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

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统计和遗传分析。并对一份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色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变化等和野生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是水稻育种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遗传现象。本实验选用SAR-Ⅲ的同源三倍体和几个早稳材料做亲本分别与普通材料杂交,通过对后代全面而系统的农艺性状分析、遗传分析和SSR标记检测,分析了亲本的遗传标记在后代群体的重组和传递情况。结果如下: 同源三倍体Φ49是从双胚苗群体SAR-Ⅲ中获得的,它作为母本和R188杂交,获得36株F1,倍性鉴定均为二倍体。所有的F1单株表型均整齐一致,偏父,这异于一般的3N×2N杂交后代表现。SS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F1各单株表现一致,在52个多态性位点中有44个位点纯合,同父本一致;只有5个标记扩增结果表现为来源于父母本的杂合带型;还有3个标记扩增的杂合带型表明是不同于父母本的特异带型。相应的F2株系同样的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那些在F1单株中处于纯合状态的标记位点,在所有的F2群体中依然表现为稳定遗传的纯合状态;那些在F1单株中处于杂合状态的标记位点,在大部分F2群体中的表现符合孟德尔遗传,但在三个群体中有两个标记出现了异常,即F1单株中表现杂合的标记位点在F2群体中却表现为同父本带型一致的纯合状态。SAR-Ⅲ双苗中与同源三倍体对应的二倍体和R188杂交,结果都没有异常现象出现。 利用几个早稳材料和普通材料做正反杂交,所有杂交组合F1中出现父母亲本多态位点上的部分纯合单株频率为4.63%,但各组合间、同一组合的正反交间,后代特异单株出现频率差异都很大。在429/黑珍米组合中,429作父本后代表现正常,但429作母本后代F1的特异单株率为98%,单株间在表型上就有差异,性状分离明显;SS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38对多态性标记中,2个标记(RM208,RM566)在所有单株中都表现父母双亲的杂合带型,其余标记都部分的丧失了杂合性(在F1单株中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
  • 引言
  • 一 综述
  • 1 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的发现及表现特征
  • 1.1 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发现的背景
  • 1.2 另类早世代稳定材料在水稻上的发现
  • 1.3 有关84-15及后代早代稳定特性的最初研究
  • 1.4 水稻早代稳定研究的新进展
  • 2 早代稳定机理的研究进展
  • 2.1 早代稳定材料最初来源于远缘杂交
  • 2.1.1 普通远缘杂交的分类
  • 2.1.2 植物远缘杂交中的异常染色体行为
  • 2.1.3 植物远缘杂种细胞中亲本染色体的空间分布
  • 2.1.4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机理
  • 2.1.5 小麦的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基因
  • 2.1.5.1 Ph基因的发现及其性质
  • 2.1.5.2 已发现的普通小麦近缘种属中控制染色体配对基因
  • 2.1.5.3 PH基因的作用机理
  • 2.2 早代稳定机理的最初推测
  • 2.3 杂合性丧失促进早代稳定
  • 2.4 DNA片段杂交假说
  • 2.5 RNA水平上的缓存进行的DNA水平上的修复假说
  • 3 展望
  • 4 参考文献
  • 二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杂交组合
  • 3 杂交后代种植及农艺性状鉴定
  • 4 特异株系出现频率的统计方法
  • 5 倍性鉴定
  • 5.1 取材
  • 5.2 根尖制片
  • 6 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结实性鉴定
  • 7 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取材与观察
  • 8 DNA提取方法
  • 9 SSR标记
  • 10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 11 转化
  • 12 测序用pMD18-T-Ft1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碱法)
  • 13 测序
  • 三 结果与分析
  • 1 同源三倍体和常规二倍体杂交后代的分析
  • 1.1 水稻EGSR材料的最初获得
  • 1.2 EGSR材料的微卫星分析
  • 1.2.1 EGSR材料单株间表现一致
  • 1.2.2 EGSR材料是来源于Φ49和R188的真实杂种
  • 1.2.3 EGSR材料属于偏父类型
  • 1.2.4 EGSR材料存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重组
  • 2群体分离情况SSR标记分析'>1.2.5 EGSR F2群体分离情况SSR标记分析
  • 1.3 获得EGSR材料的可重复性验证
  • 1.4 SAR-Ⅲ的同源三倍体与普通二倍体杂交能力分析
  • 1.4.1 传粉受精过程观察
  • 1.4.2 合子胚发育结果观察
  • 1.5 SAR-Ⅲ的同源三倍体对应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杂交结果分析
  • 1.6 SAR-Ⅲ的同源三倍体和对应二倍体的基因组差异比较
  • 1.7 EGSR材料的保存
  • 2 水稻早世代稳定材料和普通二倍体杂交后代研究
  • 2.1 水稻早世代稳定材料和普通二倍体杂交亲本的确定
  • 2.2 水稻早世代稳定材料和普通二倍体杂交规模的确定
  • 1假杂种的排除'>2.3 水稻早世代稳定材料和普通二倍体杂交F1假杂种的排除
  • 1群体的先期室内鉴定'>2.4 水稻早世代稳定材料和普通二倍体杂交F1群体的先期室内鉴定
  • 1单株田间表型性状统计'>2.5 特定组合的F1单株田间表型性状统计
  • 1的田间表型性状观察'>2.5.1 早代稳定材料429/黑珍米杂交组合F1的田间表型性状观察
  • 1田间表型性状观察'>2.5.2 若干早代稳定材料和黑珍米的杂交后代F1田间表型性状观察
  • 1分子标记检测'>2.6 特定组合的F1分子标记检测
  • 1的分子标记检测'>2.6.1 早代稳定材料429/黑珍米杂交组合F1的分子标记检测
  • 1的分子标记检测'>2.6.2 黑珍米/429杂交组合F1的分子标记检测
  • 1的分子标记检测'>2.6.3 992/黑珍米等正反交组合F1的分子标记检测
  • 1的分子标记检测'>2.6.4 429/9311正反交组合F1的分子标记检测
  • 2群体田间调查'>2.7 429/黑珍米的F2群体田间调查
  • 2群体SSR分析'>2.8 429/黑珍米的F2群体SSR分析
  • 2.9 黑珍米和普通二倍体材料做杂交后代的遗传表现
  • 2.10 429/黑珍米组合的重复验证
  • 2.11 429/黑珍米的杂交种幼胚培养
  • 四 讨论
  • 1 远缘杂交可能是早代稳定材料产生的诱因
  • 2 水稻早代稳定现象的发生在必然中存在偶然
  • 3 早代稳定现象的发生具有多样性
  • 4 早代稳定材料的遗传特点
  • 5 早稳特征的后代产生频率可能受亲本选择、环境等因素影响
  • 6 早稳机理的探讨
  • 6.1 DNA片段杂交假说
  • 6.2 体细胞的分类有丝分裂
  • 6.3 杂合性丧失
  • 7 早稳机制发生在合子胚发育的最初阶段
  • 8 后续研究设想
  • 四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
  • 引言
  • 一 综述
  • 1.植物中的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径
  • 2 四吡咯代谢的调控机制
  • 2.1 限速步骤:ALA合成
  • 2.2 Porto Ⅸ在分支点分配到Fe-螯合酶和Mg-螯合酶的控制
  • 2.3 光依赖的合成步骤:被子植物中的POR的功能与表达
  • 2.4 血红素与四吡咯中间代谢物对植物四吡咯合成的反馈控制
  • 2.5 光敏色素
  • 3 蛋白质向叶绿体的转运
  • 3.1 前导肽—引导蛋白转运和定位的信号
  • 3.2 蛋白质跨过叶绿体被膜
  • 3.2.1 蛋白质跨膜转运的一般过程
  • 3.2.2 叶绿体被膜上的蛋白质转运机器
  • 3.3 分子伴娘的作用
  • 3.4 蛋白质转运至叶绿体的途径
  • 3.5 蛋白前体在叶绿体和其它细胞器间的分选
  • 3.6 蛋白前体在叶绿体中的加工
  • 3.7 蛋白在叶绿体中的定位
  • 3.7.1 外被膜上的蛋白定位
  • 3.7.2 内被膜上的蛋白定位
  • 3.7.3 类囊体系统的蛋白定位
  • 3.7.3.1 类囊体Sec途径
  • 3.7.3.2 SRP类似途径
  • 3.7.3.3 △pH途径
  • 3.7.3.4 自发的整合途径
  • 4 结语
  • 5 参考文献
  • 二 材料和方法
  • 1 植物材料
  • 2 突变体W1光合能力的测定
  • 3 DCIP光还原活性的测定
  • 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5 叶片总蛋白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 6 色素含量的测定
  • 7 类囊体膜蛋白的制备
  • 8 温和电泳
  • 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0 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
  • 11 质粒DNA的提取
  • 12 mRNA提取
  • 13 Northern杂交
  • 13.1 RNA的电泳分离
  • 13.2 印迹转移
  • 13.3 DNA探针及其标记
  • 13.4 杂交反应
  • 14 叶绿素前体物质的测定
  • 14.1 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测定
  • 14.2 胆色素原(PBG)的测定
  • 14.3 尿卟啉原Ⅲ(Urogen Ⅲ)的测定
  • 14.4 原卟啉Ⅸ(Proto Ⅸ)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的测定
  • 14.5 镁原卟啉(Mg-Proto)的测定
  • 14.6 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的测定
  • 15 遗传分析和定位群体构建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突变体W1的表型特征
  • 2 DCIP活性分析
  • 3 光合能力比较
  • 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5 叶片光合色素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6 类囊体膜色素蛋白的温和电泳分析
  • 7 类囊体膜蛋白的SDS-PAGE与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
  • 8 Cab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9 叶绿素积累速率比较
  • 10 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物含量变化比较
  • 11.遗传分析和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四 讨论
  • 1 突变体W1的黄化特征分析
  • 2 突变体W1的LHCⅡ急剧减少
  • 3 突变体W1的低光合能力缘于其低的光电子接受能力
  • 4 突变体W1Cab基因的转录水平不是导致其LHCⅡ减少的原因
  • 5 突变体W1的LHCⅡ减少是由于叶绿素合成能力的降低导致
  • 五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