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内蒙古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021000
摘要:我们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意义为目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内容。结果表明:互助是合作的开始,兴趣是鼓励合作学习的原动力。建议:在教学中应安排需要学生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合作的空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其体验合作的快乐,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关键词:合作学习意义认识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显然要胜过个人的努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互助应该在课堂中得到真实的体现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没有伙伴,不能与同伴正常交往与合作,就会导致心理发展的异常。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强烈,和同伴交往就成了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因,此时他们对交往就产生了渴望。但是,自我中心的观念仍很强烈,他们交友时会出现仅仅和同桌、同乡、同寝室一起活动的现象,他们个人在班级中的存在总体上是孤独的。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个同学在上课时经常迟到,课中表现很消极。当问起原因时,他说班级里很多同学不愿意和他交往,所以他觉得有些时候不快乐。由此看来,教师要认真培养同伴之间的友谊感,使他们在互助学习中发展友谊,学会与人合作,结成和睦友好的伙伴。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需要学生之间互助与合作配合才能完成的练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让互助在课堂中得到真实的体现,让其体会到团队进步的快乐。
二、开展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合作学习要发挥其学习的功能,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并且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合作性的探讨,共同研究,体验在合作中学到运动技术的快乐。如耐久跑的教学,用“网鱼”的游戏来代替枯燥的跑,既能提高兴趣,又能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同你的伙伴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教学中教师统一命题,提出教学目标,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分类,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都由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自己设计体育项目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合作的空间。
三、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疑难或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例如:在体操的教学中保护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练习一般分四至六组,众多学生一起练习,保护与帮助仅仅靠教师是无法做到的。而合作学习正好可以让学生得到这种帮助和支持,它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思考、寻找方法,解决了运动技术问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掌握了解决运动技术问题的途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让他们愿意进行合作,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的方法。
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体现自身价值
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的技术和技巧、运动的力学原理、规律、性质等都有着科学的理性的发现过程,教师如果不去尽心尽力地讲解和做规范的示范动作,那么,那些常常令人兴奋和富有挑战的思想就会由于我们教师不去倾心倾力而被淹没。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这些运动技术、运动原理、运动规律、运动性质形成的学习过程中,在相互合作中进行交流、发现、探究,在互相指正与讨论的过程中,就能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我能行”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运动知识,而且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体育的信心,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川学生学习方式将悄然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1-9-19-4。
[2]孙红梅寻求合作学习的多元模式[J].中国教师,2009,(2):21-21。
[3]郝晶孙宇霞试论新课改中体育骨干的作用[C].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88-89。
[4]裴娣娜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J].河南教育,1999,(1)。
[5]曹东华我的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之旅[J].中国教师,2009,(6):17-19。
[6]王逸尤衡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新教育,2008,(4):24-25。
[7]郝晶在新课改中把美育引入体育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6,(7-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