的新生事物。科技发展和政治改革催生了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国家运用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处理政治事务,提高政治能力,促进政治发展的实践活动。电子政务的目标体系是由技术目标体系和政治目标体系构成。国家通过运用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构建电子政务的技术目标体系,包括电子政务的电子业务系统,内网平台,专网平台,外网平台和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电子政务的政治目标体系包括处理具体政治事务,提高政治能力,促进政治发展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促进政治现代化。在电子政务的进程中,推进政治主体的现代化,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者技术、能力的现代化和观念的现代化。电子政务的政治目标首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将政务工作分解、细化,将职能变为可操作,可控制的业务流程,提高政治主体的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电子政务的政治目标,还包括扩大政治资源范围,整合全部政治资源;提高政治主体的智力、体力;促成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严密性,提高应急应变能力;提高监管能力;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等等。电子政务的推行,丰富了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的手段和途径,出现了电子投票、知识管理、网上监督、电子民主、阳光政务等崭新方式,促进了政治发展。 发展电子政务,加强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直面数字鸿沟,弥合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电子民主的不平等性:高度重视信息时代的军事、文化和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的军事安全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其“信息控制权”。文化安全是国家稳

论文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问题的梳理

二、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政务是现代高科技和政治学联姻的新生事物

一、科技发展和政治改革催生电子政务

二、政治学视野内的电子政务内涵剖析

三、电子政务技术目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政治实践的价值

第二章 电子政务与政治现代化

一、电子政务与政治主体的发展

二、电子政务与政治能力的提高

三、电子政务与政治发展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一、发展电子政务,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直面数字鸿沟,弥合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电子民主的不平等性

三、强化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保障军事、文化和电子政务的安全

第四章 电子政务给政治学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电子政务的相关学科分析

二、电子政务的政治学分析—电子政务的政治行为特征

三、展望: 电子政务与政治学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欲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4

参考文献

  • [1].电子政务云服务采纳、吸收及其价值影响机制研究[D]. 梁乙凯.山东大学2017
  • [2].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发展路径研究[D]. 唐冉.北京交通大学2016
  • [3].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 徐晓日.吉林大学2004
  • [4].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D]. 王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
  • [5].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 刘春年.武汉大学2005
  • [6].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D]. 周慧文.武汉大学2005
  • [7].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D]. 赵豪迈.同济大学2006
  • [8].基于生存力的电子政务系统风险控制研究[D]. 朱可.同济大学2006
  • [9].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研究[D]. 邓崧.同济大学2007
  • [10].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 周斌.同济大学2007

标签:;  ;  ;  ;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