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分析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分析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水务局贵州平塘558300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指向县(市)以下(不含县城城区)的乡镇、村庄、学校、农场、林场等居民区及分散住户供水的工程。主要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又称农村供水工程或村镇供水工程,包括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两类。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农村饮水安全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实现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饮水不愁”目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脱贫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我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尚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保护与修复方向,对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采用,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基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对其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

引言

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资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态水被社会用水挤占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水生态系统开始逐渐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伴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保护以及宜居环境的需求开始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水生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生态文明正在初步形成,了解我国水生态系统正在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1.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

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主要以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水资源紧缺等为主,将实现江河湖泊水系完整、文化传承、生态多样、水质良好为目标,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区域、流域、国家等多个方面,并逐渐构建保障有力、管理完善、功能完备、空间均衡的水生态系统安全格局。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就能够在重点的水工程有效应用,从而使基本的生态环境需水得以切实满足。如此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以遏制,实施河湖连通、水资源配置、跨流域调水、节水治污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水体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和恢复水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初步修复已经受损的水生态后,对生态、生产以及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调配,建立健全的用水保障制度,确保能够能够发挥出正常的生态功能。逐渐将传统的水利工程、注重水质改善、行政推动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局部水生态治理转变成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注重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理念和标准制约,以此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水平的提升。

2.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

2.1完善水生态文明体系,实施水生态的红线管理

快速建立完整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规划、引导及约束利用、开发水生态和谁资源的各种行为;控制建设项目占领自然岸线,城市规划要保留一定面积的水域;结合我国的功能区划和生态区划,了解水生态的空间分区,划出湖泊、河流的保护管理范围,以及划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限制用水量,逐步开始恢复被占领河流的生态环境用水及过度开发的地下水。

2.2加强流域协调管理,实施山水湖田的综合治理

为了能够实现水生态及水量和水质能够规划统一,需要对科学合理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案进行制定,并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进行加强。促进流域的综合治理,改善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实施国家重要的湖泊江河划分,创建防污治污的体制。完善健全水生态的补偿机制,调节经济利益和生态环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施水体治理,创新江河湖泊额管理模式。

2.3建设友好生态水工程体制,发挥水工程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作用

为了让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更加标准规范,要协调生态保护和建设水工程之间的关系,加强水工程的建设实施、操作调度、规划设计等多个环节的生态保护。提倡小影响、仿大自然的水利工程建设,河流工程的布局应该保持天然性,保持浅滩、河湾、湿地等多种栖息地。闸坝和水库的生态运行将满足河流的生态用水量。为了建设农村的沟渠河塘治理,可以采用河渠连接、清淤疏浚等策略来实现生态河塘,打造一个河岸清澈秀丽的美丽乡村。

2.4建立生态水网的体系,实现河道湖水系统的连通性

实施河道湖水连通是提升水利工程保障能力、优化水资源、推进水生态建设文明的一项有效策略。坚持天然连通性和人工连通互相结合,依托天然河湖水系统以及大中型的蓄水工程,重点建设流域生态水网系统,加快河道湖泊的连通建设,增强河流与湖泊的连通性,提高河流和湖泊水环境的容量,复原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东部地区要尽量加快骨干建设,保持河网通畅,领先建立现代水网系统。东北地区要加快连接工程建设,同时要重视开源节流,加快湖泊和湿地水源的扩增。中部地区要积极开展清淤疏浚,建立人工通道,加强江河湖泊的连通性。在西部地区应科学论证和合理建设水源工程以及水系统的连接。

在对水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建设的基础之上,对人与水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保护模式进行建立,促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建水清、河畅、景美的人类生活用水和谐生活空间,以此为引导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流域和区域水生态的提高及完善。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运用“渗、蓄、排、用、净”等策略,根据当地条件,合理安排水的滞流、收集和利用等。增加凹形绿地、草种沟、人工湿地、透水性路面及砂石地面和天然地基,以及城市的可渗透空间,如停车场和广场,确保充足的空间用于洪水蓄滞。

2.5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监管能力

对生态用水、分配和调度、生态补偿、生态修复技术和水生态评估及监测、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等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水生态保护标准与相应的技术规范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对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加强,同时做好新型技术与新型工艺材料的引进与应用。对我国的水生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建设,对河流、湖泊水生态状况进行连续系统监测,开展水生态安全评估。建立水生态预警与决策体制。增强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形势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违规无序发展活动的监督管理。

3.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地上升,为了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所以,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期间,应该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对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开展,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董哲仁.论水生态系统五大生态要素特征[J].水利水电技术,2015(06):77-79.

[2]唐克旺,王研,王然.国内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04):61-65+83.

[3]匡跃辉.水生态系统及其保护修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08):17-21.

[4]巴日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和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8(10):112.

[5]杨竹雨,蔚荣华,郭浩房.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5):197-198.攻坚、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一、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

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1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加上非贫困户饮水不安全人口,全县共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6.9万人。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会战以来,已建成项目11处,在建项目14处。解决了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万人,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但工程建设与管理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二、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困难和问题

1.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前期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受投资制约,主要以村为单元,采取集中供水结合分散式供水方式解决农村人口吃水难的问题,跨村建设项目寥寥无几。建设标准低、项目散而小、管理难度大,工程老化报废、移民搬迁等原因对建设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出了更高标准,三年内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任务十分艰巨。

2.工程资金筹措困难。由于工程建设时间相对集中,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全县约16.9万人(含1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资金需求庞大。而国家只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未解决饮水安全的这部分人的资金,人均补助也只有800多元。这些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混居,工程建设不可能只管贫困人口而不管非贫困人口,每个村寨贫困人口的补助远远不足以建成饮水安全工程,因此必须统一标准,以稳定水源为基础,采取高扬程提水或长距离输水等方式,规模化、高质量建设饮水安全工程。一些人口居住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只能采取单村供水或分散工程等措施解决饮水问题。近年来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工费持续上涨,单位投资增加,本轮项目预算投资近2亿元,而国家投资占比不到20%,资金筹措非常困难。

3.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我县属于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农村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一些偏远地区,工程建设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质量不易控制。由于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又大多地处偏远乡村,条件差、待遇低,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吸引力,而现有的工程技术和管理力量又没有相应增加,且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低,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

4.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未形成。随着大量集中供水工程相继投入运行,管理维护任务越来越重。目前我县已建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80%以上由县水务公司管理,但平均水价还达不到完全成本,绝大多数工程只能维持日常运行,水费收入只能弥补运行成本,无法足额提取工程折旧费和大修费,不具备大修和更新改造的能力。而村级管理的单村供水工程,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供水成本高、水价机未形成,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工程面临停运废弃等风险。进一步完善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办法的思考

1.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考虑各镇村实际,统筹当前和长远,以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按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原则,综合采取“以大带小、镇村统筹,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区城布局和建设任务。建议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尝试引进外援力量,采取兵团作战结合区域突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力求三年内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不巩固、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

2.强化资金筹集,保障项目建设。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地方债券等资金,积极争取财政涉农资金、扶贫基金、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等用于工程建设,保障项目按计划快速推进。

3.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农村饮水安全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议整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乡镇供水分公司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尝试工程代建制,引进技术人才等方式,确保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对每一个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

4.强化工程运营管理,保证项目效益。建议强化村镇供水工程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县水务公司+片区供水服务中心+村级供水协会”三级供水管理模式。争取政府建立和完善符合基本公共服务特征的村镇供水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加强成本测算,积极推行水价调整制度,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和税收等优惠政策,解决水价不到位问题。对村级管理的单个及分散供水工程要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通过收取水费、地方财政和村集体补贴等方式,促进工程长效运行。

引用:中国水利学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

标签:;  ;  ;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