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幼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农村幼儿论文文献综述
丁澜,周爱国[1](2019)在《《专业标准》视角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角,在了解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帮助,提供政策支持;幼儿园开展园本培训,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高校资源输出,提供进修机会;教师激发动力,加强职业认同;巧用网络平台,开辟发展渠道。(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6期)
黄丽清[2](2019)在《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促进农村幼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保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深入到幼儿园的各领域中。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有着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化的材料等特点,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河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梁熙,刘菲菲[3](2019)在《让农村幼儿实现“幼有所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幼有所育”,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尽量满足更多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本文来源于《闽西日报》期刊2019-11-26)
孙志英[4](2019)在《新形势下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仍显薄弱,专业能力欠缺,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全面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C)》期刊2019年11期)
韩金兰[5](2019)在《浅谈农村幼儿园幼儿的习惯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在幼儿时期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对其一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较强的可塑性、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是幼儿此阶段的突出特点,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幼儿园幼儿的习惯进行探究,期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4期)
高珊[6](2019)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农村幼儿音乐教育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客观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希望达到改变农村幼儿音乐教育滞后的现状,使农村幼儿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环境更加健康,这也符合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1期)
刘永丽,张英琴[7](2019)在《城市与农村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分析——以大同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量表》为研究工具,将大同市城区及灵丘县H村设为抽样地区,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将被试样本分为两人一组进行雪花片自主建构游戏,用摄像机记录儿童雪花片自主建构游戏过程及搭建作品,依据《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量表》对研究样本评分后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大同市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差异及其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班,城区各班幼儿在好奇心与兴趣、想象力与创造力维度的表现优于农村幼儿;在独立性方面却低于农村幼儿。在不同区域,城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学习品质各维度没有显着差异。农村幼儿在坚持与专注性、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习品质表现出显着差异,得分随年龄班的上升而上升。针对这种情况,今后应从教养方式、社会实践及提供操作材料方面入手,提高城区幼儿的独立性,加强农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毕飞虹[8](2019)在《农村幼儿与城镇幼儿美术教育的差异性有哪些》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发现由于地方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师资力量的薄弱,环境创设的单一等,两者之间在美术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不仅制约了幼儿对于美的感受和创造,也拉大了两者之间整体发展的差距。(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陈莉[9](2019)在《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读盱眙县维桥乡中心幼儿园。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学龄前孩子阅读资源很匮乏,如何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教师和家长通过创设激发幼儿阅读欲望的支持性情境和发展性情境,利用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通过亲子阅读、分享阅读等帮助幼儿积累有关语言的信息,形成并发展幼儿具有个人特点的语言,促进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和理解能力,为幼儿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终身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杨丹,李娜[10](2019)在《4-5岁农村幼儿身体活动现状研究——以某农村幼儿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我国幼儿园数量已从2009年的13.8万所,增加到2018年的26.67万所,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81.7%,且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幼儿教育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还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体育将作为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指出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不少于一个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活动放在首位。但是,国内对身体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介绍、测量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和国内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调查等几个方面,对幼儿的身体活动却鲜有研究,殊不知幼儿时期的身体活动与身体形态对将来的生活有着重大联系。特别是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幼儿弱势群体的身体活动关注更少。本研究旨在利用actigraph重力加速度计来监测农村幼儿的身体活动量,从而研究弱势的农村幼儿身体活动量,为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幼儿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沈阳市某农村幼儿园两个中班学生43人。由于部分家长不愿佩戴、中途幼儿生病等原因,实际佩戴人数为30人,其中男童15人,女童15人,平均年龄在4.5岁。主要研究运用文献法和测试法进行。本次研究使用仪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依据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确定的加速度计数界值count值(<2800counts/min为LPA),>2800counts/min为MVPA)分别计算平均佩戴日的静态活动(SB)、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活动。在本研究正式测量之前,寻找了3位4-5岁儿童进行预实验,连续佩戴四天,佩戴情况良好,数据采集情况良好,传感器能准确感应学龄前儿童的日常活动。正式进行测量的前一天,给每名受试者的家长发放佩戴同意书一份。其中,给传感器设定的数据采样间隔为60秒,佩戴在身体右侧髓部,要求连续佩戴6天(包含5个工作日和1个休息日),研究人员每天检查受试者佩戴情况和记录出现的问题。开始佩戴时间为2019年3月11日至3月16日,每天佩戴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且由于加速度传感器不防水,因此需提醒家长和老师在洗澡和游泳等活动时也需取下。每日保证至少连续佩戴6小时,其间要求受试者保持正常活动模式,测量6天后将回收运动传感器。研究结果:(1)从身体活动强度来看,4-5岁幼儿一周平均静坐时间达到了7501分钟,静坐时间过长,严重超出标准范围,(标准范围是0-100分钟),平均轻度活动时间达到了5602分钟,中度活动时间是419分钟,中高强度活动时间达到531分钟,而高强度活动仅有113分钟;2019年4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根据新指南,五岁以下儿童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减少坐下来看屏幕,或被限制在婴儿车和座椅上的时间,应当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并有更多的时间积极玩耍。因本研究调查的是农村幼儿园。此幼儿园幼儿的家长多为上班或外出工作,幼儿园在工作日和周末时间都属于正常上班,只有极少学生回家过周末。幼儿上学与放学都有校车接送,在交通方便的时代,缺少了更多的主动性,导致幼儿的身体活动量急剧减少。(2)从能量消耗值来看,幼儿平均每小时消耗0.13kcals,平均每天消耗1.35kcals,每周平均消耗仅7.85kcals,幼儿能量消耗值在0-20kcals之间达到了100%,这也就意味着身体活动量的高低会影响能量消耗值。(3)由BMI指数得出,23%的幼儿营养不良,23%的幼儿处于超重范围,而处于正常体重范围的幼儿占有53%。研究结论:(1)幼儿园幼儿的身体活动量达不到标准水平,尤其是静态活动和轻度活动较为多,而中度、中高度活动极其缺少。每周五的体智能课虽然没有让幼儿身体活动强度达到标准,却有所改善。(2)调查的园所幼儿课程小学化,这在我国已属于正常现象,更多的文化学习导致身体活动达不到标准,促使幼儿出现一定比例的超重现象。(3)此幼儿园53%的幼儿都是正常体重,营养不良与超重各占23%,因为该园的幼儿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建议:增加幼儿游戏时间,减少静坐学习知识的时间,丰富幼儿活动,尝试每天增加一次以跑跳活动为主的户外活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农村幼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保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深入到幼儿园的各领域中。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有着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化的材料等特点,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幼儿论文参考文献
[1].丁澜,周爱国.《专业标准》视角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
[2].黄丽清.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促进农村幼儿发展[J].黑河教育.2019
[3].,梁熙,刘菲菲.让农村幼儿实现“幼有所育”[N].闽西日报.2019
[4].孙志英.新形势下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
[5].韩金兰.浅谈农村幼儿园幼儿的习惯培养[J].学周刊.2019
[6].高珊.农村幼儿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
[7].刘永丽,张英琴.城市与农村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分析——以大同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8].毕飞虹.农村幼儿与城镇幼儿美术教育的差异性有哪些[J].家庭生活指南.2019
[9].陈莉.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之路[J].家庭生活指南.2019
[10].杨丹,李娜.4-5岁农村幼儿身体活动现状研究——以某农村幼儿园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