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

论文摘要

1847年,雷发巽在德国创建了第一家信用合作社。150多年来,合作金融在全世界获得了长足发展。从我国来看,合作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建国初期,合作金融发展很快,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并列为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为解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和实现农村合作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以后,在"一大二公"思想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随之背离合作制原则,从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逐渐向国家银行靠拢,并一度成为国家银行的附属机构。虽然后来有过多次变革,但总是无法回归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1979年以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少部分农村信用社呈现出勃然生机,但大多数信用社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经营管理困境。统计表明,2002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净额为─1227亿元,资本充足率为─8.5%,大量农村信用社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农民占到总人口的近70%。基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产生了当前令各方都倍感棘手的"三农"问题。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最薄弱的环节,是"三农"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力军,在为"三农"提供融资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003年8月,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针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现实问题,国务院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指出,本轮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地方政府负责。可以看出,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在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市场化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改革。由于本轮改革触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安排、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因此是对农村信用社迄今为止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改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金融,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信用社,是本文始终关注的核心命题。作者立足于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历史的考察,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社会学、哲学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条件和路径,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为7章:第1章,绪论。介绍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的基本概念,明确本文的选题依据,对合作金融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以便为后续论述提供理论准备。第2章,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的一般考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描述,分析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合作制对农村信用社是激励非兼容的,在此基础上明确信用社制度转轨的基本内容。第3章,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产权安排是经济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基础。农村信用社最初的产权结构是合作制产权,"大跃进"以后信用社产权关系逐步公有化和模糊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首先要基于市场化原则,探索和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产权组织形式。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加强政府对信用社股东的产权保护。第4章,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根本矛盾。其原因是农户的逆向选择、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和政府的行政干预。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规范信用社"三会一层"的经营管理行为,强化信息披露,加强金融监管,以及明确省联社的职责定位。第5章,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问题实际上是农村信用社的外部治理问题。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由县(市)联社和省联社组成的两层宏观组织结构,其问题是省联社存在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产生行政干预、"花钱买机制"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明确省联社的制度定位,改进省联社的管理。第6章,农村信用社监管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改进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路是,按照统一市场规则和风险监管的要求,逐步实现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监管标准相统一;着力加强分类监管,差别监管,加强同质同类比较,使农村信用社监管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第7章,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配套措施。包括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进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提高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范政府的职能作用等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建立了关于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框架,以产权改革为中心,讨论了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监管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运用激励理论分析方法,指出合作制对农村信用社是激励非兼容的,信用社的改革目标是市场化。3.认为合作制是一种产权组织形式,从社员(农户)的行为基础出发,通过构建利他主义模型对合作制产权进行了剖析。4.运用自组织理论解释了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问题。5.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以及省联社的职能属性,指出农村信用社不需要建立三层管理体制架构,省联社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种过渡模式。6.基于农村金融的弱质性特征,认为监管当局应当对农村信用社实行适度的扶持性监管措施。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1.虽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较完整分析框架,但是否合理,尚有待实践检验。2.对国外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总结不够深入,横向比较显得不足。3.本文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不够,同时实证分析较欠缺。4.由于农村问题的政策性较强,本文对涉及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政治体制改革分析不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合作金融概述
  • 1.1.1 合作经济一般
  • 1.1.2 合作金融的概念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合作经济的论述
  • 1.3.2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的研究
  • 1.3.3 国内理论界对合作金融的论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的一般考察
  • 2.1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轨迹
  • 2.1.1 建国前的农村信用合作
  • 2.1.1.1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合作金融发展概况
  • 2.1.1.2 革命根据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概况
  • 2.1.2 建国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 2.2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现实问题
  • 2.2.1 产权关系不明晰
  • 2.2.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2.2.3 管理体制不顺
  • 2.2.4 内部控制不力
  • 2.2.5 资产质量较差
  • 2.3 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基本内容
  • 2.3.1 合作制对农村信用社的激励非兼容问题分析
  • 2.3.1.1 农村信用社激励兼容的制度条件
  • 2.3.1.2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介入与合作制扭曲
  • 2.3.1.3 合作制嵌入农村信用社的成本分析
  • 2.3.2 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核心:市场化改革
  • 第3章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 3.1 产权理论概述
  • 3.1.1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3.1.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3.2 合作制产权的行为基础:利他主义
  • 3.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
  • 3.3.1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一般考察
  • 3.3.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异
  • 3.4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思路
  • 3.4.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内容
  • 3.4.2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的初步评估
  • 3.4.3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4章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 4.1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概述
  • 4.1.1 法人治理结构提出的背景
  • 4.1.2 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和实质
  • 4.1.3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考察
  • 4.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和现实矛盾
  • 4.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契约解释
  • 4.3.1 信用合作的自执行模型
  • 4.3.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变异的原因
  • 4.3.2.1 农户的逆向选择
  • 4.3.2.2 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 4.3.2.3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过度放牧”
  • 4.4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 第5章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 5.1 金融结构理论概述
  • 5.2 合作金融的宏观结构分析
  • 5.2.1 境外合作金融宏观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 5.2.2 合作金融宏观结构的效率
  • 5.3 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3.1 省联社的道德风险
  • 5.3.2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不可避免
  • 5.3.3 “花钱买机制”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 5.4 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思路
  • 5.4.1 农村信用社不需要建立三层管理体制模式
  • 5.4.2 省联社是一种过渡模式
  • 5.4.3 改进省联社的管理
  • 第6章 农村信用社监管改革
  • 6.1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
  • 6.1.1 银行监管的目标
  • 6.1.2 银行监管的内容
  • 6.1.3 银行监管的效果
  • 6.2 银行监管的简单模型
  • 6.3 合作金融监管的一般措施
  • 6.3.1 合作金融的事前监管
  • 6.3.2 合作金融的事后监管
  • 6.4 改进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路
  • 6.4.1 实施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原则
  • 6.4.2 针对不同机构的监管措施
  • 6.4.2.1 以商业银行监管标准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实施监管
  • 6.4.2.2 以内部控制评价为重点搞好县(市)统一法人社的监管
  • 6.4.2.3 以促进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实施两级法人社监管
  • 6.4.2.4 以履职行为监督为重点搞好省联社监管
  • 第7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配套措施
  • 7.1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2 改进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
  • 7.3 提高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
  • 7.4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7.5 规范政府的职能作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财政压力[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07)
    • [2].制度转轨研究综述[J]. 科技创业家 2014(07)
    • [3].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挑战[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10)
    • [4].追寻通往公道的繁荣之路[J]. 宁波通讯 2011(05)
    • [5].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本升高的合理性因素解构——基于制度转轨的考量[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9(05)
    • [6].广州文化演进与经济制度转轨[J]. 城市观察 2012(01)
    • [7].从中国体制转轨到“重庆模式”的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5)
    • [8].何为名校 名校何为[J]. 教育科学论坛 2015(06)
    • [9].市场化转轨、经济地理禀赋与城市经济绩效——来自广州的经验证据[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5(03)
    • [10].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本升高的合理性因素分析——基于制度转轨的考量[J]. 阴山学刊 2009(06)
    • [11].林毅夫:新时代的中国可以为世界带来什么?[J]. 财经界(学术版) 2018(02)
    • [12].产权管制研究范式及其现实意义——兼对国家理论的进一步思考[J]. 社会科学 2014(10)
    • [13].当前中国治理模式创新关键点[J]. 人民论坛 2012(30)
    • [14].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制度转轨中的“农村精英”流动——兼论当代农民教育的迫切性[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09(07)
    • [15].试论留守儿童的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J]. 改革与开放 2012(15)
    • [16].略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政府行为——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来剖析[J]. 现代商业 2009(26)
    • [17].给留守儿童一个充满关爱的童年[J]. 甘肃教育 2010(21)
    • [1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现实意义及潜在风险[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9].新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60年回顾[J]. 学术论坛 2011(11)
    • [20].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本升高的合理性因素分析——基于制度转轨的考量[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1].社会法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前瞻[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2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转轨进展面面观[J]. 中国农村金融 2010(02)
    • [23].浅析上海镇保制度转轨[J]. 改革与开放 2017(13)
    • [24].成功营销 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J]. 宁波通讯 2013(03)
    • [2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财政压力分析[J]. 理论探索 2008(01)
    • [26].内源性结构转型:关于我国职业体育源起与发展实质的判断[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 [27].中国产权制度转轨中的法经济学思考[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01)
    • [28].细化税收调控 促进经济转型[J]. 中国总会计师 2008(01)
    • [29].未定稿[J]. 领导文萃 2016(19)
    • [30].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理论思辨[J]. 理论月刊 2013(11)

    标签:;  ;  ;  ;  ;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