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加固理论及其在高拱坝工程中的应用

变形加固理论及其在高拱坝工程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高拱坝结构整体稳定性评价、高拱坝坝踵开裂稳定评价、高拱坝坝趾加固设计、高拱坝基础断层的加固处理及岩体力学参数取值问题为高拱坝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论文在完善变形加固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上,采用变形加固理论从变形稳定的角度分别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按照一般的弹塑性理论重新构建了弹塑性结构变形加固理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结构失稳的明确定义,建立了此定义的严格的集合逻辑表述,并以此定义为出发点,推导并证明了变形加固理论的理论基础—最小塑性余能原理。推导表明,最小塑性余能原理是结构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本构关系的集中体现。2.运用变形加固理论,采用工程类比的方法评价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变形加固理论的分析方法是在给定整体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推求维系结构稳定的不平衡力,塑性余能为结构不平衡力的标量范数,其大小可以反映结构偏离稳定状态的距离,故可评价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拱坝超载加固的角度评价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建立了高拱坝超载系数K与塑性余能ΔE间的K ?ΔE关系曲线,并以此曲线对国内部分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3.运用变形加固理论对拱坝坝趾加固设计、断层加固设计及坝踵开裂评价进行研究,实现了坝趾、断层加固力的量化计算及坝踵开裂程度的量化评价。对坝趾加固分析,提出了坝趾加固力的统计方法及便于锚固施工需要的加固力调整方法;对断层加固,根据断层不平衡力的分布和方向,对加固措施的设计和分析进行指导;对坝踵开裂评价,以不平衡力的大小、分布范围和方向评价坝踵可能的开裂程度、开裂范围及开裂模式。4.提出了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的塑性余能等效方法。推导了复合介质塑性余能的表达式,揭示了复合介质强度参数与变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材料不同配比下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计算说明了塑性余能等效方法用于确定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的可行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岩土工程中加固作用的基本机理及加固方法
  • 1.3 高拱坝结构的安全评价方法
  • 1.3.1 应力控制标准评价方法
  • 1.3.2 柔度系数评价方法
  • 1.3.3 稳定性评价方法
  • 1.3.4 可靠度评价方法
  • 1.3.5 能量判据法
  • 1.4 拱坝坝踵开裂的研究及评价方法
  • 1.4.1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方法
  • 1.4.2 数值分析研究方法
  • 1.5 高拱坝坝趾及基础断层加固分析
  • 1.6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综述
  •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1.8 本文的工作及创新点
  • 第2章 变形加固理论
  • 2.1 本章引论
  • 2.2 变形加固理论
  • 2.2.1 关联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
  • 2.2.2 弹塑性失稳结构的机制
  • 2.2.3 最小余能原理
  • 2.2.4 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的证明
  • 2.2.5 变形加固理论的推论和讨论
  • 2.2.6 结构稳定性分析
  • 2.2.7 变形加固理论的有限元表述
  • 2.2.8 基于 D-P 准则的不平衡力计算方法
  • 2.3 变形加固理论和刚体极限平衡法的对比分析
  • 2.4 变形加固理论的应用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拱坝整体稳定性评价及断层加固分析
  • 3.1 本章引论
  • 3.2 高拱坝整体稳定性评价
  • 3.2.1 变形加固理论评价高拱坝整体稳定性的合理性探讨
  • 3.2.2 各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评价
  • 3.3 高拱坝基础断层加固分析研究
  • 3.3.1 溪洛渡高拱坝错动带加固分析
  • 3.3.2 小湾拱坝基础断层加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拱坝坝趾加固分析及坝踵开裂评价研究
  • 4.1 本章引论
  • 4.2 高拱坝坝趾锚固
  • 4.2.1 坝趾锚固机理算例分析
  • 4.2.2 坝趾锚固力标准探讨
  • 4.2.3 拱坝坝趾加固分析
  • 4.2.4 坝趾抗力体锚固力计算
  • 4.2.5 小湾拱坝坝趾加固分析
  • 4.3 高拱坝坝踵开裂评价
  • 4.3.1 坝踵开裂分析
  • 4.3.2 坝踵抗裂标准探讨
  • 4.3.3 变形加固理论研究坝踵破坏的试验验证
  • 4.3.4 结构试件开裂及不平衡力规律分析
  • 4.3.5 小湾拱坝坝踵开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介质强度参数塑性余能等效方法研究
  • 5.1 本章引论
  • 5.2 复合介质变形参数等效方法
  • 5.2.1 Voigt 近似
  • 5.2.2 Reuss 近似
  • 5.2.3 Voigt 近似与 Reuss 近似上下限的证明
  • 5.2.4 能量方法
  • 5.3 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确定方法
  • 5.3.1 复合介质等效强度参数研究思路
  • 5.3.2 基于塑性余能等效的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确定方法
  • 5.4 算例研究
  • 5.4.1 复合介质变形参数的数值验证
  • 5.4.2 复合介质强度参数的数值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章引论
  • 6.2 主要成果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叉型库盘变形及对特高拱坝变形性态的影响[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9(06)
    • [2].特高拱坝动态安全风险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01)
    • [3].特高拱坝坝面钢筋抗震效果分析[J]. 人民长江 2020(06)
    • [4].特高拱坝建设管理与施工技术总结与展望[J]. 水力发电 2020(10)
    • [5].成都院“300m级特高拱坝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 四川水力发电 2019(01)
    • [6].基于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特高拱坝力学参数反演研究[J]. 岩土力学 2017(01)
    • [7].渗流场作用的地基变形对高拱坝结构的影响[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6(S2)
    • [8].300m级特高拱坝建设关键技术与实践[J]. Engineering 2016(03)
    • [9].特高拱坝有限元网格尺寸与离散误差分析[J]. 固体力学学报 2014(S1)
    • [10].我国特高拱坝的建设成就与技术发展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5(05)
    • [11].成都院两项科技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J]. 水电站设计 2020(02)
    • [12].垫座及扩大基础对高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20(18)
    • [13].云南某水电站高拱坝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11)
    • [14].基于面板数据格式的特高拱坝变形性态分区方法[J]. 水电能源科学 2016(10)
    • [15].基于有限元等效应力法的高拱坝封拱温度场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7)
    • [16].300m级高拱坝施工方案和进度[J]. 水电站设计 2013(04)
    • [17].中国特高拱坝建设特点与关键技术问题[J]. 水力发电 2012(08)
    • [18].高拱坝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 大坝与安全 2010(04)
    • [19].某高拱坝施工期封拱蓄水高度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9(08)
    • [20].强震作用下高拱坝抗震安全分析[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8(03)
    • [21].锦屏一级高拱坝整体稳定物理与数值模拟综合分析[J]. 水利学报 2017(02)
    • [22].高掺粉煤灰对特高拱坝封拱后坝体温度回升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1)
    • [23].溪洛渡高拱坝泄洪振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J].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05)
    • [24].构皮滩水电站高拱坝施工关键技术[J]. 水利水电施工 2013(02)
    • [25].高拱坝施工过程动态仿真系统研究[J]. 水利天地 2013(11)
    • [26].特高拱坝温控标准与措施的优化研究[J]. 水利学报 2012(S1)
    • [27].特高拱坝一级变形预报控制值建立的方法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1(06)
    • [28].高拱坝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计算[J]. 水电能源科学 2010(11)
    • [29].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模型及应用[J]. 水科学进展 2019(01)
    • [30].不利结构面对高拱坝整体稳定影响及加固分析[J]. 水力发电学报 2019(05)

    标签:;  ;  ;  ;  ;  

    变形加固理论及其在高拱坝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