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贝拉尔的共相观

论阿贝拉尔的共相观

论文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针对中世纪哲学家阿贝拉尔和他就共享问题所提出的概念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共相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大问题。本论文首先梳理了包括共相,殊相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整篇论文论述的前提,接着讨论了作为共相问题缘起的古希腊关于共相的讨论,进而提出中世纪共相问题的重要意义,此重要意义在于,在中世纪那个特殊的时代,哲学与宗教之间的一股张力,这也涉及到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因此,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出场的共相问题,其所承载的重量就更为沉重了一些。然后文章再从关于共相讨论的演变出发,梳理了一条清晰的哲学史发展线索,那就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中期关于共相问题的争论,并以阿贝拉尔的观点做一个时间上的收尾。最后再谈了阿贝拉尔共相论对当时后以及代的影响和意义。论文的中心论题是阿贝拉尔的共相观,也就是他的概念论。阿贝拉尔参与了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关于共相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唯名论者的观点是,共相不是独立存在的,共相后于事物,共相只是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的“声息”,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事物;实在论者则断言,共相是真实存在的。阿贝拉尔则采取了亚里士多德对共相的定义,认为“它原本就是用来称述多物,而非称述个体。”并接着提出了他著名的概念论:他认为共相所称谓的不是一件东西而是一个名称,“剩下的只是把这种普遍性划归于字词。”,他对声音(vox)和词(sermo)做出了区分,并认为共相不是声音,共相是名称,声音只代表物理上的存在,而作为物理存在的声音如何能够称述另一个东西呢?名称却能够以其逻辑内容于事物达成一定的关系,达到指称事物的目的。在阿贝拉尔那里,共相作为对同类事物相似性的概括,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符号和概念,它只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只有通过理解才能把握,在个别事物中,共相完全是个别化的,一般性只是我们概念中的共相所具有的,现实事物并不具有;但是共相并不仅仅是主观的构造,它的根源仍旧在个别事物之中。中世纪关于共相问题的讨论是继承古希腊传统,基于一种对现象的拯救而展开的,其讨论也常常限制在对认识过程中共相的地位的争论上,因此容易仅仅被看作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问题;但我认为,人类对共相问题的不断追索,实际上就是对真理的追求,甚至有了一种最为根本的意义,解决认识何以可能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一种探求本质的途径,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探索和追问,了解我们自己;如此,共相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殊相与共相──现象与本质
  • 1 阿贝拉尔与中世纪的共相问题
  • 1.1 共相问题的源起:古希腊作为开端
  • 1.1.1 早期古希腊哲学中关于“一”与“多”的讨论
  • 1.1.2 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 1.2 中世纪背景下共相问题的重要性
  • 1.3 阿贝拉尔的生平与事迹
  • 2 阿贝拉尔的共相观
  • 2.1 两种立场的对立
  • 2.1.1 新柏拉图-奥古斯丁的柏拉图传统与波菲利-波埃修的亚里士多德传统
  • 2.1.2 发展演变:唯名论与实在论
  • 2.2 阿贝拉尔对当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反驳
  • 2.2.1 对实在论的反驳
  • 2.2.2 对唯名论的反驳
  • 2.3 阿贝拉尔的解答:共相既非名称(vox),也非事物(res),而是概念(sermon)
  • 3 对阿贝拉尔共相观的评价及其意义
  • 3.1 对中世纪共相讨论的影响
  • 3.2 对共相问题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思路
  • 结语:真理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感悟[J]. 中国监察 2008(04)
    • [2].略论公孙龙子与经院哲学的共相观之异同[J]. 重庆与世界 2011(07)
    • [3].青海游[J]. 东坡赤壁诗词 2018(05)
    • [4].唤醒沉睡的世界[J]. 博客族小说榜 2008(05)
    • [5].大道观相,大相观天[J]. 国家人文历史 2014(12)
    • [6].听课的作用[J]. 现代教育 2013(05)
    • [7].《离骚》“民”字解[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8].打造政治小组合作学习的升级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35)
    • [9].冯友兰与胡塞尔的共相观[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0].语文在有效合作中绽放美丽[J]. 新课程(上) 2016(09)
    • [11].行业[J]. 世界汽车 2012(12)
    • [12].将中职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到底[J]. 成才之路 2011(34)
    • [13].高效快乐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普童话 2015(30)
    • [14].微烟散尽(五首)[J]. 四川文学 2019(09)
    • [15].局域网BBS中的“豫、时、孙、摩”[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11)
    • [16].浅谈数学课小组讨论的时机[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20)
    • [17].曾忆城访谈[J]. 美术文献 2012(02)
    • [18].相观而善——初中英语同伴互助学习[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4)
    • [19].带学生走宽阔的艺术之路[J]. 人民教育 2016(13)
    • [20].正确评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理应依循的三个维度[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1].本质与诠释——论禅宗对“本质”的解释进路[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标签:;  ;  ;  

    论阿贝拉尔的共相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