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策略。方法筛查对象为2007年1月年至2010年12月到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心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筛查标准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4w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首次检查时间为生后4-6周或矫正出生孕周32周,0.5%托吡卡胺和0.5%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美多丽)点双眼瞳孔散大充分后,予0.4%盐酸奥布卡因(贝诺喜)行表面麻醉,即可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时用巩膜压迫器加压观察周边眼底。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根据筛查结果分为正常眼底组和ROP组,对正常眼底组和ROP组的计量资料,根据资料的分布特征进行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将检出ROP作为因变量(有病变=1,无病变=0),选取多胎妊娠、高胆红素血症、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缺血缺氧性脑病、贫血、宫内窘迫及母孕期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分别按美国筛查标准(出生体重小于1500g或出生孕周小于28周);英国筛查标准(出生体重小于1500g或出生孕周小于31周);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的筛查标准(出生体重小于1500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对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完成全部眼科检查和全身情况记录的早产儿共688例,其中男性为364例(52.92%),女性为324例(47.09%);出生体重为870g-2250 g,平均出生体重(1605.64±296.32)g;出生孕周为26.5w-34.8w,平均出生孕周(32.36±2.08)w。单胎521例(75.73%),双胞胎159例(23.11%),三胞胎5例(0.73%),四胞胎3例(0.44%)。688例早产儿中,正常眼底者610例,占88.66%;ROP患儿78例,占早产儿例数的11.34%。78例ROP患儿中,Ⅰ期49例(7.22%);Ⅱ期25例(3.63%),Ⅲ期和Ⅳ期各2例(0.29%)。78例患儿中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类的ROP共计28例,占筛查总数的4.07%,占患儿总数的35.90%;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占筛查总数的1.02%,占患儿总数的8.97%;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的ROP患儿43例,占筛查总数的6.25%,占患儿总数的55.13%。其中阈值和阈值前病变均出现在生后4-8周内,矫正胎龄(37.1±1.8)W。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胎盘早剥、缺血缺氧性脑病两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若按美国的筛查标准,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将有20例患儿漏诊,若按英国的筛查标准则有15例患儿漏诊,若按欧洲四国的筛查标准,则只有2例患儿漏诊。结论低出生体重、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重小于1500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ROP初次筛查时间的确定以生后周龄/矫正胎龄为双重标准,并选择两者中较早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论文; 筛查标准论文; 新生儿筛查论文;