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作用的研究

我国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了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有支持作用的观点。认为政治系统中政治精英、权力、体制、制度及政治意识等要素会对科技系统有支持作用,其中核心要素体制和制度对科技系统的支持作用尤其显著,并且探讨了政治系统与科技系统的互动关系。 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二者互动过程中面对的突出问题。 我国现有的科技制度表明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方面有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的缺陷。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目前 R&D 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制度层次的分析,认为会计制度改进能够加强制度建设与企业科技活动的联系。改进后的会计制度应能反映相关的科技指标,为制度制定和有效执行提供可靠依据。 当前人们关注科技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科技的影响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持,在现有的文献中,对科技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有哪些子系统看法不同;有的提及政治与科技的关系,但更强调的是政治体制、制度对科技的制约作用,对于那些制度有制约作用,如何改进,没有得到深入地研究;有的观点认为科技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包含政治系统,但是哪些要素对科技有支持作用,如何起支持作用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因此,在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技术社会学领域对此课题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同时这个课题的研究对政治系统正确引导科技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并为其营造有利的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原因
  • 1.2 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对科技系统产生影响的政治要素
  • 2.1 关键词解读
  • 2.1.1 科技系统
  • 2.1.2 政治系统
  • 2.2 对科技系统产生影响的政治要素
  • 2.2.1 体制、制度
  • 2.2.2 政治行为主体
  • 2.2.3 政治权力
  • 2.2.4 政治意识
  • 2.3 政治系统诸要素综合作用与我国科技发展历史
  • 2.4 结论
  • 3 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体制和制度与科技系统
  • 3.1 体制与科技系统
  • 3.1.1 体制要素在政治与科技关系中的作用
  • 3.1.2 我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程
  • 3.1.3 科技体制改革效果
  • 3.2 制度要素与科技系统
  • 3.2.1 制度及其功能
  • 3.2.2 制度要素对科技系统的支持作用
  • 3.2.3 制度层面上,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途径
  • 3.3 结论
  • 4 政治系统与科技系统的互动关系
  • 4.1 科技系统对政治系统的影响
  • 4.2 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的影响
  • 4.2.1 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影响的特点
  • 4.2.2 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与制约的辨证关系
  • 4.3 结论
  • 5 通过对R&D 突出问题的探讨看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的支持作用
  • 5.1 R& D(科技研究与发展的英文缩写)中的突出问题
  • 5.1.1 我国GDP 的增长因素分析
  • 5.1.2 我国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主体
  • 5.1.3 R&D 中突出问题是如何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 5.2 企业未能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制度原因分析
  • 5.2.1 企业内部制度原因分析
  • 5.2.2 企业外部制度原因分析
  • 5.3 解决R&D 中突出问题的制度途径
  • 5.3.1 会计制度改进
  • 5.3.2 其他制度建设
  • 5.4 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的复杂性
  • 5.5 结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政治系统作为环境对社会技术的影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 [2].两部门政务信息供给博弈模型及其政策意蕴[J]. 情报杂志 2010(10)
    • [3].政治系统视域下我国反腐政策综览[J]. 领导科学 2016(14)
    • [4].我国政治系统中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4)
    • [5].国内外关于政治参与内涵的辨析[J].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2)
    • [6].政治系统中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7].政治系统与政治文化——政治系统中的文化因素解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2)
    • [8].政治系统论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践行机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 [9].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辩证关系问题研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01)
    • [10].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构建[J]. 社会科学 2015(05)
    • [11].简论政治系统的统治基础建构[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12].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03)
    • [13].中国地方政治沟通模式的变革、绩效与限度——以辽宁民心网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1)
    • [14].和谐政治内涵浅议[J]. 学习论坛 2012(06)
    • [15].网络乌托邦、网络帝国与网络共和国——网络政治传播系统的权力解构与极权倾向的探悉[J]. 研究生法学 2009(05)
    • [16].互动:转型期西部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J]. 齐鲁学刊 2011(06)
    • [17].政治和谐视域中政治系统与文化变迁的均衡[J]. 前沿 2008(10)
    • [18].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我国政府电子治理的演化逻辑——基于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视角[J]. 探索 2019(06)
    • [19].“政治系统”与“军县”:宛西地方自治的政治维度[J]. 史林 2011(03)
    • [20].适应:政治和谐的外在表现[J]. 兰州学刊 2008(08)
    • [21].政治系统分析法与政府职能分析法:政府能力研究的两种路径[J]. 特区经济 2014(01)
    • [22].廉政问责:一个多维理论场域的证明[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 [23].当前越南共产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06)
    • [24].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5].香港政治文化的嬗变:路径、趋势与启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6].次级共同体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及其整合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12)
    • [27].从政治系统视阈看创造性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3(01)
    • [28].政治系统理论视野的刑事政策科学[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29].政治学视角下的社会保障[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30].“宅改奇迹”:政治系统支持中的价值、规范与权威结构——基于江西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查[J]. 地方治理研究 2020(02)

    标签:;  ;  ;  ;  

    我国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