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有效作用研究

三元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有效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通过恒速压汞的方法描述了其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岩心流动实验,测定RF和RRF,描述碱剂与二类油层矿物组成的反应,揭示了碱耗的主要因素,也给出了三元复合体系对二类油层的伤害率。油砂吸附实验测得三元体系单剂的吸附量,动态滞留实验表明,代表二类油层的的天然岩心中,三元复合体系碱、表活剂、聚合物的动态滞留量分别为26.6%、39.5%、30.8%。在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对接模型中分别研究了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在该油层中的色谱分离效果,并与在主力油层中的色谱分离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利用充填有大庆二类油层去油砂的模型,研究了渗流距离对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然岩心对接二类油层模型中,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的突破时间则分别推迟了0.1PV、0.07PV、0.07PV,WA-P、WA-S、WS-P则分别增加了0.11PV、0.36PV、0.47PV。微观驱油实验表明:水驱后的残余油主要以柱状、簇状、孤岛状的为主,少部分以盲管状分布。对模型微观驱油效果定量分析发现,水驱采收率值为52.8%,ASP驱提高采收率值为30.9%,最终采收率值为83.7%。在水驱残余油中,孤岛状残余油的动用比例最高,为92.2%,其次是柱状残余油,动用比例为74.1%,簇状残余油的动用比例最低,为59.7%。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试验区块地质开发概况
  • 1.1 试验区位置及区域构造特征
  • 1.2 储层特征
  • 1.3 储层岩性和储层空间类型
  • 1.4 流体性质
  • 第二章 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在试验区的开发效果
  •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2 试验区动态特征及见效规律
  • 第三章 二类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3.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法
  • 3.1.2 恒速压汞对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喉道特征分析
  • 3.2.2 孔隙特征分析
  • 3.2.3 孔、喉特征分析
  • 3.2.4 毛管压力曲线分析
  • 3.2.5 喉道半径对渗透率贡献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孔隙结构与化学剂配伍性研究
  • 4.1 三元复合体系在岩心中的RF、RRF 测定实验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三元复合驱中碱与储层矿物作用机理实验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化学剂静态吸附实验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微观驱油效果研究
  • 5.1 微观驱油实验物理模型
  • 5.1.1 夹珠模型
  • 5.1.2 毛管网络模型
  • 5.1.3 孔隙网络模型
  • 5.1.4 砂岩孔隙模型
  • 5.2 三元复合驱微观驱油机理
  • 5.2.1 超低界面张力
  • 5.2.2 流度比的改善
  • 5.2.3 乳化作用
  • 5.3 剩余油微观分布形态
  • 5.3.1 连片状剩余油
  • 5.3.2 分散型剩余油
  • 5.4 光刻仿真模型微观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 5.4.1 实验设备
  • 5.4.2 研究材料
  • 5.4.3 实验步骤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水驱后残余油分布特征
  • 5.5.2 三元复合体系对不同类型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 5.5.3 ASP 微观驱油效果定量分析
  • 5.5.4 ASP 驱残余油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油层中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效果研究
  • 6.1 三元复合体系动态滞留实验研究
  • 6.1.1 化学剂的动态滞留机理
  • 6.1.2 化学剂动态滞留量的测定方法
  • 6.1.3 三元复合体系动态滞留实验方法
  • 6.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实验研究
  • 6.2.1 色谱分离机理
  • 6.2.2 色谱分离的研究方法
  • 6.2.3 色谱分离程度描述方法
  • 6.2.4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实验方法
  • 6.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非均质岩心注采关系及影响效果研究
  • 7.1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 7.2 储层非均质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 7.3 非均质岩心注采关系及效果实验方法
  • 7.3.1 岩心组合实验模型
  • 7.3.2 非均质参数计算
  • 7.3.3 实验设备及材料
  • 7.3.4 实验步骤
  • 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4.1 并联组合模型实验研究
  • 7.4.2 串联组合模型实验研究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造天然岩心的制作与性能评价[J]. 采油工程文集 2014(04)
    • [2].大庆油田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0)
    • [3].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32)
    • [4].岩心对复配型驱油剂采油效率的影响[J]. 当代化工 2015(07)
    • [5].压汞法研究岩心孔隙结构特征[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1)
    • [6].低渗透油田表面活性剂增注效果预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2)
    • [7].砂岩储层全岩矿物模拟岩心的制作方法研究与评价[J]. 海洋石油 2009(03)
    • [8].不同二类油层的水驱驱替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1)
    • [9].人造岩心的研制及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9)
    • [10].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2)
    • [11].疏水缔合型交联酸稠化剂的制备与应用[J]. 油田化学 2020(03)
    • [12].国内人造岩心物理研究进展[J]. 天然气与石油 2018(01)
    • [13].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02)
    • [14].贝雷岩心孔隙结构特点及其驱替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03)
    • [15].人造岩心与天然岩心孔隙结构差异及对驱油剂渗流特性的影响[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4)
    • [16].低聚季铵盐在岩心上的吸附行为分析[J]. 油田化学 2013(03)
    • [17].砂岩储层全岩矿物模拟岩心制作方法及评价[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5)
    • [18].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岩石形貌分析[J]. 大学物理 2019(08)
    • [19].陇东致密油藏低界面张力及高接触角助排剂的研发及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3)
    • [20].萨南东部过渡带微生物驱油室内实验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2)
    • [21].采油微生物激活产气实验研究及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3)
    • [22].弱胶结高渗疏松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新技术[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3)
    • [23].优选黏土稳定剂的室内实验研究[J]. 中外能源 2011(04)
    • [24].不同组分热载体吞吐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12)
    • [25].水驱后三元复合驱全过程的相渗曲线变化趋势[J]. 化工管理 2014(27)
    • [26].黏稳剂的室内实验优选[J]. 化工进展 2010(S1)
    • [27].耐温抗盐型高效聚合物驱油剂的研制及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20(04)
    • [28].人造岩心制备技术研究[J]. 石油仪器 2008(02)
    • [29].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及反应特性研究:从微管到多孔介质[J]. 科学通报 2008(12)
    • [30].注水中悬浮颗粒堵塞储层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导报 2014(36)

    标签:;  ;  ;  ;  ;  

    三元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有效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