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研究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进步的影响,对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必将日益提高。科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它是文科大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提高的内在条件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基础。文科人才作为人口中知识与智力水准较高的群体,其科技素质应与之相应。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偏差,使科技教育较早远离了文科大学生,导致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部分缺失。如何加强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今后值得关注的课题,也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图表法,对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教育标准和实践创新进行了比较现实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产生的深刻影响看,大学教育加强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是有必要的。科技素质培养不仅是文科大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文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生活的需要。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文科人才,他们的科技素质将会影响他们智慧的水平,进而影响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研究如何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技素质培养的问题,相关的理论是作为指导实践的基础和依据,认识基础和教育条件是实践的保障。本文在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相关理论支持下,结合教育基础和教育条件的考察,论证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是可行的。规范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其通过确定的教育标准来进行技术界定。文科大学生进行科技素质培养的教育标准,主要有教学标准和师资标准。其中,教学标准中的文科专业科技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是培养的核心。师资标准是培养文科人才科技素质的保证,要求教师应具备参与科技活动的经验、科技素质的知识背景和授课方法。依据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经验,本文针对我国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与要求,从教学体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学科专业功能的创新和师资队伍的创新,探讨并且论述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实践的创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文科
  • 1.5.2 科技素质
  • 第2章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2.1 科技素质培养是文科大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 2.1.1 科技素质是文科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 2.1.2 科技素质是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
  • 2.1.3 文理结合将是文科大学生成才与成功的必然选择
  • 2.2 科技素质培养是文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 2.2.1 文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是素质的全面完善与提高
  • 2.2.2 科技素质培养是文科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文明与进步的当然选择
  • 2.2.3 科技素质培养是文科大学生在素质结构上扬长“补”短的当然措施
  • 2.3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当然选择
  • 2.3.1 文科人才对国家软实力具有深刻的影响
  • 2.3.2 国家软实力提高对文科人才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3.1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相关理论支持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1.2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
  • 3.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教育基础
  • 3.2.1 文科大学生的知识基础
  • 3.2.2 文科大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与动力
  • 3.2.3 文科大学生的非智力基础
  • 3.3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教育条件
  • 3.3.1 学科齐全、实力出众的师资力量
  • 3.3.2 充沛完善的图书资料及科技设施体系
  • 3.3.3 大学与社会科技界的广泛联系
  • 3.3.4 大学综合的校园文化与科技氛围
  • 3.4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条件的进一步完善
  • 3.4.1 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应足够明确
  • 3.4.2 创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 3.4.3 科技素质培养效果的评价方式要更加可行
  • 第4章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教育标准
  • 4.1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要求
  • 4.1.1 文科专业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基本架构
  • 4.1.2 课程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与教材要求
  • 4.1.3 课程教学时数与学分标准
  • 4.1.4 课程教学途径与教学评价标准
  • 4.1.5 教学生态标准
  • 4.2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师资标准
  • 第5章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实践的创新
  • 5.1 教学体制的创新
  • 5.2 课程体系的创新
  • 5.3 学科专业功能的创新
  • 5.4 师资队伍的创新
  • 5.4.1 提高文科专业教师的科技素质
  • 5.4.2 鼓励理工类教师积极认识文科大学生的特点
  • 5.4.3 加强文科专业教师和理工类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与互动
  • 5.5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科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己读书[J]. 写作 2020(01)
    • [2].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路径探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3)
    • [3].“双创”背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现状、机遇及对策分析[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4].独立学院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7)
    • [5].手机对高校文科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探析[J]. 学理论 2013(30)
    • [6].理科来源的文科大学生学习困难自评量表的编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04)
    • [7].浅析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8].基于创业理念的文科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J]. 科技视界 2012(24)
    • [9].论文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10].文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7)
    • [11].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0)
    • [12].上海世博会与文科大学生成长成才[J]. 学理论 2011(06)
    • [13].大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分析:以理科生源的文科大学生为例[J]. 时代教育 2014(15)
    • [14].浅谈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几个显著现象[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 [15].关于培养文科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1(10)
    • [16].基于“做中学”的文科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32)
    • [17].浅析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7)
    • [18].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对文科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影响——基于对52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 高教论坛 2017(10)
    • [19].有效开展文科大学生科普教育的实现途径[J]. 读书文摘 2015(14)
    • [20].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困境的文化出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9)
    • [21].新时代背景下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策略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27)
    • [22].文科大学生如何写作读书报告[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3)
    • [23].文科大学生理论兴趣与政治认同关联度研究[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4].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机制浅探[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04)
    • [25].文化负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的“蜗居”征候探析[J]. 企业导报 2012(12)
    • [26].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类课程“四三一”教学模式探讨[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27].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南京九所高校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29)
    • [28].我国文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历程及现状研究[J]. 知识经济 2015(01)
    • [29].论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文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30].文科大学生院校环境评价对学业自我满意度的影响——来自S大学的调查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3)

    标签:;  ;  ;  ;  ;  

    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