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陌生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反常规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摆脱审美“自动化”限制,从而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它的提出不仅在整个文学领域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重视和肯定。陌生化理论对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文学艺术走向独立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精神内涵。本文尝试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来探究摄影艺术发展的规律,以及“陌生化”对摄影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方法,以及国内外对于“陌生化”理论、对于摄影艺术理论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讲述陌生化理论的内涵,发展和主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还从心理学和认知学角度,深入的阐述一下陌生化理论运用的科学理论依据,为“陌生化”的运用做好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论述“陌生化”理论在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它的表现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摄影、现代主义摄影,后现代主义摄影这三个阶段。第四章主要是讲述“陌生化”理论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画面表现、创作观念、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创作题材等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第五章通过对“陌生化”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的全面分析,从而总结出“陌生化”对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的价值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它大概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从思维方式、表现力和传播力、受众欣赏水平、创作范式的角度分析“陌生化”对当代摄影艺术的价值,第二层面从形式与内涵并重,坚持适度原则两方面强调了“陌生化”理论运用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第六章通过对中外摄影家作品的分析,结合我国摄影艺术发展的历史采用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论述了“陌生化”理论对中国摄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文章结尾简要展望了陌生化手法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前景。摄影艺术创作的核心就是创新,不断地制造惊奇和陌生的画面。对于摄影家来说,他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颠覆传统创作模式和思维,大胆的尝试新的形式和风格,才能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来源于生活,摄影家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切实的贴近人们,感受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才能获得更生动和鲜活的题材,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1.1.2 摄影艺术自身的变化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 对于摄影的相关研究1.2.2 对于“陌生化”的相关研究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3.1 文献研究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跨学科研究法1.4 研究目的和意义1.5 创新点第二章 “陌生化”理论的意义及其科学内涵2.1 “陌生化”理论的意义和发展2.2 “陌生化”理论的科学内涵2.2.1 心理与认知学原理2.2.2 从大脑结构角度2.2.3 从美学的角度第三章 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陌生化”现象3.1 “陌生化”的初露头角——传统摄影艺术阶段3.2 “陌生化”的矛盾时代——现代主义摄影3.3 “陌生化”的爆发时代——后现代主义摄影第四章 “陌生化”理论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表现4.1 “陌生化”——画面表现更加抽象化4.2 “陌生化”——创作观念更加复杂化4.2.1 达达主义与立体主义4.2.2 表现主义与未来主义4.2.3 波普艺术与超现实主义4.2.4 解构主义的影响4.3 “陌生化”——创作内容更加主观化4.3.1 人为性4.3.2 情感性4.4 “陌生化”——创作手法更加多元化4.4.1 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4.4.2 组合、置换、拼贴等手法的运用4.4.3 虚构4.5 “陌生化”——多种艺术融合发展4.5.1 与装置艺术4.5.2 与行为艺术4.6 “陌生化”——创作题材包罗万象第五章 “陌生化”在当代摄影中价值和问题5.1 “陌生化”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价值5.1.1 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和方法5.1.2 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5.1.3 丰富了受众审美经验,提高了受众欣赏水平5.1.4 革新摄影创作范式的一个助推器5.2 当代摄影“陌生化”应该注意的问题5.2.1 形式“陌生”与内涵丰富并重5.2.2 坚持“适度”原则,不为哗众取宠第六章 “陌生化”对中国摄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6.1 中国摄影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策略6.2 推动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多元和繁荣6.3 促进中国摄影艺术构建自身的当代性6.4 推动中国摄影艺术确立自身的民族性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陌生化论文; 传统摄影论文; 现代主义摄影论文; 后现代主义摄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