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茶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最终从茶树体内分离、筛选获得14株能对四种茶叶斑病菌拮抗作用强的芽孢杆菌菌株。经进一步鉴定,菌株TL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4个目标菌株都具有能在茶树体内内生定殖、对茶叶斑病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能力、对茶轮斑病有防病效果、对氯氰菊酯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对茶苗的促生效果不明显。其中,菌株TL2具有较强的内生定殖能力、拮抗能力强且拮抗谱广、对茶轮斑病防病效果强、对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强。 茶苗接种菌株TL2后,可以先后从根尖、主根、茎基、茎部、下部叶片,乃至上部叶片等组织内分离到细菌。菌体主要分布在根部厚壁组织的细胞间隙,茎部厚角组织的细胞间隙以及中主鞘、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织的细胞间隙,以及叶片的气孔器附近、上、下表皮细胞间隙、厚角组织细胞间隙以及内皮层组织细胞间隙等。同时,茶苗体内所有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其多样性系数也随着时间有所降低。 菌株TL2能在茶树体内内生定殖,占据有利生态位点,改变茶树体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多样性及其群体生物学功能等生态结构,从而抑制茶轮斑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其次,菌株TL2可以通过分泌多种抗菌蛋白或其它活性物质,抑制或杀死茶轮斑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从而抑制茶轮斑病菌在茶树体内的扩展,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再者,当茶轮斑病菌侵入茶树后,菌株TL2能通过诱导茶树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茶树体内活性氧相关酶如SOD、POD和CAT等的活性变化,以调节茶树体内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减少茶树体内活性氧物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同时,菌株TL2能迅速增强非活性氧代谢的抗性酶系如PAL、β-1,3-葡聚糖酶和外切几丁质酶等的活性,使茶树体内生成相应的病程相关(PR)蛋白,作用于植物细胞壁,释放出寡聚糖作为激发寄主释放出主动防御反应的信号,以杀死病菌或限制病菌的扩展,从而使茶树的综合抗病能力得以提高。以上多种因子综合协同作用,是菌株TL2防治茶轮斑病的主要机制。 菌株TL2分泌蛋白的抗菌活性强、种类多。BSPT-P1是抑制茶轮斑病菌的一种主效蛋白,它可以通过病菌的代谢物来加强诱导。BSPT-P1大小为56KDa,抗菌活性高,对热稳定,耐紫外照射,在pH6.0~9.0之间稳定,被胰蛋白酶完全水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概况
  • 1.1 植物内生细菌的定义
  • 1.2 植物内生细菌的种类
  • 1.3 植物内生细菌的内生定殖
  • 1.3.1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
  • 1.3.2 植物内生细菌的侵入途径
  • 1.3.3 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动态
  • 1.3.4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的检测方法
  • 1.4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功能
  • 1.5 植物内生细菌的防病机制
  • 1.5.1 分泌抗真菌或细菌的活性物质
  • 1.5.2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 1.5.3 占据生态位与营养竞争
  • 1.5.4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
  • 2 茶树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 2.1 茶树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 2.2 茶树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 2.3 茶树病害的生物防治
  • 3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概况
  • 3.1 枯草芽孢杆菌的概述
  • 3.2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 3.3 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
  • 3.3.1 抗菌蛋白的种类
  • 3.3.2 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
  • 第二章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样品来源
  • 1.1.2 供试病原菌
  • 1.1.3 培养基
  • 1.1.4 标准(对照)菌株
  • 1.1.5 染色剂和生理生化鉴定试剂
  • 1.1.6 分子生物学试剂
  • 1.2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
  • 1.3 拮抗菌株的筛选
  • 1.4 目标菌株的鉴定
  • 1.4.1 菌体的形态观察
  • 1.4.2 生理生化测定
  • 1.4.3 16S rRNA基因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
  • 2.1.1 茶树体内内生细菌的数量
  • 2.1.2 茶树体内内生细菌的拮抗性筛选
  • 2.2 目标菌株的鉴定结果
  • 2.2.1 目标菌株的鉴定结果
  • 2.2.2 菌株TL2的鉴定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茶树内生细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培养基
  • 1.1.2 供试农药
  • 1.1.3 供试病原菌
  • 1.1.4 供试茶苗
  • 1.1.5 试剂与溶液
  • 1.2 目标菌株的内生性测定
  • 1.2.1 抗利福平突变菌株的筛选
  • 1.2.2 接种与取样方法
  • 1.2.3 内生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 1.3 目标菌株的拮抗性测定
  • 1.3.1 对茶叶斑病菌的拮抗性测定
  • 1.3.2 对其它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测定
  • 1.3.3 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拮抗性测定
  • 1.4 目标菌株的防病效果测定
  • 1.5 目标菌株的促生效果测定
  • 1.6 目标菌株的农药降解性测定
  • 1.6.1 氯氰菊酯的标准曲线制作
  • 1.6.2 氯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测定
  • 1.6.3 目标菌株对氯氰菊酯降解率的测定
  • 1.7 目标菌株的抗逆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标菌株在茶树体内的定殖情况
  • 2.2 目标菌株的拮抗谱
  • 2.2.1 目标菌株对茶叶斑病菌的拮抗能力
  • 2.2.2 目标菌株对其它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 目标菌株的室内盆栽防病效果
  • 2.4 目标菌株对茶苗的促生作用
  • 2.5 目标菌株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
  • 2.6 目标菌株的抗逆性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内生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茶苗
  • 1.1.3 培养基
  • 1.1.4 质粒载体
  • 1.1.5 试剂与溶液
  • 1.2 抗生素标记法测定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定殖动态
  • 1.2.1 利福平标记菌株的筛选
  • 1.2.2 接种和取样方法
  • 1.2.3 内生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 1.3 免疫显色法测定菌株TL2在茶树不同组织的分布动态
  • 1.3.1 菌体抗血清的制备
  • 1.3.2 接种和取样方法
  • 1.3.3 切片观察
  • 1.4 绿色荧光标记法测定菌株TL2在茶树组织内的分布动态
  • 1.4.1 绿色荧光标记菌株的构建
  • 1.4.2 接种和取样方法
  • 1.4.3 切片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种群变化动态
  • 2.2 菌株TL2的免疫特异蛋白
  • 2.3 菌株TL2在茶树组织内的分布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菌株TL2对茶树轮斑病的防病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植物
  • 1.1.3 培养基
  • 1.1.4 试剂与溶液
  • 1.2 菌株TL2对茶轮斑病菌的抑制测定
  • 1.3 菌株TL2对茶轮斑病菌的抗菌活性物质测定
  • 1.3.1 样品的制备
  • 1.3.2 样品的抗菌活性测定
  • 1.4 菌株TL2对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
  • 1.4.1 接种和取样方法
  • 1.4.2 粗酶液的制备
  • 1.4.3 粗酶液的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TL2对茶轮斑病菌的影响
  • 2.2 菌株TL2的抗菌活性物质
  • 2.3 菌株TL2对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1 茶树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2-产生速率的动态变化'>2.3.2 茶树体内O2-产生速率的动态变化
  • 2.3.3 茶树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4 茶树体内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2.3.5 茶树体内超氧化歧化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2.3.6 茶树体内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2.2.7 茶树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2.2.8 茶树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2.2.9 茶树体内β-1,3-葡聚糖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2.2.10 茶树体内外切几丁质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第六章 菌株TL2抗菌蛋白的分离及其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与溶液
  • 1.2 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分离菌株TL2的抗菌蛋白
  • 1.2.1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2.2 蛋白样品的抗菌活性测定
  • 1.2.3 离子交换层析
  • 1.2.4 不连续非变性凝胶电泳
  • 1.2.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3 诱导差异显示法分离菌株TL2的抗菌蛋白
  • 1.3.1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3.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3.3 双向电泳
  • 1.3.4 双向凝胶差异蛋白点的酶切制备
  • 1.3.5 MALDI-TOF质谱分析
  • 1.4 菌株TL2抗菌蛋白的性质研究
  • 1.4.1 抗菌蛋白的纯化
  • 1.4.2 蛋白样品的抗菌活性测定
  • 1.4.3 抗菌蛋白的热稳定性测定
  • 1.4.4 抗菌蛋白的抗紫外线活性测定
  • 1.4.5 抗菌蛋白的pH稳定性测定
  • 1.4.6 抗菌蛋白的蛋白酶稳定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TL2抗菌蛋白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分离结果
  • 2.2 菌株TL2抗菌蛋白的诱导差异显示法分离结果
  • 2.3 菌株TL2抗菌蛋白的性质
  • 3 小结与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英文缩略词
  • 附录Ⅱ 培养基配方
  • 附录Ⅲ 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附录Ⅳ 菌株TL2分泌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
  • 附录Ⅴ 攻博期间发表(或投稿)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 2019(02)
    • [2].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轮斑病及其防治图谱[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09)
    • [3].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S2)
    • [4].茶轮斑病病原菌(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0)
    • [5].贵州惠水县茶轮斑病病原菌的鉴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9)
    • [6].不同生物药剂对茶炭疽病菌和茶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2)
    • [7].安徽池州市茶轮斑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8].多菌灵或可用于防治茶轮斑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3)
    • [9].茶轮斑病体外抑制试验及大田防治效果[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0].基于多层卷积滤波与HSV颜色提取的茶轮斑病识别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1)
    • [11].诺沃霉素对多种经济作物病害防治效果好[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2)
    • [12].贵州省都匀市茶轮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 2013(03)
    • [13].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菌的特性比较及致病观察[J]. 茶叶科学 2009(06)
    • [14].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的抑菌作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9)
    • [15].枯草芽孢菌株TL2抗菌蛋白的纯化及其稳定性测定[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6].几种杀菌剂对茶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10)
    • [17].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8].3种生物农药对4种茶树病害的室内抑菌试验[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3)
    • [19].茶树叶部内生真菌相互关系及抗菌活性初步研究[J]. 江西植保 2009(01)
    • [20].双向电泳分析枯草芽孢菌株TL2的抗菌蛋白[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1].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茶树病害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 2008(05)
    • [22].茶白星病概况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 2016(Z1)
    • [23].不同药剂混合处理对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2)
    • [24].茶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 植物医生 2013(05)
    • [25].乌天麻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标签:;  ;  ;  ;  ;  

    茶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