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镇用地面积扩展很快,但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总体上不高,致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何集约化利用有限的城镇土地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并对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潜江市22个乡镇为研究区域,选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22个乡镇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用秩相关系数对所计算出的22个乡镇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借助ARCGIS9.2软件,构建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三维显示模型,分析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了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文章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1997—2005年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的时间分异特征明显,园林、广华等四个(街道)乡镇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得到明显提高;熊口农场、后湖等十二个乡镇提高幅度不显著;而高场、渔洋、张金三个乡镇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运粮湖、积玉口和西大垸三个乡镇大幅度下降。(2)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基本呈阶梯分布,集约利用程度从社会经济相对发达、人口集中的行政商业中心(园林、周矶、广华)向次发达的地区逐渐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园林以及广华、周矶等中心城区,城镇土地利用重心也位于这一区域,最低的是外围的西大垸。(3)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中东部—东南部方向上变化最大(即园林中心城区到老新、渔洋及西大垸等镇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变化最为平缓。(4)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潜江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高值区和低值区有聚集趋势,但高值区与低值区有相互交错的区域,所以造成聚集程度不是太强的结果。(5)人口和经济水平是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最重要因素,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区域因素、自然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和规划因素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也有着相当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论文; 综合评价论文; 时空变异论文; 驱动因素论文; 潜江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