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干旱区研究在国际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为此设立了干旱区研究咨询委员会。德、英、法等国在非洲干旱区进行了许多研究。发展林果业是防止旱区干旱及土地退化、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旱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发展林果业的最适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经历搜集资料,补充调查以及综合分析,应用对比研究、逻辑分析和归纳方法,探讨了我国旱区林果业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甘肃旱区林果业特点及其发展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旱区主要的10种林果业发展类型,代表了我国林果产品的主要类型。各类型的发展区域之间相互重叠,证明我国旱区的林果业结构具备合理性,并各有侧重,在优生区和适生区已经进行了适度规模的发展。2.适于我国旱区发展的林果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苹果、桃、梨、李子、梅子、杏、葡萄、山楂等。我国经济林分布最广,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近3000万hm~2,主要经济林产品总产量已达10121万t。有大量木本粮油林、果木林、特用经济林和其它经济林。我国旱区的木本粮油资源多,分布广,产量大,经济价值高。3.深入调查和分析、归纳了甘肃旱区5种林果业发展类型:主要包括核桃、杏、枣、沙棘和花椒,基本包罗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林种类,并简要介绍了甘肃经济林的发展状况。4.以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葡萄园为例,系统详尽的阐释了葡萄产业发展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效益评价。(1)经济效益根据酿酒的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综合考虑优质增产、节水等措施,膜下滴灌酿造型葡萄增效益4500元/hm~2。预计四年生优质葡萄产量12000kg/hm~2,经济收入36000元/hm~2。纯收入9780元/hm~2,333.33hm~2纯收入3260万元。(2)生态效益通过试验示范以及实施,可优化施肥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通过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葡萄产业发展,可减缓荒漠化进程,改善绿洲生态环境;通过开发戈壁滩栽培葡萄,有效的遏制了酒嘉两地的大风天气,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酒嘉两地的气候。(3)社会效益嘉峪关葡萄园实施膜下滴灌技术,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减轻了供水压力,缓解需水矛盾;有利于提高葡萄果质和产量;通过技术培训,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锻炼和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通过戈壁滩的成功建园,为开发戈壁、发展沙产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适合戈壁葡萄栽培的灌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