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张震龙
导师: 张金隆
关键词: 两湖平原,区域经济,集群,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文献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两湖”平原,即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本文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从区域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入手,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进经验,考察和分析了“两湖”平原开发的历史进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城市集群、中央商务区(CBD)、县域经济、投资环境、管理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外延与特征以及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型,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群、城市集群、CBD 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理清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投资环境建设、区域管理创新的思路。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阐明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区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原理,深入分析“两湖”平原的经济地理特征、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和途径; 系统研究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管理制度创新、政策设计及其特点,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两湖”平原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经验和问题;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外和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区域经济冲突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阐明了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城市集群、建设CBD、县域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了“两湖”平原经济发展的大量数据,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宏观经济发展模型。对“两湖”平原市和县(市)经济实力进行综合排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深刻分析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构建增长极、实施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课题的文献评述
1.3 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4 小结
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理论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
2.4 区域经济管理理论
2.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理论
2.6 经济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
2.7 小结
3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借鉴
3.1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3.2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程
3.3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3.4 小结
4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及三大区域发展模式
4.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述评
4.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3 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4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4.5 小结
5 “两湖”平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5.1 “两湖”平原经济区的合理性分析
5.2 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概述
5.3 “两湖”平原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5.4 “两湖”平原经济结构变动
5.5 “两湖”平原投资结构与经济运行效益
5.6 “两湖”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5.7 “两湖”平原经济区增长极构想
5.8 小结
6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群分析
6.1 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6.2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条件与环境
6.3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6.4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
6.5 加快“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政策导向
6.6 小结
7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县域经济分析
7.1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指数分析
7.2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7.3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4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7.5 小结
8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城市集群分析
8.1 “两湖”平原经济区城市集群的依据
8.2 “两湖”平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8.3 “两湖”平原经济区城市集群对策
8.4 小结
9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CBD 建设
9.1 现代CBD 及其基本特征
9.2 国内外CBD 建设现状
9.3 “两湖”平原建设现代CBD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9.4 “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位置的合理选择
9.5 “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的总体定位
9.6 建设“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的措施
9.7 小结
10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投资环境分析
10.1 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10.2 中国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变化及原因
10.3 “两湖”平原投资环境评估
10.4 优化“两湖”平原投资环境的对策
10.5 小结
11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管理创新
11.1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
11.2 中国中央-地方权限划分与区域管理模式
11.3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经济冲突与制度创新
11.4 小结
1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型
12.1 “两湖”平原经济结构特征分析
12.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
12.4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方案的比较
12.5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12.6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变量与方程
12.7 小结
结论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06-04-05
相关论文
-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研究[D]. 窦宗军.天津大学2007
- [2].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朴银哲.东北师范大学2009
- [3].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 王川兰.复旦大学2005
- [4].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 侯仁勇.武汉理工大学2005
- [5].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 王凤玲.吉林大学2006
- [6].欧盟经济一体化模式研究[D]. 兰天.东北财经大学2005
- [7].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曼.天津大学2005
- [8].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 王微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 [9].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 刘小辉.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 [10].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韩佳.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