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论文题目: 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 杜瑾

导师: 黄克克

关键词: 三农问题,观念,反思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沉重话题,这不仅因为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还因为它是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相互纠结的结果和体现因而成了久拖不决的世纪难题。然而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三农是一个我们永远绕不开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此,三农问题也是目前众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此,关心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最高决策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三农利益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免税免粮这一新举措,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历史性突破和良好的开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还有异常艰巨的认识和实践任务,对其失误教训进行反思总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冒昧,怀着对三农问题的执着关切,主要就三农热点缘由、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及出路等方面人们对其所持的观念进行反思。 第一部分:三农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缘由。任何问题成为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大影响。三农问题也是如此,其成为热点的缘由就是三农在中国社会中的基础战略地位和目前问题之严重已危机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大业的继续推进这一严峻的现实。 首先,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是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具体可概括为:农民是当今中国最大、最弱的弱势群体,表现为政治上无任何参政议政、主张自己权力的有效渠道,只能做俯首听命的沉默羔羊。经济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简陋贫乏和艰苦恶劣使其生存时常受到威胁。文化教育的落后和低劣;农业是最大最弱的产业,其从业人员最多,其分布范围最广,遍布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但其生产经营方式的极端落后和脆弱不堪又决定了它是最弱的产业,无力防范自然灾害的侵害;农村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其闭塞落后,凋敝不堪,与城市形成极鲜明的反差。 其次,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三农是我们永远绕不开话题。其一,三农之于中国是我们永远抹不去的根和魂,它承载了中国荣辱兴衰的全部历史。我们的先祖都是从事农牧渔猎的广义上的农民,中国五千年历史,其中四千年是雄踞天下首位的农耕文明,它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的主脉基调,成了人类史6上农耕文明存续时间最长、发展形态最完备、成就最辉煌的典范和奇迹。没有三农,中国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内容和特定内涵。其二,三农又是中国现在未来命运的决定因素。三农的贫困导致了目前整个经济的低迷和社会全面发展步伐的迟缓。中国的现代化若撇开三农就成了不可想象的空话、假话和大话。第二部分:三农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农的日益贫困和不断被边缘化问题。其根源就是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制的沿袭和强化这一现实制度原因及其背后一系列错误理念支配的结果。制度原因:建国初城乡分制,核心是在投资分配税负等方面国家优扶城市牺牲乡村,为三农贫困埋下了种子;改革开放后沿袭此制,并以部门行业严重分配不公的形式加以强化,加剧城乡分化、三农的贫困。认识根源:对工业化、城市化而后现代化道路的迷信盲从;对市场经济的曲解误用。第三部分:三农问题的出路:观念和制度的变革。首先是观念认识的突破更新:澄清认识误区,确立新的理念。澄清的误区之一是,要正确认识三农的目标和任务是现代化,而不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涵义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况的根本好转使人更多地能展现和体悟到生命的自由快乐,更多摆脱生存层次的异化。所以,现代化与地域、身份和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是改变其恶劣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户籍身份职业的改变和聚居地的变迁,不是靠扩大城市规模和兴建新兴城市的这种造城运动来解决三农问题。要澄清的误区之二是,竞争并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相反,友好协作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和根本目标。尤其是目前在竞争与生存紧密相连的情况下,竞争的代价是人的残酷冷漠的动物本性的张扬,社会关爱本质的泯灭。误区之三是,市场经济并不是政府角色的退出和无所作为的“超脱”,相反是其角色职责的强化。即维护平等竞争的正常秩序,更要担当其扶弱济贫的社会救助职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道义良知和公平。三农问题解决离不开新的理念的确立,其一是确立人本思想,在中国就体现为民本思想。只有三农的现代化,才是国强邦固的根本。只有从人本思想出发,而不是只从稳定国家政局的角度出发,才可能积极主动铲除现存的一切不平等制度,走出“代价论”、先富后富论等偏论谬说的束缚,才可能走出从就业角度寻求三农出路的迷途,而着眼于三农生存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其二是确立一种新的文明的政治理念。政治不是过去那种天天抓的阶级斗争概念,但也不是现在

论文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三农问题为何会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1.1 三农的严峻现实触目惊心,难以回避

1.1.1 农民是中国最大、最弱的弱势群体

1.1.2 农业是中国最大、最弱的产业

1.1.3 农村是典型的穷乡僻壤

1.2 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三农问题是我们永远绕不开的主题

1.2.1 三农之于中国是我们民族永远抹不去的根和魂

1.2.2 三农又是影响中国现在未来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 三农问题的根源

2.1 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

2.1.1 历史成因及对三农的影响

2.1.2 现实原因及对三农的影响

2.2 三农问题的认识根源

2.2.1 工业立国、强国观念

2.2.2 盲从西方,把城市化视为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2.2.3 对市场经济的迷信和曲解

第三章 三农问题的出路

3.1 澄清认识误区,确立新的政治理念

3.1.1 深刻反思,破除一系列造成三农问题的旧观念,重新思考三农问题

3.1.2 以人为本,走出工具理性主义的价值观、生活观

3.1.3 从根本上转变指导思想,确立新的治国理念

3.2 根除腐败,还政于民,依法行政治国

3.2.1 整顿党风

3.2.2 惩治腐败

3.2.3 变革政府公务人员的政绩考评、人事任免办法

3.3 变革现行的农村土地生产经营方式

3.3.1 实行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3.3.2 走合作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3.4 坚决废除一系列不平等制度,建立优扶三农的公平倾斜制度

3.4.1 废除地域(主要是城乡)、行业部门间的严重分配不公制度

3.4.2 免除三农税赋,制定和实行长期的补农扶农的制度政策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6

参考文献

  • [1].三农问题影响及对策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D]. 畅军锋.中央民族大学2005
  • [2].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D]. 高威.沈阳理工大学2011
  • [3].“三农”问题的哲学思考[D]. 蒙锡岗.贵州师范大学2005
  • [4].试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对策[D]. 王彦侠.陕西师范大学2005
  • [5].我国“三农”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 闫光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 [6].晋版“三农”图书的出版现状及对策研究[D]. 落志芳.山西大学2011
  • [7].近年我国“三农”政策调整及其影响探析[D]. 杜利伟.大连海事大学2011
  • [8].建国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研究[D]. 赵艳.新疆师范大学2009
  • [9].建国后我党与时俱进的“三农”思想探究[D]. 单培凤.河南农业大学2008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及历史启示[D]. 李海霞.陕西师范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考[D]. 孙存民.东北财经大学2005
  • [2].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D]. 周占杰.河南大学2007
  • [3].三农问题影响及对策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D]. 畅军锋.中央民族大学2005
  • [4].试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对策[D]. 王彦侠.陕西师范大学2005
  • [5].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D]. 杨飞.安徽大学2005
  • [6].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D]. 王卓.吉林大学2006
  • [7].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李继忠.吉林大学2006
  • [8].试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三农”问题[D]. 任亮.天津师范大学2001
  • [9].“三农”问题对策研究[D]. 刘爱斌.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