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

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

论文题目: 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果树学

作者: 陈美霞

导师: 陈学森,周杰

关键词: 杏品种,群体,香味物质,糖组分,有机酸组分,遗传特性,发育时期

文献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提高品质是21 世纪果品生产的主旋律,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对果品内在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有关杏风味物质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特别是华北生态品种群杏品种的香味物质及糖酸组分,以及华北生态品种群与欧洲生态品种群杂种一代(F1代)香味物质及糖酸组分的遗传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凯特杏、新世纪杏及其F1代群体65 个株系以及红玉、泰安水杏、金太阳、华县大接杏、银香白、基辅、红丰、沙金红、凯新1 号等10 个杏品种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 联用仪及毛细管电泳仪,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杏品种以及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香气成分与糖酸组成,在此基础上,对杏F1代群体香味成分、糖酸组分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杏品质评价、调控及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比较了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溶剂萃取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杏果实香味成分的效果,其中水蒸气蒸馏-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杏果香成分是74 种,主要化合物为C6醛类、C6醇类、内酯类、萜烯醇类、酮类、烷烃类等,占总峰面积的99.5%,能较好地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杏果香成分仅有32 种,占总峰面积的99.6%,主要是烷烃类化合物,说明溶剂萃取法不能有效的提取杏香气成分;虽然水蒸气蒸馏-萃取法能较好地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但蒸馏与萃取是分步进行,所需的有机溶剂多,程序繁琐,效率低。因此,水蒸气蒸馏-萃取法也不是杏香味成分提取最理想的方法。2、进一步对同时蒸馏-萃取法与固相微萃取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70 种成分,其中酯类20 种、烃类19 种、醇类5 种、酮类5 种、酸类4种、内酯类4 种、醛类3 种,其它化合物10 种,酯类是其主要成分。根据香气值的计算结果,固相微萃取法可鉴定乙酸己酯、β-紫罗酮及乙酸丁酯等8 种鲜杏特征香气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法鉴定出48 种化合物,其中烃类13 种、醇类9 种、醛类7 种、酯类7 种、酮类4 种、内酯类4 种、酸类2 种,萜烯醇类是其主要成分。根据香气值的计算结果,该方法可鉴定β-紫罗酮、芳樟醇及乙酸己酯等14 种匀浆杏特征香气成分。综合上述结果,固相微萃取法简单、快速、不使用溶剂,能有效地提取杏香气成分,可与经典的同时蒸馏-萃取法互补。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1.1 香味物质的分析

1.1.1 样品制备

1.1.2 提取

1.1.3 分离、定量

1.1.4 定性、鉴定

1.2 糖酸组分分析

1.2.1 毛细管电泳在糖类分析中的应用

1.2.2 毛细管电泳在有机酸分析中的应用

2. 风味物质的代谢

2.1 香味物质的代谢

2.1.1 以单糖、糖苷为前体

2.1.2 以氨基酸为前体

2.1.3 以脂肪酸为前体

2.1.4 以羟基酸为前体

2.1.5 酯类的香气前体及其生物合成

2.2 糖的代谢

2.2.1 蔗糖代谢

2.2.2 山梨醇代谢

2.2.3 己糖代谢

2.3 有机酸代谢

2.3.1 柠檬酸代谢

2.3.2 苹果酸代谢

3 风味物质的组成

3.1 香味物质

3.1.1 杏香味物质

3.1.2 桃香味物质

3.1.3 苹果香味物质

3.1.4 葡萄芳香物质成分

3.1.5 猕猴桃果实芳香物质成分

3.1.6 柑桔果实芳香物质成分

3.1.7 其他果实芳香物质成分

3.2 糖类组成

3.2.1 糖组分

3.2.2 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的变化

3.3 有机酸组成

3.3.1 有机酸组分

3.3.2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的变化

4 风味物质的遗传

4.1 香味物质的遗传

4.2 糖的遗传

4.3 有机酸的遗传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杏香味物质的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样品制备

1.2.1 蒸馏萃取法

1.2.2 溶剂萃取法

1.2.3 固相微萃取法

1.2.4 同时蒸馏萃取法

1.3 分析条件

1.4 香味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蒸气蒸馏-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的比较

2.2 固相微萃取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的比较

2.2.1 固相微萃取法

2.2.2 同时蒸馏-萃取法

2.2.3 特征香气成分

3 讨论

第二章 杏品种间风味物质的组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香气成分的提取

1.2.2 糖酸组分的提取

1.2.3 香味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1.2.4 糖组分的 CE 分析

1.2.5 有机酸组分的 CE 分析

1.2.6 糖酸成分的定性定量

1.2.7 果实风味鉴评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味成分

2.1.1 新世纪杏的香气成分

2.1.2 红丰杏的香气成分

2.1.3 相同香气成分

2.2 杏品种间果实的糖类组成

2.3 杏品种间果实的有机酸组成

2.4 糖酸组成与果实风味的关系

3 讨论

3.1 关于杏品种香气成分

3.2 关于杏品种间的糖酸组成

3.3 关于糖酸比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第三章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味成分的变化

2.1.1 不同发育时期的香味成分

2.1.2 不同发育时期香味成分的变化

2.2 糖组分的变化

2.3 有机酸组分的变化

2.4 不同发育时期的糖酸比

3 讨论

3.1 关于杏香气成分的变化

3.2 关于糖酸组分的变化

3.3 关于糖酸比的变化

第四章 杏杂交 F1 群体风味物质的遗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香味物质及糖酸组分的提取与定性定量分析

1.2.2 香气成分及糖酸组分的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味成分的遗传

2.1.1 双亲共有、后代中未出现分离的香味成分的遗传

2.1.2 双亲共有、后代中出现分离的香味成分的遗传

2.1.3 双亲之一具有的香味成分的遗传

2.2 有机酸及糖的遗传

3 讨论

3.1 关于香味成分的遗传

3.2 关于糖酸成分的遗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新疆杏果实发育期及采后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 李萍.新疆农业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采后果实、发酵果酒香气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D]. 涂正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2].优质苹果醋酿造技术及主要风味物质研究[D]. 陈义伦.山东农业大学2002
  • [3].黄瓜风味品质的构成因素及部分因素遗传参数的研究[D]. 刘春香.山东农业大学2003
  • [4].苹果酒酿造中香气物质的研究[D]. 汪立平.江南大学2004
  • [5].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D]. 杨红花.山东农业大学2004
  • [6].栽培架式及负荷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D]. 赵新节.山东农业大学2005
  • [7].金华火腿风味物质研究及其风味基料的研制[D]. 田怀香.江南大学2005

标签:;  ;  ;  ;  ;  ;  ;  

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