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芝地区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石孙跃[2](2020)在《林芝市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东巴才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响应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西藏自治区政府将重点打造三大乡村旅游带的需求,西藏林芝政府在鲁朗重点打造东巴才、罗布、扎西岗三个旅游示范村的乡村景观,满足村民日益强烈与多样的生活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需求。鲁朗工布藏族地处西藏高原,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由于独特的文化环境、历史环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特色,同时孕育了鲁朗工布藏族特色的乡村景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进程中,鲁朗地区乡村聚落逐步受到影响,其乡村景观受到了破坏,村落空间布局、整体风貌、生态环境等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塑造具有乡土特色和环境效益、满足多种需求,同时兼具村民日常生态休闲功能及旅游服务功能的村落景观,是鲁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的重点。本论文以鲁朗镇为调研对象,东巴才村景观设计为实例,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来组织论文的框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及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查阅,分析鲁朗乡村景观建设需求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国内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成果,明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进而查阅乡村景观的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空间结构特点,归纳总结乡村景观的主要构成,包括自然人文景观要素、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乡村景观风貌表现特征。(2)对鲁朗全镇八个村落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人员、村民进行交流,收集各个村落资料,分析该地区不同类型乡村的布局形态、聚落风貌、文化民俗、自然环境、乡村空间类型、乡村景观构成等,发现总结鲁朗镇乡村景观建设现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包括传统村落空间与当今多元活动需求的矛盾;社会发展下村落景观单一缺乏乡土特色;村落景观建设与村落生态环境的矛盾等问题。(3)基于调研中现状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分别从村落空间需求、乡土特色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三个层面分析其在鲁朗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与需求。并通过对四个类似典型的村落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剖析,针对村落空间多元功能的置入、地域特色的延续与表达、生态环境综合效能提升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借鉴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归纳总结符合鲁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大方向上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包括:延续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原则与相应的村落空间景观彰显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原则与相应的村落乡土特色表达设计方法;寻求科学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与相应的村落生态景观设计方法。(4)以鲁朗镇东巴才村景观设计为实例,分析其乡村景观现状,总结其在鲁朗镇乡村景观现状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中的特殊性;再针对鲁朗镇乡村景观提出大方向上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东巴才村具体的景观设计对策与方法。从空间布局、生态河流林地保护区利用、乡土特色材料的运用、硬质景观设计、植物群落布置和绿色基础设计上进行体现,强调设计应该注重空间功能文化内涵的完整、乡土特色的表达、生活环境的保护,使设计满足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更好的塑造东巴才村乡村景观,并总结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
李成芳,龙惠,吴富雨,伍杰[3](2017)在《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林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了林下资源的概念及其与其他资源的关系,分析了林下资源开发的要点及目前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系统平衡、生态位、生态对策和生物多样性理论,提出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深入开展林下资源的培育和开发,积极探索林下资源的培育工作,鼓励人工栽培,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使林下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
袁文丽[4](2016)在《西藏林芝林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西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为东部和南部,以天然林为主且受气候影响较大。主要以林芝林区为例,阐述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应依托林区优势资源,开展多种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从而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李华[5](2016)在《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是我国众多江河的发源地,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对毗邻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本文以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充分发挥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良好的、重要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研究理论以及森林生态补偿一些实践和相关政策,提出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做法是多渠道的资金筹措、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与法律制度、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等。其次,通过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现状分析发现,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着历史欠账太多、财政收入及其弱小致使补偿标准偏低且不合理、与其他资源补偿政策不协调,限伐和禁伐政策的行业损失无补偿以及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再次,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提出西藏森林生态补偿的战略定位、目标定位;界定了补偿主体、客体、标准以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研究表明:应根据森林生态公益林发挥效能的种类和受益对象的不同,分六个层次确定不同的补偿主体:森林生态效益国家补偿、地方政府补偿、流域补偿、受益部门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体两翼加社会”的补偿机制框架。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当主要以国家补偿机制为主,最终建立起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和市场补偿、社会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同时提出了设立“高原森林补偿机制”和“长江流域补偿”的补偿架构,最后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界定的办法。此外,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测算。从森林生态服务成本、效益价值两个方面提出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模型,核算出西藏森林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理论标准、最低理论标准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测算出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补偿标准、最低补偿标准、合理补偿标准、具体实施标准,结合西藏森林生态补偿实际,提出国家合理补偿标准应该确定在5-24.19元/亩之间,具体实施标准则应该是10-15元/亩。并以西藏芒康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西藏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建立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社会制度。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对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藏区林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作用。
杨文凤,罗梅[6](2014)在《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下的农牧民虫草收入实证分析——以林芝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有着"草黄金"之称,多年来价格疯涨,40年间价格飞涨近万倍,甚至超过了黄金的价格。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加入虫草采集大军。虫草的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虫草采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林芝虫草资源现状、虫草采集收入现状、虫草采集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虫草政策现状等方面调查了林芝地区农牧民采集虫草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林芝地区农牧民虫草采集中环境保护的不足,提出了采集时间改进、采集方法改进、当地政策保护、政府宣传力度、促进农牧民就业等建议。
陈俊傲[7](2013)在《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西藏作为我国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虽然现有的老龄化水平相对国内其它地区并不高,但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藏面临着经济不发达、就业不充分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制约因素。2010年6月,西藏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区覆盖,弥补了长久以来西藏农牧民养老保险的空白。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否能完全满足西藏农牧民的养老需求?鉴于西藏特定的宗教、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西藏农牧民的养老模式到底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怎样的养老模式适合西藏农牧民?怎样的养老模式才能确保他们获得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视角,从西藏林芝林牧区(以下简称林牧区)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实证调查入手,嵌入西藏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特色,对林牧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进行探讨,为养老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开拓新的研究视角。首先,本文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理论视角,在研究西藏养老的制度安排中融入“发展”的理念,寻求一种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内在整合的养老模式及其政策,使养老政策不只是一种应急策略,更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其次,通过对林牧区农牧民养老基础条件的探究,了解林牧区农牧民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改进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条件。借助笔者的实地调查,对林牧区农牧民养老模式及其基础条件进行了详尽梳理和阐述。深入剖析了农牧民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特征、收入状况、饮食起居、消费水平、精神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现状;还结合农牧民家庭成员对上世纪90年代末林芝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停滞的评价,现阶段林牧区农牧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愿,传统养老、当前养老的状况等社会保障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虽然西藏农奴制时期的“吉度”、“康苏”以及藏族本民族文化中的家庭特色在当前养老模式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林牧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还存在现实瓶颈,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家庭代际反哺的式微,以及上世纪90年代林芝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停滞等都导致了林牧区老年人养老的困境。最后,在关注社会公正的同时,新增“发展”这个工具性的价值基石,从社会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林牧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目标以及上游设计进行剖析。站在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高度,契合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林牧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体系、机制和路径等进行探索,研究西藏林芝养老模式的地方性经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持西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孙旭珍[8](2012)在《西藏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理环境;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环境综合整治的主导作用,发展绿色农业;强化农村环保监管力度,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本文认为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制度化建设;②发展新能源替代工程;③优先发展生态农业;④大力发展农牧区民俗旅游业;⑤推进林芝农牧区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⑥农牧区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的保护;⑦强化村容村貌整治的规划编制;⑧加强农牧区污染防治;⑨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到2020年,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切实改善,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的目标。
陈爱东,吴乾坤[9](2011)在《林芝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金融支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林芝地区作为西藏的重点林区,是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林芝地区林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政府也努力把林业产业打造成为林芝地区的重要产业,这对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金融服务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对林芝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现状、成效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曾加芹,卫敏,朱俊贤[10](2011)在《林芝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文中指出在介绍林芝地区丰富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林芝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改进和加强的措施,为更有效地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林芝地区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芝地区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林芝市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东巴才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设“美丽乡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 |
1.1.2 西藏将重点打造三大乡村旅游带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景观 |
2.1.2 乡村 |
2.1.3 乡村景观 |
2.1.4 乡村聚落 |
2.1.5 乡村旅游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乡村旅游学 |
2.2.3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
2.3 乡村景观组成要素与空间结构特征 |
2.3.1 乡村景观的组成要素 |
2.3.2 乡村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特征分析 |
3.1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概况 |
3.1.1 鲁朗镇概况 |
3.1.2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生成环境 |
3.2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特征分析 |
3.2.1 山水景观要素特征 |
3.2.2 文化景观要素特征 |
3.2.3 村落空间特征 |
3.2.4 乡土风貌特征 |
3.3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
3.3.1 传统村落空间与当今多元活动需求的矛盾 |
3.3.2 社会发展下村落景观单一缺乏乡土特色 |
3.3.3 村落景观建设与村落生态环境的矛盾 |
3.4 小结 |
第4章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
4.1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建设分析 |
4.1.1 村落空间需求层面 |
4.1.2 乡土特色景观层面 |
4.1.3 生态环境保护层面 |
4.2 乡村景观设计案例实践经验及启示 |
4.2.1 村落整体空间布局与功能 |
4.2.2 乡土特色的延续与表达 |
4.2.3 生态环境综合效能的提升 |
4.3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原则 |
4.3.1 延续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4.3.2 彰显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
4.3.3 寻求科学发展的生态性原则 |
4.4 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
4.4.1 村落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
4.4.2 村落乡土特色表达设计方法 |
4.4.3 村落生态景观设计方法 |
4.5 小结 |
第5章 实践案例——林芝市鲁朗镇东巴才村景观设计 |
5.1 东巴才村基本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区位交通 |
5.1.3 用地范围 |
5.1.4 村落环境 |
5.2 东巴才村景观现状条件梳理 |
5.2.1 特色资源对比与梳理 |
5.2.2 村落自然人文景观要素梳理 |
5.2.3 村落空间结构及村落风貌分析 |
5.2.4 东巴才村景观现状总结 |
5.2.5 东巴才村景观设计设计依据 |
5.2.6 东巴才村景观设计定位与设计目标 |
5.3 东巴才村景观设计 |
5.3.1 总体平面设计 |
5.3.2 功能分区布局 |
5.3.3 重点分区设计 |
5.3.4 公共活动空间体系 |
5.3.5 道路交通规划 |
5.3.6 景观专项设计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林下资源可持续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下资源 |
1.1 林下资源的概念 |
1.2 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
1.2.1 与资源植物的关系 |
1.2.2 与经济植物的关系 |
1.2.3 与非木质资源的关系 |
2 林下资源开发及其问题 |
2.1 林下资源开发 |
2.1.1 经济植物资源 |
2.1.2 经济真菌资源 |
2.1.3 旅游资源 |
2.2 林下资源开发的问题 |
2.2.1 管理制度缺乏 |
2.2.2 资源破坏严重 |
2.2.3 技术水平不高 |
3 生态学理论 |
3.1 生态系统平衡 |
3.2 生态位 |
3.3 生态对策 |
3.4 生物多样性 |
4 结语 |
(4)西藏林芝林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藏林区基本情况 |
2 林芝林区经营的现状 |
3 林芝林区发展林业多种经营利用的思路 |
3.1 促进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将以往单一的林下采集业发展为林下经济产业 |
3.1.1 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
3.1.2 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扶植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专业示范村 |
3.2 准确进行主题定位,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与项目 |
3.2.1 处理好旅游商业化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2.2 建立森林生态旅游的增值项目和增值服务 |
3.2.3 开发适合本地客源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
(5)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森林分类经营 |
2.1.2 森林类型分类 |
2.1.3 森林生态效益 |
2.1.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2.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 |
2.1.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客体 |
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2.5 劳动价值论 |
2.3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 |
2.3.1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2.3.2 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2.4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启示 |
2.4.1 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
2.4.2 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 |
2.4.3 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
2.4.4 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
2.4.5 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 |
2.5 本章小结 |
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分析 |
3.1 西藏自治区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物产资源 |
3.1.3 社会状况 |
3.2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1 西藏森林资源现状 |
3.2.2 西藏森林分布划分 |
3.2.3 西藏生态公益林概况 |
3.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成效 |
3.3.1 森林生态建设明显加快 |
3.3.2 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加强 |
3.3.3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
3.3.4 林区兴林富民成效显着 |
3.3.5 森林经营能力大幅提高 |
3.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渠道单一 |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 |
3.4.3 区域相关补偿政策不协调 |
3.4.4 林业专项工程项目投入少 |
3.4.5 限伐和禁伐政策下行业损失无补偿 |
3.4.6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认识不到位 |
3.4.7 森林资源管理较为落后 |
3.4.8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森林生态的特殊性及其效益补偿框架 |
4.1 西藏森林资源的特殊性 |
4.1.1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
4.1.2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4.1.3 西藏森林生态外延的传统性 |
4.1.4 西藏森林资源特殊的经济性 |
4.1.5 西藏森林保护面临的矛盾性 |
4.2 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框架 |
4.2.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总体设计 |
4.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原则 |
4.2.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层次分析 |
4.2.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 |
4.2.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确定 |
4.2.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分析 |
4.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 |
4.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 |
4.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义务 |
4.4 本章小结 |
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机制和客体认定 |
5.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构成 |
5.1.1 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为主体 |
5.1.2 流域补偿和市场补偿为两翼 |
5.1.3 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为辅助 |
5.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分析 |
5.2.1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主体机制 |
5.2.2 积极探讨并建立“长江流域补偿基金” |
5.2.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筹资渠道 |
5.2.4 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多元化 |
5.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分析 |
5.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划分 |
5.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界定 |
5.4 本章小结 |
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的理论分析及测算 |
6.1 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 |
6.1.1 森林生态服务成本依据 |
6.1.2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依据 |
6.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测算 |
6.2.1 西藏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
6.2.2 皮尔生长曲线模型 |
6.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2.4 西藏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测算 |
6.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理论与现实分析 |
6.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理论分析 |
6.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现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分析 |
7.1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本概况 |
7.1.1 芒康县区域概况 |
7.1.2 芒康县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
7.1.3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况 |
7.2 调查样本设计与样本数据 |
7.3 芒康县抽样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 |
8.1 实施西藏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 |
8.2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 |
8.2.1 加大公共管护支出范围与力度 |
8.2.2 保障补偿性专款专用 |
8.2.3 稳定专职管护人员队伍 |
8.3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 |
8.3.1 建立垂直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机构 |
8.3.2 明确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职责 |
8.4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 |
8.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制化 |
8.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制度化 |
8.5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社会制度 |
8.5.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程序化 |
8.5.2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众参与制度 |
8.5.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表达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下的农牧民虫草收入实证分析——以林芝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虫草采集关系分析 |
1.1 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生态环境 |
1.2 实现生态环境与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1.3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
2 实证分析 |
2.1 虫草资源现状 |
2.1.1 虫草数量变化 |
2.1.2 虫草生长的海拔位置变化 |
2.2 虫草收入现状 |
2.2.1 林芝地区农牧民总收入情况 |
2.2.2 林芝地区虫草采集收入情况 |
2.2.2.1 |
2.2.2. 2 计算可得: |
2.2.3 林芝地区农牧民除虫草外收入情况 |
2.3 虫草采集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2.3.1 林芝地区虫草采集所需面积大小情况。 |
2.3.1.1 |
2.3.1. 2 计算可得:A、虫草采集所需平均面积是23.9cm2; |
2.3.2 林芝地区农牧民对采集后的保护情况 |
2.3.3 林芝地区农牧民虫草采集垃圾处理情况 |
2.3.4 林芝地区农牧民虫草采集持续时间情况 |
2.4 虫草政策现状 |
2.4.1 政府政策了解情况 |
2.4.2 虫草采集纠纷现状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3.2.1 采集时间改进。 |
3.2.2 采集方法的改进: |
3.2.3 当地政策保护 |
3.2.3. 1 制定虫草资源保护政策, 加大监管力度。 |
3.2.3. 2 制定合理的采挖时间, 划定必要的禁采区。 |
3.2.3. 3 收取一定费用, 制定相应税制。 |
3.2.3. 4 加大政府宣传力度。 |
(7)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社会投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 |
2.1 不落窠臼:打破社会政策“侍女模型”的新视角 |
2.2 社会投资国家:发展视野下福利观的变迁 |
2.3 家庭支持: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福利自觉与自信 |
2.4 福利主体多元:发展视野下能促型政府的形成 |
第3章 林牧区养老社会基础的历史对话与市场化考察 |
3.1 “吉度”:农奴制时期养老模式的滥觞 |
3.1.1 农牧区的农牧民互助 |
3.1.2 进入城镇谋生的农牧民的互助 |
3.2 “康苏”:民主改革以来的西藏家庭 |
3.2.1 计划生育的影响 |
3.2.2 生产方式的影响 |
3.3 全面援藏以来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的现实考察 |
3.3.1 援藏政策及市场化影响 |
3.3.2 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 |
第4章 市场失灵:林牧区养老模式更替的现实瓶颈 |
4.1 林牧区养老需求膨胀 |
4.1.1 林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
4.1.2 西藏老龄化的动态预测 |
4.2 家庭代际反哺式微 |
4.2.1 市场化对家庭代际反哺的冲击 |
4.2.2 劳动力外流对家庭代际反哺的冲击 |
4.3 福利依赖:林牧区养老的现实困境 |
4.3.1 消极福利观:宗教文化的桎梏 |
4.3.2 习得性无助:自我意识的惯性 |
4.3.3 经济扩散:输血多于造血的机制 |
4.4 林芝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停滞及其代价 |
第5章 上游干预:林牧区养老模式的框架设计 |
5.1 林牧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分析 |
5.1.1 现有农牧区养老模式镜鉴 |
5.1.2 国内外养老模式经验分析 |
5.2 林牧区养老的风险规避与模式匹配 |
5.2.1 林芝地区农牧民人口数与构成 |
5.2.2 农牧民风险构成因素 |
5.2.3 农牧民养老保险的适度水平分析 |
5.2.4 具体匹配设计方案 |
5.3 设计原则与目标设定 |
5.4 养老模式的驱动机制构建 |
5.4.1 完善林牧区老年救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5.4.2 建立自治区地方性养老及其保障的法律体系 |
5.4.3 建立林牧区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与家庭养老奖励扶助制度 |
第6章 “三位一体”: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林牧区养老模式体系重构 |
6.1 社会投资增能效应下的制度养老 |
6.1.1 “参与”与“分享”:财政支持下的林牧区制度养老 |
6.1.2 制度型福利视野下藏区养老保险的主体地位 |
6.1.3 发展型福利视野下的藏区老年人养老模式考量 |
6.2 家庭支持下的“康苏”文化弘扬与家庭养老 |
6.2.1 家庭: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内在整合 |
6.2.2 现代化进程中林牧区家庭养老功能的延续 |
6.3 社会支持下的“吉度”文化弘扬与社区养老 |
6.3.1 普遍的吉度与普适的互助 |
6.3.2 互助从碎片化、分散化到整合一体化 |
6.3.3 社区参与:林牧区养老互助的延续 |
第7章 发展导向:林牧区养老模式的实施理念与机制规范 |
7.1 将养老体系建设纳入老龄事业规划发展 |
7.2 积极福利观:实施理念积极化 |
7.2.1 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 |
7.2.2 从封闭型成为开放型 |
7.2.3 从被动型转向主动型 |
7.3 实施机制规范化 |
7.3.1 控制与整合:完善林牧区养老法律制度 |
7.3.2 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7.3.3 家庭“张力”在养老模式中的支持 |
7.3.4 “准市场”模式的开发与应用 |
第8章 惠民增能:林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的路径选择 |
8.1 林牧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初步实践 |
8.2 林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的实施路径 |
8.2.1 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家庭养老能力 |
8.2.2 增加林牧区公共服务投入,培育社区养老能力 |
8.2.3 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实现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承担的科研项目 |
卷内备考表 |
(8)西藏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理论 |
2.1 基本定义 |
2.2 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2.3 农村环境整治的历史过程 |
2.3.1 国内农村环境整治的历史过程 |
2.3.2 西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历史过程 |
2.4 农村环境污染的本质和成因 |
2.4.1 农村主要环境问题 |
2.4.2 农村环境整治的本质 |
第三章 西藏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 |
3.1 林芝地区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植被 |
3.1.5 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 |
3.1.6 社会经济状况 |
3.2 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调查 |
3.2.1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 |
3.2.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情况 |
3.2.3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的建设 |
3.3 林芝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
3.3.1 农牧民居住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
3.3.2 农牧区村庄的卫生环境需要大力整治 |
3.3.3 农田污染不容忽视 |
3.3.4 农牧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较低 |
3.3.5 畜禽养殖业污染较严重 |
3.4 林芝地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3.4.1 自然条件恶劣 |
3.4.2 农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
3.4.3 农牧区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
3.4.4 农牧区环保法律法规与制度很不健全 |
3.4.5 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 |
3.4.6 宣传教育不够 |
第四章 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
4.1 农村环境整治目标 |
4.2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 |
4.2.1 加快项目工作进度 |
4.2.2 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 |
4.2.3 加强环保培训工作 |
4.2.4 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
4.3 发展新能源替代工程,重点支持沼气工程建设 |
4.3.1 沼气工程模式 |
4.3.2 林芝地区太阳能沼气利用和沼气产业发展前景 |
4.3.3 林芝地区推进太阳能沼气利用应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4.4 优先发展生态农业 |
4.4.1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 |
4.4.2 发展秸秆、农用薄膜再利用 |
4.4.3 大力发展循环农牧业,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4.4.4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
4.5 大力发展农牧区民俗旅游业 |
4.5.1 农牧区的民俗旅游资源 |
4.5.2 农牧区民俗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 |
4.5.3 发展农牧区民俗旅游的策略 |
4.6 推进林芝农牧区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 |
4.6.1 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方法 |
4.6.2 农牧区垃圾处理的技术保障措施 |
4.7 农牧区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的保护 |
4.7.1 农牧区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
4.7.2 确保饮用水水质卫生 |
4.8 强化村容村貌整治的规划编制 |
4.9 加强农牧区污染防治 |
4.9.1 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 |
4.9.2 土壤污染的防治 |
4.10 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林芝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金融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芝地区林业发展成效 |
(一) 新型林业产业开发渐上规模, 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
(二) 国有林场改制转型初见成效 |
(三) 生态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 |
(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
(五) 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 发展前景良好 |
二、金融支持综述 |
(一) 信贷投放不断增加, 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力度逐步增强 |
(二) 金融设施不断完善, 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范围日益扩大 |
三、进一步促进林芝地区林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建议 |
(一) 加强政策协调, 完善配套措施, 支持林业产业夯实基础, 增强发展能力 |
(二)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模式与区域经济特点的默契度 |
(三) 开展金融创新, 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
(10)林芝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芝地区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概况 |
2 林芝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政府加大环保宣传, 控制森林资源的砍伐、采集, 但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仍存在威胁 |
2.2 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但有些珍稀、特有种仍存在危机 |
2.3 开展生态造林工作, 但原生植被先天极为脆弱,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
2.4 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作用, 但乱捕滥猎行为仍然存在, 对珍贵稀有物种生存存在压力 |
3 林芝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保护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
3.2 利用岛屿生物学理论,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3.3 加大宣传教育, 提高大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
3.4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
3.5 开展专项调查和监测,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 |
3.6 科学引导, 积极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训养繁殖 |
4 结语 |
四、林芝地区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林芝市鲁朗镇工布藏族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东巴才村为例[D]. 石孙跃.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林下资源可持续开发[J]. 李成芳,龙惠,吴富雨,伍杰. 农技服务, 2017(09)
- [4]西藏林芝林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思考[J]. 袁文丽. 南方农业, 2016(18)
- [5]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D]. 李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6]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下的农牧民虫草收入实证分析——以林芝地区为例[J]. 杨文凤,罗梅. 西藏科技, 2014(10)
- [7]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D]. 陈俊傲.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8]西藏林芝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D]. 孙旭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9]林芝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金融支持[J]. 陈爱东,吴乾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S1)
- [10]林芝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J]. 曾加芹,卫敏,朱俊贤.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